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结构和布局,一、结构的本质二、结构系统三、思路、线索和结构 四、结构的主要内容 五、对结构的要求(形式美要求),一、结构的本质,结构的定义结构的实质和规律,结构的定义,结构又称“布局”、“谋篇”、“格局”。有动词和名词两重含义。就动词意义来说,指的是作者根据主题表达的需要对材料进行合理有序的组织安排;就名词意义来说,指的是文章的内部构造和组织方式。,结构包括人物、环境、事件的设置及相互关系的处理判断推理的内在联系层次与段落的划分过渡与照应的安排开头与结尾的设计节奏与疏密的配置抒情与议论的穿插虚实详略的分布章节回目的确定结构方式的选择作品在总体上文脉的交错和贯通等,工匠盖房子必须首先筹划“何处建
2、厅,何处开户,栋需何木,梁用何材”,结构的实质和规律,结构实质是作者主观思路和事物客观逻辑相结合的产物。它一定要反映客观事物固有的联系和秩序,但又决不是对其存在和发展的原始形态的照抄或简单复制。作者总是要根据表达和接受的需要,经过严密的构思,对文章内容作出创造性的组织和安排。,必须从两个方面去考虑:,一方面要认真地研究客观事物自身的存在、运动和发生、发展的顺序和逻辑。另一方面,结构又是人对客观事物的能动反映。,人类思维的规律性事实上也是客观世界规律的反映,也具有发生、发展、结束三个步骤。只不过人的思维在反映客观世界规律性的时候具有能动性、创造性,能将客观世界的事物发展过程加以适度、为人所需要的
3、变化。,二、结构系统,1.表层结构体现于文章的表层。包括外在结构和内在结构。,外在结构是文章形式方面的结构,包含两方面:标题、正文、尾署,三者构成文章;段落与段落的联系,通过停顿、衔接、转换使文章成为整体。,内在结构是文章内容方面的结构,存在四个层次,一是文章的开头、主体、结尾这三个大部分的联系;二是文章主体内容的层次与层次之间的联系;三是层次中段落与段落的联系;四是段落或句段内句子与句子的组织。,2.深层结构,我国古代文章章法学中的“起、承、转、合”。,“起” 更重要的是指一篇文章先有表达的主要内容;“承”就是顺着“起”继续进行,实质是“重复和深化”,道理基本服人,性格基本鲜明了,意境基本形
4、成了,再通过“转”这个对比,使之更加强烈;“合”又回到“起”的内容上去,它和“起”、“承”又是重复,和“转”则是对比。,三、思路、线索和结构,1.思路 2.线索,1.思路,定义实质作用锻炼思路的主要方法,定义,思路是作者在观察、理解、认识客观事物的思维活动中形成的思考路线和构思踪迹。,实质,思路必须以客观事物的内在联系为依据。客观事物反映在作者的头脑里,经过分析、理解、认识形成了作者对它们的印象、看法、态度、感情;作者把这些印象、看法、态度、感情理出头绪,熔铸构思,就形成了思路。,作用,作者在构思过程中,必须遵循一定的思路去提炼主题、选择材料、安排结构。思路是结构的基础,结构则是思路在文章中的
5、反映,是思路的直接现实和外在表现形式。,锻炼思路的主要方法,A.注意观察事物,搞清事物的内部结构或逻辑规律。B.借鉴名篇。用心理解文章的层次结构,掌握文章思路展开的顺序。C.练习缩写。D.养成编列提纲的好习惯。,2.线索,定义作用类别安排线索的方法,定义,文章中把全部材料贯穿成一个有机体的脉络,是作者思路在材料组织中的反映。(多指叙事类文章),作用,线索不仅贯穿于整个情节发展的过程中,将有关的人、物、事连缀在一起,起着结构全文的作用。确定和安排贯穿全文的线索,可使文章虽千波百折,而能自成条理,结构谨严。,类别,单线;复线;主线、副线;明线、暗线。,终南山 王维,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白云回望
6、合,青霭入看无。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张若虚 春江花月夜,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 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 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 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 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 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 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指还来。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 鱼龙潜跃水成文。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7、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安排线索的方法,A.以时间或空间推移为线索。B.以事物内在联系为线索。C.以人物或事物为线索。D.以作者思想情感为线索。,四、结构的主要内容,1.开头 2.段落3.层次安排,开头(古人称“起笔”)由于处于一种具有“奠基”作用的特殊位置,因此十分重要。文章的思路是否畅通,格调是否高,其实和气氛是否感人,都与开头有关。, 开篇明义 交待因由 总揽全文 介绍事物 描写环境 抒发感情或发表见解,1.开头, 开篇明义,开篇明义,文章起句就揭示主题。梁启超 :“文章最要令人一望而其宗旨之所在,才易于动人。 博
8、士卖驴,书卷三纸,不见驴字,人既不知所云,怎能动听?作文时最好将要点一起首便提出,次则早点提出。”,方志敏清贫的开头:“我从事革命斗争,已经十余年了。在长期的奋斗中,我一向过着朴素的生活,从没有奢侈过。”, 交待因由,为什么作文?作文的目的何在?作者一落笔便来一番交待,把“我”和“事”紧密融合,吸引读者。在记叙性文章中,经常使用这种开头。,鲁迅为了忘却的记念的开头:“我早已想写一点文字,来记念几个青年作家。这并非为了别的,只因为两年以来,悲愤总时时袭击我的心,至今没有停止”, 总揽全文,文章的开头,揭示全文的内容,使读者对文章的概貌、论述的主要问题,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一般说来,议论性文章采用这
9、种方式的较多。,毛泽东论十大关系:“最近几个月,中央政治局听了中央工业、农业、运输业、商业、财政等34个部门的工作汇报,从中看到一些有关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的问题。综合起来,一共有十个问题,也就是十大关系。”, 介绍事物,一般记叙性文章的开头,比较多的采用介绍事件或人物的方式。这样有利于事件的展开和人物性格的发展。要点:简洁明了。,叙事性开头:红楼梦第四回(即葫芦僧判断葫芦案)的开头:“如今且说贾雨村授了应天府,一到任就有件人命官司详至案下,却是两家争买一婢,各不相让,以至殴伤人命。”,记人式开头:史记陈涉世家的开头:“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
10、曰:苟富贵,勿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描写环境开头,环境是许多文章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开头“描写环境”,为创造意境、渲染气氛、展现事件、为人物的出场,提供了良好的条件。,采用这类开头,必须注意的是:一,描写应依据体裁的特点,主题的需要,做到境与体一致,境与意一致;二,描写环境应力求简洁,万万不能喧宾夺主;三,描写环境应不落俗套,时翻新意。,鲁迅风波的开头:“临河的土场上,太阳渐渐地收了他通黄的光线了。场边靠河的乌桕树叶,干巴巴的才喘过气来,几个花脚蚊子在下面哼着飞舞。面河的农家的烟突里,逐渐减少了炊烟,女人孩子们都在自己门口的土场上泼
11、些水,放下小桌和矮凳;人知道,这已是晚饭时候了。”, 抒发感情或发表见解,古人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如果落笔情涌,便能引起读者感情上的共鸣。,春的开头:“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2.段落,含义段落的特点段落的构成, 含义,也称“自然段”、“语段”。是文章思想内容在表达时由于转折、强调、间歇等情况所造成的文字停顿;在形式上有换行、空格的明显标志。是文章结构的基本单位,也是构成文章层次的基础。, 段落的特点,段落有两个特点。一是单一性,一般而言,一个段落中只有一个中心意思。(避免不分段的毛病)二是完整性,一段中必须说清一个意思,不可把一个完整的意思分解在不同的段落里。(
12、可避免乱分段的毛病), 段落的构成,段落由一个或多个句子构成,以一个中心句为主,其他句子从不同侧面为中心意思服务。段落中心句可在段首、段中或段尾,有时中心句并不出现,段旨寓于全段的抒情、描述之中,寓意含蓄。句子围绕段旨展开,在意思上的连接方式各不相同,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形。,总分式段落并列式段落承接式段落递进式段落选择式段落:,总分式段落:,段落中句子之间是以先总后分的关系构成。(常用于文首),并列式段落:,句子之间是平行关系。例如茅以升中国石拱桥中一段:“永定河上的芦沟桥,修建于公元一一八九年间。桥长二百六十五米,由十一个半圆形的石拱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十六米到二十一点六米。桥宽约八米,
13、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承接式段落:,前句引出后句,后句紧承前句的关系。如刘绍棠我是一个土著中的第四自然段:“屈指算来,我从1936年落生到1946年,在我运河家乡度过了整个童年时代。从1946年到1955年,我在通州和北京上高小、中学和大学,而每年三个月的寒暑假都回家乡。1956年我被批准专业创作,。”这种段落按事件先后排列,或按事物自身的顺序排列,是记叙性文章常用的段落。,递进式段落:,段落中句子之间以递进的关系构成。如丛维熙的我的文学初步答青年习作者一文中的第二段:“该怎么说呢?我想这要追溯到我的童年。童年,不但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一个色彩缤纷的梦;而且对于艺术家来说,它是艺术萌发
14、的一个摇篮。”,选择式段落:,段落中的句子各提供一种情况,表示供选择的关系。华罗庚统筹方法:“由于一个零件没有完成,耽误了一台复杂机器的出厂时间。或往往因为抓的不是关键,连夜三班,急急忙忙,完成一环节之后,还得等待旁的环节才能装配。”,另外,还有“解说式”、“转折式”、“因果式”段落。,3.层次安排,记叙性文章的层次安排方式议论性文章安排层次的方式,记叙性文章的层次安排方式,A. 按时间顺序安排层次。B.利用空间转换来安排层次C.采用时空交错的方式来安排层次D.依据认识发展的进程或事物的侧面顺序安排层次,A.按时间顺序安排层次,顺着时间推移层层安排,构成文章。例如孙犁的荷花淀主要由三个在时间上
15、先后相继的场面构成。第一场面是晚上的告别,第二个场面是女人们找丈夫,第三个场面是荷花淀里的战斗。便于故事的叙述,读者易于接受。,B.利用空间转换来安排层次,故事的发生、发展自然离不开场景(空间),根据空间的转换来安排层次,可以将空间跨度较大的事物组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但空间转换也应遵循一定的顺序,或由里到外,或由外到里,或根据行踪的转换,或呈放射式,或呈并列式。例如茅盾的白杨礼赞中的六个画面。,C.采用时空交错的方式来安排层次,将文章的层次,按纵(时间)或横(空间)交替、组合,以充分表现文章的思想内容。这方面的例子比较少,比较典型的是通讯为了六十一位阶级弟兄。,D.依据认识发展的进程或事物的侧
16、面顺序安排层次,人对事物的认识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如果按这种顺序将层次的安排、层次的设置结合起来就会取得自然、亲切、可信的效果。这方面的例子有黄宗英的大雁情。,人们不仅可以按认识的进程安排层次,还可以将认识的结果分成并列的许多方面来分别加以记叙。如郁达夫的故都的秋就采用了这种结构形式。,议论性文章安排层次的方式,A.并列式层次B.总分式层次C.递进式,A.并列式层次,并列式,是指文章的每个层次阐明一个主要问题,这些问题互不冲突,互不关联。但它们遵循作者的总体布局,从不同的方面服务于文章的中心。这是议论性文章常见的形态。,B.总分式层次,所谓总分式,就是先总起来说,然后分开说,以后几层和第一层的
17、关系就是总分关系;或者,前几层先分开说,最后再总起来说,前几层和后一层的关系就是分总关系。,毛泽东的放下包袱,开动机器一文,先总提“为了争取新的胜利,要在党的干部中间提倡放下包袱和开动机器。”然后分开,第二层说“放下包袱”,第三层说“开动机器”。,C.递进式,各层意思之间是一层进一层,层层深入的关系。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总是由表及里,由浅及深的。这个过程,反映在文章的层次上,就是层层深入的结构形式。这是论说性文章主要形态。,五、对结构的要求,1.根据主题的需要布局 2.结构要完整和谐3.结构要严谨贯通 4.结构要波折起伏,1.根据主题的需要布局,主题是文章的灵魂和统帅。文章的其他要素,必须为更好地
18、表现和突出主题服务。当结构与主题发生矛盾时,要更改结构以使其符合主题的要求。,金圣叹把描写“妖魔”出世的第一回改为“楔子”,而把描写贪官高俅发迹史的第二回改为第一回。原因:一部大书七十回,将写一百八人也。乃开书未写一百八人,而先写高俅者,盖不写高俅,便写一百八人,则是乱自下生也;不写一百八人,先写高俅,则是乱自上作也。而“乱自上作”,正是水浒传的主题。,2.结构要完整和谐,作乐府有法,曰凤头、猪肚、豹尾六字是也。大概起要美丽,中要浩荡,结要响亮。尤贵在首尾贯穿,意思清新。苟能若是,斯可以言乐府矣。,3.结构要严谨贯通,文章的上文和下文之间要缝合自然,首尾贯通。层次之间,段落之间,要脉络通畅,联
19、系紧凑,承接自然,过渡得当。,4.结构要波折起伏,朱熹说:“文须错综见意,曲折生姿。”(引自梁章钜退庵随笔)清代诗人袁枚也说:“凡作人贵直,而诗文贵曲。”,王仔园访友:乱乌栖定夜三更,楼上银灯一点明。记得到门还不扣,花阴悄听读书声。方蒙章访友:轻舟一路绕烟霞,更爱山前满涧花。不为寻君也留住,哪知花里即君家!,怎样形成节奏感?,首先是布局的变化。其次是材料安排的疏密。 再次是不同场面的错落出现。,陶渊明桃花源记:,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范仲淹岳阳楼记,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文贵曲折,首先,为了忠实于客观实际。 其次,为了增强欣赏的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