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9 年行政审批处工作总结及 2020 年工作打算2019 年,全市环评系统认真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落实全国、全省、全市生态环境大会精神,围绕局中心工作,聚焦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年要求,深入推进简政放权、创新服务机制、加强过程监管、强化服务保障,加力形成转职能、提效能、激活力、促发展、优服务、强监管的新型环保审批体系,支持服务企业绿色发展,推动市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一、工作成效(一)加强制度创新,积极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今年,行政审批处着眼提升审批效率和优化了营商环境要求,先后制定出台了 7 个政策文件,深化改革取得明显成效。一是制定并印发关于授权区(市)县生态环境局审批建设项目环境影
2、响评价文件相关工作的通知,将 50 大类报告表项目全面下放区(市)县审批,明晰了权限和责任,促进了项目加快审批。二是制定并出台了认真开展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自主验收抽查工作的通知,全面推行企业自主验收,市县两级进一步强化事中事后监管。三是制定并出台了XX 市环评审批工作运行管理规范,规范全市环评审批工作流理和规范运行。四是制定并印发了XX 市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单位监督管理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对环机构管理实施规范管理与考核,提升中介机构服务水平。五是制定并出台了生态环境保护放管协同管理办法强化项目环评、验收工作的事中事后监督管理。六是制定并出台了支持企业绿色发展二十条措施,促进了民营经济健康发
3、展。七是制定并出台关于印发 XX 市重点行业建设管理指导规范的通知,加强了垃圾发电等 8 类重点邻避项目的工作指导,总结推广了华阳污水处理站化解邻避问题工作经验。上述 7 项政策措施,确保了 XX 环评审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二)战略环评和规划环评稳步推进。牵头完成了生态环境部“三线一单”工作调研和初步成果核定,为高质量推进我市“三线一单”工作奠定了基础。组织完成了 XX 市工业集中发展区总体规划环评、XX高端装备产业园城区片区规划环评、天府现代种业园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环评、XX 先进材料产业园清泉镇片区规划修编环评、XX 航空动力与新材料产业功能区航空动力产业园片区(先期启动区)规划环评、
4、天府新区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功能区总体规划环评、XX 国际医学城规划环境影响跟踪评价、XX 市汽车产业综合功能区规划(南区)环境影响跟踪评价、XX 家具产业园规划环境影响跟踪评价。配合生态环境部完成 XX 经济开发区规划环评跟踪评价;配合生态环境厅完成 XX 临空经济示范区发展规划环评、XX 临空经济示范区发展规划环评、XX-阿坝工业集中发展区规划环评、沱江流域综合规划环评审查,配合完成了龙泉山森林公园、XX 湖片区规划调整。强化空间管控,促进了区域的精细化发展。(三)加快推进项目环评审批。切实加强项目环评审批服务,采取提前介入项目招引,开放绿色通道,建立项目审批责任制,落实专人跟踪服务等措施,加
5、快推进项目环评审批,促进项目加快落地建设。1-10月,全市共审批项目 2153 个,总投资1989.80 亿元,环保投资 38.20 亿元;其中承诺制项目 884 个,总投资 403.03 亿元,环保投资 4.02 亿元,承诺制项目占审批总量的 41%;累计完成环评登记备案项目12036 个,备案项目总投资 1069.90 亿元。青金快速路(63.39 亿元)、空港大道二期项目(25.51 亿元)、金简黄快速路北延段(12.17 亿元)、陇海三郎旅游度假区项目(41 亿元)、两湖源自然生态保护工程(14.8 亿元)、杉板桥路改造(13.2 亿元)、XX 记忆城市会客厅(15.86 亿元)、年产
6、 25 万吨玻璃纤维池窑拉丝生产线项目(31 亿元)、创新型生物医药研发中试与生产基地(25 亿元)、锂离子电池用三元正极材料制造(11 亿元)、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XX 分公司新速腾车型下一代项目(32.84 亿元)、国际空港东一线道路及综合管廊工程(28.77 亿元)、四川一汽丰田生产 AVALON 车型项目(23.64 亿元)、龙泉中医医院迁建项目(15.81 亿元)、XX环保发电厂(10.60 亿元)。配合生态环境厅审批了地铁 19 号线二期、13 号线一期、四川维奥制药有限公司新建原料药车间及生产线配套项目、四川尖山 500KV 变电站3 号主变扩建工程、XX 至乐山高速公路扩容
7、工程城外段、京昆高速公路绵阳至 XX 段扩容工程、新建 XX 至自贡高速铁路,省级审批项目涉及总投资 1174 亿元,环保投资26.9 亿元。(四)加强环保三同时管理。1-10,全市累计完成 8022 个建设项目固体废物专题验收,涉及总投资 187.25 亿元,环保投资3.99 亿元。其中,市本级完成 126 个项目专题验收,涉及总投资 282.46 亿元,环保投资 12.07 亿元;区(市)县完成 676 个项目专题验收,涉及总投资 204.79 亿元,环保投资 6.92 亿元。(五)落实主体责任,强化廉洁审批。一是落实廉政规定。建立例行廉政宣告制度,项目现场踏勘、项目技术审查前,向环评编制
8、单位、专家、业主宣告廉政规定,禁止行政审批人员、专家和其他人员收受现场踏勘费、专家费,确保了廉洁审批。二是加强人员培训。结合环评管理要求,组织开展了工业园区、市级平台公司、县级环保审批骨干、在蓉环评机构等 300 余人次专题培训,选调 10 人次参加了国家和全省环评审批骨干集中培训,提升了环评系统人员业务能力和知识水平。三是加强环评单位和专家管理。加强环评单位日常考核与管理,通报批评 15 家环评机构;明确专家环评技术审查权限与义务,细化专家对环评文件考评规划,增强了专家评估针对性。二、存在问题近年来,我局在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促进了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但对标
9、国际化营商环境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一是承诺制实用范围还不够广。环评审批承诺制运行以来效果十分明显,区(市)县和部分企业希望进一步扩大实用范围,2020 年将根据试点情况,进一步研究实用范围事宜。二是验收事中事后管理尚需加强。环评法和建管条例取消了环保竣工验收许可事项,建设单位在自主验收过程中存在把关不严、批建不符等情况,需强化事中事后监管,以确保企业环保“三同时”落实到位。三是环评编制时间仍然较长。环评技术导则要求土壤、地下水和特征因子现状监测,耗时较长,加之部分技术单位能力不足,造成环评文件编制时间较长。三、2020 年工作打算2020 年,全市环评系统将认真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落
10、实全国、全省、全市生态环境大会精神,围绕局中心工作,深入推进简政放权,创新服务机制,加强过程监管,强化服务保障,在转职能、提效能、激活力、促发展、优服务、强监管上下功夫,支持服务企业绿色发展,推动市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结合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厅年度工作部署和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安排,环评系统将着力抓好三个方面的重点工作(一)全面深化环评审批改革。主动适应改革新需求,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注重防控系统性风险、生态环境风险、诉讼风险,着力完善审批制度框架和管理系统。一是全面实施关于助力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支持服务企业绿色发展二十条措施,支持服务企业绿色发展;二是进一步落实审批权限下放,认真抓好区(市
11、)县环评审批管控,增强审批时效性;三是继续推进XX 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承诺制改革试点方案的贯彻落实,确保环境影响报告表审批时限压缩在 7 个工作日以内,提高审批效能;四是切实加强环评中介机构管理,提升中介机构服务水平;五是积极推进网上审批,进一步优化审批流程、审批环节、精减要件,实现审批要件、环节、时间和制度性交易成本四个减半,将全流程审批和中介服务总用时控制在 90 个工作日。六是全面贯彻生态环境保护放管协同管理办法,进一步强化环评和三同时验收事中事后监管,全面落实技术复核、抽查工作,确保环评质量和项目三同时工作落实,确保放得下,管得好。(二)强力推进规划环评。全面贯彻落实长江经
12、济带战略环价“三线一单”,确保生态红线只能增加不能减少,生态资源只能增值不能贬值,环境质量只能变好不能降低。持续做好产业园区跟踪环评和规划环评工作,切实发挥规划环评在优布局、调结构、控规模、保红线、防风险上的作用,从源头控制市域各项污染物排放,促进产业园区规划环评工作迈上新台阶。充分应用规划环评审批信息系统,实现规划环评的网上申报与大数据管理。(三)积极服务重大产业项目环评。坚持运用“三线一单”和规划环评成果引领项目招商,提前告知拟引入项目环保准入条件与环保标准,促进项目精准落地。落实项目环评审批责任制,加强环保政策法规宣传培训,做好政策解读,努力为企业提供优质环评服务。坚持“三挂钩和五不批原则”,严把环评质量关,从严执行环保标准,从严控制环境风险,严控两高一资项目落地,不断优化调整区域产业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