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词性复习专题.ppt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10460322 上传时间:2019-11-15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13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词性复习专题.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词性复习专题.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词性复习专题.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词性复习专题.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词性复习专题.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词性复习专题,七年级语文教材归纳,名词,名词很常见,有的表示人,如“娃娃”“姑娘”“青年”“农夫”;有的表示具体的事物,如“绿萍”“水藻”“铃铛”“蟋蟀”;有的表示抽象的事物,如“精神”“传统”“法律”;还有的表示时间,如“秋天”“过去”“早晨”。需要注意的是另一类表示方位的名词,一般称为方位名词,如“上”“下”“左”“右”“前”“后”“东”“南”“西”“北”“里头”“外边”“以上”“之下”等。大多数情况下,方位名词用在其他名词性词语的后边,表示事物所在的位置或范围。,名词,例如: (1)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朱自清春) (2)雨变得更轻,也更深情了,水声在屋檐下,水花在窗

2、玻璃上,会陪伴着你的夜梦。(刘湛秋雨的四季),动词,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做着动作走、跑、唱、跳、打、躺等;很多时候我们会有某种心理活动爱、恨、担心、喜欢、讨厌、想念、忘记、佩服等;而事物又总在不断发展变化着增加、减少、扩大、提高、降低、发生、出现等。这些表示动作行为、心理活动、发展变化的词,叫作动词。大多数动词有实际意义,较好把握;有一些动词用法比较特别,需要特别注意。,动词,一类表示可能、应该、意愿,如“能”“够”“会”“可能”“可以”“可“要”“应”“应该”“应当”“肯”“敢”“愿”“愿意”等。这类动词常常放在一般动词的前面。例如: 当我最后能正确地拼写这个词时,我自豪极了(海伦凯勒再塑生命的

3、人),动词,一类表示动作趋向,如“上”“下”“去”“来”“进”“出”“到”“过”“过去”“上来”“回去”“起来”等。这类动往往放在表示动作行为的动词后边,用来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向。例如: 朋友,你可曾在茫茫大雾中航行过,在雾中神情紧张地驾驶着一条大船,小心翼翼地缓慢地向对岸驶去?(海伦凯勒再塑生命的人),动词,还有一类表示判断,主要是一个“是”。例如: 老师安妮莎莉文来到我家的这一天,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天。海伦凯勒再塑生命的人,形容词,我向下迈出了最后一步,然后踩到了底部凌乱的岩石,扑进了爸爸强壮的臂弯里。(莫顿亨特走一步,再走一步) 上句中,标红的词是用来描摹人或事物的,都是形容词。“凌乱”

4、表示状态,再如“快”“慢”“软”“硬”“忙碌”“悠闲”“激动”;“强壮”表示性质,如“好”“坏”“美”“丑”“纯粹”“高尚“清脆”。还有些形容词表示颜色如“黑”“白”“橙”“苍白”“碧绿”“绿油油”“红彤彤”;有些表示形状,如“大”“小”“宽”“窄”“笔直”“弯曲”。许多形容词前边可以加“很”“最”“常”“十分”“极”“多么”“那么”等表示程度的词来修饰。,数词和量词,数词,我们都很熟悉:“一”“七千”“六万九千”,表示确数;“十来(个)“二十几(只)”“七八(辆),表示概数;“第一”“老三”“初五”,表示序数。 量词是表示单位的词:“个”“台”“条”“只”等,表示事物的单位;“米”“千米”“

5、克”“千克”等,表示度量衡单位;“次”“回”“趟”“遍”等,表示动作行为的单位。 在汉语中,数词与量词一般结合起来使用表示数量。,数词和量词,下边几个句子都出自郑振铎的猫,读一读,看看其中数量词的使用有什么规律。 (1)有一次,居然捉到一只很肥大的鼠 (2)我刚才也寻了一遍,没有看见。 (3)大家都去找这可厌的猫,想给它以一顿惩戒。,代词,下边两个句子分别出自天上的街市和皇帝的新装,注意其中标红的词 (1)我想那缥缈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2)我倒很想知道,他们的衣料究竟织得怎样了。 这些加点的词都是代词。“我”“他们”是代指人的人称代词,其他的如“你”“他”“她”“我们”“你们”“她们

6、”“咱们”“自己”等,还有代指事物的“它”“它们”等。,代词,“那”是具有指示作用的指示代词,其他的还有“这”“这儿”“那儿”“这里”“那里”“这么”“那么”“这样”“那样”“各”“每”等。 “怎样”是疑问代词,其他的还有“谁”“什么”“怎么样”“哪”“哪儿”“哪里”等。知道了这些加点词的属性之后,再去读一下前面的句子,看看它们分别指代是什么。,副词,副词一般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前边,起修饰、限制用,表示程度、范围、时间、频率或语气等。常用的副词有:很、更、最、都、只、才、就、没、不、非已经、曾经、刚刚、立刻、马上、忽然、终于、大概、简直、难道等。 读一读下边邓稼先中的句子,看看其中的副词分别起怎

7、样的作用。 (1)在20世纪人类历史上,这可能是最重要的、影响最深远的巨大转变。 (2)他只说了一句话:“我不能走。”,介词,把书(送去) 向我(点头) 往那边(走) 沿河边(跑步) 从昨天(开始) 比前几天(热) 加点的词都是介词,它们都没有单独使用,而是跟名词或代词结合在一起组成短语,表示对象、方向、地点、时间、比较等。以下是一些常用的介词: 自、从、以、当、为、按照, 由于、对于、为了、到, 和、跟、把、比、在、关于, 除了、同、对、向、往、朝,连词,(1)柏林已经来了命令,阿尔萨斯和洛林的学校只许教德语了。(都德最后一课) (2)别人在赞美,在惊叹,而闻一多先生个人呢,也没有“说”。(

8、藏克家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3)当时,他是美国家喻户晓的人物,因为他曾成功地领导时美国的原子弹制造工作。(杨振宁邓稼先) 这些句子中加点的词,是起连接作用的连词。常见的连词有和、跟、同、或、或者、而且、并且、虽然、但是、如果、只有、只要、因为等,用来表并列、转折、选择、递进、条件、因果等关系。,叹词,“唉”“哎”“嗨”“喂”“嗯”“哎呀”“哎哟”,这些词在口语中很常见,表示感叹、呼唤、应答等,称为“叹词”。叹词一般都是单用,独立成句或做独立成分,强化情感的表达。例如: (1)啊!海滩上,居然有这么多人在乘凉。(表示感叹) (2)唉,总要把学习拖到明天,这正是阿尔萨斯人最大的不幸。(表

9、示感叹) (3)喂,你听见了没有?(表示呼唤) (4) “嗯,我们听了非常高兴。”两个织工齐声说。(表示应答),拟声词,拟声词是模拟事物声音的词。如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1)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朱自清春) (2)只听见钢笔在纸上沙沙地响。(都德最后一课) (3)那根很老的毛竹扁担受了震动,便“嘎叽”地惨叫了一声,父亲身子晃一晃,水便泼了一些在台阶上。(李森祥台阶),助词,助词是起辅助作用的词,不能单用,没有实在意义。助词分为结构助词、动态助词和语气助词。 结构助词主要有“的”“地”“得”“所”“似的”。例如: (1)决定之后,叶圣陶先生监督执行,于是“做”和“作

10、”就有了明确的分工。(张中行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2)“哥儿,你牢牢记住!”她极其郑重地说。(鲁迅阿长与山海经) (3)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地响。(朱自清春) (4)有一次,他撞在电杆上,撞得半面肿胀又青又紫。(杨绛老王) (5)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我记忆里多得数不完。(杨绎老王),助词,“的”“地”在连接前后词语时,前边的词语“明确”“牧童”“极其郑重嘹亮”主要起修饰或限制作用;“得”则主用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后,表示它后面的成分起补充说明作用。 “所”用在一部分动词的前边,后边加“的”,组成一个名词性成分。如所写的”“所说的”“所认识的”“所面临的”等。 “似的”附着

11、在词或短语的后边,相当于“像一样”,用来做比喻,或者说明情况相似。例如: 我看见奔流似的马群,听见蒙古狗深夜的曝和皮鞭滚落在山涧里的响(端木良土地的誓言),助词,动态助词包括“着”“了”“过”,附着在动词的后边,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其中“着”表示动作、行为在进行或持续中,“了”表示已经完成或实现过”表示曾经发生过。例如: (1)告别,他鞠躬,口说谢谢,看着来人上路才转身回去。(张中行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2)吃了用了人家的东西,不说清楚还行?(彭荆风驿路梨花 (3)记得她也曾告诉过我这个名称的来历(鲁迅阿长与(山海经),助词,语气助词主要包括“了”“嘛”“啦”“吗”“呢”“吧”“啊”等,放在句

12、子末尾,表示陈述、疑问、祈使或感叹等语气。例如: (1)他说,住那儿多年了。(杨绛老王) (2)他哑着嗓子悄悄问我:“你还有钱吗?”(杨绛老王) (3)山,好大的山啊!(彭荆风驿路梨花),词义与语境,语言中的每一个词都有一定的意义。有的词有一个意义,称为单义词,如“鱼塘”“桑树”“公里”“地球”“三轮车”等。汉语中只有少量的单义词,更多的词有两个以上的意义,称为多义词。例如“包袱”主要有三个义项: (1)包衣服等东西的布。这是最初的意义,叫本义。 (2)用布包起来的包儿。这是由本义引申出来的意义,叫引申义。 (3)某种负担,如“思想包袱”。这是通过比喻产生的意义,叫比喻义。,词义与语境,在实际

13、语言运用中,词总是出现在一定的上下文中,我们称其为语境。语境对于词的意义起限制作用,阅读时要根据上下文确定多义词在文中的具体意义。例如: 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莫怀戚散步) “自然”是个多义词,有不止一个义项,在句话中,用的是“理所当然”的义项。需要注意的是,语境有时候会赋予一个词以临时的意义。,词义与语境,例如: 夏天的雨也有夏天的性格,热烈而又粗犷。(刘湛秋雨的四季) “热烈”常用于形容人的情绪或环境气氛,指情绪高昂”“兴奋激动”,在这个语境中则带上了“强烈”“热情四溢”的意味。,同义词,愉快一快乐,觉察一察觉,热忱一热情,疲倦不堪一疲惫不堪,每组词意义基本相同,在语言中

14、常常可以换用,我们称之为同义词。还有一些词意义相近,但在某些方面有细微的差别,我们也称为同义词(严格来说,都只能说是近义词)。 有些同义词之间存在词义轻重的差别。例如“请求”和“恳求”,前者是一般性的要求,词义轻;后者是恳切的要,词义重。有些同义词之间存在用法或搭配上的区别。例如“坚定”和“坚强”,前者常和“立场”“方向”等词语搭配,后者常和“性格”搭配。,同义词,有些同义词所指范围有差别。例如“时代”和“时期”,前者指一个较长的时间段,所指范围大;后者则指一段较短的时间,所指范围小。有的同义词存在集体和个体的不同。例如“布匹”和“布”所指事物相同,但前者一般指同类事物的集合体,后者多指具体的

15、、个别的布。还有些同义词在语体风格上存在差异。例如“父亲”和“爸爸”,前者书面色彩较浓,后者口语色彩较浓。,反义词,好一坏、对一错、真一假、美一丑,我们知道它们意义完全相反,互为反义词。还有一些词,意义上是相对的,我们习上也把它们称为反义词,如:黑一白、甜一苦、上一下、大一小。人们常用反义词构成对比、映衬,从而使句子具有更为鲜明的感情色彩和更强的说服力。例如: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词语的感情色彩,(1)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毛泽东纪念白求恩) (2)这就是我们用以反对狭隘民族主义和狭隘爱国主义的国际主义。(毛泽东

16、纪念白求恩) 这两个句子,给我们的感觉完全不同:句(1)的“高尚”“纯粹”充满赞美喜爱、肯定的情感;句(2)的“狭隘”充满贬抑、厌恶、否定的情感。,词语的感情色彩,汉语中有不少像上面那样带有或褒或贬的感情色彩的词语,如“伟大”“温柔”“慈爱”“纯真”“奋不顾身”“大公无私”“见义勇为”等,称为褒义词;“愚蠢”“卑鄙”“丑陋”“贪生怕死”“损人利己”“见利忘义”等,称为贬义词。 汉语中大量的词是不带褒贬色彩的中性,可以用在好的方面,也可以用在不好的方面,如“大、小”“高、低”“远、近”“粗、细”和“发动”“参观”“挖掘”“结果”等。,短语(词组),个子高 深受感动 淡淡的芳香 垮下来 重视语文

17、谦虚而恳切 这些都是词和词组合起来构成的短语(也称“词组”)。 从结构上说,短语主要包括:并列短语、偏正短语、主谓短语、动宾短语和补充短语。,并列短语,并列短语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名词、代词、动词形容词组成,词和词之间是并列关系,一般没有轻重主次之分。有的直接组合,有的则靠连词组合在一起。例如: 油盐酱醋 报纸杂志 雄伟壮丽 改革开放 你与他 表扬与鼓励 土地和杂草 热烈而粗犷,偏正短语,我们学了结构助词“的”和“地”,由它们词连接起来组成的短语就之偏正短语。 它的声音 这样的地方 精神的宁静 最小的花苞 好奇地问 不断地流着 默默地生长 千百次地挣扎 第一组短语由“的”连接,“的”后边的名词是

18、中心语,前边的代词、名词形容词等是定语:这是定中关系的偏正短语。第二组短语由“地”连接,“地后边的动词(有时是形容词)是中心语,前边的形容词、数量词等是状语:这是状中关系的偏正短语。,偏正短语,也有不用“的”或“地”连接的偏正短语,例如: 一泓泉水 外国朋友 生日礼物 第一场春雨 很委屈 更加坚强 完全相信 热烈欢迎,主谓短语,大家唱歌 太阳升 老师讲课 小明进门桃花红 心情好 我们高兴 她聪明 这两组短语都是先出现一个被陈述的对象,然后陈述这个对象的动作行为性质特征等,都属于主谓短语。 主谓短语中,被陈述的对象是主语,主要由名词和代词充当;用来陈述的是谓语,主要由动词和形容词充当。,动宾短语

19、,眨眼睛 看电影 写文章 夸奖我 拜访他 喷出火焰 看到长城 出现故障 热爱祖国 安排任务 上面这些短语,前边是动词,后边是受动词支配的宾语,二者构成动宾关系,称为动宾短语。在动宾短语中,宾语主要是回答“谁”“什么”“哪里”等,一般由名词、代词等充当。,动宾短语,下面的语句出自伟大的悲剧。试着找出其中的动词和它的宾语,了解动宾短语在句子结构中的作用。 (1)他们谁也不想安慰别人 (2)斯科特接受了这项任务,他要忠实地去行这一最冷酷无情的职责 (3)因为一旦偏离方向,错过了贮藏点,无异于直接走向死亡。,补充短语,我们前边学过结构助词“得”,“得”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边时,常常引出补充性成分,“得”就成为这类补充短语的标志。例如: 干得很好 跑得出汗了 热得难受 密得不透气 从上边的例子可以看出,补充短语的前一部分常常是动词或形容词,后一部分起补充说明作用,主要是由动词或形容词性词语充当。有些补充短语没有“得”字做标志,阅读时需要仔细辨别。例如: 吓/跑了 升/起来了 放松/下来 热/死了 湿/透了 漂亮/极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