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学数学如何说课,一、说课的概念,1 什么是说课所谓说课,就是教师面对同行、专家,用口头语言述说,系统而概括地解说自己对具体课程的理解,阐述自己的教学观点,表述自己具体执教某课题的教学设想、方法、策略以及组织教学的理论依据等。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么教,2、说课与备课、上课的关系,说课是介于备课和上课之间的一种教学研究活动。备课是面向学生为目的,强调教学活动的设计,它只需要写出做什么,怎么做就行了;上课是课堂上教师与学生间的双边教学活动,它主要解决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说课是对其他教师,说明自己为什么要这样备课,即不仅要说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而且还要说出“为什么这样教”的问题。,二、说课的
2、内容和要求,1说课的内容说课的内容一般说来有以下四个方面:(1)说教材(2)说教法(3)说学法(4)说教学过程,(1)说教材,说清楚本节教材在整个教材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教材的编写意图。搞清前后知识的相互联系。说明如何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或任务,教学目标要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加以说明。说明如何确定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说明教材处理上值得注意和探讨的问题。,怎样才能找准教学目标?抓住动词来串联属于空间与图形之图形变换学会了,能画什么,能说出生活中的现象,感受到了的联系,通过感受到数学美,初步渗透了的思想。,说教材实例(对称),说课对称说教材,说教材模板,(2)说教法:
3、,要说明教师是如何将多种教学方法进行优化组合的,无论以哪种教法为主,采用什么教学手段,都是结合学校的设备条件以及教师本人的特长而定的,要注意实效。 要说出本节课所采用的最基本或最主要的教法及其所依据的教学原理或原则。 要说出本节课所选择的一组教学方法、手段,对它们的优化组合及其依据。 要说明教师的教法与学生应采用的学法之间的联系。 要重点说说如何突出重点、化解难点的方 法。,从教学任务来看,感知新知时,以演示法、尝试法、实验法为主;理解新知时,以谈话法、讲解法为主;形成技能时,以练习法为主。 从教学内容来看,几何初步知识教学,以演示法、尝试法、实验法为主;应用题教学,一般以谈话法辅之以尝试法;
4、教学起始概念,一般用实验法、探究研讨法。 从教学对象来看,小学低年级多用演示法、实验法;中年级多用启发谈话法或引导发现法、尝试教学法、探究研讨法;高年级可适当用讲解法、尝试教学法、自学辅导法,说教法实例(对称),说课对称说教法,(3)说学法:,说出学习本节课学生宜采用怎样的学习方法,这种学习方法的特点是什么?如何在课堂上操作? 说清楚学法怎样与教法和谐统一。 在本节课中,教师怎样指导学生掌握所确定的学法?怎样使学生在学会过程中达到会学?,说教法、学法模板,根据本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思维特点,我准备采用以下几种教法和学法:1教学中,我将通过生活情境的创设,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为学生展现一幅幅带有活
5、动情节的画面,引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思维的动机,引导学生主动地探究。2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转变教师角色,给学生较大的空间,开展探究性学习。让他们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并与同伴交流,亲身经历问题提出、问题解决的过程,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让他们自主地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3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通过灵活、有趣的练习,巩固 方法,提高 技能。4联系生活实际解决身边问题,体验数学的应用,促进学生的发展。,说教学程序,是指说课者说出自己的教学设计思路,各个教学环节是怎样安排的,时间如何支配,板书设计的框架是什
6、么,如何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加大课堂的密度,强化认知效果。 最重要的是讲清教学程序设计的基本思路及其理论依据。,具体要说清以下几点:,要说清教学过程的总体结构及各个教学板块的时间分配。 要说清主要教学环节的主要设计,特别是怎样设计有思维力度的问题来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要说清教学重点如何突破,教学难点如何化解以及所采用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程序的五个组成部分:,一、基本训练,主要是做好新课的铺垫工作,包括学习新知的心理准备、知识准备 二、导入新课,要设计简明而有启发性的引入手段和方法。 三、进行新课,这是全部程序的中心环节,要有精心的设计和安排。其中,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
7、美观,体现教学重点,便于学生整理、总结。 四、尝试练习,这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要注意消化、理解、掌握,通过尝试练习使知识内化为数学思维和技能技巧,推动智力发展、能力的提高。 五、课堂小结,这是全课结束前对学习内容的整理、归纳,要突出教学重点,强调应注意的问题。,教学程序有别于教学过程,要防止说课者对教学步骤作过细的陈述,案例讲解一 课题:数的整除,这节课涉及的概念有自然数、整数、整除、约数和倍数。其中以整除为核心,约数和倍数在整除的前提下,稍加迁移便可迎刃而解。围绕这个核心,我做了如下设计: 一、创设情境。让学生从已有知识出发,通过对几列不同除法算式的观察、比较、分析,最后抽象概括出整除的意义
8、。 首先请学生从3、8、1、10、2几个数中,任选两个数组成除法算式,并算出结果,老师则在黑板上分三组写出算式: (一) (二) (三) 280.25 824 1033 1 8100.8 1025 83 2 2212 然后通过观察,先弄清(一)、(二)、(三)的区别,再重点分析比较在同属除尽范围的两组算式中,被除数、除数和商都是什么数,有什么不同,从而揭示出整除的意义。,二、边讲边练,开发学生思维,不断巩固和强化概念。在整除的意义揭示之后,老师利用“有整除关系必须具备哪几个条件”这个问题,进一步强调整除的内涵,然后利用板书824提问:“8除了能被2整除以外,还能被哪些数整除?你是怎么想的呢”,
9、从而强化概念。又如讲完“约数与倍数”的概念后提问:“具有有整除关系的式子,都可以用哪些不同的语言来表达它们之间的关系”,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回答。这样边讲边练,既做到了知识的及时反馈,巩固和强化了概念,又利于学生思维开放。,三、精心设计练习,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区别容易混淆的概念。在巩固练习部分,可以这样练习:A.因为8.881.1,所以说8.8是8的倍数,对不对?为什么?通过这层练习,把“倍数”、“倍”及“倍数关系”这三个不同概念从研究范畴和所涉及的结果等几个方面明确区分开来。B.根据4520,请学生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说说这几个数之间的关系。这样设计,把整除的知识利用乘除互逆的关系进一步深化
10、。精心设计类似的练习,可以增强练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对于开发智力、培养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都非常的重要。,案例讲解二 课题: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课前的复习铺垫突出两个认识: 出示一些常见的物体,如牙膏盒子、罐头盒、魔方等,说明这些物体的形状都是立体图形,使学生认识到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不同。 让学生举例说说日常生活中你见到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的。这样既可以进一步强化对长方体的认识,又能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结合数学知识渗透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意识。,要引导学生抽象概括出长方体特征,必须提供丰富的、直观具体的材料,为此,新课的展开可分为以下五个层次进行教学:,第一层次:通过摸一摸长方体学具,
11、观察并思考:长方体由哪些部分组成,在教师的引导下使学生认识长方体中的面、棱和顶点。 第二层次:引导学生从数量、形状、大小来观察长方体的面有哪些特征,从数量和长短来发现长方体的棱有哪些特征,再从数量上来描述长方体的顶点。在学生数面、棱和顶点个个数时,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有序地数地习惯,还可以出示长方体框架模型,加强直观。有利于学生清楚地认识棱地特征。 第三层次:在前面充分感知的基础上,结合板书,引导学生抽象概括出长方体的特征。,第四层次:进行长方体的识图教学。这是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重要的一环,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动态的特点,使学生明了从长方体实物怎样抽象成长方体立体图形的过程,通过实物与图形的对照,
12、提高学生的识图能力,发展他们的空间观念。 第五层次:在抽象、概括出长方体特征后运用多媒体演示,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而后根据长方体摆放的不同情况,指出它们的长、宽、高,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认识正方体的特征,可引导学生运用学习方法的迁移,通过观察、讨论、交流、验证,抽象概括出正方体特征。这样不但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而且教会学生怎样学习,通过学习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他们的自学意识。,最后,通过长方体、正方体特征的比较,让学生思考:长方体与正方体有什么关系?这是教学的难点,教师既要给学生留有一定的思考时间,又要适当点拨,使学生明确,正
13、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并用集合图说明。这样不但使学生便于理解,而且渗透了现代教学中的集合思想和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学生获得的新知,需要通过练习,及时巩固,才能转化为技能。因此,新课后,根据本节课的特点可以安排一些综合性的填空题、判断题,通过知识的综合运用,使概念得到提升。,小贴士:说课的技巧,(1)要自信,从容地走上台。 (2)讲究说课的风度 。 (3)位置相对固定,和听者建立视线上的接触 。 (4)表述要流畅,不要作报告式,过渡要自然。 (5)控制好说课的节奏。 (6)说课的语言要简明扼要,清晰生动,普通话要标准流畅,说课的语气应当抑扬顿挫,富有激情。 (7)运用一定的辅助材料和手段。,THANK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