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桃花源记说课稿,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的文言文桃花源记,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五个方面进行说课。老师们,我县正在实施“高效课堂”,何为高效?我认为高效就是用最少的时间和精力收到最大程度上的效果。这就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力,学生能做的,老师绝不包办,老师能不插手的绝不插手。这便是我这次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一、先说教材,(一)课文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及作用 桃花源记是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的课文,处于教材第21课,这是一篇文言文,又是一篇美文,居单元之首,是我们云南省语文中考的重点篇目,学好它是极其重要的。 (二
2、)教学内容 桃花源记借助虚构的故事来表现作者的社会理想,表达了陶渊明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篇文言文,在教学上,首先还是要帮学生解决文字障碍,然后引导他们把握文章的大意,了解文章的主旨。本课文我共分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了解作者,解决文言字词,疏通文意并熟读;第二课时,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分析理解文章的主旨。今天我说课主要是说第二课时。,(三)教学目标的设置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培养学生“具有一定语言感受能力”、“初步具有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再加上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文言文阅读能力,他们已经能够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能读懂课文的意思。所以我在处理教材时,将
3、第二课时定为“品读美文”,把本课的目标定位以下的几点: (1)理清文章结构。 (2)品味文章的美点。 (3)品评作者笔下的社会理想。 (四)、教学重点、难点的设置 由于八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还不是很强,学生正确评价作者的理想有一定的难度。因此依据教材内容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本课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这样设定: 教学重点:感受“桃花源”的美,乐,奇。 教学难点:理解、评价作者心中的理想社会。,二、说教法,结合本篇课文的实际特点,确定本课时教法如下: 1、品读法 2、提问法 3、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三、说学法,教法的根本是学法,只有把“学法”教给学生,才能达到不教。这也是课堂是否能高效的关键
4、。本文是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故事,学生学习的兴趣很浓。但是,乡镇学生阅读面窄,写作水平低,他们对作者思想根源把握不了,造成了对课文的品读、理解有一定的障碍。因此,我在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重在指导学生在“读中品”在“读中悟”。 根据以上学情我把学法确定为: 1、诵读法 2、想象法 3、合作探究法 ,特别是合作探究法,运用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提高课堂效率,体现“高效课堂”。,四、说教学过程,教学基本流程如下: (一)课堂导入。 (二)回顾内容,梳理结构。(三)赏读课文(重点)。 (四)评说桃花源(难点)。 (五)归纳总结。 (六)布置作业 。,五、说板书设计,我认为我的板书设计直观,简洁明了,一目了然,能体现了文章的主旨脉络。,桃花源记陶渊明,现实社会:战乱频发矛盾理想社会:景美 人美 社会生活更美桃 “美” 环境幽雅花 “乐” 民风淳朴源 “奇” 踪迹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