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问题、提问与提问能力,节选自学会提问:“学问”教学的理论研究与模式建构第七章,司成勇著,甘肃教育出版社编写:管善来,思维起始于问题鲁宾斯坦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毫无异议是问号 巴尔扎克,目录,第一部分:问题及分类 第二部分:问题设计原则与策略 第三部分:提问方式与类型与方法,目录,第一部分:问题及分类 第二部分:问题设计原则与策略 第三部分:提问方式、类型与方法,要探讨交流者的问题意识和提问能力培养的问题,当然离不开对问题、提问方法、提问能力的研究。1、只有把握住了问题的实质, 2、了解了问题的提问方法, 3、掌握了提问能力发展的规律和特点,交流才能顺利有效的实施。,11/11/2019,5,一、
2、问题的定义,定义问题:就是在一定条件下,人们为了实现某个目标,需要克服的障碍和有待解决的矛盾。,11/11/2019,6,二、问题的类型,客观事物是复杂多样的,由于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反映客观事物的问题也是复杂而多样的,人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由于认识角度和方法不同,人们对问题的类型划分也就有所不同。(一)以心理因素为标准进行分类 (二)以问题涉及的范围大小和难易程度为标准进行分类 (三)以科学研究的需要进行分类 (四)根据思维对象的特点和性质的不同划分问题的类型 (五)五根据问题的结构特点进行分类,11/11/2019,7,(一)以心理因素为标准进行分类,根
3、据解决问题过程需要的主要智力品质的不同,把问题分为记忆、事实性知识的问题、理解性知识问题和探索性知识的问题 根据问题涉及的心理因素的性质不同,可分为认识性问题,思想性问题和能力性问题 呈现新、发现型的创造性 基本问题、单元问题和元问题,11/11/2019,8,(一)以心理因素为标准进行分类,1 . 根据解决问题过程需要的主要智力品质的不同,把问题分为 记忆、事实性知识的问题、 理解性知识问题 探索性知识的问题,11/11/2019,9,考试大纲要求常用方法,(一)以心理因素为标准进行分类,2.根据问题涉及的心理因素的性质不同,可分为 认识性问题 思想性问题 能力性问题,11/11/2019,
4、10,这个决定了身边人做事的水平。首先是添砖加瓦还是拉屎放火,其次队友能不能跟上趟。,(一)以心理因素为标准进行分类,3.呈现型问题、发现型问题和创造性问题 呈现型问题是指给定的问题及思路和答案是现成的,直接体现了交流者的思想,这个问题是非主动参与的产物,往往追求标准答案,因而一定程度上压制求一质疑的精神,传统的教学中的问题大部分呈现为只呈现型问题。有人将此类垃圾称做约定性问题。 比较而言,发现的问题和创造性问题,更具有创造价值,其共同特点是, 从问题的产生过程来看,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思考探索的结果,具有一定的主动性, 问题解决过程来看。由于具有强烈的内驱力,学生通常会孜孜以求探索,探求,解决
5、,表现出执着的追求性, 从问题的本身特点来看他不是在老师统一的要求下的产物,具有一定的随机性,且更具个性,是个性思维的特点,,11/11/2019,11,论文常要求的,(一)以心理因素为标准进行分类,3.呈现型问题、发现型问题和创造性问题从问题的答案来看,具有一定的开放型。 二者的区别在于,创造问题是从未提出过的问题;而发现新问题的答案大多是已知的,发现学习的过程是一种创新情景,再创造人类认识的角度来看,未提供新简洁,但从学生认知的个性来说,是却是独立的发现去探索,这种探索过程中所形成的意识和思维,发展下去就是真正的创造发明。最具价值的是发现型问题。有人把这两个问题和成为判断性问题。,11/1
6、1/2019,12,(一)以心理因素为标准进行分类,4.英特尔未来教育体系对问题的分类:基本问题、单元问题和内容问题 基本问题是指在教学中的持久性提醒,我们必须利用更具挑战性,更具深层次的文学来揭示学科的丰富和复杂的内涵。他们存在于各个研究领域,最具历史性,重要性和最具争议的问题,要论体重,直接指向学科的核心思想和观前探究的问题,他们具有深刻的挑战性,但并非总能作为切入具体论题的成功通道。对于学生来讲,可能是太官方太抽象,成招并举,在教学中需要涉及比较具体问题的引导指导,基本问题的探究。 单元问题是只为了引导和指导基本问题而探究设计的比较具体的问题。单元问题是为基本问题提供学科特定的主题特定通
7、道。他为基本问题往往是上位和下位,具体和抽象部分和整体的关系。 内容技术是指向事实性知识的问题。他为学习者研究单元问题,并进行探究基本问题打造基础知识。其实按要盖泽尔的分类,基本问题和单元问题就属于发现型问题,而内容问题是呈现型、约定性问题,11/11/2019,13,人际交流的主要流程,研究太深入就会导致机器人控制人类世界的节奏,(二)以问题涉及的范围大小和难易程度为标准进行分类,根据问题涉及范围的大小,可分为大问题中问题和小问题, 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可分为艰难性问题和简单的问题。 根据问题的复杂程度和对事物认识的水平,可分为浅层问题和深层次问题。 根据问题是否涉及问题的事物的本质,可分为
8、本质性问题非本质性问题。,11/11/2019,14,看身边人的水平和层次,(三)以科学研究的需要进行分类,根据问题的性质及研究目的的不同,可分为为理论性问题和应用性问题。 根据问题的心理程度不同,可将问题分为承续性问题、再生性问题、热门及创见性问题和开拓性问题。 根据主体的存在与否,纳入到问题的情境中。大家问其区分为观察者的问题和参与者的问题,前者问的是发生了什么?将要发生什么后的问题?我将做什么?我想支持或者反对这种相互作用? 根据问题所属的研究对象的学术领域或性质来划分可分为哲学问题,科学问题,技术问题,技术问题。 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和是否具有学术性,可分为科学问题和生活问题。,11/1
9、1/2019,15,(三)以科学研究的需要进行分类,根据研究问题的性质及研究目的的不同,可分为可将问题类型划分为理论性问题和运行问题。根据问题的心理程度不同,可将问题分为,程序性问题,再生性问题,热门新闻及创见性问题和开拓性问题。根据主体的存在与否,纳入到问题的情境中。大家问其区分为观察者的问题和参与者的问题,前者问的是发生了什么?将要发生什么后的问题?我将做什么?我想支持或者反对这种相互作用?,11/11/2019,16,(三)以科学研究的需要进行分类,根据问题所属的研究对象的学术领域或性质来划分可分为哲学问题,科学问题,技术问题,技术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是包括。真善美正直美好幸福,什么样的人
10、才能得到幸福?我们探究怎样认识我们生活中的外部世界?世界上有没有一种如此确切的知识,已知一切有理性的人都不会对它加以质疑,记忆可以移植了,人类可以登上土星嘛,民族音乐是和人的消息乐的融合如何融合好好?5. 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和是否具有学术性,可分为科学问题和生活问题。,11/11/2019,17,(四)基本问题、单元问题和元问题,根据思维对象的特点和性质的不同划分问题的类型。 根据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主客体之间呈现出事实认知的关系、价值选择的关系、实际操作关系将问题分为实时问题,价值问题和操作问题。根据人们对问题的把握水平和层次可将问题,分为原问题,对象问题,元问题。还可以根据问题的内容的
11、抽象概括,理论化程度,可将其分为经验问题和概念问题或者是具体问题和抽象问题。,11/11/2019,18,(四)基本问题、单元问题和元问题,1 . 根据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主客体之间呈现出事实认知的关系、价值选择的关系、实际操作关系将问题分为实时问题,价值问题和操作问题。 实时问题注的是是或者否的判断事实是什么就是什么,对其认识和解决需要主体,保持客观和价值中立的态度。 价值问题隐然判断紧应该是什么或干什么去解决错误主体的利益,兴趣,信仰及其意识状态的制约。实际操作关系。你的操作问题。 操作问题是主体对客体进行干预活动,它在很大程度上具有技术性和艺术性的性质,要求,认识和态度的制约。,11
12、/11/2019,19,(四)基本问题、单元问题和元问题,2 . 根据人们对问题的把握水平和层次可将问题,分为原问题,对象问题,元问题。原问题是指在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中产生的问题。 对象问题是指具体事物,实践会对象所使用的语言是一套术语和符号有对象性语言描述的问题。 元问题是指在对象,后者是指在对问题的问题进行研究的时候,需要一套超出原来对象性语言的新的语言系统,元语言来描述的问题。3 . 还可以根据问题的内容的抽象概括,理论化程度,可将其分为经验问题和概念问题或者是具体问题和抽象问题。,11/11/2019,20,(五)根据问题的结构特点进行分类。,根据问题的结构特点进行分类。 根据问题的条
13、件和目标是否被明确规定,将问题分为规定,好的问题和规定不良的问题。 根据分析问题是否经常使用的问题,可将问题分为三类,归纳结构问题、类推问题,转换问题和排列问题。 根据问题的形式结构特点,可将问题分为判断性问题、叙述新问题、述理性问题、发散性问题。 采用综合分类的方法,将问题分为高层次问题与低层次问题,收敛型与发散型问题,过程性与内容性问题及问题。我们之所以要对它们进行分类,主要是为了认识和研究的需要。,11/11/2019,21,目录,第一部分:问题及分类 第二部分:问题设计原则与策略 第三部分:提问方式、类型与方法,目录,第二部分:问题设计原则与策略问题设计的原则 问题设计的策略 问题设计
14、含义与结构 提问问题的能力发展,一、问题设计的原则,一、问题设计的原则。,多元化的原则,对象中心原则,适度性原则,开放性、探究性原则,可迁移性原则。(一)多元化的原则。交流的目标是多维的,分层的和多种多样的内容是多种多样的。要求增强问题的丰富性,多样性,在涉及问题是要求注意改变,选择提出问题的角度提出方案,提问方式,变化问题的维度和层次,要求角度,维度,层次和变化方式的变化,拓展对象的思维,丰富对象的知识,以提高,人们发现了几个提出问题的能力。(二)对象中心原则。 交流都是围绕着对象进行,以对象的工作生活为中心。在设计和提出问题时,不能不看对象。 要注意对象的心理发展水平,知识准备程度,兴趣爱
15、好问题,意识和提问能力的发展状况, 根据对象的学习发展,设计水平,设计问题,要求调动对象对象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对象在问题设计和探索过程中得到锻炼和发展。,(三)适度性原则,时间是有限的。必须考虑时间的限制,可以提出多少问题和解决多少问题,都要适当的时间进行设计和预测,数量要适中,难度要适当。以实际提高对方的提问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家。要考虑交流的目标。交流内容的逻辑性。巧妙构思问题的排列顺序,引导对方有条不紊的提问和解决问题。你是开放性和探究性原则。(四)开放性,探究性原则。与问一答的传统的交流,过分注重问题的严密性,逻辑性,答案的规范性和标准化,导致对方的思维僵化问题,一是创新精神萎缩。
16、在设计过程中。被引导对方向权威挑战,困难挑战,自我挑战,大胆的提出问题,积极的研究问题,勇于提出自己个性化,创造性的见解。(五)可迁移性原则。在问题设计过程中。先提出一些基本的问题,然后引导对方联想和发散,提出更广更新的问题,使得对方的知识和信息广泛的前移对大自然生活和重大的问题产生兴趣,从而创造性的提问和探索问题之路。,一、问题设计的原则。,二、问题设计的策略,二、问题设计的策略,影响设计和展示的质量和水平,设计策略有意识地引导参与。 包括激励策略,体悟策略,生活化策略,挑战性策略。 (一)激励策略。在问题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察问题的性质范围,以及交流对象的关系,尽量选择他们生活中范围里面尽
17、量选择他们生活范围中的问题,或向往到生活中的问题,以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要努力创造出一种宽容,协调,支持的学习氛围,要有问责,敢问越问。 (二)体悟策略。对于知识技能,信息掌握来说,往往是看着容易做着难提问的技巧的训练,尤其如此。必须组织交流对象,进行提问和实现实践,也要有对象去观察,体悟,体验,探索和交流,从而增强问题意识和提问能力。 (三)生活化策略。 (四)挑战性策略。过难的问题会使对方产生挫折性挫折感,影响其积极性,过一优势的他们没对学习没有挑战性,不会激发其热情,只有根据对象的具体情况,设计出与之相适应的问题,使问题的难易度与他们的发展水平相吻合,才能掉东西积极性,积极的投入了
18、,就发现嫉妒和探索之中。才能调动对象的积极性,是其积极投入问题的发现,提出和探索之中。难易程度,最好是在对象最近发展区区域范围内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交流的结果往往达到最佳。,三、问题设计含义与结构,三、提问能力的含义与结构。,是认知策略,又是元认知策略,因为问问题的过程,通过集中与一个主要的思想而提高理解力,也检验了自己对这一思想的内容是否已知对象的提问是一个人追的过程,提问是一种有效的认知发展途径。提问是一种一般智力不满足和倔强的情绪状态,从行为的角度来。但有时候,这是因为。请问是一种行为的变化,这种变化会带来超越行为的变化本身的个体内部的变化,其中一些变化是重要的。问题提出的能力是根据一定的
19、目的运用已有的情景和经验产生并表达新发现问题的一种思维活动。创造型问题提出能力,运用已有情景和经验,在独特、新颖、有价值或恰当地创新问题,并回答过程中,表现出智力品质或能力。 提问能力要素结构,问题意识、发现问题的能力、提出问题的能力、评价问题的能力。提问能力实际上是一种观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与综合能力,它与人的智力水平和创造力水平密切相关。 提问能力是一种比较复杂的能力,他的综合性和复杂性来看,必须注意和把握它的结构,以便按照提问能力的特点和要求,对交流对象有意识的培养和训练。思维能力可分为,分析能力综合能力,抽象能力,概括能力等几个要素,在提问能力的整体结构中,思维能力又是其核心的要
20、素。,四、提问问题的能力发展,提问问题的能力发展自发提问阶段,半自发体温阶段,自觉提问阶段,高度自觉提问阶段自发提问阶段:有提问的冲动和本能性,纯真和自然地流露。一般不考虑问题提出的方式方法和适当性。很冒失。 半自发提问阶段:有提问的冲动和本能性,但是开始考虑问题的适当性和提问对象的可接受性。提问的方式方法简单,不会选择合适的角度和方法。 自觉提问阶段:自觉观察事物,发现和提出问题。问题日益广泛,注意思考提问问题的角度和方法。探索和实践精神不强。 高度自觉提问阶段:提出自己学习工作中的有价值问题,请教他人或者自己独立探讨核研究。,看到这个分析感觉自己还不够成熟。,目录,第一部分:问题及分类 第
21、二部分:问题设计原则与策略 第三部分:提问方式、类型与方法,提问的方式、类型与方法。,一、提问的方式与方法 二、提问类型与方法,一、提问的方式与方法,在探讨发散性思维训练,问题是设计了一些提问方式:发散型提问,互逆型提问,推想型提问。 发散型提问,是在交流过程中设计发散性问题,引导对方多角度多方面的思考。 互逆型型提问,是指在交流的过程中进行一定程度的正向思维训练后,根据对象掌握的情况,适时地设计互变式问题,培养对象的逆向思维能力。 推想型提问,在对象独立阅读的情况下,启发对方的想象力,深入思考。深入思考关键,找出令人思考的问题。找出问题的方法主要有,自我测验法,异同,比较法,反面提问法,逻辑
22、检查法,因果变革法,多角度思考法。,二、提问类型与方法低级认知提问,高级认知提问,(一)低级认知提问包括: 回忆提问 理解提问 运用提问,二、提问类型与方法低级认知提问,高级认知提问,(二)高级认知提问这是一个能够引起他人内心新知识的提问。通常不止有一个现成的正确答案而去,而是需要人们自己思考作出回答,并根据提问的意图判断答案是否有道理,具有创造性,或者在几个答案中进行比较,选择一个更优的答案。包括分析提问,综合提问,评价提问。 分析提问,既要求人们对识别条件。分析提问,即要求人们识别条件与原因,或找出条件与条件之间的关系,原因与结果之间的关系的提问,他没有现成的答案,需要人们运用已有的知识和
23、经验,寻找,根据组织语言进行解释或鉴别,进行比较高级的思维活动。如果你认为什么是有哪几部分组成,有了什么就会怎么样,什么有什么又怎样的关系你说这个有什么根据?为什么? 综合提问及要求,人们在脑海里迅速检索出与问题有关的知识,并对这些知识进行分析和综合,得出崭新的结论的提问人们预警性的回答,提问,即要求人们敏捷的表达自己思想与印象的提问,综合提问的表达形式一般是根据什么你能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吧,为了什么?我们应该怎么做?如果这样会出现怎样的情况?假如是这样,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呢? 评价提问即要求人们对运用自己的思想观点,评价原则,以及已有的知识,对事物事件进行评价,平静鼓励人们进行大胆的评价,并提出怎样的评价的理由的提问。一般都会通过为什么促进人们对事物的判断,你是否同意,是否认为觉得这个相信什么?这都是为什么?,问题、提问与提问能力,节选自学会提问:“学问”教学的理论研究与模式建构第七章,司成勇著,甘肃教育出版社编写:管善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