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分析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的原因及其对策分析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的原因及其对策摘要:本文通过对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的现状、产生原因、保护对策等方面进行详细的阐述,使人们更清楚地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针对目前我国的生态环境现状,保护生态环境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为了子孙后代,为了国家的繁荣富强,全社会都应该齐心协力,一起来保护我们共有的家园。关键字:生态环境 原因 对策一、我国生态环境问题1(一)森林生态功能仍然较弱虽然经过近 50 年的努力,我国的森林覆盖率,据第四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已增加到 13.92%,森林面积达 13370.35 万公顷,森林蓄积量 101.37 亿立方米。但由于历史和自然条
2、件的限制,我国森林生态功能仍然较弱,人均占有森林面积0.12 公顷,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 18.75%;人均占有森林蓄积量 10.39 立方米,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 14.43%;同时因我国森林资源分布不均 ,主要分布在东北和西南林区,其次为中南和华北,加之单位面积蓄积量在持续下降,有林地面积逆转较为严重。因而,森林资源的供求矛盾仍将十分突出。(二)草场退化加快我国共有草地 4 亿公顷.人口的过快增长和片面追求牧畜头数,使草场退化日趋严重,退化率由 70 年代的 16%上升到现在的 37%,平均以每年 67 万公顷的速度递增,牧草单位面积产量下降 1/2 至 1/3。同时,草地牧畜头数直线增长。畜
3、草平衡遭到破坏,不仅直接制约了畜牧业的发展,而且加剧了草地灾害的发生。与草地灾害相伴生的是牲畜饥饿、营养不良和冬瘦春死的大量发生,每年因掉膘和死亡而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 20 亿元(三)耕地日趋减少,土壤沙化面积扩大全国国土面积 960 万平方公里,居世界第三位。但由于人口众多,各项建设用地不断增加,致使人均占有量呈直线下降。19571990 年,各项建设用地、弃地、浪费与因灾害损失的耕地 4273 万公顷,目前还在以每年 60 万公顷的速度减少。40 年前我国的人均耕地面积为 0.18 公顷,如今仅为 0.085 公顷,我国耕地承载力己处于严重的危机状态。建国以来,土壤沙化的发展很快。我国沙漠
4、面积几乎扩大 1 倍,从 6667 万公顷扩展到 13000 万公顷,约占国土面积的13.5%:还有近 670 万公顷耕地和 1/3 的天然草场不同程度地受到沙漠化的威胁与影响,每年因风沙造成的经济损失达 45 亿元,损失粮食 5-10 亿公斤。(四)水土流失严重全国水土流失面积 492 万公顷,分布于黄土高原、长江流域、辽河上游、横断山脉地区和南方丘陵地区,年损失粮食 1030 亿公斤,直接经济损失 4060亿元。仅黄河长江两大水系每年流入海洋的泥沙相当于 40 万公顷良田沃土,其中 N, P, K 含量超过我国化肥一年的施用量,折合人民币 24 亿元。由于水土流失难以遏制,建国以来新建的水
5、库已有 25%淤塞,直接经济损失 200300 亿元,水库工程效益大大下降。水土流失造成河道淤塞,破坏了航运与交通。全国的内河航运里程比 50 年代缩短 6. 4 万公里,减少 34%。更为严重的是水土流失使水域生态环境恶化,地貌植被遭到破坏,产生新的水土流失,恶化了我们的生存空间。(五)资源短缺我国多年来平均水资源总量为 28124 亿 m,降水 62076 亿耐,低于地球大陆平均水平,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拥有水资源只有 2637m,排在世界第 88位。目前,全国有近 300 个城市缺水,400 万公顷耕地及草地总面积的 1/3 受到缺水的威胁,另有 5000 万农民和 4000 万头牲畜缺
6、乏足够地饮用水。在19861993 年间,全国灌溉面积减少 107 万公顷。二、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力量薄弱,科学技术落后,管理水平较低,目前正处在经济高速发展时期,对资源的需求量必将迅速增加。这是影响我国末来2生态环境状况最根本的因素。(一)开发历史长,生态环境基础薄弱今天的生态环境是历史塑造的。目前我国一些重大生态环境问题,如森林覆被率低,黄土高原严重的水土流失,北方大面积的沙化土地等,都是在长期的历史开发过程中形成的。我国历史上曾是多林的国家。在太古时代,森林覆被率估计为 49%,东北、四川和云南地区高达 800/6-90%。直至清初,森林覆被率还有 26%,从
7、18 世纪初到解放前的 200 多年间,我国森林资源遭到了前所未有的严重破坏。这是造成我国生态环境基础薄弱的根本原因。(二)人口增长过快,生态环境压力大当今人类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三大问题中,人口是第一位的。资源和环境问题都与人口密切相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口问题是其他所有问题的根源。人和自然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一方面,人要改造自然,为自己创造适宜的生存条件,并不断地向自然界索取资源,满足自己的需要,同时也排放废弃物污染环境;另一方面,自然界也反作用于人类,限制其无节制的开发活动,以各种灾害施加报复。1998 年夏季发生在我国的特大洪灾就是最好的例证。(三)对生态规律缺乏认识,经济活动
8、决策失误生态环境涉及人口、资源、社会、经济各个领域,具有内在的规律性。人类活动干预环境,环境反作用于人类。经济活动只有既遵循经济规律,又遵循生态规律,才能获得长期稳定的发展。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内,甚至现阶段的某些经济活动中,决策人员没有充分认识我国生态环境的特点,未能从环境的区域性、整体性和生物资源的潜在价值出发,因地制宜全国规划、统筹安排。有些工程项目,只顾近期或眼前,片面追求经济利益,没有认真考虑其生态效益,违背了生态规律,结果受到了惩罚。例如,位于塔里木河下游的罗布泊,原是一片绿洲,60 年代以后,塔里木河上游垦田用水,水量大大减少,后来又修建了大西海子水库,把塔里木河完全切断,致使罗布
9、泊整个干涸,下游大片胡杨林因缺水死亡,沙化面积扩大。(四)法制不健全,部门分割,管理混乱科学管理是使现代人类经济和社会活动有序化的根本手段,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改善,管理更具有特殊意义。我国在污染控制的管理方面虽然己取得一些成就,但仍是有待加强的薄弱环节,尤其在生态环境的管理方面,可以说很不完善,甚至完全没有管理。这亦是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之一。比如,许多毁林盗伐、哄抢乱采国家资源、滥捕滥猎珍稀动物、任意排放污染物等造成重大生态环境破坏的人或单位,因缺乏具体量刑标准受不到应有的法律惩戒,因而无法遏止破坏环境的违法行为。(五)生产技术落后,环境资源过度消耗与浪费人与环境的关系随着科学技术水
10、平的提高而改变。在远古时代,人是环境的掠夺者;在农业社会,人是环境的利用者;在工业社会,人是环境的创造者:而正向知识经济时代迈进的今天,人成了环境的协调者。在漫长的历史中,人类沿用的生产技术在不断发展,旧的被淘汰,新的产生出来,总是朝着投入少产出多的方向发展。而我国至今仍有不少部门和地区沿用着陈旧的技术,原料的消耗高,成品产出少,适应人口增加,资源减少的客观现实。如我国森林采伐技术仍比较落后,一般都是蚕食式采伐,使一些地方资源枯竭,而另一些地方则是过熟林自然枯损。在林木加工上,木材利用率低。在造林方面,没有形成一套科学合理3的造林整体规划,而是习惯于搞大轰大嗡的造林运动,在造林中又不重视造林技
11、术,轻视管护,从而成活率、保存率、成林率、成材率都较低。三、改善我国生态环境的对策从以上所述可知,我国生态环境破坏问题十分严重,要改善它必须严格控制人口增长,增强环境意识,加大经济投入和依靠科技进步,这些无疑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但我认为,同时还应强化环境管理,在全社会范围内建立起一种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的保障体系。(一)法律制度保障法律作为遏制单位和个人为了自身利益而损害公众利益最有效的手段,一方面为单位和个人的经济行为提供了规范和准则,另一方面对那些企图浪费资源,破坏生态平衡的单位和个人起着一种威慑作用。因此,应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保护的各项法律制度,明确行为主体造成生态破坏的法律责任,做到有法
12、可依,有法必依;同时建立完善合理有效的法律制度执行体系,硬化生态环境法规约束,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把生态环境保护纳入法制扒道,用严格的法律规范控制人们对自然环境、生态资源的破坏。(二)经济政策保障任何生态环境问题,从根本上分析,无不源于利益关系的支配,是经济利益作用的结果。资源浪费是因为资源是一种共享资源,使用资源无需支付成本;环境污染是因为污染只是行为的结果之一,而污染源单位所得到的利益远远高于产生污染所失去的利益。这就说明,要从根本上改善我国生态环境破坏问题,必须贯彻经济利益原则,运用利益激励机制,促使人们从物资利益上关心保护生态环境。 ,生态经济政策就是运用经济手段特别是经济杠杆来疏
13、导、调节经济利益关系,并为保护生态环境提供行动准则。生态经济政策的内容较多,但从层次上看主要有:一是资源利用政策,其核心是资源价格政策。这类政策旨在消除资源无价、低价现象,减少对生态环境资源的浪费。二是环境保护政策,其核心是排污收费政策。这类政策旨在削减或降低污染物的排放量,提高资源利用率。三是优惠鼓励政策,其核心是生态投资优惠政策。这类政策旨在通过价格、税收、财政、信贷、收费等方面的优惠,鼓励从事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各项投资建设事业。(三)监测体系保障生态环境系统是一个开放的、动态变化的系统。系统中的各构成要素无不处于一种运动变化之中。随着系统的发展变化,系统的质量状况、组合方式及其生产能力也将发生改变,这就要求对代表生态环境质量的各种标志和数据进行经常性监测,掌握和判断各种生态环境质量的状况及发展趋势,建立起监测保障体系,从而为生态经济管理提供准确、可靠的监测数据和资料。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必须建立健全中央、地方和单位不同层次、不同方位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共同开展生态环境监测活动;其次要正确而科学地对各种生产经营行为造成的生态环境效应作出估计,及时编制生态环境质量报告书;最后应加强企业、事业单位环境监测站的建设,明确任务,界定职责,确保生态环境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可靠性和科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