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死亡人口死因登记报告程序 死亡登记对象为发生在市区范围内的所有死亡个案,包括在辖区内死亡的户籍和非户籍中国居民,以及港、澳、台同胞和外籍公民。不同情形死亡个案的登记报告方法如下: (一)在医院内死亡或到医院已经死亡的居民,由居民死亡时所住医院开具死亡医学证明书的一、二、三、四联,并加盖医院公章,并将第三、第四联交给死者家属,办理注销户籍手续和死者火化手续。 (二)医院开具的死亡医学证明书必须盖有医院的公章,否则无效。 (三)在医院外死亡的居民(包括流动人口),应由死者所在的居委会或单位或辖区派出所开证明,写明死者的死亡时间、地点、原因,死者家属或代办人持居委会证明及户口本、死者身份证、死者生前
2、病历到市殡仪馆办理丧葬手续时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人员根据病史推断死亡原因,同时开具死亡医学证明书。 (四)在外地死亡的居民由当地医疗卫生部门开具死亡医学证明书或单位和户口所在地社区出具证明,死者家属凭以上两个证明、户口本、死者身份证及死者生前病历到市疾控中心设在市殡仪馆的办事处开具死亡医学证明书。 (五)涉及公安部门管理的非正常死亡,由公安部门法医开具死亡医学证明书,其他按相应程序办理。 (六)死者家属需对死亡医学证明书进行确认,并在死亡医学证明书的背面签字;如委托其他人代为办理,代办人需出示自己的身份证、死者的身份证和户口本,以及第三条中所要求的相关证明文件。 (七)各医院(含乡镇卫生院
3、)必须指定专人负责死因登记报告工作,工作人员填写死亡医学证明书时对项目不全和不清楚的要认真询问有关情况,必要时要做死因推断,将各项目填写完整准确,并对每天所办理的死亡医学证明书进行登记、根据死亡原因判定、编码和录入上报。天王中心卫生院死因登记工作职责 (一)收集并核实在本院死亡的个案信息,对本院医生填报的死亡医学证明书进行收集、审核、盖章、登记、编码,并在病例死亡 7 日内电脑录入网络直报。 (二)有计划的对院内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建立全院的死亡登记报告管理制度,定期开展自查。 (三)管理和保存好原始死亡医学证明书存根和登记簿。 (四)各地段医院负责对辖区死亡个案信息的收集、核实和死因调查,填报
4、死亡医学证明书,与公安、民政部门、居委会定期进行信息核对,查缺补漏。收集并核实死亡个案信息,如实填报死亡医学证明书,对填报不全的,应入户进行调查,如需要应进行死因推断调查。 (五)我院负责辖区内死亡个案的收集、核实和死因调查工作,指导与培训各村医正确填报死亡医学证明书。村医在我院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定期了解辖区内死亡情况,发现未登记报告的死亡个案,填写死亡医学证明书,并及时将第一、第二联上报我院,由我院进行补报。天王中心卫生院天王中心卫生院死因登记报告管理制度1、及时、准确、完整地填写死亡医学证明书,指定专门的科室或人员审核并按程序完成网络上报;2、要做好死亡医学证明书的日常管理与原始凭证保存;3
5、、要参加疾控中心召开的例会和培训,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4、要协助疾控中心和妇幼保健机构开展死因登记信息的质量控制和相关调查;5、要对辖区内需要进行调查的死亡个案进行入户调查,填报死亡医学证明书6、定期与疾控中心、民政等管理部门核对出生、死亡资料,发现漏报和错报,应及时组织进行入户调查,并及时按照程序补报和订正。天王中心卫生院天王中心卫生院死因登记档案管理制度1、死亡卡片至少保存 5 年,尽可能长期保存;2、各种纸质数据报表、分析长期保存;3、电子数据(个案、报表、分析等)长期保存,并至少有两处备份;4、有指定的安会可靠的地方保存文档和电子数据;5、未经单位领导同意,不得私自向外提供数据;6、涉及国家另有规定的内容时,按保密法执行管理;7、管理做到科学、分类化管理。8、实行分级指导,上级抽查指导制度。天王中心卫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