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汽车人机工程复习资料1. 人机工程学的英文名字是什么?答: Ergonomics2. 作业场所光照有几种方式?答:有天然采光和人工照明两种方式。后者又有一般照明、局部照明、混合照明三种形式。 3. 室内设计中,应如何安装水银灯才能让人舒适?答:24的人对于安装在水平视线以上 21度的水银灯感到舒适,90对 31度的水银灯感到舒适。 4. 汽车视野设计中一般以什么为依据?答:静视野5. 汽车人机工程学研究的内容是什么?答:汽车人机工程学是把人机系统作为统一整体来研究,创造最适合人的汽车操控设备 和作业环境。6.在显示装置人控制装置链条中,哪部分的能力最关键?答:控制装置7.指针式模拟显示要提供哪
2、些内容?答:除提供定量信息外,还要表示汽车稳定状态,并给出给出检测信息等。8. 数字、字母、几何形状、位置和色彩这几种常用视觉编码方式中,哪种最为有效?哪种效率最低?答:数字和色彩编码最为有效,位置方式的效率最低。9.报警采用什么方法最好?答:变频方式 10. 显示器布局中的主要问题有哪些? 答:有最佳认读区域和仪表配置方法两个问题11.在日本人机工程学称为什么?答:人间工学 12.人机工程学大发展的第二阶段是在什么时期?答: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13.下列哪个命名为我国普遍采用的学科名? 答:人类工效学 14.我国男性成年人是指什么年龄段? 答:1860 15.在水平面内双眼视区大约在左右多少
3、度以内? 答:60 16.人能听到的声音频率是多少 Hz? 答:2020000 17.大脑皮质的连络区中哪一区是接受、加工和储存信息的联络区?答:第二区18.视网膜能可以分辨出多少种颜色? 答:180 19.请简述人机工程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答:人机工程学主要由研究和实验,应用和工程两个研究方向构成,其主要内容包括:(1 ) 人的特性的研究:人体尺寸及人体测量技术,人体的力学性能。人的劳动生理功能,劳动中人的心理过程,人的信息传递能力,人的可靠性,人员的选拔和培训,人的动作时间研究及人体模型等。 (2 ) 机的特性研究:信息传递技术,操纵控制技术,安全保障技术,动力学仿真技术及宜人化技术。 (
4、3 )环境特性研究:作业空间,物理环境,化学环境,生物环境及美学环境。 (4 )人-机关系的研究:人机系统功能分配,人机界面优化匹配,人机系统特性协调,人机系统可靠性及人机系统安全性。 (5 )人与环境关系的研究。 (6 )机与环境关系的研究。 (7 )人-机-环境系统总体性能的研究。20.请简述“人机环境” 系统设计的一般方法。 答:设计方法包括自成体系的设计思想和相应的设计技术。1) 功能分析与分配,包括:a) 功能化的设计思维b) 功能化与功能分解 c) 功能分配原则:比较分配原则;剩余分配原则;经济分配原则;宜人分配原则;弹性分配原则。 2)作业分析:是指分配给人的功能进行分析,其目的
5、是使作业与作业者之间建立的协调。 主要包括:a) 确定系统作业结构 b) 确定作业 c) 描述作业 3) 作业辅助:指一种“信息装置”或文件,其中包括作业者作业时需要使用的信息。21.产品功能尺寸具体设定的通用公式是什么? 答:a.最小功能尺寸: 产品最小功能尺寸=人体尺寸百分位数+功能修正量。b.最佳功能尺寸;产品最佳功能尺寸 =人体尺寸百分位数+功能修正量+心理修正量。22.试简述光环境设计的基本原则。 答:1)合理的照度平均水平; 2)光线的方向和扩散要合理; 3)不让光线直接照射眼睛; 4)光源光色要合理; 5)让照明和色相协调; 6)不能忽视经济条件的制约。23.请阐述汽车动态座椅设
6、计的新观念。答:动态座椅,其设计特点是:座椅能对坐者的动作与姿势做出自动响应。通常的座椅背靠与椅面夹角是固定的,座面除椅垫能部分地吸收落坐时的冲击以外,没在有其他吸收冲击的措施。这种自动调节可以使座椅适应不同使用者习惯的坐姿,使用者也可以在座椅上时常改变姿势,以防止久坐对身体的压力局部积累。调整后,座椅还可以在任意角度锁紧。该座椅还可以设计有座面提升机构,以吸收落坐时的冲击。坐下时,座面下陷一定高度,坐稳后,提升机构使之回复到原来位置24. 请阐述车辆中手握式操纵机构设计的一般原则。答:(1)一般原则: 1)必须有效地实现预定的功能; 2)必须与操作者身体成适当比例,使操作者发挥最大效率; 3
7、)必须按照作业者的力度和作业能力设计,所以要适当地考虑到性别素质上的差异; 4)工具要求的作业姿势不能引起过度疲劳。 (2 )解剖学因素: 1)避免静肌负荷 臂部上举或长时间抓握,降低作业效率。 2)保持手腕处于顺直状态 3)避免掌部组织受压力 4)避免手指重复动作 (3 )把手设计:单把手的工具,操作方式是掌面与手指周向抓握。设计因素包括直径、长度、形状、弯角等。 1)直径 :直径大小取决于用途与手的尺寸。直径大可以增大扭矩,太大会减小握力,降低灵活性与作业速度,并使指端骨弯曲增加,导致指端疲劳。着力抓握 3040mm,精密抓握 816mm。 2)长度:取决于手掌宽度。掌宽 71 97mm
8、(5%女性至 95%男性) ,把手长度为 100125mm。 3)形状:把手与手掌的接触面积越大,则压应力越小,圆形截面把手较好。可以采用三角形或矩形,增加工具放置时的稳定性。 4)双把手工具:设计因素是抓握空间。当抓握空间宽度为 4580mm 时,抓力最大。 5)用手习惯与性别差异:约 90%的人惯用右手,其余 10%的人惯用左手。大部分工具只考虑右手操作。若用左手者操作按用右手者设计的工具,握力下降较大。男女使用工具的能力有很大的差异。女性约占人群的 48%,其平均手长约比男性短 2cm,握力值只有男性的 2/3。25. 人体测量有哪些基准面?答:水平面、矢状面、冠状面 眼耳平面 26.
9、影响热环境条件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答:空气温度 空气湿度 空气流速 热辐射27. 现代人机工程学研究的方向是什么?答:将人机环境系统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来研究,以创造最适合于人工作的机械设备和作业环境。28. 作业方法研究包括哪些?目的是什么?答:包括作业的姿势、体位、用力、作业顺序、合理的工位器具、工卡量具,目的是不必要的劳动消耗。29. 表示样本的测量数据集中地趋向某一个值被称为什么?答:平均值30. 描述测量数据在中心位置(均值)上下波动程度差异的值称为什么?答:方差 31.人眼所能感受到的电磁波长是多少? 答:380780 毫微米,被称为可见光32.人眼视野的大小是依照白红绿蓝依次减小吗?
10、答:否33.人体在小臂与上臂成多少度时出力最大?答:70 度34. 仪表盘应如何着色才能使误读率最小?答:以墨绿色和淡黄色表面配上白色和黑色的刻度线时误读率最小35、人眼辨别哪种颜色的视野最大?答:白色36、人眼明适应的时间比暗适应的时间长吗?答:否37、人耳对声音频率和声音强度哪个更敏感?答:声音频率38、当视觉信息与听觉信息同时输入时,听觉对视觉的影响大,视觉对听觉的影响小吗?答:是39、应用人体尺寸的原则有哪些? 答:(1)极限设计原则,以某种人体尺寸极限作为设计参数的设计原则。受人体伸及度限制的尺寸应该根据低百分位确定;受人体屈曲限制的尺寸应该根据高百分位确定。 (2)可调性设计原则,
11、一般可调的尺寸范围应根据第 5百分位和第 95百分位确定,以适合大多数人体尺寸的要求。 (3) 动态设计原则,在考虑人员必须执行的操作时,选用动作范围的最小值;在考虑人员的自由活动空间时,选用动作范围的最大值。 (4)非“平均人”设计原则,在设计中不能简单地采用人体尺寸的平均值,注意以满足绝大多数人为设计准则40、简述人机系统的概念和组成。 答: 由人和机及环境组成的系统称为人机系统。人是系统的主体;机的概念可以理解为与人交互的所有硬件和软件的总和,是设计的对象;人、机两者之间通过人机界面交互,分为硬件界面和软件界面;而环境可以看作外因,是人机系统的影响因素。在人机系统的设计中,一定要从系统的
12、高度,把人、机以及环境因素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处理好它们三者之间的关系是系统研究的重点41、人机功能分配的原则是什么? 答: 笨重的、快速的、精细的、规律性的、单调的、高阶运算的、支付大功率的、操作复杂的、环境条件恶劣的作业以及需要检测人不能识别的物理信号的作业,应分配给机器承担;而指令和程序的安排,图形的辨认或多种信息输入时,机器系统的监控、维修、设计、创造、故障处理及应付突然事件等工作,则由人承担。42、为何要进行人体测量尺寸的修正?答:1)合理进行人机功能分配,建立高效可靠的人机系统; 2)减少人的失误;3)对机械产品进行可靠性设计; 4)加强机械设备维护保养; 5)改善作业环境43.请
13、论述汽车仪表刻度盘尺寸的选取原则。答:仪表刻度盘尺寸选取原则是:在保证能清晰分辨刻度的条件下, 选择较小的仪表刻度盘直径。人们通常认为刻度盘尺寸大一点,容易看清。刻度盘直径太小,分辨刻度比较困难,固然不行;但已经能分辨刻度的情况下,还继续加大仪表盘尺寸,就使得识读时,视线扫描路径增加,进而使得识读时间加长,也使误读率上升。同时,仪表盘尺寸过大,也不利于设计的紧凑和外观的精致。44、改善汽车视认性的途径有那些?答:(1)、合理设计驾驶室人机界面,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1)提高车内视觉显示装置(主要是仪表盘)的视认性 2)扩大车外直接视野范围,包括:a.前方视野 b.前上方视野 c.动态前方视野 d.侧方视野 e.全周视野 (2 ) 、采取措施保证恶劣天气条件下具有良好的视野,包括合理安排刮水、洗涤、除霜、除雾装置等;(3 ) 、提高夜间视认性的技术措施,包括:1)车辆设计和使用中保证前照灯的正确配光性能 2)改善前照灯的使用性能 (4 ) 、安装增强视认性的辅助信号灯,包括: 1)制动灯; 2)转向信号灯;3) 前位灯和后位灯; 4)示廓灯;5)倒车灯及倒车报警器; 6)危险报警闪光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