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蚊虫的基本形态.ppt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10466273 上传时间:2019-11-19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3.6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蚊虫的基本形态.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蚊虫的基本形态.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蚊虫的基本形态.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蚊虫的基本形态.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蚊虫的基本形态.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蚊虫的基本形态,红河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15年,(一)成蚊外部形态,蚊子的身体外被有几丁质的外骨骼,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其头部有发达的感受器官和口器;胸部由三部分组成(前胸、中胸、后胸),生有三对足和两对翅(后翅已退化为平衡棍);腹部由11节组成,末两节特化为外生殖器 。,(二)成蚊头部,头呈半球形,后面平而前面圆,两侧有一对很大的 复眼,是由许多的单眼组成,复眼间的前部称额部,额端的小片称唇基,复眼后背区域叫头顶,顶伸入两眼间的部分叫目间部,头顶的后部叫枕部或颈部,复眼后方两侧面叫颊部。,1,蚊虫的鳞片,头部与颊部有刚毛和鳞饰。刚毛沿眼后缘排为一行,称目后刚毛。 头顶鳞片变化很大,在

2、库蚊族随属、亚属和种的不同而有差异,是重要的鉴别特征。在库蚊竖鳞主要分布于枕部,竖鳞的颜色有时也用于分类,平复鳞主要分布于头顶正中和颊部。头顶的平复鳞通常是窄的弯鳞,但也有的蚊属如阿蚊、伊蚊等可有宽扁鳞,颊部的平铺鳞片常为宽扁鳞,一般为淡色或白色,也有暗色或灰色。 在复眼后缘也有沿淡色或白色的平铺鳞形成的缘饰,缘饰鳞通常为扁宽鳞,但也有弯鳞。 顶鳞的形状、颜色及分布,常用于分类。在按蚊的顶部和后头分布的鳞片大多为扇形或纺锤形。而额前部则为窄而长的毛状鳞,组成额丛。顶鳞和后头鳞的形状,有时也用于分类。,2,成蚊的喙,在唇基片的下前方是喙,其两侧为触须,共称为口器。 喙由上唇,一对上颚,一对下颚,

3、一根舌,一根下唇所组成。平时上唇,上下颚和舌都包藏在下唇的凹槽内,当蚊子吸血时才露出来。上颚和下颚的末端成刀刃状,有锯齿,上颚齿小而多,下颚齿大而少,是刺破吸血对象皮肤的主要工具。舌的中央为小管,与唾液管相连,是唾液的向外通道。下唇外被鳞片,末端有一对唇瓣。 雄蚊不吸血,因此下颚不发达。 喙的鳞饰、形状、以及长短、有无长毛丛等,是重要的鉴别特征。,3,蚊虫触须,触须分为五节。 雌按蚊的触须与喙等长,黑白鳞片聚集在一起可形成白环或黑环,或白的斑点,是分类的重要特征。雌按蚊触须外观15节基本相似,而雄按蚊4、5节膨大,并向外弯曲。 库蚊族一般都比喙短,其长短程度随属、亚属及种的不同各异,触须外被有

4、淡色或暗色鳞片。库蚊族触须顶端白色或有白斑,或中段可形成白环,有时也用于分类。 雄蚊触须一般都比喙长,但在库蚊的某些亚属如真黑蚊亚属,雄蚊触须却很短。 触须指数为第五节与第四节长度之比值。,在唇基基部两侧为触角,共分15节,第一节和第二节已特化,第一节变为指环状称柄节,第二节变为球状称球节或梗节,其余形状相似的共13节,统称为鞭节。 柄节通过标本制作才能看见,通常每一鞭节都有一轮生的长毛,雄蚊毛长而密,雌蚊毛短而疏,是区别雄、雌蚊的主要标志之一。 触角在按蚊与分类关系不大,而库蚊属的簇角蚊亚属,雄蚊触角某些鞭节上,有特化的毛簇或鳞簇,则是重要的鉴别特征。,4,蚊虫触角,胸部分为前、中、后胸三部

5、分,但三节之间的界限并不十分明显。 每个胸节由背板、侧板和一块腹板组成。侧板常分为前后两部分,前面称前侧板,后面的称后侧板。各胸节都有足一对,中胸有翅一对,后胸有由翅退化而成的平衡棍一对。翅的运动使中胸特别发达,从而抑制了前、后胸的发展。,(三)成蚊胸部,1,前胸和后胸,前胸已大为退化,前胸背板被中胸盾板挤压而分成左右两侧部,分为两块,在前面的称前胸前背板,与对侧的前胸前背板有一狭膜相连,在前胸前背板的后面,是前胸后背板,位于前胸前背板下方的是前胸前侧板,前胸腹板位于两前足基节之间。 后胸已退化得很小,其背板已变为一窄条,位于后背板后面,与第一腹节之背板相连,侧板较大,上有后气门及平衡棍,侧板

6、下有一条窄骨片为腹侧板,其间因长合,故无明显的界限。,2,中胸,中胸背板很大,由前端到小盾片,几乎占胸部的整个背面,其两侧各有一条纵行的细长条,称侧背片。 中胸盾片又分为:前突部,位于背板前面正中部;凹陷区,位于前侧部每侧各一;盾角,位于凹陷区外侧;小盾板前区,位于小盾片前方。 小盾片:位于胸背板的后端。按蚊小盾片的后缘呈弧形;库蚊小盾片的后缘为三叶形。 后背板:位于小盾板的后下方,裸露,除极少数种类外无任何鳞片或毛,后背板并不是任何一节的背板,而是由中胸与后胸间的膜硬化而成的。 中胸侧板以前,后气门与前、后胸侧板为界,分中胸前侧片和后侧片两部,前侧片又分为上下二部,其下部与中胸腹板长合成中胸

7、腹侧板。中胸后侧板之下部为三角形的基节后片。,3,胸部刚毛的名称与位置,胸部的骨片上生有一定数量的刚毛,一般以着生的骨片及位置命名。1)中胸盾片的刚毛:正中刚毛及中鬃,位于盾片正中线上;中侧刚毛及背鬃,位于盾片中侧位上。翅上刚毛,即翅上鬃,位于翅上侧缘。2)前胸前背板刚毛:位于前胸前背板上,一般较多,几乎布满前背板。3)前胸后背板刚毛:位于前胸后背板的后上缘,一般列为一行。4)胸侧板刚毛:前胸侧板刚毛,位于前足基节上方,前胸侧板上。气门刚毛,位于中胸前侧板上部,前气门的后方。翅前刚毛,群生于中胸前侧板上端部,翅基前方。腹侧板刚毛,列生于中胸腹侧板后缘,中腿基节上方。中胸后侧板上刚毛,列生于中胸

8、后侧板的上端部。中胸后侧板下刚毛,列生于中胸后侧板的下部。 以上各组刚毛均有用于分类,但随属种的不同,各刚毛在分类上价值亦有所差异。在按蚊以前胸前侧板刚毛常用于分类,而在库蚊属则以中胸后侧板下刚毛最为重要,伊蚊、阿蚊、曼蚊等蚊属又以气门刚毛常用于分类。,4,胸部的鳞片,蚊子胸部除生有刚毛外,背板和侧板上还生有不同颜色和不同形状的鳞片,这些鳞片聚集在一起,可形成条纹、斑点、鳞簇。 这些条纹、斑点、鳞簇的颜色、数目、排列、着生的位置等均是重要的鉴别特征。 盾片和侧板皮肤上的颜色,如暗色或淡色有暗斑,在库蚊有时也用于分类。,5,翅脉,翅分为前缘、后缘、基端、尖端。 在基部的后缘有两个片状构造,即腋片

9、(瓣)和翅基片,腋片连接胸部,翅基片连接腋片在外侧。 翅为膜质构造,其上有脉,分纵脉和横脉。,1)纵脉,共8条,自前而后为:,前缘脉:在翅的最前缘,自翅基伸至翅尖端,不分支。 亚前缘脉:位于前缘脉之后,自翅基延伸至约距翅尖1/3处,止于前缘脉。 第一纵脉:自翅基伸至尖端,不分支。 第二纵脉:起于翅基约1/3处,止于翅尖,分为上支(2.1)和下支(2.2)。 第三纵脉:起于翅基约3/5处,前连第二纵脉,止于翅尖,不分支。 第四纵脉:起于翅基,止于翅端后缘,在翅尖端约1/4处分为上下二支即4.1和4.2 。 第五纵脉:起于翅基,止于翅后缘,在翅中部近1/2处,分为上支5.1和下支5.2两支,同止于

10、翅后缘。 第六纵脉:起于翅基,止于翅后缘。,2)横脉,肩横脉:位于翅基亚前缘脉与前缘脉之间。 分横脉:位于第三纵脉基部,连接于第二纵脉的中部。 前横脉:位于第三纵脉基部与第四纵脉干相连。 后横脉:位于第四纵脉干的中部,与第五纵脉上枝(5.1)相连。,3)室,翅脉与翅脉间的空隙称为室。 在蚊翅上有两个重要的翅室:第二纵脉上支(2.1)和下支(2.2)形成的前叉室。第四纵脉上支(4.1)和下支(4.2)形成的后叉室。 自第三纵脉起点(或分横脉)至第二纵脉分叉处一段叫前叉室的柄。,关于叉室及其长度,意见尚不统一,Christophere(1933)规定,以2.2与4.2的长度为前、后叉室的长度;而B

11、elkin(1962)则规定以2.1与4.2的长度为前、后叉室的长度;孟庆华和陈汉林建议以交叉处至叉室的最远端为叉室的长度,以交叉处至最近横脉相交处为其柄长。 叉柄指数(室长除柄长所得之商数)以及前、后叉室的比值,有时也用于分类。,4)Comstock-Meedham对翅脉的命名与普通名比较,6,翅斑,翅上有众多鳞片,在形状、大小、颜色上随种类而不同,但可分为两类: 鳞状鳞:分布于凸脉(前缘脉、纵脉1、3、5、6)的背面与凹面(其余各脉)的腹面。 羽状鳞:分布与鳞状鳞相反,在翅后缘与翅尖有缘鳞和繸鳞,前者斜列而较小;后者与翅缘垂直而且有大、中、小三型,翅基片后缘也有一行繸鳞,翅后缘及翅基片的鳞

12、,都称为翅繸。,翅鳞在库蚊通常呈暗色,但在按蚊族许多种的鳞都有黑、白鳞片形成的黑斑和白斑,这些斑在前缘脉上(有的可延伸至亚前缘脉和第一纵脉)有一定的排列方式和名称,其排列和名称如下(由翅尖向翅基):1)白斑:顶白斑(尖端白斑)、顶内白斑(亚尖端白斑)、亚缘脉白斑、扇形白斑(分脉白斑)、扇形内白斑(分脉前白斑)、肩白斑(膊白斑)、肩内白斑(前膊白斑)。2)黑斑:顶内黑斑(尖端黑斑)、中黑斑、扇形内黑斑(分脉前黑斑)、肩黑斑(膊黑斑)、肩内黑斑(前膊黑斑)。 除上述白、黑斑外,在各纵脉的顶端,即翅繸外,有时也有白斑,称翅繸白斑(缘缨白斑)。而各纵脉上的黑、白斑,则无固定名称。此外在有些蚊种,只有黑

13、斑而无白斑,是鉴定特征之一。 翅上有无黑、白斑,前缘脉上白斑数目的多少,宽窄比例等等常用于分类,在按蚊的分类上尤为重要。,7,足,蚊足有三对,即前、中、后足,各足均有基节、转节、股节、胫节和跗节组成。跗节又分为五个环节,及15跗节,第5跗节末端有爪一对,二爪正中有爪间突,库蚊属每爪下有一褥垫。爪上有的蚊属有一或二个齿或无齿。 在雌按蚊所有的足,雄按蚊的中、后足以及雄库蚊的后足每一节皆比前一节短。而雌按蚊的前足,第4跗节与第5跗节一样长。 在库蚊的前、中足的第4跗节比第5跗节短,雌库蚊前、中足的第4、5跗节的长度,随蚊属而不同,其它各节的长度比例有时可用于分类,如库蚊属中的短跗蚊亚属(Culex

14、 Banaudius)后足第1跗节,显著短于胫节,是该亚属的独有特征。 足除转节外,其余各节皆有刚毛及不同颜色的鳞片,由不同颜色的鳞片形成的条纹、斑点和黑、白环,是分类上的重要特征。股、胫节上有由淡色鳞片形成的白点,在库蚊称麻点,在按蚊称作星斑。,(四)成蚊腹部,按蚊腹部分11节,每节有背板及腹板,二者之间有膜状的侧板相连。在膜状的侧板上,每腹节有气门一对。第一腹节背板很小,不易看见,而雄蚊的和雌蚊的腹节较大,前7节在形状上基本一样,第节以后特化为外生殖器或称尾器。,1,腹部鳞饰,在按蚊族的腹部大多无鳞片,或腹板大部无鳞片,而在库蚊族腹节的背板及腹板皆盖有鳞片。其鳞片可暗色,也可另有淡鳞形成的

15、麻点、斑点、条纹和横带,横带有基位(腹节基部)和端位(腹节末端)之分。背板的麻点常见为侧斑,(基侧位,标本干燥时常移至腹面)且与横带相连,某些蚊种的侧斑互相连接而形成一对侧面的纵走条纹。 在某些按蚊和伊蚊的腹节腹面上有密集鳞片形成的鳞簇,是分类的特征之一。,2,雄蚊外生殖器,雄蚊外生殖器由第腹节特化而成,它是鉴别蚊种的重要依据。 雄蚊羽化后68小时,其第腹节作180的扭转,以致使尾器的位置和以前各节颠倒,即背板在腹面,腹板在背面。描述时仍按未扭转时的位置定位和命名。 外生殖器的构造按蚊、库蚊、伊蚊以及其它各蚊属,均有不同之处,其中以库蚊属的构造比较复杂。,1-1)雄库蚊的尾器:第 腹节,雄库蚊

16、的尾器主要包括第腹节,抱肢(抱器)、肛节和阳茎。 第腹节:形态与前各节相似,但较小。 第腹节:为生殖器,其背、腹板均退化,并相连成环状藏于第腹节内。背板一般有一对中侧突起,其形状和毛序偶尔用于分类。,抱肢(抱器)位于第腹节下部的一对铗钩状构造,因交尾时有抱握的功能,故名抱肢。 每一抱肢分2节,即抱肢基节和抱肢端节。基节中空,其末端接抱肢端节,表面生有刚毛,偶有鳞片。 库蚊的抱肢基节无基叶及小抱器,但在亚端部内侧有显著地亚端叶。亚端叶上有特殊形状的棒状毛、刺状毛与叶片,有重要的鉴别价值。亚端叶的毛大致可分为前、后两部。前部通常有三根长而粗的棒状毛或刺状毛,简称三棒;后面有若干较短而细的鬃毛,称为

17、后部毛组,其中有的毛还可特化成刺状毛或叶片。而叶片的有无及其数目、形状又因亚属和蚊种不同而有差异,在真黑蚊亚属和簇角蚊亚属亚端叶后部毛组中的毛,由于微小、透明、密集,因而其数目、排列、形态还不十分清楚,有待进一步研究。,1-2-1)雄库蚊的尾器:抱肢,此外,在簇角蚊亚属和真黑蚊亚属的抱肢基节背面可有成排或成簇的缘毛。在泰蚊亚属和库状蚊亚属的亚端叶之后有一密布小刺的腹顶叶,其它亚属则无此种构造。 抱肢基节顶端连接的臂状构造,及抱肢端节,其上常有若干根细小的感觉毛,末端生有一爪,爪的有无,以及形状和着生位置,有时也用于分类。库状蚊亚属末段外侧有齿脊,也是鉴别的重要依据。,1-2-2)雄库蚊的尾器:

18、抱肢,肛节位于第腹节背板之下,抱肢与阳茎的背面,其背、腹板大部分未骨化而仍为膜质,末端为肛门。 库蚊的肛节两侧已明显骨化,每侧分为侧片和背片两块,在簇角蚊亚属和真黑蚊亚属的肛侧片基部又分出一块基侧片,而库蚊亚属的基侧片已与侧片长合在一起。肛侧片端部有刺冠,是由刺状毛和指状毛组成,其端下有若干感觉毛,在基部通常还有一对基侧臂或叫基侧突。基侧臂的有无,以及发育程度和形状,依亚属和蚊种不同而异。,1-3)雄库蚊的尾器:肛节,阳茎位于抱肢基节之间,肛节的腹面,其基部附有两个支持物,即阳茎侧突和阳茎内突,阳茎侧部骨化而成两个侧板,而两个侧板可分离或以骨质板相连。侧板的末段可以简单,也可以分为一些突起或叶

19、。在库蚊属里除库蚊亚属外,其它的亚属阳茎侧板均简单,但其上可长有小齿。 我国库蚊亚属的阳茎侧板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1)中叶掌状型:特点是内叶有小刺,中叶分为若干指状突;如海滨库蚊亚组和斑翅库蚊组。2)中叶简单型:特点是内叶无小刺,中叶简单,没有指状突;如尖音库蚊组。3)中叶缺失型:特点是阳茎侧板分内叶和外叶,都有小刺,中叶缺失;如雪背库蚊。,1-4)雄库蚊的尾器:阳茎,2)雄伊蚊的尾器,雄伊蚊的尾器的构造大体与库蚊相似,有如下的不同点: 抱肢:在抱肢内侧基部,有一突起称基叶;亚端叶一般只有一个突起比较简单,无棒状毛。抱肢端节的末端有细毛,有爪多生于亚端而不是末端。 小抱器:在抱肢基节内侧有一

20、对长棒状构造,称小抱器(基棒)。小抱器一般分为二节,基长棒状,端节呈镰刀状或刀刃状。 肛节:为极强的几丁质,末端成钩状。 阳茎:有两种类型,一类分为左右两片,上面生有很多的刺或齿;另一类不分为两片而成桶状。,3)雄按蚊的尾器,雄按蚊的尾器与伊蚊基本相似,但有以下不同之点: 抱肢:基节内侧无基叶,也没有亚端叶,在亚端部的内侧有一粗壮的内刺(按蚊亚属)。在抱肢基节基部背内侧生有粗壮的亚基刺;在按蚊亚属为二根,刺根有结节,在迈蚊亚属,亚基刺45根,基部无结节。 小抱器:其着生位置与伊蚊相同,分为背叶和腹叶两部分。背叶顶端为一棒状构造,其形状随蚊种不同而不同。腹叶顶端一般只有13根长毛,在基部另有一些

21、小毛。 肛节:(肛叶)为纯粹的膜质构造,透明,前宽后窄是圆锥形。 阳茎:为一丫型的构造,侧肢向下,主干向后弯曲,顶端有几丁质的片状构造,称阳茎叶片,排列以及有无小齿,与分类有关。,3,雌蚊尾器,雌蚊的腹部末端为钝圆,尾器由腹节组成,但在最末能看到的是第或第腹节,、两节已缩入其内不能看见,在库蚊可见第节,但在伊蚊第节完全缩入或一部分缩入,在完全缩入的种类第节较窄,在不完全缩入的种类第节较宽。在类曼蚊亚属(Mansonioides)第节背板有齿,是鉴别的依据。在伊蚊第节背板和腹板的宽窄和缩入程度,有时也用于分类。 第腹节大部缩入第腹节内,其背板窄小。腹板明显骨化成生殖腔后缘骨片,一般呈“U”或“V

22、”形,其中前区有一岛区,即受精囊隆起,生有810根毛簇,第腹节形成略呈三角形的生殖后板,其后缘宽而圆,上有两列毛,若干小刺。腹节末端有一对短宽的尾须,其上有一些毛。,附:中国媒介蚊种(部分),埃及伊蚊 Aedes (Stegomyia) aegypti Linnaeus,1762成蚊中胸盾片两肩有一对长柄镰刀状银白斑,雌蚊唇基背侧有一对银白鳞簇。雄蚊小抱器腹内缘有45根端部钩状的叶状刺。埃及伊蚊是城市型黄热病、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基孔肯雅等虫媒病毒病的重要传播媒介,在实验室感染中,它可通过叮刺传播东方马脑炎、西方马脑炎、委内瑞拉马脑炎等人畜共患病,因此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危险的蚊种之一。,附:中国

23、媒介蚊种(部分),白纹伊蚊 Aedes (Stegomyia) albopictus Skuse,1894成蚊中胸盾片具银白中央纵条,小盾前区外侧有一对短的中侧纵线,翅基前有一银白宽鳞簇,小盾片中叶后缘有褐鳞,有亚气门鳞簇,无气门后鳞簇。雄蚊尾器腹节背板山峰状。白纹伊蚊是东南亚地区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的次要媒介,也是我国沿海某些地区登革热传播媒介。在云南某些地区,该蚊与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基孔肯雅的传播和带毒有密切关系。,附:中国媒介蚊种(部分),刺扰伊蚊 Aedes (Aedimorphus) vexans Meigen,1830成蚊中胸盾片棕褐色,散生淡色鳞。前足和中足股节前面褐色而杂生淡

24、色鳞,形成麻点,跗节有白环或基白斑。雄蚊小抱器末端平而较圆,其上有众多的弯刚毛,阳茎具端尖侧齿。云南省地方病防治所(原名云南省流行病防治研究所)在进行流行性乙型脑炎媒介的带病毒调查中,在景洪和盈江两地,曾从刺扰伊蚊体内分离到3株乙脑病毒。,附:中国媒介蚊种(部分),二带喙库蚊 Culex (Culex) bitaeniorhynchus Giles,1901中至大型棕褐色蚊。成蚊翅有淡鳞形成的麻点,各足股节、胫节和触须基段有淡鳞麻点。据云南省地方病防治所(原名云南省流行病防治研究所)的调查,从二带喙库蚊中分离到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在国外已证实该蚊为鸟疟原虫的传播媒介,并证实在实验室能感染乙型脑

25、炎病毒。,附:中国媒介蚊种(部分),三带喙库蚊 Culex (Culex) tritaeniorhynchus Giles,1901小至中型棕色蚊。头顶竖鳞棕褐色且平齐,喙棕褐色,中部前位有宽的中白环,中胸盾鳞棕褐色。雌蚊食窦甲齿尖刺状;后足股节末端黑色区很窄。雄蚊触须第3节腹面有一行垂毛。在我国三带喙库蚊是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的主要传播媒介;也是鸟疟原虫的传播媒介。,附:中国媒介蚊种(部分),伪杂鳞库蚊 Culex (Culex) pseudovishnui Colless, 1957小至中型棕黄色蚊。成蚊头顶平覆鳞和竖鳞全淡,后头竖鳞深褐色,两者形成鲜明对照,中胸盾片以淡鳞为主,有暗鳞掺杂形

26、成不规则的图案;后股末端黑环约占全长的1/51/3。伪杂鳞库蚊是云南省最常见蚊种之一,是该地区流行性乙型脑炎的重要媒介之一。在东南亚地区该蚊已证实是鸟疟原虫的传播媒介之一。,附:中国媒介蚊种(部分),希氏库蚊 Culex (Culex) theileri Theobald, 1903 中型至大型棕褐色蚊。成蚊各足股、胫节前面各有二黑色纵条夹一淡色纵条,后足股节基部2/3全部淡色。希氏库蚊是云南的常见蚊种,是云南流行性乙型脑炎的重要传播媒介之一。在南非,曾从该蚊体内分离到辛德毕斯病毒和西尼罗病毒,并在实验室证实本蚊可传播辛德毕斯病毒。,附:中国媒介蚊种(部分),致倦库蚊 Culex (Culex

27、) pipiens quinquefasciatus Say,1823中型棕黄色蚊。雌蚊触须节4末端背面有白鳞,腹节背板淡色基带后缘弧形。雄蚊阳茎腹内叶外伸部分长而宽大,呈叶状,触须节4腹面有白鳞线。致倦库蚊是我国斑氏丝虫病的主要媒介,人工感染试验证明,它对斑氏丝虫病有高度易感性,但对马来丝虫不敏感。,附:中国媒介蚊种(部分),大劣按蚊 Anopheles (Cellia) dirus Peyton and Harrison, 1979中型棕黑色按蚊,雌蚊触须有4各白环,翅V.6上的黑斑4个以上。股、胫及跗1有白星斑,后足胫节与跗1之间有一宽白环,其余各跗节均为暗色。雄蚊阳茎顶端叶片78对,3

28、4对有小齿,小抱器腹叶上的顶毛短而细,亚顶毛常为13根。大劣按蚊在疟疾的流行病学中有重要意义。,附:中国媒介蚊种(部分),吉甫按蚊 Anopheles (Cellia) jeyporiensis James, 1902小型至中型灰黑色按蚊,雌蚊触须顶白环长,通常为次白环的23倍;顶黑环窄或较窄,为顶白环长的1/3或1/2,或两者等长,亦有长于顶白环者。前足跗节12具较宽的白环。翅前缘脉基部有2个白间断。云南的吉甫按蚊是一个变异较大的种,主要表现在雌蚊触须顶黑环的长、短及与顶白环的比例,以及翅前缘脉基部白斑的宽窄变化上。,附:中国媒介蚊种(部分),昆明按蚊 Anopheles (Anophele

29、s) Kunmingensis Dong and Wang, 1985中型至大型暗棕色按蚊,雌蚊翅V.6有黑斑3个,前缘脉基部一致暗色,肩横脉无鳞。足后附4有基白环。雄蚊阳茎顶端叶片5对,小抱器背叶有3根棒状刺。,附:中国媒介蚊种(部分),雷氏按蚊(嗜人按蚊)Anopheles (Anopheles) anthropophagus Xu and Feng,1975中型至大型棕黄色按蚊。雌蚊触须末2个白环较宽,翅长3.54.5mm,黑、白鳞片界限较为分明,亚前缘脉白斑通常狭小,翅基前缘一致暗色,肩横脉光裸,V5.2末端通常无繸白斑,各足基节无鳞,如有鳞亦不成簇。腹侧膜上无“T”暗斑。,附:中国媒

30、介蚊种(部分),微小按蚊 Anopheles (Cellia) minimus Theobald, 1901小型至中型棕黄色按蚊。雌蚊触须顶、次白环等长,喙除末端腹面常有一淡斑外,其余一致暗色。翅前缘脉基1/3通常有一白间断,V.6无繸白斑。雄蚊阳茎叶片56对。云南微小按蚊成蚊外部形态的个体变异很大且较普通,其中以滇西南地区更为显著,主要表现在雌蚊翅前缘脉基部1/3处白斑的数目,触须前1/3黑环长、短变化,以及喙末端腹面淡斑的长短等。,附:中国媒介蚊种(部分),伪威氏按蚊 Anopheles (Cellia) pseudowillmori Theobald, 1910中型棕灰色或棕黄色按蚊。雌

31、蚊触须顶、次白环等长,顶黑环较窄,翅前缘脉白斑7个,亚前缘脉的中黑斑上无白间断,前叉室的叉柄指数为0.47。各足股、胫节及跗1有白星斑,前跗23具宽的基白环,后附3与跗2之间、跗3与跗4之间有宽白环,跗5全白;腹节背板无鳞。雄蚊阳茎顶端叶片68对,内侧34对较宽,羽毛状,一侧有齿或两侧均有齿,其余24对大多无齿。,附:中国媒介蚊种(部分),中华按蚊 Anopheles (Anopheles) sinensis Wiedemann 1828中型至大型棕黄色按蚊。触须末2个白环约等长。翅亚前缘脉白斑宽,通常包括V.1,腹侧膜上常有“T”形暗斑。后附白环窄,跗4无基白环。本种是赫坎按蚊组中分布最广、种群数量最多的种,因而也是最常见的种。,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