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括甫 背景下大班幼儿跳缇毂掌漯讨 厦门市集美区后溪中心幼儿园 陈晓娟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以下简称 旨南)健康领域“动作发展”中x,J-于大班幼儿提 出的目标是“能够连续跳绳”,提出的教育建议是 “对于拍球、跳绳等技能性活动,不要过于要求数 量,更不能机械训练”。根据指南的精神,结 合本人对幼儿园大班跳绳教学情况的观察,本文试 图通过总结目前幼儿园大班跳绳教学中存在的问 题,并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_一、大班跳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许多教师在指导大班幼儿跳绳时,教学方式单 一,没有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 式,导致幼 LT能真正体验跳绳的乐趣,不喜欢也
2、 不想学跳绳,而是把跳绳当做一项学习任务。当然 跳绳是需要技巧的,而技巧的掌握需要练习。但在 实际教学中,经常会出现教师机械地让幼儿练习的 情况,如每天规定要跳几下。教师重视的是幼儿跳 绳的“量”而忽视了“质”,导致有些幼儿虽然学 跳绳有一段时间了但还是不会跳。究其原因,是教 师自身对于跳绳技巧的教学缺乏深入的了解,不能 帮助幼儿分层次地掌握动作要领,也不能有针对性 地对幼儿的跳绳情况进行指导,因此幼儿不能很好地 掌握跳绳的方法,跳绳时甩绳子和跳的节奏不一致。 据笔者观察,幼儿学习跳绳过程中通常存在以 下三个问题。一是甩绳子的方法不对。很多幼儿在 学习跳绳初期,经常会两只手将绳子从头上甩出 去
3、,身体也跟着往前倾,等绳子落地后再跳起来。 由于甩绳子的方式不对导致跳的方式也不对,很多 时候幼儿人是跳过去了但却蹲下去起不未了。二是 甩了绳子不会跳。幼儿会甩绳子之后会出现如下情 况:有的幼儿跳绳时,绳到了脚边脚却还没起跳; 22 福屯敏 2014e 有的幼儿是绳子还没到脚边就先跳了起来,绳子着 地后脚早就落地了;有的是会连续甩绳但动作连不 上;有的幼儿通常会甩一下绳子,跳过去了,然后 再甩一下绳子,再跳过去,边跳绳子人边移动,绕 场地转圈。三是脚部用力的位置不当。一些幼儿跳 绳时是双脚脚掌着地,发出“蹦蹦蹦”的声音,跳 一会儿就没力气了,不懂得用前脚掌跳。长此以往 对幼儿身体的发育会产生不
4、利的影响。 、改进大班跳绳教学的几个要点 1兴趣的激发是跳绳教学的前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教师要让幼儿在愉 悦的气氛中学习,唤起幼儿强烈的学习欲望,调动 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激发幼儿学习跳绳 兴趣方面,笔者觉得可以采用如下方法:先借助花 样跳绳表演的视频或小学生跳绳的视频,引导幼儿 讨论跳绳可以怎么玩,有哪些玩法,调动幼儿的学 习兴趣。然后,组织幼儿收集跳绳的相关资料和图 片,将其布置于教室的周围,引导幼 L讨论和交 流,进一步激发幼儿跳绳的兴趣。 2分阶段指导动作要领是跳绳教学的基础。 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远远是不够的,跳绳不但 需要身体各部位协调配合,还需要幼儿有良好的节 奏
5、感,需要幼儿掌握跳绳的技巧。教师要对跳绳技 巧有一定程度的了解,才能更好地指导幼儿学习跳 绳。教师应分步骤引导幼儿学习跳绳。 首先,按节拍练习手部甩绳的动作。手部甩绳 动作的学习有这几个阶段:练习空手按节奏地跳; 练习单手连续甩绳跳;站在指定的范围内,练习双 手连续甩绳跳。幼儿练习连续甩绳,特别要注意的 是绳子甩到身后之后不要停,提醒幼儿连续地甩绳 一簟 摩 跳,跳绳时双臂伸直在身体两侧,不要弯曲。 其次,学习脚部的跳跃动作。幼儿需要先练习 双脚并拢向上跳,前脚掌先落地,同时要掌握好起 跳时间,要等绳子快要落地时双脚再起跳。 再次,练习手脚同时按节拍跳,练习完整的跳 绳动作。 3游戏化是跳绳教
6、学的关键。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方式,也是最主要的学习 方式,通过游戏的方式可以帮助幼儿更好地掌握跳 绳动作。分阶段指导幼儿学习跳绳时,教师要根据 幼儿的年龄特点,针对不同的训练阶段,通过不同 的游戏方式引导幼儿进行锻炼,让幼儿在游戏中学 跳绳,喜欢跳绳。例如,学习空手按节奏跳时,可 以挂一些水果,创设“摘果子”的情景,让幼儿玩 游戏“跳一跳摘果子”。教师还可以采用朗朗上口 的儿歌组织活动,如“二三四五六七,我们起 来跳绳,你跳一来我跳二,你跳三来我跳四,你跳 四来我跳五,你跳五来我跳六,你跳六来我跳七, 二三四五六七,大家跳绳真欢喜”,让幼儿边跳 边念有趣的儿歌,增加跳绳活动的趣味性。 4同伴
7、互助是跳绳教学的重要手段。 在探索如何更好地指导幼儿学习跳绳方面,我 们以往关注的是如何引导幼儿学习跳绳的技巧,如 何使幼儿提高跳绳的水平,虽然也注意到了幼儿之 间的互相学习,但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通过对幼 儿学习跳绳过程的观察,笔者发现同伴互助是幼儿 学习跳绳的重要方式,应充分加以利用。相对于教 师的教学指导而言,幼儿在与同伴的相互学习之中 是没有心理压力的,是在一种自在、轻松的氛围 下,如同与同伴一起玩游戏,幼儿在玩的过程中不 知不觉地进行学习,掌握技能,获得信心。向同伴 学习的幼儿,在与同伴游戏式的学习中逐步学习跳 绳要领并进行练习,而教同伴跳绳的幼儿也从中逐 步建立自己的自信,双方共同
8、学习,都从中受益。 例如,一次晨间活动中,幼儿练习跳绳,有的幼儿 找了个人少的地方练习跳绳,有的和同伴讨论着应 如何跳,有的和同伴比赛跳绳。突然我听到诚诚喊 道: “要双脚并拢,小宇你站这边,贤贤你要站过 来一点,都站好了吗?我们要开始了哦”听到说 话声,我回头望去,只见诚诚等六名幼儿围成了一 个小圆圈,一起准备跳绳。诚诚的绳子没有甩过 去,也许是因为他只关注其他幼儿是否跳得正确而 忽视了自己,贤贤快速地跳了起来,而且连续跳了 好几下,小宇和琪琪都没有跳过去,其他的幼儿也 廉专题zhuan ti 一 跳了起来。诚诚走到了J、宇的身边,跟小宇说应该 怎么跳,还拿着j、宇的绳子作示范。小宇不太喜欢
9、 跳绳,琪琪跳绳学得比较慢,但是他们在和同伴一 起比赛跳绳的时候都非常积极,虽然跳不好,但还 是很高兴,这样的比赛重复了好多次,他们都乐此 不疲。显然,同伴的互助学习跳绳已经变成一种游 戏,而不是技巧的学习或完成某一项任务。 5量体裁衣的练习是跳绳教学成效的保障。 跳绳技巧的学习与掌握固然重要,但练习也是 必不可少的。定量并不是指要求所有的幼儿都能跳 几下,而是应根据个体的差异来决定。 旨南中 提到,对于跳绳教学不能过于要求数量,不是说不 要对幼儿跳绳提出数量的要求,而是教师要把握好 这个数量的度,这就要求教师要对幼儿的跳绳情况 进行观察,然后根据幼儿的跳绳水平给予相应的数 量的要求,让每个幼
10、儿都能够“跳一跳摘到果子”。 对于已能熟练跳绳的幼儿,可以规定一分钟内需要 跳几下,提高幼儿在特定时间内坚持跳绳的耐力; 还可以引导幼儿尝试不同跳的方式,如反跳、单脚 跳、双脚交替跳、跑跳等。对于会跳绳但不熟练的 幼儿,可以采用渐进的方式提出跳绳次数的要求, 让幼儿每次都能有所进步。对于还不怎么会跳绳的幼 儿,主要是保持其学习跳绳的积极性,多鼓励,要 求一次跳绳的次数可以相对少一点,让幼儿有动力 继续学习跳绳,特别是畏难情绪比较严重的幼儿, 教师更要经常给予鼓励,但不要急于求成,应采用 循序渐进的方法,多让幼儿体验,感悟跳绳的方法。 6挑战性活动是跳绳教学的辅助手段。 大班幼儿喜欢挑战性的活动
11、。在组织幼儿练习 跳绳的过程中,我们经常听到“你可以连续跳几 下?我能连着跳20多下” “我会倒着跳呢,你会 吗”之类的话。针对幼儿的这心理特点,我们可 以适时地通过比赛的形式引导幼儿“比一比谁跳得 快”。对比赛的要求可以根据幼儿的发展情况进行 调整。在选择比赛选手的时候,为了不使实力差距 过于悬殊,我们通常会选择实力相当的幼儿进行比 赛,这样既不会让跳得好的幼儿过于骄傲,又不会 使跳得差的幼儿失去信心。此外,当班上大多数幼 儿都已经学会跳绳以后,可以组织全班幼儿开展跳 绳运动会,让每个幼儿都在大家面前展示,教师进 行记录,然后根据幼儿的水平和能力再提出新的要 求,使每个幼儿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比 赛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如个人赛、团体赛、单项 赛等。 基 2014 6磊止敬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