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贵州师范大学求是学院第四届学生教学技能竞赛教学设计自然界的水循环-相互联系的水体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水圈的构成和特点以及陆地水相互补给的关系能力目标:通过学习提升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树立节约用水的意识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陆地水的相互关系2难点:水体的相互联系教学方法:讲授法、读图分析法、演示法教学课时:1 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设计水,在我国的文化中具有阴柔之美。古人云:上善若水。从其自然属性而言,又有人说“水无常形”,形状百变取决于其容器。从它的位置来讲,我们又可以说“水是那样的飘忽不定”。它也许是太平洋的一滴水,但转眼就在太阳的曝晒下变成了轻盈的水蒸气飘散
2、在空中。而后,它又在天空中变成晶莹剔透的雪花,翩翩落于高山之巅。日光渐强,小精灵化身为滴滴清泉渗出石缝,欢快地跃入小溪,或到胡杨体内周游一遭又升腾上天;抑或奔腾而下通江达海。承转:水在四大圈层中循环往复,那么在不同的空间和时间,都是以什么形式存在呢?二、主要教学过程设计(一)相互联系的水体1.水的三态活动:教师用两个透明的杯子,一个加入热水,一个加入冰块。要求学生观察水的形态。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固态、液态、气态承转:既然水以这三种形式存在,那么它们的数量关系以及分布有什么特点呢?教师总结:液态水:数量大、主要分布在地表贵州师范大学求是学院第四届学生教学技能竞赛教学设计固态水:数量次之、主要分
3、布在高纬高山气态水:数量最少、主要分布在大气中承转:水的存在贯穿了大气圈、岩石圈、水圈、生物圈这四个圈层。并且各种形态的水相互联系、相互转换。所以我们说水圈是一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2水体的类型活动:指出图中主要的水体类型。按照水体的存在形态、空间分布对图中的水体进行分类。说明图中所显示的陆地水体的主要类型。3陆地上的水体活动:指出冰川水与河流水之间的关系。贵州师范大学求是学院第四届学生教学技能竞赛教学设计水位是指河流、湖泊、海洋及水库等水体水面的海拔。那么,河流水、湖泊水、地下水之间存在什么关系?请同学们用图像加以说明(在上图箭头上填注该过程成立的条件,在下图字母处填注该过程成立的条件)。
4、承转:河流如同大地的血脉,在陆地环境中不可或缺。在人类社会消耗的水资源中,河水又占很大一部分。那么,滔滔河水来自于何处呢?活动:图中河流的流量变化呈现出什么样的规律?指出该河流域降雨量的时间变化规律。推测河流流量变化和降雨量之间的关系,总结该类河流补给的一般规律。学生讨论后,教师小结。以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河流流量变化与降水量相一致。在我国,这类河流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这类河流的丰水期多出现在夏季,原因是我国大多数地区都是夏季降水比重大。贵州师范大学求是学院第四届学生教学技能竞赛教学设计引申:那么,有没有不是在夏季流量最大的河流呢?教师引导学生从各种气候类型的降水季节分配特点分析,从而找到答案。承转:河流水除了直接来自于大气降水,还有哪些主要来源呢?活动:指出该河流量与气温的关系。简述该类补给的一般规律,并说明此类河流在我国的分布特征。个别提问或整体讲述均可,之后教师进行小结。冰川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河流流量变化与气温密切相关。在我国,这类河流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地区。这类河流的丰水期多出现在夏季,原因是夏季气温高,冰川融化量大。三、板书设计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第一节 自然界的水循环一、相互联系的水体(一)水体的类型1根据水体的存在形态划分2根据水体的空间分布划分 (二)陆地上的水体1主要类型贵州师范大学求是学院第四届学生教学技能竞赛教学设计2河流的补给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