收藏 分享(赏)

新教师上课忌讳.docx

上传人:cjc2202537 文档编号:1051890 上传时间:2018-06-0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79.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教师上课忌讳.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新教师上课忌讳.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新教师上课忌讳.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新教师上课忌讳.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新教师上课忌讳.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新教师上课忌讳(一):讲台不是老师的专利北京四中语文教师李家声:“世界上最危险的职业有两个:一个是教师,一个是医生。从某种程度上说,教师比医生还危险,庸医害的是一个人,而庸师害的是一群人,毁的是孩子的精神和心灵。”教师要自觉通过各种途径提升综合素养,我们不做庸师!题记接连听了几节新上岗教师的课堂教学,发现一个共性:霸占着讲台寸步不让。去过杜郎口或学习过杜郎口经验的老师们都清楚这样一个现实:杜郎口学校取消了讲台,实行黑板挂四壁与教室外,课堂实行“超市式”自主学习模式。从而使学生课堂上增加了板演的机会、表现的机会、参与的机会,学习的自主意识大大被激发,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我们学校为什么要实行“

2、U”型小组导学员模式?一是让教师掌控的对象由原来四五十个个体变成了七八个团队,增强了课堂调控的能力,能清晰洞察各小组学生学习的状况;二是发挥“兵教兵”的作用,实行一对一或一对二的帮抚,喊响“不让一个伙伴掉队”的口号,有利于后进生的转化,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三是有利于教师“游走”于各小组之间,最短时间内掌控各小组的学习状况,解决个别学生的疑难问题,有利于加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因此,新上岗教师不“舍”得离开讲台就成为课堂教学的忌讳之一。另外,提倡讲台成为部分学生的专利。学生上讲台讲述、学生上讲台展示、学生上讲台板演、让学生操作多媒体等学习方式应运而生。一为学生提供了表现自我的机会,二也使学生的思

3、维方式容易在学生的群体中形成共鸣,三也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本学期,我的课堂上,那位操纵多媒体的学生据说是最懒于学习的,但连续几节课让他来操纵课件,居然是神情专注,与老师和同学们配合的相当默契,他很珍惜这样的机会。我相信,一个学期之后,他的学习状态一定会转变,也许成绩不尽人意,但在做人方面肯定会有所转变,因为他“从来”没有得到如此的器重。正所谓,给他一点阳光,就一定会灿烂!所以,新教师上课,一定注意让出讲台来,走到学生中去。之后,你会发现,教师的“讲台”变得更大更宽广,师生之间的情感更容易相互沟通,课堂效率只因这一小小变化而将大幅度地提高。试一试,肯定灵!新教师上课忌讳(二):喋喋

4、不休惹人烦北京四中语文教师李家声:“世界上最危险的职业有两个:一个是教师,一个是医生。从某种程度上说,教师比医生还危险,庸医害的是一个人,而庸师害的是一群人,毁的是孩子的精神和心灵。”教师要自觉通过各种途径提升综合素养,我们不做庸师!题记有人说唠叨是女人的通病,这我不敢苟同;有人说喋喋不休的农村妇女最惹人烦,不是没有道理。课堂通常需要两个场,一个是“思维场”,一个是“情感场”,而这两个场都是通过教师通过控制话语的多少与所表达情感才能做到的。在“思维场”萦绕的课堂上,老师是惜言如金的,生怕哪句废话或不得体的语言干扰了学生正常的思维碰撞,通过恰如其分的学习目标设置和巧妙的教学环节的衔接,渐渐地将学

5、生的思维引领到最高的境界,老师的思维与学生思维缠绕着、碰撞着,思维的火花一次次将智慧的大门撞开,沉浸于“思维场”的师生有说不尽的收获,有数不清的喜悦,“三维”目标得以提升,课堂效益显而易见。与“思维场”并驾齐驱的便是“情感场”,它则需要教师简练、幽默等富于情感和妙语连珠的话语来实现的。于悲伤处潸然泪下,于感人时得意忘形,抑扬顿挫、婉转悠扬,句句直扑学生的心田,极富感染力的语言营造了一份浓浓的“情感场”。通过听课来看,新教师在课堂上控制语言的能力有待提高。表现为“喋喋不休”、“不厌其烦”、“废话连篇”,别说是简练与幽默,更缺少一定逻辑性,教学过程被“肢解”的支离破碎,尤其是在低年纪表现的尤为突出

6、,课堂基本上变成了维护秩序的课,所谓的“思维场”与“情感场”几乎是免谈。我们学校提出的“少讲多练”的课堂要求,“教师课堂教学六要求”也有明确规定,即教师的讲授要控制在 10 分钟之内,目的就是要求教师管住自己的嘴,通过顺畅的学习目标完成度与巧妙的课堂教学设计,引领学生走进文本,通过师生共同营造的“思维场”与“情感场”的感应,促使学生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语言精简,表述流畅,富于激情,不失幽默,这是身为教师最基本的要求,也是名师成长必不缺少的因素。因此,作为新上岗教师,一定在语言表达方面与课堂用语方面,不断强化、刻苦磨练,不但要做到语言美,更要做到语言的精准,富于穿透力。总之,喋喋不休确实是课堂上

7、教师用语的大忌,特别是新上岗教师。新教师上课忌讳(三):哪黑哪宿目标不明没有目标的日子是难熬的,如同西游记主题歌词中的一句话:“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这是一个极其漫长的过程,不知结果如何?不知目标何时实现?走哪儿歇哪,只知一路向西。我们的课堂教学如果也是如此,势必是哪黑哪宿,听天由命,如何能提高课堂效率?题记哪黑哪宿,意味着目标不明;时间掌控差,则意味着随意。你想,课堂上,一个教师不清楚这节课要达到怎样的目标,该用多少时间完成它,这样的课堂会是怎样的结果?恰巧,新教师上课有很多就是这样进行的。我们学校提出的“目标教学”有明确的要求,即课堂上要达到“六度三度”:参与度、亲和度、自由度;整合度

8、、练习度、拓展度目标完成度、当堂反馈度、每日一题提炼度。其中要求所有的教师课堂伊始必须设置“学习目标”,设置“学习目标”必须具体化和时间化,即怎样教学就怎样设置“学习目标”,预设完成每个目标所需的大体时间。要做到这些,要求教师在备课时,必须反复推演,不断完善才能做到。而在听新教师上课过程中发现,有的设置了“学习目标”,但形同虚设,正式上课全然不顾“目标”,走自己的路,造成了“哪黑哪宿”的局面;有的刚开始时,是围绕“学习目标”展开教学,随着课堂的深入,把“目标”弃之脑后成了摆设;有的是围绕着“学习目标”一步步展开,感觉效果不错时,又把握不了完成该目标所需的时间,精细过了头,后来感觉时间不足,马上

9、又仓慌收兵,时间搭配严重失衡,导致教学效果大打折扣。为此,还是给大家重述山田本一的故事吧:1984 年,在东京国际马拉松邀请赛中,名不见经传的日本选手山田本一出人意外地夺得了世界冠军。当记者问他凭什么取得如此惊人的成绩时,他说了这么一句话:凭智慧战胜对手。当时许多人都认为这个偶然跑到前面的矮个子选手是在故弄玄虚。马拉松赛是体力和耐力的运动,只要身体素质好又有耐性就有望夺冠,爆发力和速度都还在其次,说用智慧取胜确实有点勉强。两年后,意大利国际马拉松邀请赛在意大利北部城市米兰举行,山田本一代表日本参加比赛。这一次,他又获得了世界冠军。记者又请他谈经验。山田本一性情木讷,不善言谈,回答的仍是上次那句

10、话:用智慧战胜对手。这回记者在报纸上没再挖苦他,但对他所谓的智慧迷惑不解。10 年后,这个谜终于被解开了,他在他的自传中是这么说的:每次比赛之前,我都要乘车把比赛的线路仔细地看一遍,并把沿途比较醒目的标志画下来,比如第一个标志是银行;第二个标志是一棵大树;第三个标志是一座红房子这样一直画到赛程的终点。比赛开始后,我就以百米的速度奋力地向第一个目标冲去,等到达第一个目标后,我又以同样的速度向第二个目标冲去。40 多公里的赛程,就被我分解成这么几个小目标轻松地跑完了。起初,我并不懂这样的道理,我把我的目标定在 40 多公里外终点线上的那面旗帜上,结果我跑到十几公里时就疲惫不堪了,我被前面那段遥远的

11、路程给吓倒了。40 公里于一节课上是 45( 40)分钟的时间,我们如何像山田本一那样“用智慧完结一节课”?这就是我们学校为什么要实施“目标教学”,为什么要求设置“学习目标”内容要具体、时间要细化的原因所在。正所谓“有的放矢”,做到这一点,在备课时必须反复推演,如同山田本一所说:“每次比赛之前,我都要乘车把比赛的线路仔细地看一遍,并把沿途比较醒目的标志画下来这样一直画到赛程的终点。”怎么样?你可清楚忌讳(三)“哪黑哪宿,时间掌控差”的意义所在?新教师上课忌讳(四):只“爱”那几个人集千宠于一身与被遗忘在角落里的人,其内心的感受是完完整整的一个阳光中的喜气洋洋一个阴暗中的孤独无助,在同一个团队里

12、,有这样的心理落差,这个团队的能量将大大被抑制。 题记。人有被认可的希望,有被支持的渴望,我们教师也不例外。特别是新教师上课时,由于教学经验匮乏,调控课堂能力薄弱,加之对教材把握不到位,课堂上更愿意把目光锁定在积极回答问题的学生身上,因此出现了只“爱”那个人的现象,整个教学环节在几个同学的“积极配合”下,一节课“顺利”地结束了。这是新教师上课比较普遍的一个现象,长此以往,一大批学生将陷入了被动学习的境地,课堂成了几个优秀学生的舞台。与之相反,有些新教师上课则比较“高明”一点,注重学生的参与,一节课下来,有近一半以上的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整个课堂气氛活跃,效果明显。但还是有那么点遗憾,扫描整

13、个课堂,几个角落里的孩子“黯然神伤”,被甩在众人之外,无人问津,成了课堂的附属品成了被遗忘的人。我曾将老师比喻做预警机(中国终于造出了属于自己的),一个预警机能够锁定三百多个目标,能同时指挥 30 多架飞机攻击不同的目标。所以,一名优秀的教师,它每节课都能保持与每个学生眼神接触 6 次以上,能准确把握每个学生的动向,真正使学生做到了“不让一个伙伴掉队”。这一点,使我想起了在新都中学听的一节语文公开课,授课老师能及时洞察出举手的同学都集中在礼堂中间的座位上,而两边的学生很少举手,这位授课老师马上进行调整,当时她说了这样一句话:“为什么举手的同学都集中在中间的部位,是不是老师提前有意识安排了?这节

14、课,没举手的同学们!我对你们的关注会更多一些。”因为她使用的是一个陌生的班级上课。随后,在她的鼓励下,不被关注那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充分地调动起来,整个课堂效果出奇的好!只“爱”那个人对于新上岗教师来说,是比较容易克服的,稍加注意会改正过来;而关注全体不够,这可能需要足够的教育理念来支撑,对新上岗教师绝对是一个考验。只要我们和学生喊响:“不让一个伙伴掉队!”所有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另外,新上岗只要记住课堂教学评价中的两个显性标准亦可避免类似问题的发生,即“参与度”与“练习度”必须达新教师上课忌讳(五):照本宣科少拓展有人曾言:老师的职业好干,现学现卖。意思是说,谁都能干教师,专业性不强,只要备

15、点东西再转给学生就行,简单的一个“拉、背、答”就可以出成绩。教师的智慧岂能这样被扁低?题计。听新上岗教师的课,发现不少教师很难驾驭教材,整整一节课,就那么一点点内容,翻来覆去重复了 N 遍,在教材的整合与拓展方面,被机械地束缚了在课本上,认为学生的能力不够,也不敢脱离课本进行教学,这是新教师,包括部分老教师从事课堂教学的大忌。 在教材整合方面,十分敬佩已逝的北京 22 中的孙维刚老师,这位曾创造了班级 40 名学生有 22 人以 50%以上的升学率考入北京、清华大学的传奇人物,他开创了教材整合的先例,他的学生在初一的时候就将初中三年的数学学完。听听他的故事:1980 年 9 月,孙维刚开始了从

16、初一教到高三的“大循环”实验,这下就 3 轮 17 年。有一位同事满腹委屈地跟孙维刚说:“这点儿东西(指教学内容)刨开揉碎地给他们(指学生)讲了 8 遍啦,可一考试,48 个有 47 个照错不误,这学生可怎么教?而人家重点中学的学生,你怎么教,他怎么会,你不教,他也会。”孙维刚说,应当承认,学生的聪明程度是有差别的,有的老师曾用这样的办法找来重点中学的练习与作业连夜复印,第二天布置给学生。重点中学讲什么,怎么讲照过来,这套办法当然行不通。因为你的学生不可能很好地完成作业,这么做永远赶不上重点中学的学生。他说,根本的办法在于提高学生的智力素质,“让不聪明的学生变聪明,让聪明的学生更聪明。”他建议

17、他的学生:一个例题提出来了,自己先试着去判断它的真假;一个定理或公式写出来了,自己先试着去证明它;一个例题写出来了,自己先试着分析、解出它。甚至在学习进程中自己设想,该提出什么命题了,该定义什么概念了,让思维跑在老师的前面。如果达不到大幅度的超前,也要设想正在说着的这句话的下一句是什么。他相信,让同学们掌握的东西越多,学生的思维能力就会越强,而讲课越琐碎越重复,学生思维受到的限制就越多。孙老师训练学生“一题多解、多解归一、多题归一”,就是在训练学生大脑的思维能力,让学生能够站在系统的高度看问题,进而升华到从哲学的角度认知世界,从而形成强大的学习能力。现在,大家也许进一步清楚了我们学校的课堂“六

18、度三度”评价体系中的“整合度与拓展度”的意义了?新上岗教师如果对此再反省一下自己的课堂教学,有没有站在整册教材或整个中小学教材的高度来审视某一课的内容?有没有想到某一课知识与能力与另外一课或某单元的关联?有没有想到学生是否养成了举一反三的习惯?所以,对比孙老师的课堂教学,对比着孙维刚老师的“让不聪明的学生变聪明,让聪明的学生更聪明。”和“讲课越琐碎越重复,学生思维受到的限制就越多。”等诸多教学理念,我们是不是能有所启发呢?教学,要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思路,有自己对教材的解读和把握,明确教学的目的是训练学生大脑的思维能力,形成强大的学习能力。而要做到这一点,照本宣科的做法绝对是一大忌讳!新教师

19、上课忌讳(六):忽视气度教育难破教学瓶颈有道是“成才先成人。”话是这样说的,但教学中的老师则更多将精力倾注于学生的学业成绩上。面对家长“我宁可孩子将来是个笨蛋,也不能让她成个混蛋”的呼喊,我们反思之后该如何转变自身的教学行为,努力培养德才兼备的合格人才?在此,我们提出“气度教育”。题记有这样一个公式,可能你从未见过:人生达到的高度智能时间气度。时间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公平的,除非面对天才,人的智能相差无及。如此看来,人的气度直接影响着人生的高度。所以,有人言:没有气度的人则没有高度,人,因气度而伟岸!在今年的开学典礼上,我以“做大气的崮山人”做结尾,要求全体师生:堂堂正正来做人,做堂堂正正的崮

20、山人。那么在我们的班级管理与课堂教学上,我们是否有意识进行这样的思想教育?新教师上课忌讳之(六):忽视气度教育,教学陷入瓶颈。通俗点说,课堂上只教知识,不重视做人的教育,导致教学质量很难有质的提高,在此,我还想引用孙维刚老师的做法来解读:孙维刚说:“人们喜欢说,这是一个多元的时代,做人成长没有惟一的标准,但我认为还是有最高标准,比如正派、诚实、无私。”很多学生的家长信赖孙维刚这个“品牌”,尽管这个“品牌”的另一面听起来颇为“残酷”,1983 年初,孙维刚给他的第一轮实验班立下了班规:不许留长头发,不许穿皮鞋,不许唱庸俗的流行歌曲,男女生不许轻浮地说笑,不开生日晚会,不寄贺年卡。这套班规是怎么出

21、台的?那一年,北京 22 中一位物理老师跟孙维刚聊天,提醒孙维刚注意,那些中考成绩前几名的学生在 22 中上完高中后,考大学往往名落孙山,为什么?因为他们相对优秀,更容易引起异性同学的好感,更容易分散注意力孙维刚这套班规一出台,就流传于附近的诸多中学,在不少学生的想象中,孙维刚堪称“凶神恶煞”。但 10 余年来,这套班规却被孙维刚的学生遵守着,更有不家长正因为这种严厉,才更愿意把孩子交给孙维刚。1991 的,学生桑丽芸母亲把孩子送到孙维刚的初一新班时说:“我宁可孩子将来是个笨蛋,也不能让她成个混蛋。”如今让这位乡亲自豪的是,她的女儿桑丽芸就读于北京大学生命科学系。“宁可孩子是个笨蛋,也不能让他

22、成个混蛋”这句话曾被孙维刚多次在家长会上引述。学生温世强的父亲还保留着 1994 年 1 月 12 日的家长会记录 孙老师:“一如既往,我们要坚持品德第一,学习,第二;训练发达的脑子第一,学分第二。”学生张悦的父亲说,孙老师班里的学生跟别的孩子不一样,他们懂礼貌,知道向收发室的大爷和电梯工问好,家长会服务时站得笔直,双手接物,毕恭毕敬。学校劳动,图书馆搬书,都愿意找这个班的学生,因为他们干活儿认真。我们这些家长也都是在 50 年代、 60 年代成长起来的,对那个时代中一些美好的东西非常留恋。在孩子上中学的这 6 年里,孙老师就是我们和孩子最多的话题 孙老师怎么样了,孙老师说什么了,等等。孙老师

23、说什么了呢?他给学生讲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讲普通一兵,讲“活着,是为了他人的幸福”。在一次数学讲座之后,他给学生们布置的作业是:今天回家,向爸爸妈妈问一声好。第三轮实验班的建班方针是,第一,诚实,正派,正直;第二,树立远大理想和宏伟抱负,立志为人民多做贡献;第三,做一个有丰富情感的人,要因为我来到世界上而使别人生活的更幸福。读罢孙维刚老师的故事之后,你该想到,除了教学方法先进外,孙老师更关注的是孩子的成长,更重视的是做人的教育,“宁可孩子是个笨蛋,也不能让他成个混蛋”是他教育中遵循的准则,也是他对“那些中考成绩前几名的学生在 22 中上完高中后,考大学往往名落孙山”思考后的抉择,他说“成功就在于

24、获得一种高水平的思维能力和卓越的品格修养”,在我看来,孙老师抓住了“人生的高度智能时间气度”中的“智能与气度”,因此他创造了一个班 40 名学生有 22 人考入清华北大的教育奇迹不足为奇。我们身边,有许多优秀教师教育学生从简单的坐姿抓起,从回答问题的声音严格要求学生,杜绝“课堂大虾米”和“课堂小蚊子”,注重学生的行为习惯的培养,形成了自己的班级管理风格与教学风格,表面看起来有点小题大做,事实上他们抓住“气度”二字做足了文章,取得令人刮目相看骄人成绩也是在情理之中。所以,新教师是否重视“气度”教育,是突破教学质量提升的关键所在,亦是教学实践中许多教师止步不前、难以登堂入室的根源所在。请大家关注气度教育,简言之,成才先成人的教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教育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