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市工商行政管理工作总结市工商行政管理工作总结 200*年,是全国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恢复建制走过30个不平凡春秋的一年。一年来,在全国迎奥运、全市创文明城市的大背景下,面对金融危机冲击、食品安全事件和重大自然灾害屡屡发生等复杂情况,全市工商行政管理系统在市委、市政府和上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正确领导下,迎难而上,积极应对,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有力地维护了市场秩序,促进了广州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一、积极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促进市场主体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将注册资本 500万元以下的企业登记权下放辖区分局,并进一步简化和优化注册登记手续;免费公开 10 项企业基本登记信息;为港澳个体
2、工商户办照提供优惠快捷服务;停征个体工商户管理费和集贸市场管理费,减免第一季度受“禽流感”影响的“三鸟”档和生猪交易市场、农贸市场猪肉档经营者管理费等,全年累计为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减负约1.15亿元;协调有关部门为47803 户无照经营户办了照。这些工作措施,促进了各类市场主体的发展。各类市场主体总量同比增长 11.2%。截至 200*年底,广州市实有内资企业 33023户,注册资本7.21亿元;私营企业 144656 户,注册资本 1898.74亿元;外商投资企业 9240 户,注册资本 485.34 亿美元;个体工商户469128户,资金数额75.48 亿元。 培育驰名著名商标,开展“守合同
3、重信用”活动。完善了市著名商标的申报、受理、培育、考核、公示程序;启用了“广州市著名商标网上申请系统”方便企业申报。全市现有驰名商标27件,同比增加3 件;省著名商标244 件,同比增加 38 件;市著名商标596 件,同比增加 90 件。积极引导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开展诚信经营活动,全市共创建 32 条“守合同重信用一条街”,2503家企业、178 家个体工商户获得 200*年 度“守合同重信用”称号。 积极做好农村市场的帮扶工作。深入开展红盾护农、经纪活农、合同帮农工作,广泛开展创建食品安全示范店活动。目前全市已在农村地区建示范店 315家,建红盾服务维权工作站438 个。全系统共查处违法经营
4、农资案件 2908 件,为农民挽回经济损失130.46万元。 会同各区和有关部门办好一年一度的广州迎春花市,全市 10 个花市3564个档位,营业额超过 6500 万元,创历年新高,为广州市民营造了一个“安全、和谐、吉祥、迎新”的节日氛围。 二、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 抓好食品台账落实工作。在巩固200*年流通领域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成果的基础上,为解决食品索证索票和进销货台账制度落实难的问题,从实际出发分类推行电子台账、手工填写式台账和证票粘贴式台账。全市共有51家食品批发市场、697 家农贸市场、977家商场(超市)较好地落实了食品索证索票和进销货台账制度,4 万余家食杂店也基本建立了台账制度。
5、 加强食品安全日常巡查监管。全面推广使用食品安全信息监管系统,实现市局分局工商所经营者四级联网,为1761家企业开通了登录权限,其中 694家重点企业与市局联网,录入电子台账信息 196.2万条,对食品来源和去向实行全程监控。开展以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必需食品和季节性、节日性食品为重点品种,以农村和城乡结合部为重点区域的食品安全专项执法检查。全系统13台食品安全监测车和 161个食品安全监测箱共出动11659次,抽检农贸市场、商场、超市的各类食品 130299 批次,合格率为98.75%,对不合格食品全部予以下架销毁。去年3 月份,及时妥善处理了荔湾区金花市场活鸡疑似禽流感死亡的突发事件。 积极开
6、展不合格乳制品市场清查工作。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发生后,全局上下高度重视,按照上级部署,迅速启动食品安全应急预案,积极稳妥地开展流通环节乳制品专项整治行动,对不合格乳制品进行清理下架、封存。积极协调企业、经营者为消费者退货退款,依法监督销毁处理。共下架不合格奶粉71.99 吨(含三鹿奶粉11吨)、液态奶51.6吨,受理消费者有关乳制品的咨询、申诉和举报 4995 件,为消费者退换奶粉19.59吨、液态奶 16.25 吨。牵头做好流通领域不合格乳品的销毁工作,共销毁问题奶粉 71.99吨,问题液态奶 702.14 吨。 三、深入推进整顿规范市场秩序工作 进一步加大行政执法力度。去年,共查处各类经
7、济违法案件16736 宗,案值 18.33亿元,罚没入库2.16 亿元。一是重点打击拼装、销售假冒伪劣彩电、移动电话、汽配及卷烟等制假售假违法行为,加大对打假重点市场和警示市场的检查力度。共立案查处各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案件1707宗,罚没入库3026万元,捣毁制假窝点 137个,向公安机关移送案件 11 宗。二是突出抓好奥运会、广交会期间等商标侵权案件的执法,积极推行专业市场商标备案制度和商标保护“二步处理”制度,共查处商标违法案件 1470 宗,收缴和销毁侵权商品281 万件,查处侵犯奥林匹克标志专有权案件 12 宗。三是严厉打击商业贿赂、“傍名牌”、虚假宣传等不正当竞争行为,共查处不正当竞
8、争案件275 宗,案值 2.53 亿元。其中商业贿赂案件189 宗,向公安机关移交案件6 宗。经检分局被评为全国工商系统治贿工作先进集体。四是严厉打击合同欺诈行为,对利用加工承揽、无抵押贷款等形式实施合同欺诈的行为予以查处,全年共受理合同欺诈举报123 宗,查处违法企业 32 家。五是积极开展打击传销工作,联合公安、街道等部门对重点区域开展清查行动,取缔传销窝点124 个,教育遣散受骗群众 1472 人,向公安机关移送案件线索3 宗,共有 19 名传销骨干分子被刑事拘留,15名犯罪分子被依法判决。打传工作形势进一步向好的方向转化。 加强消费维权工作。下力整合12315 和消委会受理申诉举报资源
9、,规范案件线索的审查管理。投资扩建市局12315 指挥中心,开通32条维权线路,方便了群众申诉举报。全年共接 来电来访 18.3 万宗,处理消费者申诉举报 4.13 万宗,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3721万元。 做好企业年检监管工作。依法对144601户内资(私营)企业、9067户外商投资企业及分支机构实施了年检,内资(私营)企业年检合格率达84.7%,外商投资企业及分支机构年检合格率达 83.4%,同比上年均有提高。通过年检审查,严厉打击虚假出资、抽逃资金等违法行为,整治非法中介代理机构。会同公安经侦部门对100 家涉嫌虚假注资、增资企业和1 家涉嫌虚开验资报告的会计师事务所进行立案查处。通过催
10、缴出资,外资注册资本到位率达 95%以上。年检期间,对未按规定参加年检的6070家内资(私营)企业和405 家外商投资企业依法吊销营业执照。 此外,积极推动商品交易市场开办者,成立广州市商品交易市场行业协会,加强了市场的行业自律管理。 四、切实加强生猪屠宰管理工作 一是以监管销售终端为重点,实行放心肉上市目标管理。通过对市场肉品销售情况的调研和监控,按照全市肉菜市场每个猪肉档每天平均销售1.2 头放心肉的指标,加强了对肉品市场的监管,扭转了放心肉上市量下滑的局面,全市放心肉日上市量稳定在13000 头左右,中心城区在6500头左右。二是加强市场视频监控建设。在重点市场安装视频监控系统,利用科技
11、手段对市场交易行为进行监管。萝岗、越秀、海珠、花都等区政府积极支持市场监管系统的开发运用,将市场监管系统纳入辖区政府的信息网络。目前,全市已有 532个市场安装了视频监控系统,促进了市场放心肉上市量明显增加,交易纠纷和治安事件明显减少。三是开展打击私屠滥宰专项整治行动。上半年和下半年分别开展了“春雷”和“百日”生猪屠宰专项整治行动,加强生猪屠宰的日常监管,对经销私宰肉的经营者和市场开办者依法从严从重处罚,严厉打击私屠滥宰和经销私宰肉违法行为,较好地维持了屠管工作的正常运行秩序。四是加大私宰追刑力度。积极协调公、检、法等司法机关,对白云区、增城市7 名情节严重的私宰分子判刑,开创了我市利用法律武
12、器惩治私宰分子的先河。五是加强牛羊定点屠宰管理。以市政府名义拟制了关于实行牛羊定点屠宰的通告,出台了牛羊肉管理的办法,明确了执法主体和各职能部门的监管职责,解决了长期以来我市牛羊定点屠宰缺乏管理的问题。 五、积极参与“创文”工作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去年全市性的重要工作任务,涉及面广,要求高。根据市委、市政府的部署,我们积极参与推进相关工作。以“首善”意识引领创文工作,制定了广州市工商局关于树立“首善”意识,服务全省“首善之区”建设的意见,市委书记朱小丹专门作了批示,给予充分肯定。市局多次召开“创文”动员会议,及时分析形势,指导好不同阶段的“创文”工作,成立了由领导分工负责的“创文”工作督查组,
13、深入基层检查落实。一是抓窗口服务质量的提升。以市局、分局、工商所三级窗口为重点,规范工作程序、服务用语和仪表举止,优化办事环境;贯彻首办责任制,为办事企业和群众提供“一口清”、“一纸清”服务,提高窗口人员的业务技能和法律法规知识;合理调整工作时间,全天限时不限号,解决群众排队难的问题,群众的满意率不断上升。越秀、萝岗分局注册大厅被市文明委评为第二批“广州地区文明优质服务示范窗口”。二是抓户外广告清理。联合城管部门拆除违章户外广告 1890 块、招牌广告 640块,责令整改不符合规范的户外广告、招牌广告 1250 块,设置各种公益广告 7343 块,全年监测各类广告 37600多条(次),处理广
14、告违法案件22宗。在公安机关的支持下,强制关闭34家非法网站,责令270 家网站删除3000多条不文明违法广告,净化了广告环境。三是抓农贸市场卫生管理。按照活禽档、熟食(烧腊)档、水产鱼档及市场三级过滤排水设施等标准要求,完成了 520个农贸市场升级改造任务。迎国检期间,对重点市场采取专人驻场、分班轮值、驻巡结合等方式,实行定人、定点、定责“三定”管理。四是开展无照经营专项整治。全市共清理检查业户 33.8 万户次,取缔无照经营 13842户。全市创建的 675条“亮照经 营示范街(区)”内持照亮照规范率达 99.6%。 六、努力搞好队伍建设 加强干部队伍教育。年初,召开了包括工商所(队)长参
15、加的 900人三级干部会议,动员全系统的同志在新一轮的解放思想学习讨论活动中,继续保持锐意进取的精神、不骄不躁的作风、敢打硬仗的劲头;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主线,坚持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以学习工商行政管理业务知识为主,继续办好“学习型工商”系列讲座;加强各级领导干部的教育培训,组织 1名局级干部、17名处级干部、84名科级干部参加市委党校等院校的进修培训,9 批26名处级干部参加总局举办的地市局局长培训班,组织 2期处、科级干部和1 期所(队)长培训,提高各级干部的综合素质。公务员培训积分完成率99.2%,取得全市最好成绩。 推进辖区监管责任制。按照“分片合理,职责明确;重点突出,分类监管
16、;技术支撑,效能提高;责任落实,形成合力”的原则,在基层工商所全面推进辖区监管责任制。去年 7月,在番禺分局大岗工商所召开了辖区监管责任制现场会,现场考核了段管员对所负责片区“三熟悉”情况和运用电脑技能,较好地促进了基层工商所定人、定岗、定责的落实。越秀、天河、番禺、荔湾、花都等分局还结合辖区实际,制定了工商所辖区监管责任制综合考评办法。目前,全系统大部分 一线监管人员能熟练使用综合监管系统。 加强信息化建设。按照建设“两大板块、十一个子系统”的规划,深入推进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完善了“食品安全监管系统”,建立了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经营主体数据库、交易市场监管系统、外商投资企业网上登记系统;做好
17、与总局、省局的视频联网工作,实现了与北京等6省市工商局之间的数据共享;积极开展计算机知识学习培训,全面提升队伍信息化应用水平。积极参加省局组织的信息化知识竞赛,获得了总分第一名的好成绩,并代表全省工商系统参加了总局组织的决赛,获第二名。 强化行政执法责任追究和党风廉政建设。结合工商行政管理的实际,制定下发了广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行政执法责任追究办法,进一步规范了行政执法人员的履职行为。率先在全市职能部门组织基层人员向监管服务对象开展述职述廉活动。目前全系统16个单位 88 名处级干部和 147个工商所的 414名正、副所长完成了“双述”工作。同时加强内部审计监察工作,全年共对 5名分局主要领导进行了经济责任审计。 此外,认真清理了全系统历史遗留的固定资产问题,稳步推进全系统存量公房出售工作,加强基层工商所规范化建设,计生、老干、机关党委、群团组织、信访维稳、档案管理等部门也积极围绕全局的中心工作加强自身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