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大学生就业论文大全.doc

上传人:cjc2202537 文档编号:1051581 上传时间:2018-06-0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9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就业论文大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大学生就业论文大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大学生就业论文大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大学生就业论文大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大学生就业论文大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6 职业伦理大学生就业论文一、职业伦理和职业道德职业伦理具有总体性,一方面既包括对个体,另一方面也包括对某个个体在内的职业群体的主导价值观要求,包括工作观和专业伦理两个方面。工作观主要是工作价值观,通俗来说就是一个人工作的意义和价值是什么,你为什么而工作;专业伦理一般包括环境保护、知识产权和职业安全等。而职业道德只是对于个体而言,具有个体性和主观性。对于某个个人的职业道德,是对个体的职业素质的要求,而对于职业群体而言,是最高的遵从要求,市场的一个基本功能是优胜劣汰,市场化程度越高的行业,对于职业道德的要求就越高。道德法则是对理性行为具体形式的描述,它只能适用于有理性的人。一般而言,遵循道

2、德法则的动力源于我们自身的理性行为,而非源于外部推动,道德和法律一样对主体的人具有一定的约束性,不同的是法律是最低约束,规定主体的人哪些行为不可为;道德是软约束,靠自身的理性行为,“职业道德是指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守的,主要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来维持的行为规范的总和,是一般社会道德在职业生活领域中的个体体现” 。二、职业伦理缺失及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大学生就业矛盾日趋凸显:一方面,高校扩招,大量大学生经过流水线式的培养进入社会,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另一方面,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深化,农民工数量的不断缩减,大量企业招不到合适的员工,大学生就业难和企业招

3、聘难形成鲜明的对比,企业对应聘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需要具备一定的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但是对于大学生而言,具有职业伦理的大学生屈指可数,大多数大学毕业生职业伦理缺失。当前职业伦理缺失对大学生就业影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职业目标缺失,就业随意化明显在各类大学生就业调研报告中,大多数受访者职业目标缺失,对个人职业生涯缺乏明晰的目标,或只关注求职谋生,对于岗位薪酬、企业地位名誉关注度高,而对于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从不考虑。当无法获得高薪优厚的岗位时,就开始随意就业,或等待家庭关系解决个人就业,大学生群体中频频出现“啃老族” 。(二)职业素养缺失,就业取向功利化现在走上就业岗位的大学生大都是后独生子女

4、,他们的父母现在基本都是社会的中流砥柱,具有丰厚的经济实力,所以后独生子女从出生开始就享受安逸舒适的家庭生活,四个老人环绕独生子女,往往使他们养成过分追求权利、不考虑责任义务的习惯。从选择专业开始就关注金钱,职业素养缺失,对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缺乏敬畏,习惯用钱来衡量岗位,就业取向功利化。(三)诚信意识淡薄,就业质量普遍不高在激烈的就业市场竞争中,大学生诚信意识越来越淡薄,为了能够进入面试,很多大学生不惜在简历上造假,笔者曾在帮助一家企业招聘过程中,收到应聘岗位应届毕业生简历份,未造假简历不超过份,大多数简历或多或少有造假水分。此外,一些大学生在已经签约一家企业的情况下,当碰到更好的企业时,跟原

5、签约单位随意毁约,甚至有的大学生多次违约。根据就业方案分析,笔者所在学校的毕业生在省会城市就业人数逐年减少,就业质量普遍不高。三、大学生就业问题原因分析(一)新技术的日新月异,使大学生就业信心不足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深入应用,各类新技术的日新月异,各种企业形态、企业模式层出不穷,给大学生带来了各种视觉冲击,使大学生就业信心不足。大学扩招的不断进行,高校教育形态的僵化封闭,直接冲击了大学生的就业信心。经过调研发现,一些大学生追求目标普遍不够远大,功利化色彩较浓,近景性动机比例偏高;大学生的抱负水平和他们本人的现实情况差距较大;部分大学生就业准备心理的积极状态与对就业政策、途径的无知之间存在着较大反差

6、。对就业过程中存在的一些不正之风认同和趋同感强,更加削弱了大学生的就业信心。(二)高校职业规划教育效果不佳,使大学生职业意识淡薄高校里面长期以来都是由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老师来兼职从事职业规划教育,基本都是使用思想政治教育的思维来进行职业规划教育,这面临着三个问题。一是从事职业规划教育的老师思维僵化。移动互联网时代不断涌现新的职业、新的商业模式,而老师们继续使用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从事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效果肯定不好。二是教师队伍流动性大,无专职从事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老师。在高校中,基本专职从事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教师少之又少,大量都是兼职教师,老师流动性大,课程反馈不能直接促进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

7、职业规划教育效果当然也不好。三是从事职业规划的教师跟在校大学生年龄差越来越大,代沟明显。随着在校大学生从后变成了后,大学生所面临的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而从事职业规划教育的教师都是这么一批老师,教学双方年龄差距越来越大,老师难以接受学生的思维,学生对老师的教学充满排斥,这样的结果当然使课程没有效果,学生职业意识当然淡薄。(三)高校德育教育方法简单,使大学生诚信意识淡薄高校近些年一直对德育教育进行更新改革,但都是皮毛的革新,都是建立在教授主体和教授形式上的变革,这些都是表面的改革,教育观念从未发生过变化,当然德育教育效果很差。长期以来所形成的重知识教育轻德育教育的理念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一些学

8、校仍然把提高升学率作为学校教育和管理的中心任务,忽视对学生的道德教育,也有的学校重视德育教育,但是方法简单,以简单课程教学的模式开展德育教育,大学生在学校违规造假成本极低,使很多大学生诚信意识淡薄。(四)市场化进程加快,企业用人要求提升随着市场化进程加快,企业面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有数据显示中国中小企业平均寿命不超过年,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企业对应聘人员要求越来越高,企业人员压力越来越大,而高校培养的大学生普遍达不到企业的这种要求,越是大企业要求越高,所以大多数大学生就业面向都是中小民企,就业质量普遍不高。四、转变观念,改进方式方法,提高大学生就业质量(一)高校要发挥主体作用,更新观念

9、,改进教育方式方法职业伦理是一种思想素质,只有长期的教育才能培养出来,因此培养大学生职业伦理只有从教育入手,高校要在这个过程中发挥主体作用,要更新观念。传统的重智育轻思想政治教育的观念不对,有一些高职院校还将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老师分配到各二级院系,忽视思想政治教师的作用,更为糟糕的是,这样的重知识轻德育的教育思想也渗透到了学生家庭,家长只关注学生的个人知识技能,忽视学生的思想道德成长,造成了学生责任意识与义务意识的缺乏。在这种情况下,高校应该发挥主体作用,更新思想政治教育的观念,将大量新技术、新方法应用到教育中来,教学和实践相结合,多接地气,从三个方面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第一是转变思想政治教育

10、的方式方法,将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结合起来,将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技能教育结合起来,将移动互联网新知识新技术和传统思想政治理论结合起来,提升大学生的职业素养。第二是深入挖掘蕴藏在专业知识中的社会理念,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真正懂得本专业,懂得思考和规划个人未来要从事的职业,以及这个职业所需要的社会责任与义务。第三是完善职业培训体系,让职业道德素质在职业资格证书中有所体现。职业培训是培养职业伦理的重要渠道,我们现在的职业培训体系重技能轻职业道德,最典型的案例就是驾驶机动车资格证书。一直以来驾驶机动车资格证书取得都是只要技能过关就可以了,培训过程中偷工减料、随意缩减课程、考试投机取巧等现象非常普遍

11、,后来层出不穷的恶性交通事故发生后,国家相关部门下大力气整治,大力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严刑峻法处理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恶性交通事故明显减少。(二)“走出去”和“ 请进来”相结合,加强校企合作,提供更多实习实践机会高校的基本职能是教书育人、科学研究、知识传播和服务社会,其中服务社会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职能,通过服务社会,学生也能够获得锻炼,跟企业很好地融合。但是现阶段高教园区的建设,将高校集中在郊区或者一些新城新区,完全割裂了高校学生与社会企业的接触。在传统的校企合作模式下,学校设置实习基地等方式往往流于形式,学生的实践实习也是浅尝辄止,完全没有实际深入接触企业,完全不清楚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学生个

12、人能力适合在什么岗位上。这样造成了学生职业伦理的缺乏。我们建议高校相关部门应该大力引导,将“走出去”和“ 请进来” 相结合。跟企业的合作不是简单的科研合作,重点应该放在人才培养上面的合作。一方面,学校组织学生走出去,将实践实习基地落到实处,每年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来设置实践实习要求,将学生的成长和企业需求结合起来;另一方面,学校大力引进来,跟相关企业开展深入合作,各类校企合作班可以多种形式合作,提升实习实践的效果。(三)加强创业教育,通过创业教育提升大学生职业素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第条“ 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 ”,其中特别提到促进以高校毕业生

13、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大学生应该承担更多社会创业责任,创业经历能够有效提升大学生职业素养。目前大学在校生的就业创业教育需要进一步加强。首先,要加强创业教育,鼓励更多毕业生敢创业能创业。其次,教育形式可以多样化,传统的就业创业教育不一定满足学生的需求,作为教育者需要转变思路,革新就业创业教育方式方法,创新教育机制,突出创业实践,实现更多大学生成功创业。在这个基础上,学校就业主管部门还可以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拓宽大学生就业创业渠道。多增加和大学生需求比较大的规模以上企业之间的联系,加强校企互动,以见习、实习等方式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让企业招聘到合适的人才;此外,要加强与各级政府部门的合作,尤其是人社部

14、门的合作,为大学生提供就业创业资源和就业创业培训资源,实现大学生高质量就业和成功创业。国务院原总理温家宝曾在与网友在线交流时说到:“现在影响我们整个社会进步的,我以为最大的是两个方面。一是社会的诚信,一是政府的公信力。这两个方面解决好了,我们社会就会大大向前迈进一步。”大学生是未来社会发展的基石,当我们的大学生都具备较高的职业素养,我们的社会一定能迅速发展,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指日可待。摘要:大学生就业难是当前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和热点,中央 2015 年 11 月提出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使大学生的就业又增加了新的挑战。在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困难时局下,对于大学生就业能力存在的现实问题做出适当

15、分析,并为如何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出一些对策建议,从而增强大学生供给的有效性,最终使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对策 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缺失是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原因。目前,国内很多高校尤其地方院校忽视了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大学生职业教育体系更是不完善,这就造成了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不足,不能有效发挥大学生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优势。如何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如何调整大学生人才培养模式,增加供给的有效性,增强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既对解决大学生“就业难”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也对新形势下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 一、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内涵 界

16、定就业能力就是个体能找到与自己匹配的职业,并且在工作过程中获得一定的发展能力。一般包含两个层面的内容:一是凭借所积累和掌握的知识,找到适宜的工作;二是获得一份工作后通过自己积累知识的应用,能维持这个工作,在工作过程中实现自我,达到可持续发展。总而言之,就是个体将自身积累的知识和技能在工作过程中得到恰当的应用,工作时能最大限度地减少矛盾,获得自我实现的效能感。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内涵来看,大学生就业能力应该是一个系统,包含三个层面:首先是应用能力,在这个层面上就业能力是指知识和技能直接作用于工作任务的能力,包括专业技能、应聘技能、团队协作技能等,往往是比较具体的能力,与职位要求直接相关。其次是发展

17、能力,发展层次中的就业能力是对应用层面能力的培养与发展,主要包括学习创新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这个层面的能力一般是在工作过程中逐步实现的,是应用层面就业能力的发展。最后是核心能力,该层次能力包含个人认知和社会认知,是整个能力系统中的动力源泉,在整个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处于重要地位,关乎就业能力结构中的一切要素。 二、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大学生就业能力现状分析 (一)职业目标及规划意识欠缺 大学生在经历严厉的高考,考进大学之后,心理上产生一种成功感和自豪感,自信心过强,放松了心态,没有了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动力,不能正确、全面地认清楚自己的未来走向。据了解,大部分学生没有关注自己的大学生涯和职业规划

18、,没有职业规划的意识,对就业政策和形势也缺乏全面及时的了解。有一些学生在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对学校及所学专业不了解,甚至有些根据家长的意愿填报。进入大学后,有些高校对在校大学生没有开展系统、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由此导致一些大学生对就业方向和职业目标不清晰,即将毕业时才匆忙进行就业选择,被动就业。 (二)技能水平不足 使用计算机的能力,英语的熟练程度等这些基本的技能,应该是大学生在毕业时走入社会,走进职场必须拥有的一些实际操作和动手能力。大学阶段,虽然多数同学获得了全国英语四级证书,也有不少优秀同学拿到了全国英语六级证书,事实上,这些学生的英语水平仅停留在应试阶段,实际的英语语言的运用能力并不

19、是很理想。类似的情况还表现在计算机运用能力方面,虽然有的学生取得了计算机等级考试的证书,但在实际运用中他们的计算机水平仍不够熟练。社会在选择大学生的时候,除看中一些专业知识学习外,还看中一些非专业因素。有研究表明,大学里的专业课程的学习是很多大学生重视的,但是对于课程以外的技能、知识却被大多数学生而忽视。能准确填写简历中的“技能或特长”一项的学生仍然是少数,这说明提高大学生的技能水平仍然是必需的。 (三)实践能力有待提高 这里指的实践能力是大学生在实践运用理论的能力,实际动手操作的能力及面对突发状况如何分析和解决的能力,比如沟通协调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由于我国高校教育模式相对落后,更加重视理

20、论教育,对大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视和训练方面很多高等院校是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尤其在大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动手能力方面更是缺乏足够的重视。同时校企合作的匮乏,大大减少了学生社会实践和实习实训的机会。而缺失的社会实践又使得学生的实践工作能力显得不足,没有得到很好地发展和锻炼,学生的自我定位不准确,缺乏对企业和社会的了解,这些就增加了大学毕业生在应聘职位的压力。 (四)综合素质仍显不足 对一个人而言,最基本的素质就是品格素质。而从应聘的大学毕业生的角度来看,优秀的品格素质即诸如事业心、社会责任感、团队协作精神以及沟通表达能力等,这些优秀的品质也是大学生就业能力构成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然而,毕业生择业过程

21、中,一些大学生知识技能虽突出,但在为人处世方面比较欠缺。重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个是奉献精神不够。大学生在选择一份职业的时候不考虑自己对用人单位的贡献大小,而考虑最多的是自己获得的利益。另一个是诚信不足。这一方面表现最明显的是在个人经历和荣誉方面不真实和随意解除与用人单位的合约。再者是不愿吃苦。大多数的大学生优先考虑选择舒适的工作场所而不考虑实现自身的价值。 三、对于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一些建议和思考 (一)进一步重视对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开展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基本。加强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是为了引导大学生重视培养就业能力。1.要使大学生明白树立清晰明确

22、职业目标的重要性。只有明确了自己的职业目标,大学生才能根据目标有针对性地规划自己的学习和实践,从而去为了实现自己的这一职业目标而付出自己的努力。高校只有通过对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才能使大学生能够认真剖析自我,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才能让大学生了解到各行各业的职业要求。高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还能够使学生职业目标和努力方向变得清晰明确,并对就业能力的培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2.使大学生的知识结构的构建更加合理。大学生既然已经明确了自己的职业目标和各种职业的要求,那么他们就可以对自己拥有的现实状况,如对现有的知识认真进行分析,从而进行有效弥补,最终构建成了合理的大学生知识结构。 (二)科学设置

23、课程体系 为了进一步增加大学生的灵活性和适应性,高等院校应对课程设置体系做出合理调整,调整的依据即是根据市场需求,同时注重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这样才能使课程体系变得具有科学性。科学的课程体系应该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要注重加强学科领域知识点与时代发展的密切联系性,在专业教育的整个过程中要贯穿职业能力提升教育。 (三)完善就业指导,转变大学生的就业观念 高校在做好求职技巧、求职心理辅导的基础上,要不断调整和更新就业指导的内容和形式。就业指导的重点内容在于要向大学生讲解国家就业政策,分析国家社会转型、人才市场供求状况以及就业格局的变化趋势,从而让学生进一步认清当前的就业形势,转变大学生的择业的观

24、念,鼓励他们到中小企业以及基层急需的地方去。 (四)在大学生的实践能力方面加强培养,拓宽实践平台 实践活动的形式不能太单一,要注重多种多样。一是为了有针对性地增强大学生实践动手操作能力,高校应该开设一些应用性、技术性强的课程和实践环节。毕业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地提升还可以通过在社会实践中融入大学生的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环节,从而通过社会实践来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二是要保证实践能力培养具有一定的实际效果。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要形式多样,层次不同,对于实践的具体内容也要进行扩展。一方面为了提高大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可以通过多开展各类讲堂活动,如知识讲座、经验交流会、论坛等,从而使

25、就业方向和视野得到进一步的拓宽。 (五)加大高校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育水平 一所高校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所高校的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的层次结构也直接受到高校的师资队伍的影响。1.现代社会高速发展,教师在育人方面也要结合社会现状,及时了解和掌握前言的教育理论以及现代的教学方法和技巧,因此,专门针对教师教学能力的相关培训中心的建立就显得尤为重要。高校要通过建立这样专门的培训中心,提升教师教学质量和水平。2.高等院校要注重青年教师的培育和发展工作,一方面要积极充分地发挥青年教师的优势,同时也要看到青年教师的不足之处。青年教师一是有激情,二是由于授课经验的限制,往往教学质量不高,高校

26、要创造机会,比如可通过校企合作教师培养制度,鼓励青年教师进入企业参与生产实践和管理工作,提高了青年教师的实践能力的同时也做到了服务于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 1金冬梅,张樱峰,等.大学生核心就业能力的培养效果和优化措施J.现代教育管理,2014 (08 ):107-112. 2章艳涛.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模式研究以浙师大数理信息学院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5 (14). 3闫震普.大学生就业能力概念探究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15 (06). 4闫震普.高等教育质量与大学生就业能力关系探究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15(03). 5李燕冰.基于就业反馈的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研究J.职业时空,2015 (03). 6赵继颖.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研究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5(09) 作者:杨智慧;凡欣 单位:嘉兴学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