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四季童话教案.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10515250 上传时间:2019-11-2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7.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季童话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四季童话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四季童话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四季童话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四季童话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是怎样描写四季特点的,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课文中的好词佳句。 3.认识“澡、烤、烘”等生字。 【重点难点】 了解课文怎样描写四季的特点,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 四季风光图片。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质题导入 1.板书课题,读题。 2.读了课题后,你们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预设:这童话中的主人公是谁?文中讲了一个怎样的童话?)请同学带着问题自读课文。 二、自读课文,自主探究 1.自读课文,借助注音读准生字。 2.童话中四季的主人公是谁?分别做了些什么有趣的事儿?从这些事中你体会到四季的哪些特点?

2、 3.汇报学习收获。 三、小组交流,品味语言 1.请同学们选自已最喜欢的自然段读一读,细细品味,想一想:哪些句子或词语让你印象最深?你是从哪些地方了解到每个季节的特点的?(喜欢相同季节的学生,可坐在一起作为一个学习小组。 ) 2.学生选内容,找句子,圈词语,写感受,有感情地朗读。 3.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小组交流,教师点拨。 4.小组内以各种形式品读句子,体会本课的写作技巧。 四、全班交流,升华感情 1.请根据自己的理解发表意见。 (说的时候可以按这样的方法:先汇报你喜欢哪个季节,再读读你认为最能体现季节特点的句子,然后谈谈你的感受。如果能抓住句中的重点词语来感悟就更好了。 ) 2.在汇报过程中

3、,相机引导学生边读边想,再通过配乐和图片再现情境的方法,把学生带入课文描写的情景中,体会感悟文本。 (教师要引导喜欢相同季节的学生汇报完毕后,再汇报其他季节。 ) 3.用一个词(或一句话)概括每个季节的特点。 4.积累背诵。 师:想不想把这么美的景色永远留在脑海里呢?请选择你最喜欢的句子或段落读一读、背一背吧。 五、布置作业 1.摘抄自己喜欢的词句,并说说为什么喜欢它们。 2.每人选择课文中的一个部分,组织一次朗读比赛。【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如何区别形声字,能记住它们,正确使用它们。 2.让学生区别带有“静”字的近义词,能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使用。 3.熟读诗歌,积累气象谚语、指导写周记。 4

4、.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 【重点和难点】 指导学生学会如何与人交流。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本节课学习的内容是“语海畅游”以及“积少成多”版块中读背古诗的部分。 一、引入新课,提出学习要求 二、指导学生学习,落实训练内容 (一)比一比,组成词。 1.个人填空。 .学生汇报,全班交流。 3.说出每组字各自的特点。 4.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字? 5.你还能说出类似的字吗? 6.补充练习。 (二)读句子,选词填空。 1.默读句子,自主填空。 2.学生汇报、交流。 3.找出三个词的相同点和它们在意思或使用上的区别。 4.交流,总结。 三、读读背背 1.自由练习读,指名读,正音

5、。 2.自由读,想象诗句所描绘的景象,大体了解诗句的意思,师生交流。 3.用喜欢的形式读,试着背一背,比比谁背得好。 4.全班齐背。 5.推荐好书唐诗三百首 。 第二课时 本节课学习的内容是“积少成多”版块中采集谚语的部分以及“阅读平台” 。 一、我的采集本 1.自由练习读,指名读,正音。 2.交流这些气象谚语的意思,教师及时引导。 3.你还知道哪些气象谚语,说给大家听。 4.让学生把谚语抄写在我的采集本上,引导学生课外再搜集一些。 二、阅读平台周记一则 1.自由读文,想想周记一则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师生交流。 3.你知道周记的写法吗? 4.指导周记的格式。 三、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第三课时

6、 本节课学习的内容是“语文大课堂”及“指南针” 。 一、走进“语文大课堂” 1.启发谈话,明确题目要求。 2.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为推广普通话,可做些什么活动?有哪些形式?然后商定计划。 3.师生交流活动的内容及形式,小结。 4.小组交流“推普”的做法。 5.学生模拟“推普”的情景。 6.老师引导学生班内交流感受或收获。 7.指导写周记。 8.总结。 9.作业:课后班内开展宣传活动,如故事演讲大赛等。 二、用好“指南针” 1.明确题目要求。 2.小组交流应如何与别人交流自己的看法。 3.总结这种学习方法。 4.用这种学习交流的方法,就题目提出的问题小组交流自己的看法。 5.各小组推荐代表发言,其

7、他同学可作补充。 6.拓展,师生交流,总结。 7.作业。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材分析一、教材分析本单元以神奇的自然景观为题材 ,共编排了四篇课文. 其中古诗三首 观潮 火烧云为精读课文,四季童话为略读课文.古诗三首中的三首唐诗都是以写秋景为主的.观潮描绘了农历八月十八日在钱塘江观潮时所见到的景象, 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火烧云描写了夕阳西下时,火烧云的变化,表现出大自然的瑰丽,表达了人们观看火烧云的喜悦心情.四季童话以童话的形式和优美的语言描写出春夏秋冬四季的特点.二.教学重点 :本单元以“初步了解课文叙述的顺序“为训练重点.单元导语把学生带入了那变幻无穷的大自然的“天下奇观“

8、之中,大大激发起了学生学习本单元课文的兴趣;同时还提示学习课文时能“初步了解课文叙述的顺序,“ 意在使学生在欣赏这些文质兼美的文章的同时, 还要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从而达到读中悟写的目的.观潮 火烧云两课后面围绕这一专题编排了相关的思考题,这两课重点承担了本单元的专题训练任务.三.教学目标:1、积累语言.本单元课文语言优美 ,描写生动形象,适合朗读,背诵,要让学生通过朗读,背诵积累语言.2、 引导学生从读中悟写,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变化中的大自然的观察能力,和通过观察到的景象展开丰富联想的想象能力.3、通过“语文大课堂“的“普通话宣传周“活动,培养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能力.5 古诗三首一,教材分析望

9、洞庭的作者是唐代诗人刘禹锡.这首诗选择了月夜遥望的角度,把千里洞庭尽收眼底,把最有代表性的湖光山色轻轻着笔, 通过丰富的想象 ,巧妙的比喻,独具匠心地把洞庭美景再现于纸上.菊花的作者是唐代诗人元稹.菊花是诗人们喜爱的歌咏题材.有的人爱菊是因为菊花不畏风霜,有的人爱菊是因为菊花蕊洁香远,诗人元稹则是因为菊花开尽就再没有别的花了.诗人的立意新颖别致是咏菊诗中难得的篇章之一. 这首诗从咏菊这一平常的题材,发掘出不平常的诗意,给人以新的启发,显得新颖自然, 不落俗套.枫桥夜泊的作者是唐代诗人张继,张继一生, 仅以此诗流传后世,但仅此一诗, 已足够使他名传千古.这首诗写的是在一个秋天的夜晚,诗人乘船来到

10、苏州城外的枫桥, 泊船靠岸.通过对江边景物的描写,表现出孤寂忧愁的情怀.二,教学建议1,古诗的教学方法:教学中要把理解感悟,体会感情, 引发想象作为重点难点.可以借助注释,插图, 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从理解诗句的意思入手,启发学生想象 ,了解诗句所描绘的情境 ,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从总体上分三大步为: 正音- 明意-悟情. 具体到每一首诗的教学, 可分为以下几步:读诗正音- 看注明意- 质疑问难-适时点拨- 试讲大意体会情感-熟读成诵.教学时应以学生自学为主,学生可借助于字典和注释自己试读试讲对不懂的地方,可展开小组和全班的讨论.教师要启发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在读中展开想象, 逐步理解诗

11、中所表现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6,观潮一,教材分析这篇课文介绍了农历八月十八举世闻名的钱塘江大潮,结构清楚,层次分明,是一篇文质兼美的写景记叙文.文章一开头,即以 “天下奇观“四字统领全文.接着围绕“奇“字,用三个逻辑段介绍了观潮的过程,表达了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奇“,既是文章的主线, 又是文章的中心.二,教学重点难点及突破方法:1.教学重点:潮来时的壮丽景象是教材的重点部分,也是教学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重点理解好这一段.突出重点的方法:(1)理清作者观察和表达的顺序.懂得作者是按照“极远渐近再近更近“ 的顺序观察和描述的.(2)理解作者的表达途径和方法.懂得作者是从声音, 形状,

12、颜色这三方面将大潮雄伟奇特的景象生动地描绘出来 ,从中体会作者赞美“天下奇观“的思想感情.(3)重点理解比喻句.引导学生分清是把什么比作什么,在理解的基础上体会它们的作用,懂得这样比的真正含义.(4)运用电教手段录像, 创造情境 ,激发情感.放录像画批 讨论朗读多种教学手段优化组合.将看, 想 ,说,读有机结合.做到“图“文“视“听“互补;“听“,“ 说“,“ 读“,“思“ 互促.2.教学难点:由于学生没有感性认识作基础,对文中的一些描述如:“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 “形成一道六米多高的白色城墙”, “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等不易理解,易产生疑惑。破难点的方法:要充分体

13、现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自主学习.(2)朗读和品味词句相结合, 朗读中品味 ,品味后朗读.教学中让学生多种形式进行朗读,来体会语言文字的精美.如到“潮来时”是全文的重点部分,也是课后要求背诵的部分. 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认真阅读,理清句子之间的关系.先找出写潮来时的景象和声音的词语和句子,再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去理解,一边读一边想象大潮由远而近的景象,感受大潮声势之浩大,气势之宏伟, 进而就能理解为什么说它是“天下奇观”了,在理解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把自己感悟到的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学生在理解了课文后再通过熟读达到背诵,就能够积累语言, 培养语感.7,火烧云一,教材分析这篇精读课文是节选我国著名女作家肖红

14、的长篇小说呼兰河传.课文描写了夕阳西下时,出现的云霞也就是火烧云的变化, 表现了大自然的瑰丽, 表达了人们看到火烧云时的喜悦心情.全文的思路是:火烧云上来了-火烧云变化着(颜色,形状)-火烧云下去了.二,教学建议1.课前,教师可以提醒学生观察清晨或傍晚天空云霞的变化,特别关注火烧云的自然现象.观察时,要注意云彩颜色和形状的变化.教师还可以准备关于火烧云方面的资料和教学课件.2.理清作者思路,学习课文内容 .8 四季童话教材分析本篇略读课文是用拟人的方法,以春姑娘, 夏娃娃,秋姐姐,冬哥哥四可爱的人物形象为主人公展开情节,描写出四季的特点.文章语言生动形象, 贴近儿童, 适合学生独立阅读 .课文

15、充满童趣,语言活泼, 语句优美 ,适合进行朗读训练.要指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多读, 然后由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句段, 有声有色地朗读 .这篇课文虽然内容浅显,但表现手法巧妙, 运用了大量比喻,拟人的手法, 把四季人物化,把四季中的景物形象化.教学时教师只需引导学生通过学习反复朗读去理解,感悟, 不要过多地给学生有关修辞方面的名词术语.语文百花园二“语文百花园二”包括形近字的比较,组词语;近义词填空;“积少成多”中有读,背古诗浪淘沙和有关气象谚语的采集;“阅读平台“中的周记一则与“语文大课堂 “的“ 我们都是普通话宣传员“ 是相互配合的,结合大课堂活动还配有一个“指南针“,指导学生学会如何与人交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