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中国古代史总结.ppt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10438550 上传时间:2019-11-11 格式:PPT 页数:17 大小: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代史总结.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中国古代史总结.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中国古代史总结.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中国古代史总结.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中国古代史总结.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中国古代史单元小结,一、朝代更替,原始社会:公元前170万年公元前21世纪。 奴隶社会: 前2070年,夏朝建立; 前1600年,商朝建立; 前1046年-前 771年 西周建立和灭亡; 前770前476年 春秋时期: 前475前221年 战国时期 前221至公元220年 秦汉时期 220年至589年 三国南北朝时期: 581年至618年 隋朝 618年至907年 唐朝 907年至1368年 五代十国辽宋夏金元 1368年1644年 明朝 1644年-1840年 清朝,二、考点分布 必修一第一单元 必修二第一单元 必修三第一单元、第三单元 选修一第二、三、四单元,三、阶段特征(从经济、政治、思

2、想文化艺术方面归纳史实)(一)原始社会,(二)夏商西周时期奴隶制的产生、发展、鼎盛,(三)春秋战国时期奴隶社会的瓦解和封建社会的形成,(四)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封建社会的初步发展,(五)魏晋南北朝时期国分裂与民族融合,(六)隋唐时期封建社会的繁荣,(七)宋元时期封建经济的继续发展和国家统一,(八)明清时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封建社会的衰落。,(一)原始社会 1、经济方面: 农 业:世界农业起源地之一,最早距今1万年左右;刀耕火种,生产力低下;土地制度属于氏族公有。最早培植粟和水稻、 手工业:制陶、掌握冶铜技术,最早养蚕剿丝、织绸。 2、政治方面:晚期私有制产生、出现贫富分化和阶级

3、对立,形成民主推选首领的“禅让制”。 3、原始文化: 古代天文学的萌生:尧设火正,羲和三官,观测日月星辰 从劳动中产生原始歌谣、歌舞、中国诗歌、戏曲的源头 原始文字:六千多年前的“图画文字” 绘画的萌芽:壁画、彩陶画鹳鱼石斧图,(二)夏商西周时期奴隶制的产生、发展、鼎盛 1、经济: 农业:石器助耕(耜耕)井田制 工商:“工商食官”;青铜铸造,西周晚期出现铁器;商周的制瓷、丝织、商人经商; 城市:都城阳城、毫、殷、镐京、洛邑。 2、政治: 分封制 宗法制 王位世袭制及中央地方管理制度 3、科技文化:夏小正、“殷历”;甲骨文、金文,(三)春秋战国时期奴隶社会的瓦解和封建社会的形成 1、经济: 农业

4、:铁犁牛耕出现、井田制的瓦解与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形成。垄作法,都江堰; 手工业、商业:官营手工业继续发展,冶铁技术的进步;家庭手工业、民间手工业的兴起;2、政治: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兼并,“礼崩乐坏”; 各国改革变法,封建制度确立,秦灭六国统一。3、科技文化:“百家争鸣”;司南、皇帝内经;诗经、楚辞;帛画、人物龙凤图、人物龙图、优伶,(四)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封建社会的初步发展 1、经济:铁犁牛耕的推广,耕作技术进步;漕渠、白渠、龙首渠西汉官营手工业;冶铁、制瓷、丝织技术的进步重农抑商的政策,“丝绸之路” 2、政治: 秦的统一 秦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建立 西汉郡国并

5、行制及推恩令、尚书令、侍中的设立。 察举制度。 3、思想文化: “焚书坑儒”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造纸术、九章算术、氾胜之书汉赋文字的统一,绘画的发展,(五)魏晋南北朝时期分裂与民族融合 1、政治:分裂割据:少数民族内迁,北人南迁三省体制的形成与九品中正制,门阀制度北魏孝文帝改革与民族融合 2、经济: 江南的开发,耕作技术、灌溉工具的改进灌钢法、民间手工业与商业的摧残 3、科技文化:道教的兴起与佛教的盛行齐民要术志怪小说、书法绘画艺术的发展,(六)隋唐时期封建社会的繁荣 1、经济:均田制、耕作工具与灌溉工具,制瓷、 丝织技术的改进、民间手工业恢复发展国内外交通与城市、商业、对外贸易的 发展

6、2、政治:三省六部制与藩镇割据科举制的创立与完善 3、思想科技文化: 儒家面临的挑战;雕刻印刷与火药; 诗歌的黄金时代、传奇小说; 书法绘画的巨大成就,(七)宋元时期国家统一和封建经济的继续发展 1、政治: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北宋加强中央集权和君主专制;元朝的行省制度和中央机构;王安石变法。 2、经济:经济重心南移与耕作制度的进步;制瓷、丝织、棉纺织的发展特色;宋元商业的繁荣和城市的巨变;对外贸易的扩大。 3、科技文化:程朱理学、陆九渊的心学;印刷术、火药、指南针;郭守敬;宋词元曲与话本小说;行书与风俗画,(八)明清时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封建社会的衰落。 1、政治: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并发展到

7、了顶峰。 明朝废除丞相、内阁制度。 清朝中枢机构的演变和军机处的设置。 对外抵御倭寇、俄侵略,对内平定三藩之乱等 2、经济:封建经济占统治地位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农业生产工具的进步和耕地面积的增长 制瓷、丝织技术的进步 民间手工业的地位与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缓慢发展 明清商品经济的活跃 一条鞭法、地丁银制度 重农抑商与海禁、闭关锁国政策。 3、科技文化 传统科技的成就及与世界科技潮流的比较 明清小说 思想文化专制 具有民主色彩的反封建思想及思想家 明清文人画的成就京剧及艺术成就,中国古代赋役制度有哪些演变及趋势,春秋:齐国“相地而衰征”和鲁国“初税亩”(作用) 西汉:编户制度,依据资产和人丁

8、为依据承担国家的赋税和徭役、 兵役,北魏:租调制 唐朝前期:租庸调制内容:租即成年男子每年向官府缴纳一定量的谷物调即缴纳定量的绢或绵庸即纳绢代役,作用:农民负担减轻、保证财政收入,作用: a、征税原则:改变了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役制度,转变为主要按土地和资产征税,(“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 b、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有所放松,有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c、扩大了税源,增加了财政收入,相对减轻了农民负担。,唐朝后期:两税法 内容:a 分夏、秋两季征收b 按资产交纳户税 ,按亩交纳地税,北宋:募役法和方田均税法 特点:以钱代役、按亩纳税,明朝:一条鞭法特点:赋役合一、役入田亩;赋役征银,A、简

9、化了征税手续,减少了地方官员渔利百姓的行为。,C、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有利于农业商品化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B、相对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农民对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松弛。,作用:,作用:减轻负担、保证农业生产时间增加财政收入打击大地主、大官僚,,清(前期):摊丁入亩,特点:丁税平均摊入田赋中,征收统一的地丁银,作用:人身依附关系进一步松弛,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是赋役制度成熟的标志。,征税标准由以人丁为主逐步向以土地财产为主转变,反映了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松驰 农民由必须服徭役逐渐发展为纳绢代役(以“庸”为标志) 赋税由实物为主到货币为主转变(以一条鞭法为标志);反映了封建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 征税时间由不定时逐渐发展为基本定时(以两税法为标志) 税种由繁杂多项逐渐演变为简化单一(以一条鞭法为标志),中国古代赋役制度的演变特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