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分光光度计操作及校准规程1、基本操作1.1、连接仪器电源,确保仪器供电电源有良好的接地性能。1.2、接通电源,使仪器最好预热 20 分钟。 1.3、 用“功能”键设置测试方式:透射比(T) ,吸光度(A ) ,已知标准样品浓度值方式(C )和已知标准样品斜率(F)方式,可根据您的需要选择测试模式。1.4、用波长选择旋钮设置您所需的分析波长。 1.5、将您的参比样品溶液和被测样品溶液分别倒入比色皿中打开样品室盖,将盛有溶液的比色皿分别插入比色皿槽中,再盖上样品室盖。 (一般情况下,参比样品放在第一个槽位中。仪器所附的比色皿,其透射比是经过配对测试的,未经配对处理的比色皿将影响样品的测试精度。比色
2、皿透光部分表面不能有指印、溶液痕迹,被测溶液中不能有气泡、悬浮物,否则也将影响样品测试的精度。 ) 1.6、将参比样品推(拉)入光路中,盖上样品室盖,按“0ABS/100%T”键,此时显示器显示的“BLA ”直至显示“100.0”%T 或“0.000”A 为止。 1.7、调仪器,将 0%T 校具(黑体)置入光路中,盖上样品室盖,按“功能”键,将测试模式转换在 T 方式下,按“0%T”键,此时显示器应显示“000.0”T 后取出黑体。1.8、当参比液(空白)调成“100.0 ”%T 或“0.000”A 后,将被测样品推(拉)入光路中,这时,您便可从显示器上得到被测样品的透射比值或吸光度值。2、波
3、长准确度校正采用氧化钬玻璃滤光片 特征吸收峰通过逐点测试法来进行波长校正及检测。2.1、开机并使仪器预热二十分钟; 2.2、按功能键将测试方式置于透射比( %T)状态; 2.3、将波长设置在 355 nm 处,一般情况下,在标准物质吸收峰约5 nm 附近由短波向长波方向每隔 1 nm 逐点测试; 2.4、打开样品室盖,将钬玻璃片插入样品槽中; 2.5、盖好样品室盖,将参比物(以空气作为参比)拉(推)光路中(一般情况下,第一个样品槽作为参比,第二个样品槽放置标准物质) ; 2.6、按键调 100%T; 将钬玻璃片拉(推)入光路中; 2.7、观察并记录下此时钬玻璃片的透射比值;重复以上步骤进行逐点测试,直至找到最小读数为止。2.8、当通过上述逐点测试法记录下波长与钬玻璃特征吸收波长值不一致并超出仪器技术指标规定的误差范围时(2nm ) ,则可按下列方法进行校正。打开仪器外壳 , 松开波长刻度盘上的固定螺钉 ,转动刻度盘,使刻度指示与特征吸收峰的波长值之间的误差在允许范围内 ,旋紧固定螺钉,装上外壳,重复 6.1 中的 18 步骤,实测仪器波长精度在允许范围内即可。2.9、校正周期每年一次。分光光度计校正记录校正日期: 校正人:测试波长,nm 355 356 357 358 359 360 361 362 363 364透射比,%T最小透射比: 对应波长:允许误差: 实测误差: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