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谈谈中国古诗中的含蓄美罗朝阳(湖北大学 文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2)【摘要】含蓄是中国古典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也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个重要特征。它充分运用语言的暗示性、象征性去启发、唤醒读者的联想的想象,而发现作品意义之外的隽永深长的意味和情趣。 ,因而,讲究含蓄,用意十分,下语三分,也就成为中国古代诗歌创作的主要特点之一。(内容摘要写得太短,要求 300 字左右,请加以补充。)【关键词】 古代诗歌;含蓄美;艺术魅力古人云:诗言志。意思是说,诗歌是用来抒发人们思想感情的。而人们表达思想感情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有的痛快淋漓,有的迂回婉转,有的直截了当,有的拐弯抹角。因此,诗歌作为社会生活的一
2、种反应,具有“露”和“藏”的不同和“显”与“隐”的区别,就毫不奇怪了。古人将诗歌语言的含蓄美这一艺术特征称之为“隐” 。根据上述论断,我们试做如下理解:首先,古代诗歌语言的含蓄美是指诗歌语言含意丰赡而蕴藉,极具张力;另一方面,还见于语言文字之外的辐射。其次,古代诗歌语言的含蓄美根植于具有极丰富、极深刻的启发性与暗示性的意象和意境。这种独具特征的意象和意境,才赋予诗歌语言以“伏采浅发” “义举文外”的艺术生命。那么,古代诗歌语言含蓄美的美学特征还给我们带来哪些启发,又是通过哪些艺术手段来实现的?如:诗经周南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与最,宜其室家。 ”辛弃疾的念奴娇书东流村壁 “旧恨春江流
3、未断,新恨云山千叠。 ”赵嘏的钱塘 “一千里色中秋月,十万军声夜半潮。 ”上述诗句都是“伏采浅发” 、 “义举文外”的历代诗文佳句。以节选的桃夭诗句为例,一、二句写景,诗人以相互而似乎直白的语言为我们创造了“夭夭”桃树和“灼灼”桃花两个鲜明的意象,构成了完美而深邃的意境。三、四句叙事和议论,与一、二句的比兴相应。由此,诗人所创造的意象和意境不断地鼓动着我们的联想和想象的羽翼,使诗句的内蕴(“伏采” )不露声色地(“潜发” )扩散开去,远远地超越了诗句字面本身的含义(“义举文外” ) 。透过四句话,十六个字,我们该品尝多少“弦外音,味外味”啊!同时不难发现,上述名句的两大特点:一是以自己独具特色
4、的语言,创造了极具启发性和暗示性的意象和意境;二是这些意象和意境都是通过比兴的艺术手法创造出来的。这些特点,陶冶了诗歌语言的含蓄之美,诱发了千古读者的久久回味,因而获得了彪炳历史长河的艺术生命。 (此处应该加几句论述,引出下文,显示论文上下文之间的逻辑联系,否则有些脱节。 )一、寄托寄托就是托物寓意。刘熙载说:“词之妙,莫妙于以不言言之,非不言也;寄言也。 ”寄言就是寄托,就是通过作者的寄寓的形象或境界来说话。由于现实的触发,诗人的思想情感与物象产生了某种契合,于是,便借用这一物象加以改造生发,使物象化为一种形象地展示诗人情思的意象和意境。这些意象和意境一般是借人、物、景、事等来构建的。其一,
5、通过写人来寄托。这类诗往往在事物景物的背景上,通过人物意象、意境的创造寓情思与人,曲折的表达旨趣。如辛弃疾的青玉案无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词作分为三层,层层铺势地一个宝塔结构。前两次绘出元夕灯火之盛和观灯游人之多的热闹图景,铺排、烘托出第三层中的“那人”的形象。这个宝塔尖上的人物,为何不去热闹处观赏灯火而独自一人站在灯火稀疏冷清处沉思?她究竟在思考什么?善读者会凭着知人论世的鉴赏经验,抓住这一意向去联想诗人的生平经历和所处的时代特征。这样就会透过这
6、一意象去捕捉诗人们寄寓的深意。 “那人”的形象,寄托着诗人在政治失意后,仍然关心国事、坚持思想,不愿与主和派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其二,通过叙事来寄托。这些寄托常借一些典型事件的叙写,寓议于叙,寓情于事,以见其含蓄之美。如杜牧的过华清宫绝句其二:“新丰绿树起黄埃,数骑渔阳探使回。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来。 ”诗歌叙写了“数骑渔阳探使回”与“霓裳一曲千峰上”两个极具时代特征的典型事件。事件丰富的内涵与其所形成的强烈对比,造成诗人情感寄托的深婉迂曲,让读者在反反复复的吟咏里品味出作者对统治阶级骄奢淫逸生活的强烈讽刺与有力鞭挞。其三,通过绘景来寄托。这类寄托常运用情景交融的手法,寓情于景,或情景
7、抒情。 “一片自然风景,便是一个心灵的境界。 ”因而便显得含蓄。如李华的春行寄兴:“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春草萋萋,涧水悠悠,落英缤纷,山鸟婉啭。这春天的美景,却传达出安史之乱唐王朝的衰败景观和诗人落寞伤感的情怀。寓情于景,为一曲也,以乐景写衰,为二曲也。其四,通过咏物来寄托。这类诗歌的特点是寓情于物,托物言志。物象这一诗人情思的载体虽为常物,但能牵引出丰富的联想与想象,让人领味社会人生的多种况味。如欧阳修的画眉鸟:“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全诗用托物言志的手法。鸟鸣山野, “百啭千声” ;而“锁向金笼”
8、则衰婉低凄。两个对比的意象,引发出人们对画面以外的社会人士的丰富联想,诗旨由自然层面推及社会层面。作者就是这样借助引发的联想,让读者体悟所要表达的对自由的赞美,对束缚个性、禁锢思想、窒息性灵的憎恶与否定。寄托这一表现手法中,还有一类值得注意的现象,即一些富有特征的物象,这些用以托物的物象,被人们赋予了特定的文化内涵。如梅、松、菊、竹、兰等,常寄寓着对崇高品质的赞美;关山(月) 、杨柳、兰舟、长亭等常托喻着别离之苦;子规、杜鹃、鹤鸽等,则唱出了思乡和思念故国之情;雎鸠、鸳鸯、蝴蝶、鹊桥等,则多用于表达甜蜜、幸福与爱恋;南山、幽居、禅寺等多与逸情怀相关。二、象征象征就是以生动的形象来表达某种概念、
9、思想或情感的表现手法。其艺术要基于诗人所创造的富于所要表达的思想。这样才会沟通读者的联想与想象,最后达到曲尽其意的效果。因此,用象征以求诗歌语言的含蓄美,诗人总会根据事物之间相类相近的关系,着力创造与自己的思想感情相契合的艺术画面。画面所展示的与诗人情感相契合的形象愈鲜明,就愈能让读者联类而及,从而达到“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美学效果。如元代曹德的小令网调清江引刺伯颜 :“长门柳丝千万缕,总是伤心树。行人折嫩条,燕子衔轻絮,都不由凤城春做主。 ”这是一首通过象征手法经行婉讽的小曲。作者借“咏柳”以讽元代顺帝朝太伯颜玩弄权术,逼害忠良,乃至奸佞当道、皇上失权的现实。画面特征鲜明:柳被“折嫩条”
10、,“衔轻絮” ,备受摧残。从而衬托出“行人” “燕子”的恣意妄为,僭越“凤城春” 。画面突显的特征与当时的现实何其相似乃尔!作者正是抓住画面特征与社会现实的相类相近,运用象征手法,在风月中隐现出风云的激荡。三、用典用典就是借用前人的诗句、神话传说、历史人士来暗寓作者的心意。古诗中借用典以典尽旨意的佳作不在少数,所以可用典故为桥梁,接通历史与现实,让读者在历史与现实的映照中品出作品的深邃旨趣来。如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这首
11、词一共用了孙权、刘裕、宋文帝、北魏太武帝、廉颇等五个典故,是辛词中用典最为突出的一首。这些典故,一方面是怀古题目中应有的史实,另一方面又借用史实表达作者的情思,用历史的经验为当前的政治服务。这样用典,使全词含而不露,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古代诗歌在炼句炼意的基础上,运用比兴、寄托、象征、用典等艺术表现手法,创造了诗歌语言的含蓄之美。这些表现手法既有各自的特点又都是相通的。用形象说话是文学的本质属性,也是这些艺术手法的根本特征。借物托意,以特定的意象和意境委婉的“折射”旨趣,达到“伏采潜发” “义举文外”的艺术效果,创造出诗歌语言的深衷浅貌、富于包孕的含蓄美,这是比兴、寄托、象征、用典等艺术表现手法的共同特点,也是个自的根本特定,阅读古代诗歌,鉴赏其语言的含蓄之美,是必须懂得这些艺术规律的。也就是说,在阅读鉴赏古代诗歌的过程中,要学会体察诗人是怎样炼句炼意的,即诗人如何遣用词句,如何运用艺术表现手法,创造了什么样的艺术画面(意象和意境) ,这些艺术画面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情思,达到了怎样的艺术效果等等。同时,还得学会调动自身的生活积累,让联想与想象的羽翼翱翔起来,只有这样,才能进入古代诗歌语言艺术的鉴赏之门。(在正文后应列出至少三篇参考文献,请补充。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