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宗教与宗教地理.ppt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10503507 上传时间:2019-11-23 格式:PPT 页数:56 大小:9.7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宗教与宗教地理.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宗教与宗教地理.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宗教与宗教地理.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宗教与宗教地理.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宗教与宗教地理.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九章 宗教与宗教地理,宗教的产生与世界主要宗教 宗教的传播与分布 宗教仪礼、习俗与地理环境 宗教景观,第一节 宗教的产生与世界 主要宗教,宗教的定义及其在文化中的作用 宗教的起源与原始宗教 民族宗教 世界三大宗教,1. 佛教 2. 基督教 3. 伊斯兰教,一 宗教的定义与作用,宗教属于社会意识形态之一,其最大的特点是相信现实世界 之外还存在一个超自然、超人间的神秘境界和力量,这个力量主 宰着自然和社会。詹乔弗雷泽认为宗教是人们向一种高于人的权力的妥协。赫斯宾塞认为宗教是人们对超人类力量的信仰。布雷德雷强调宗教是人生对善的追求。迈克塔格特宣称宗教是人追求与宇宙和谐的一种感情。恩格斯认为一切宗教

2、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 量在人们头脑中虚幻的反映。宗教既是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种文化现象。,二、宗教起源,起源:对自然万物和万象如山河、四季、昼夜、寒暑、风雨、雷电、旱涝、地震、火山、生死等自然现象的不理解引起恐慌和幻觉、臣服,相信是有超自然的力量存在,进行崇拜仪式,并自行传播。 发展:社会分化、政治和国家出现后,为权势所用演化分化出现对人的崇拜并神化。,三、宗教分类,按起源和演化:原始宗教、古代宗教、近现代宗教 按流传的范围:民族宗教、国家宗教、世界宗教 按崇拜的神灵:一神教、二神教、多神教,四、宗教主题,从哪里来:上帝造人、六道轮回。 到哪里去:天堂、地狱。 怎么生活:

3、信奉得救、。,基督教,分布:遍及欧洲、美洲、亚洲北部大部分地区、南非、大洋洲等 起源:公元1世纪巴勒斯坦地区,创始者耶稣,后分化为天主教、正教和东正教,随着帝国扩张而传播修正教义,分布最广,盛唐时传人中国,明清时在中国广传。 思想:上帝一神,耶稣基督圣子三位一体,生而有罪,信靠救赎,末日审判,博爱,隐忍,祷告,感恩、传教 用语:阿门(表示虔诚),弟兄姊妹,梵蒂冈的圣彼得教堂,米兰大教堂,牛津大学. 修道院建筑,佛教,分布:东亚、东南亚 起源:公元前6世纪到5世纪,喜马拉雅南麓古迦跐罗卫国王子悉达多.乔达摩(佛祖释迦牟尼)所创,经长时间的发展、演化和分化、外传,为东亚多国底层百姓接受,也为某些帝

4、王接受,中国为其传播功不可没 教义:人生无常,三生、六道(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轮回,因果报应,依据经、律、论三藏,修持戒、定、慧三学可以解脱,主张无欲无求,众生平等修行境界有层次 用语:南无阿弥头佛;菩萨、罗汉、金刚,大雄宝殿就是正殿,整座寺院的核心建筑,也是僧众朝暮集中修持的地方。供奉本师释迦牟尼佛的佛像。大雄是佛的德号。大者,是包含万有的意思;雄者,是摄伏群魔的意思。宝殿的宝,是指佛法僧三宝。,如来:大能者的尊称,观音、文殊、普贤、地藏菩萨佛教里有四大菩萨,象征四种理想的人格,即:愿、行、智、悲。 象征愿力的是地藏王菩萨;象征实践的是普贤菩萨;地藏菩萨的九华山,普贤菩萨的峨嵋

5、山,象征智慧的是文殊菩萨;象征慈悲的是观世音菩萨。观音、文殊菩萨,道场分别设在浙江舟山的普陀山和山西五台山,弥勒:乃是一菩萨,驱邪魔护佛法韦驮菩萨本是印度婆罗门教神话的天神,后来被佛教吸收为护法诸天神之一,尼帕尔11岁的女活佛,蒙藏佛教对修行有成就、能够根据自己的意愿而转世的人称为“朱毕古”(藏语)或“呼毕勒罕”(蒙语)。这个字的意义就是“转世者”或叫“化身”。“活佛”乃是汉族地区的人对他们习俗的称呼,寺院中之四天王像,俗称为四大金刚。东方持国天王着白色拿琵琶;南方增长天王着青色;西方广目天王着红色;北方多闻天王着绿色,缅甸的金顶佛寺,喇嘛达赖、班禅是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的两大活佛系统,西藏

6、佛教界认为,达赖是“欣然僧佛”即观世音菩萨的化身;班禅是“月巴墨佛”即无量光佛的化身。,伊斯兰教,分布:亚、非、欧、美洲均有,主要集中于东南亚和西南亚 起源:公元7世纪阿拉伯半岛,创始者默罕默德,7世纪30年代盛传于阿拉伯半岛,随着对外征服战争成为跨亚欧非三大州,7世纪前后由阿拉伯商人传人中国 思想:安拉是真神,默罕默德为使者,信死后复活和末日审判,有严格的礼拜和斋戒制度,行善与征战,不传教,民族性 用语:穆斯林,喀什艾提尕清真大寺的礼拜,民族宗教,犹太教:巴勒斯坦犹太人摩西所创,圣经;与基督教有些区别:人没有原罪,上帝唯一而非三位一体,任何人都可以信靠上帝得救;耶稣是先知而非道成肉身道教:中

7、国本土,名字源于易经,思想源于老子包含阴阳八卦、养生炼丹、长生不老、气功、八字、星座占星、巫术风水、中医针灸经脉等,后与佛教混合,受儒教影响儒教:以孔子为崇拜对象。神道教:是由日本民族原始宗教发展而来的,最初以万物有灵和崇拜祖先为主要内容,后吸收儒教的伦理道德观念和佛教的某些教义,逐步形成完整的体系。印度教:前2000年的印度,多神教,婆罗门教是基础,受佛教影响而发展,人是生而贵贱。,太平经、周易参同契、老子想尔注三书是道教信仰和理论形成的标志。近年来,道家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宇宙观日益受到重视 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六十四卦,这是太极化生八卦的基本理论,“乾

8、、坤、震、巽、坎、离、艮、兑。象征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八种自然现象,以推测自然和社会的变化。认为阴、阳两种势力的相互作用是产生万物的根源,乾、坤两卦则在“八卦”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八卦图:木王星”的发现和计算机二进制是太极八卦图的启发和帮助,道观、道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由无名大道化生混沌元气,由元气化生阴阳二气,阴阳之相和,生天下万物。,四御为道教天界尊神中辅佐“三清”的四位尊神,所以又称“四辅”。他们的全称是:中天紫微北极大帝南极长生大帝、勾陈上宫天皇大帝、承天效法后土皇地祗,道教的最高神“三清”。三清即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

9、尊、太清道德天尊,三清为道家哲学“三一”学说的象征,儒教:孔教、礼教。儒教是以孔子为先师,圣人神道设教,倡导王道德治、尊王攘夷和上下秩序的国家宗教。孔庙为宗教场所,以祭天、祭祖、释奠礼为宗教仪式。天地君亲师 是机构,仁义礼智信 是教义。 诗经尚书具其志,礼记乐经纯其养,易经春秋明其知、孝经、论语、孟子中庸、左传、公羊传是经典。以德治国的思想,孔庙,四、宗教习俗与环境,宗教与环境:有环境的影响,又会突破环境的限制,如一些仪式,教义,神宗教与文化:为权势服务时多与政权和军事行动结合,有时政教合一,红衣主教的神权,穆斯林,五、宗教景观,基督教:教堂、洗礼、祷告、团契、福音营、唱诗、分享 伊斯兰教:清

10、真寺、每日五次礼拜,七日一次聚礼;礼拜时几个动作:端立、鞠躬、叩首、跪坐;生平必须亲赴麦加朝觐一次,捐课功即为宗教课税;阿凡提 佛教:寺庙、佛塔、石窟、做道场、香火、诵经、开光(佛像落成后,择日致礼而供奉之,谓之开光)道场:道场原指佛成道之所。释迦牟尼成道之处为道场,又称菩提道场、菩提场。道教和佛教中规模较大的诵经礼拜仪式。如水陆道场、慈悲道场、天师道场等。佛教徒诵经、礼拜、修道的行为,超度亡人的法会等等。 另外,道场亦被用作寺院的别称。在寺院里做佛事做法事也是做道场。 简言之,修法行道之处即是道场。 道教:道观,云冈石窟,第二节 宗教的传播与分布,导致宗教传播的因素与主要宗教的传播 宗教与国

11、家政治、民族的关系 宗教组织 主要宗教的分布区,一 宗教传播的因素,(一)移民当某种宗教信仰者从一地迁向另一地,必然将他们的信仰带到新的地方。(二)传播分为交流和转教、有组织的传教形式。(三)领土竞争当宗教势力与政治势力合为一体时,往往会以领土扩张的形式,将宗教信仰带到新的领地。(四)宗教在空间的相互影响1. 和平共处 2. 竞争 3. 排斥,基督教传播,世界上主要宗教发源地及传播路线图,二 宗教与国家政治、民族的关系,政治组织和政治势力是影响文化现象空间变化的一 个重要因素,政治势力的扩张与衰退往往决定着文化地 理界限的进退,在各类文化现象之中,宗教对于政治的 依附程度更高,受政治影响造成的

12、空间变化特征也更明 显。1. 神权政治2. 政府与宗教3. 民族与宗教,宗教组织,宗教组织是宗教存在的必要前提,宗教组织不但执 行对地方宗教事物的管理、教友之间感情上的联系、宗 教仪式的参与,而且往往成为传教、布道的重要推动力, 因此宗教组织本身虽然并不能造成宗教景观,但是却是 宗教地理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媒介。在各类宗教中天主教的宗教组织可称是最严密的。 而同样是世界性宗教的佛教却基本上没有明显的教区。 伊斯兰教更没有传教的教士,信仰的传播多数在征服区 内实现,或通过商贸活动传播。,主要宗教的分布区,到目前为止,基督教遍及欧洲、美洲、亚洲北部大部 分、南非、大洋洲等地,是世界上信奉者最多的宗教。

13、基督教中罗马天主教信奉者又最多。伊斯兰教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欧洲以及美洲,其中信奉者以西南亚与东南亚最多。佛教主要分布在东亚、东南亚。,第三节 宗教仪礼、习俗与环境,宗教风俗、禁忌与地理环境 宗教与文化宗教仪式、节日与地理环境,宗教风俗、禁忌与地理环境,地域性的环境差异对宗教信仰以及宗教风俗有很大的影 响,地理环境对宗教信仰的影响在原始宗教与民间崇拜中尤 其突出,通常在处于部族阶段的人们中,宗教几乎完全表现 为一种生态仪式,成为人与大自然之间的媒介。如在低纬湿 热地区,绝大多数定居或半定居从事农业的民族,在处理人 与环境的关系中有细致的仪式,通过各种象征性的仪式表达 人们对农业的需求,对丰收

14、的祈望。,宗教与文化,由宗教而产生的文化是多方面的,除在视觉、听觉 上可以感受到的文化类型外,观念与特定崇拜物也会造 成一种文化现象。宗教胜地是宗教文化的重要代表。,宗教仪式、节日与地理环境,宗教仪式是宗教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包括宗教礼仪、宗教节日等。在一些宗教中,各类礼仪、特别是节日的形成与地理环境有重要的关系(如感恩节、圣诞节、复活节)。,第四节 宗教景观,宗教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它的形成与文化内 涵与地理环境有着直接关系,反过来宗教一旦形 成,又会营造出独特的人文景观,这些景观与宗 教信仰以及宗教氛围具有同一性,成为大地上最 具特色、最具魅力、最具影响的文化表征。主要的宗教景观有基督教堂、伊斯兰清真寺、 佛教寺庙等。,法国圣米歇尔修道院与教堂,中国古庙,中国佛寺建筑屋脊走兽,牛首山佛顶宫,泰国曼谷的小乘佛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