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4

类型孟子三篇练习.doc

  • 上传人:精品资料
  • 文档编号:10489387
  • 上传时间:2019-11-22
  • 格式:DOC
  • 页数:4
  • 大小:37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孟子三篇练习.doc
    资源描述:

    1、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1、解释词语三里之城 七里之郭 环而攻之而不胜 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兵革非不坚利也 委而去之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威天下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天下顺之、翻译句子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本文选自 ,文章主要论述了 、 和 的关系,三者当中 最重要,这体现了作者的 思想。文中“得道者多助”一句中的“道”指 。、作者在认证本文观点时采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有关人和的名言警句。兄弟同心,其利断金;家和万事兴;众人拾柴火焰高

    2、;团结就是力量;人心齐,泰山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例子。武王伐纣;陈胜和吴广起义、抗日战争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解释词语舜发于畎亩之中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管夷吾举于士 百里奚举于市降大任于是人也 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 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所以动心忍性 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翻译句子舜发于畎亩之中;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本文的中心句是

    3、。作者认为国家要想长盛不衰,就需要有 和 。6、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举出古代 位圣君贤相的例子,这些人他们的共同点是: 文章以此为根据,说明了 的道理。7、选文中孟子主要讲了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 ,二是 ;得出的结论是“ ”,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忧患可以使人和国家生存发展,安逸享乐使人和国家萎靡灭亡,即多难兴邦。、孟子在选文第段中以六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告诉人们:人要成大器,就必须经受磨练。请写出与之意思相近的两句名言?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孟子在文中列举了六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强调了“逆境能成才;现在有人认为“ 顺境也能成才” 。对此,你有

    4、什么看法,请举例谈谈。10、试比较两篇短文论证方法之异同。鱼我所欲也、解释词语不可得兼 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亦我所欲也 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死亦我所恶 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 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 行道之人弗受 蹴尔而与之 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何加焉 宫室之美 妻妾之奉得我与 乡为身死而不受 今为宫室之美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 此之谓失其本心、翻译句子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所

    5、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第一段文字开头写鱼和熊掌目的是什么?、本段哪句话体现了孟子性善论观点?、本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是亦不可以已乎”中是指的是什么?“此之谓失其本心”中本心指的是什么?7、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8、历史上有许多仁人把“舍生取义”作为行为准则,试举例分析。文天祥、朱自清、闻一多、夏明翰9、出自孟子一书的成语:舍生取义、嗟来之食、杯水车薪、夜以继日。文学常识填空孟子,名 字 , 时期 家学派代表人物。被后称为 ,与孔子并称为 。孟子的主要思想主张有: 、 、 、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阐述的是 思想, “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所体现的是 思想, 鱼我所欲也一文体现的是 思想。

    提示  道客多多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孟子三篇练习.doc
    链接地址:https://www.docduoduo.com/p-10489387.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道客多多用户QQ群:832276834  微博官方号:道客多多官方   知乎号:道客多多

    Copyright© 2025 道客多多 docduoduo.com 网站版权所有世界地图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46453号    营业执照商标

    1.png 2.png 3.png 4.png 5.png 6.png 7.png 8.png 9.png 10.png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