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测量学习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经纬仪不能直接用于测量(B ) 。A.水平角; B.点的坐标; C.垂直角; D.视距2. 已知武昌某点经纬度 L9720,纬度 B34 15,它在 1:5 万地形图中的新编号为( D ) 。A.I47D011006; B.H47E011006; C.I47E006011; D.I47E0110063. 观测三角形三个内角后,将它们求和并减去 180所得的三角形闭合差为( B ) 。A.中误差; B.真误差; C.相对误差; D.系统误差4. 闭合导线角度闭合差的分配原则是(A )A.反号平均分配; B.按角度大小成比例反号分配; C.任意分配; D.分配给
2、最大角5已知武昌某点经纬度 L11420,纬度 B30 31,它在 1:10 万地形图中的新编号为(C ) 。A.H50C001003; B.H50D001005; C.H50D005001; D.H50E0040056竖直角观测时,须将竖盘指标水准管气泡居中,其目的是( C )A.使竖盘指标差为零;B.使竖盘竖直;C.使竖盘读数指标处于正确位置;D.使横轴水平。7在 B 点上安置经纬仪测水平角 ABC,盘左时,测得 A 点读数为 1200112,测得 C点读数为 281548,则上半测回角值为( B ) 。A.914524; B.2681436; C.1481700; D.911436 8.
3、 对某一量进行观测后得到一组观测,则该量的最或是值为这组观测值的( B ) 。A.最大值; B.算术平均值; C.最小值; D.任意一个值均可9. 系统误差具有的特点为( C ) 。A.偶然性; B.统计性; C.累积性; D.抵偿性10. 任意两点之间的高差与起算水准面的关系是( A ) 。A.不随起算面而变化 B.随起算面变化 C.总等于绝对高程 D.无法确定11. 测量工作的基准线是( C ) 。A.法线 B.经线 C.铅垂线 D.任意直线12.1:1000 地形图的比例尺精度是( B ) 。A.1 m B.10 cm C.1 cm D.0.1 mm13. 经纬仪不能直接用于测量( A
4、) 。A.点的坐标 B.水平角 C.垂直角 D.视距14. 已知武昌某点经纬度 L9720,纬度 B34 15,它在 1:5 万地形图中的新编号为( C ) 。A.I47D011006; B.H47E011006;C.I47E011006; D.I47E00601115. 观测三角形三个内角后,将它们求和并减去 180所得的三角形闭合差为( B ) 。A.中误差 B.真误差 C.相对误差 D.系统误差16. 闭合导线角度闭合差的分配原则是( A )A.反号平均分配 B 按角度大小成比例反号分配 C.任意分配 D.分配给最大角17. 对某一量进行观测后得到一组观测,则该量的最或是值为这组观测值的
5、( B ) 。A.最大值 B.算术平均值 C.最小值 D.任意一个值均可18. 分别在两个已知点向未知点观测,测量两个水平角后计算未知点坐标的方法是( D ) 。A.导线测量 B.侧方交会 C.后方交会 D.前方交会19.系统误差具有的特点为( C ) 。A.偶然性 B.统计性 C.累积性 D.抵偿性20. 任意两点之间的高差与起算水准面的关系是( A ) 。A.不随起算面而变化 B.随起算面变化 C.总等于绝对高程 D.无法确定21用水准测量法测定 A、B 两点的高差,从 A 到 B 共设了两个测站,第一测站后尺中丝读数为 1234,前尺中丝读数 1470,第二测站后尺中丝读数 1430,前
6、尺中丝读数 0728,则高差 为( C )米。ABhA-0.938 B-0.466 C0.466 D0.93822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测得同一水平角角值为:1735858“、1735902“ 、 1735904“、 1735906“、 1735910“,则观测值的中误差为( A ) 。A4.5“ B4.0“ C5.6“ D6.3“23已知 A 点坐标为(12345.7 ,437.8) ,B 点坐标为(12322.2,461.3) ,则 AB 边的坐标方位角 为( D ) 。A45 B315 C225 D13524下图为某地形图的一部分,各等高线高程如图所视,A 点位于线段 MN 上,点 A 到点
7、M 和点 N 的图上水平距离为 MA=3mm,NA=7mm ,则 A 点高程为( B )A.26.3m B.26.7m C.27.3m D.27.7m 26 25 27 M N A 25下面测量读数的做法正确的是( C )A.用经纬仪测水平角,用横丝照准目标读数 B.用水准仪测高差,用竖丝切准水准尺读数C.水准测量时,每次读数前都要使水准管气泡居中 D.经纬仪测竖直角时,尽量照准目标的底部26已知武昌某点经纬度 L9720,纬度 B34 15,它在 1:5 万地形图中的新编号为( C ) 。AI47D011006; B.H47E011006;C.I47E011006; D.I47E006011
8、27根据图纸上设计内容将特征点在实地进行标定的工作称为( D )A.直线定向 B.联系测量 C.测图 D.测设28.当经纬仪的望远镜上下转动时,竖直度盘( A ) 。A.与望远镜一起转动 B.与望远镜相对运动 C.不动29.高差闭合差的分配原则为( C )成正比例进行分配。A.与测站数 B.与高差的大小 C.与距离或测站数30有测回法观测水平角,若右方目标的方向值 右小于左方目标的方向值 左时,水平角 的计算方法是( C )A. ; B. ; C.右左 左右 180左右 360二、填空题1衡量精度的指标有 中误差 、 相对中误差 和 极限误差 。2确定地面点位的基本要素是 距离 、 角度 和
9、高差 。3. 1:1000 比例尺的地形图上,某段图上距离 d=3.5cm,其量测精度为0.2mm,则该段距离所对应的实地距离 D 为 35m ,其中误差为 0.2m 。4. 根据采用标准方向的不同,方位角通常包括真方位角、磁方位角和_坐标方位角_ 三种。5测量平面直角坐标系规定其纵轴为 x 轴,横轴为 y 轴,而象限按 顺时针 方向编号。6. 产生测量误差的原因有多种,其来源可概括为 仪器的原因 、 人的原因 和 外界环境的影像 。7.地形图符号按照比例尺可分为比例符号、_不依比例符号_(或者,非比例符号)_和半依比例符号。8.直线定向常用的标准方向有 真北方向 、坐标纵线北向和磁北向。9.
10、水准测量时对某一水准尺进行观测时的基本步骤是粗平、瞄准、_精平_和读数。10. 测量工作的基本原则是 由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细部,由高级到低级 _和步步有检核。11.根据采用标准方向的不同,方位角通常包括真方位角、磁方位角和_坐标方位角_ 三种。12. 绝对高程是地面点到 大地水准面 的铅垂距离。13. 水准测量时对前后视距的要求是 前、后视距大致相等 。14. 经纬仪用测回法进行水平角观测时,某一方向上盘左读数和盘右读数的关系是 相差 180 。15. 经纬仪十字丝板上的上丝和下丝主要是在测量 视距 时使用。16. 光电测距仪按照测量时间的方式可以分为 相位式测距仪 和脉冲式测距仪。三、名词
11、解释题1. 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导线全长闭合差与导线全长之比,即 。sifK/12坐标反算:根据两已知点的坐标反算其坐标方位角和距离的计算。3. 旋转椭球体面:选择一个非常接近于大地水准面并可用数学式表示的几何曲面来代表地球的形状,称为旋转椭球体面。4三角高程测量:通过观测两点间的水平距离和竖直角(或天顶距)求定两点间高差的方法。5. 中误差:中 误 差 是 衡 量 测 量 精 度 的 指 标 之 一 。 亦 称 “标 准 误 差 ”或 “均 方 根 差 ”。在 相 同 观 测 条 件 下 的 一 组 真 误 差 平 方 中 数 的 平 方 根 , 真 误 差 是 观 测 值 与 真 值 之
12、差 。或 。nm1nv6. 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导线全长闭合差与导线全长之比,即 。sifK/17. 坐标反算:根据两已知点的坐标反算其坐标方位角和距离的计算8. 旋转椭球体面:选择一个非常接近于大地水准面并可用数学式表示的几何曲面来代表地球的形状,称为旋转椭球体面。9. 坐标方位角:自坐标北方向顺时针顺时针转至某直线的水平夹角称为该直线的坐标方位角。10. 水平角:是指空间两直线经垂直投影在水平面上的角度。11. 地物符号:地形图上表示地物类别、形状、大小及位置的符号称为地物符号。四、综合题1进行水准测量时,为什么要将水准仪安置在前、后视距大致相等的地方?瞄准水准尺时,为什么要使管水准器的气
13、泡居中?(问答题)答:(1)前、后视距应大致相等,这样可以消除因视准轴不平行水准管轴而引起的i角误差。(2)只有当管水准器的气泡居中时才能保证仪器的竖轴应处于铅垂状态。2设我国某地一点的高斯坐标为: 3234567.89m, 38432109.87m。问该点是属于XY几度带高斯投影坐标?带号和中央子午线经度各是多少?位于中央子午线以东还是以西?距中央子午线和赤道各多少米? (问答题)答:3 度带投影,A 点位于 38 度带,该带中央子午线的经度是 114 度,A 点位于中央子午线的西侧,距中央子午线 67890.13 米,距赤道 32234567.89m。3某直线共丈量六次,其值为:120.3
14、8m, 120.40m,120.37m, 120.39m, 120.35m 和120.36m。试求其算术平均值、算术平均值的中误差和相对误差。 (计算题)答: mnLx 3751206635120937120438120 . cmmx1.相对中误差为: 1576320764.4. 在已知水准点 A、B 间进行了图根附合水准路线测量,已知高程和观测成果列于下表,请完成相应的计算。 (计算题)点号 测站数 高差(m) 高差改正数 ( mm) 改正后高差 (m) 高程(m)A 55.0008 -0.127 -14 -0.1411 54.8592 10 -1.260 -17 -1.277 53.582
15、B 12 +4.279 -20 +4.259 57.841 30 +2.892 -51 +2.841m51hf mn63012容hf5.如下图所示,为了测量圆形建筑物中心点 O 的坐标(A 与 O 不通视) ,分别瞄准其两条切线 AM、AN 测量得 和 ,又测量得圆形建筑物圆周长为80BAM0N62.8m,已知 A 点坐标为(100.00,100.00) , ,试求圆形建筑物中心点 O 的坐315AB标。解: mLR1043286.1028BAMNMAO9102BmAORDAO587.sinsin49031BxxAOO 72105857.cos.myy in6.已知某点的大地坐标为 L=109
16、15,B=30 40,高斯平面坐标为 ,x8.395,试求该点 6带的通用坐标值。my4.1672解: 容19509ny= y+500000 = -167726.4 + 500000 = 332273.6该点6带的通用坐标值 (3395385.8,19332273.6)7.什么叫前方交会、后方交会和边长交会?在这些交会定点时,采取什么方法来检核外业观测结果和内业计算? 答:前方交会: 在两个已知点上设站,对未知点进行观测,测量水平角并计算点的位置。后方交会: 在未知点上安置仪器,对三个已知控制点进行角度观测,最后计算未知点位置。边长交会:在两个已知点上设站,对未知点进行距离观测并计算点的位置。检核:为了检查测量结果的正确性,必须在P点上对第四个已知点进行观测,即再观测 角。根据A、B、C 三点算得 P点坐标,再与已知点C和D 的坐标反算方向角 和 ,则PCD, Pxytan PDPxytan计算 ,将 与观测角 相比较 ,当交会点是图根等级时,CPD的容许值为 。65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