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剖析报告2008年,学院被确定为“福建省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立项建设单位,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被学院确定为示范性建设中五大重点建设专业之一。自立项建设以来,按照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件精神和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教高200614号),根据福建省教育厅、财政厅关于省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管理的部署,在学院党委、行政的统一领导、指挥下,项目全体建设人员经过不懈努力,按照福建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省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方案,顺利完成了各项建设工作,并
2、根据学院关于后示范性建设要求进行了进一步的落实与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现对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建设情况总结如下:一、专业建设概况在学院党政领导下,通过项目组全体建设人员的共同努力,已经完成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建设项目各项任务,实现了建设方案规定的建设目标并按照学院后示范性建设要求进行了深入的落实与实践,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于2004年开设、招生,2010年被福建省教育厅确定为省级精品专业建设项目,2013年确定为省级示范性重点建设专业。本专业现有教师22人,其中专任教师10名、企业兼职教师12名;专任教师中副教授2名、讲师7名、省级专业带头人1名、省级教学名师1人,双师素质比
3、例78.6%。4个校内实训基地,16家校外实训基地。省级精品课程1门,院级精品课程5门,优质核心课程6门。主编出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等4部。二、专业定位福建省作为中国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之一,信息产业的总产值连续八年居全省工业系统之首。福建省信息产业“十二五”规划目标提出:福建省信息产业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到2015年,销售总收入突破万亿元,年均增长20,实现增加值4800亿元,占全省GDP比重超过15;其中信息产品制造业年销售收入6400亿元,年均增长18。“十二五”期间,福建省信息产业从业人员需要增加66万人,年均需求分别约为13.2 万人,其中高技能型人才比例约占5
4、0%以上。通过对电子信息类专业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岗位进行调研,结合调查问卷统计,得到电子信息技术专业高职毕业生就业岗位分布情况如图2-1:图2-1 毕业生就业岗位分布从调查情况分析显示,目前福建省在电子信息制造业中急需从事电子产品生产装配、工艺与品质管理、产品维修、电子产品设计、开发和技术推广的生产第一线的技术人员。因此,本专业培养目标主要定位于:工作在生产与工程一线,具有扎实的电子技术、信息技术理论基础和熟练的实践技能,能胜任电子产品的生产工艺管理、装配调试、测试维修、营销与技术支持、产品研发助理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3、课程体系与课程建设与改革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2008年学院把电子
5、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作为改革试点专业,并从2008级学生中开始构建和实施了一年三学期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第一学年在学生进校学习一些职业基础课程和少部分职业岗位课程后,根据企业生产的一般规律安排在4-5月份到现场进行电子产品生产工艺过程实习,第二学年学生主要学习大部分的职业岗位课程,第二学年第三学期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并组织学生利用暑假时间到合作办学企业进行2个月“预就业”,企业按照新招员工的要求和待遇对学生进行培训和管理,学院也派专任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进行辅导和管理。第三学年学生主要学习职业拓展课程,提升学生的综合技术应用能力和岗位拓展能力,在第三学年的第五进行毕业设计、第六学期进行顶岗
6、实习。这种人才培养模式符合高职学生的学习和认知规律,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自觉学习,解决大众化教育中存在的学生“厌学”或者说学习动力不足、毕业生职业岗位能力差的问题。学生能及时把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运用于实践,巩固校内所学理论、技能,能够让学生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进行综合技能训练。学生在实习中遇到自己暂时解决不了的问题、现场人员的吃苦精神、甚至“冷眼和嘲讽”等,都会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从而使学生能够带着问题去学习,提高校内教学的效果,也使教师有更多时间到现场实践,实现人才培养与职业岗位标准的零距离对接。经过示范建设的再实践、再认识,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根据自身专业特点,以学校一年三学期工学
7、交替人才培养模式为基础,通过进一步凝练升华、完善和丰富,总结出“产品导向、融入式”的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在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2008级、2009级、2010级试点运行,学生岗位核心能力显著,取得了满意效果。创新校企合作机制,构建以电子产品设计、生产、技术服务、营销为导向,以行业、企业为依托的产学研结合的“订单培养、教学合作、管理参与、师资共享、实训互融”全方位融入企业的“融入式”校企合作新模式。成立由校企成员共同参与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对电子行业人才需求进行调研,学生就业,新专业开发,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等重大问题提供信息和提出建议,定期召开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分析、论证确定专业人才
8、培养目标和定位、人才培养规格,校企共同制订了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建设了一套符合专业培养目标、适应就业岗位要求,结构合理,科学可行的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领域课程体系,共同制订课程标准,共同建设精品课程,共同实施教学。与企业建立紧密联系,创新了“订单培养、教学合作、管理参与、师资共享、实训互融”的“融入式”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新模式,把“以电子产品设计、生产、技术服务和营销能力为主线”的培养要求切实贯穿到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中,按照“基本技能+综合技能+岗位技能”的递进关系,分解融入三个培养模块,将基本素质、专业基本知识、专业基本能力融入基本技能模块,将专业知识、专业能力融入到综合技能模块,将
9、创新创业能力、应用能力融入到岗位技能模块。见图2企业参 观顶岗实习专业基本技能专业基本知识专业能力关键能力单项技能训练综合技能储备综合技能提升岗 位 技 能 模 块职 业 综合技 能 模 块基本 技 能 模 块二年级三年级企业 学校第6学期第14学期第5学期一年级电 子 产 品图2“产品导向、融入式”人才培养模式图基本技能模块,重点完成电子元器件识别、常规电子仪器使用、基本电子测量技术,电子电路制作与调试,单片机应用技术,电子电路设计等专业基本知识、基本能力的培养;时间安排在第一至第四学期,采用融“教、学、做”为一体的教学方法,根据关键能力,基本能力的培养要求,校企双方教师共同参与,实施项目教
10、学,以学生基本技能培养为重点,将学生专业基本技能训练与理论教学结合起来,根据能力培养的需要安排在一体化教室、校内实训室、生产性实训基地,采用“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实施教学,边学边练,边练边学,通过学训交替,使学生在掌握关键能力的同时掌握专业基本技能,为专业技能模块学习打下专业基础。综合技能模块,集中安排在校内、外实训基地,采用“前校后厂”的方式,重点实施电子装配调试技术、电子设计技术开发,主动融入企业,将企业实际生产任务及实际项目设计融入创新基本能力等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的培养,时间安排在第四学期,其中有一个月的时间安排在福州鑫诺通讯科技有限公司、福州鑫宇电子有限公司、福州苍乐电子企业有限公司
11、、三明集光照片科技有限公司等校外实训基地,在校外实训基地提供的学生实训生产线上,以校外兼职教师教学为主、校内辅导教师为辅,采用学习与实际工作一致、学习与工作结合的教学方式,边学边做,边做边学,采用两种一体化实训教学模式实施教学,一种是“工学交替”顶岗实训的教学模式,该实训教学模式将学生分成4组,12人/组,以组为单位,每组负责一条生产线,每2组实训的学生组合成A班(分别为A1、A2组)、B班(分别为B1、B2组),A、B二班轮流授课、实训,采用 “学训交替”的方式,进行轮班实训,轮班授课;另一种 “教、学、做一体化” 顶岗实训的教学模式,该实训教学模式将学生分成4组,12人/组,以组为单位,每
12、组负责一条生产线,共计4条生产线顶岗实训,融“教、学、做”为一体,采用 “学中做、做中学”一体化教学的方式,进行生产实训;经过一个月的两种实训教学模式实训结束后,对顶岗实训优秀学员进行表彰,获得顶岗实训优秀学员的学生,将作为校外实训基地企业的储备干部,毕业后优先录用,实现学生的“预就业” ,通过该综合技能模块的训练,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具备综合职业能力,为实现与企业深度融合奠定基础。岗位技能模块,重点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所有生产环节的顶岗实习,结合企业工作岗位进行轮岗实习,与企业深度融合培养学生职业能力,时间安排在第六学期。由专业指导教师带队,由企业生产一线的高级工程技术人员现场指导,学生在
13、顶岗实习过程中,必须填写毕业实践(顶岗实习)手册,并撰写顶岗实习报告,指导教师必须填写指导毕业实践(顶岗实习)工作手册,全程跟踪指导,最后由专业指导教师与企业指导教师共同综合评定学生实习成绩;学生熟练岗位技能,形成综合职业能力,完成毕业实践与考证,获得职业资格证,实现无缝就业。2、构建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首先,确定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学习领域课程的开发及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召开了企业实践专家访谈会、研讨会,通过与现场专家的交流,与企业实践专家共同探讨;通过网上人才招聘对人才规格、岗位需求、能力的分析,明确岗位能力要求。要求企业实践专家根据自己的职业成长过程确定专业从业人员不同阶段的典型工
14、作任务,并进一步探讨了每一个学习领域的工作与学习内容,确定了电子产品生产工艺与管理、电子电路CAD技术、电子产品质量管理、电子产品检验技术、电子产品检修技术、电子产品设计、单片机应用技术、企业会计、电子产品营销、电子企业管理十门学习领域课程。为进一步完善基于工作过程的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学习领域课程体系,在明确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和典型工作任务的基础上,通过调研分析并经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论证等路径,将学习领域课程的设置更合理、将学习情境设计得更贴近市场,并得出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的工作任务有:电子产品的辅助设计、电子产品生产与品质管理、设备安装与现场组织、电子产品维修、销售与技术支持等。其次,企
15、业对高技能人才的职业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突出,为此,主要针对实验、实训和实习这三个层次的实践教学环节进行改革。并且将专业理论课的教室与实验室合二为一,为“学中做、做中学”创造条件。做到基于工作过程的六个步骤组织实施教学过程;基于课程任务实施组建课程教学团队,设计配备实验实训条件;基于工作过程要求开发工学结合的优质教学资源;最终开发设计与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课程教学模式;在“教学做”一体化教室中,采用“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方法,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设计“学习准备、工作计划、任务实施、成果检查、过程考核与学业评价”的学习过程,以实现学生自我调控、自主学习的课程教学目标。在教学实施过程中
16、,我们选取实用性强,与生产实际很贴近的学习情境,每个学习情境的教学组织,都包含“教”、“学”和“做”三个方面,在“教”的方面,在考虑到常规的教学准备、教学组织、教学内容、教学评价等环节的基础上,更注重教学过程应以行动为导向,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增加模拟行业企业实际工作岗位的工作过程。在“学”的方面,将每个学习任务以项目单的形式出现,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针对项目进行思考、分析,做出项目设计方案。在“做”的方面,在一体化教室中,利用仿真品和实际电路测试,完成项目作品,如同在工作岗位的工作过程。要实现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必须走校企合作的道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此,我们以校
17、企合作为平台,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以产品导向和行动导向的课程开发为切入点,通过校企紧密合作,创新工学结合的“产品导向、融入式”人才培养模式。该人才培养模式围绕“培养什么人?谁来培养?怎样培养?”三个问题,通过校企合作,以产品导向、行动为导向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构建“教、学、做”一体化课程体系,选择与重构教学内容,采用行动教学法实施教学做一体化、生产性实训、顶岗实习的教学。课程体系的构建、教学内容的选择与重构、教学任务和项目的选择、师资队伍、实践教学条件、环境氛围的建设、教学监控与评价等,即人才培养全过程都是通过校企合作共同完成。我们先后在厦门、福州、三明、泉州、漳州等地,对厦门华联电
18、子股份有限公司、厦门优立特电子有限公司、厦门TDK公司(日资)、厦门达运精密工业有限公司(台资)、福州苍乐电子工业有限公司、福州高意科技公司、福州鑫诺通讯科技有限公司、福州鑫宇电子有限公司、三明集光照明科技有限公司、福建嘉能科技有限公司等以及福建人才信息网等十几家网络人才招聘网,进行新一轮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岗位群)及岗位职业能力调研,深入了解行业、企业的人才需求数量和人才规格的新要求,使我们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更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与厦门华联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厦门优立特电子有限公司、福州苍乐电子有限公司、福州鑫诺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强强联合,共同开展订单班培养工作,在“合作开发专业课程、共同建设
19、师资队伍、合作开展课题研究、共同建设实训基地、合作建设教学软环境、共同组织教学工作、共同开展教学评价”七个方面的深度合作,为这些企业量身打造出一批又一批“专用规格”的高技能人才。为做好企业订单式的人才培养工作,成立了由双方人员组成的专业指导委员会。根据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协议,负责专门教育教学及各方面的工作组织与管理;合作双方在教学指导委员会的协调下,汇集双方的专家,从学生未来的岗位能力、社会能力、方法能力入手,从工作过程、工艺流程分析,重构课程内容和课程体系,形成新的工学结合的教学计划,合作开发工作过程系统化教材;校企双方共同组建师资队伍,学院从相关专业中抽调骨干教师,到企业参加专业培训或顶岗锻
20、炼,取得职业资格证书。企业选调来自于生产、管理一线技术骨干作为学院学生顶岗实习的兼职教师并到学院参加培训、学习;双方共同参与教学与管理全过程。第二到第四学期,利用校内专业实训基地,由学院教师和企业工程师进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第五六学期到企业顶岗实习。双方按照共同商定的毕业生评价考核体系,对订单培养毕业生进行考核评价,合格者进入订单企业工作。实行 “产品导向、融入式”的人才培养模式,推行“工学交替”顶岗实训的教学模式及“教、学、做一体化” 顶岗实训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室与实训”的一体化教学,学训交替,不仅使学生具备综合职业能力,同时实现学生的“预就业” ,该两种一体化实训教学模式实施近三
21、年以来,深受学生与企业的欢迎,辐射的专业群的学生纷纷主动要求参加训练,电子企业也主动上门要求合作,实训试点单位从原来的厦门华联股份有限公司扩大到福州苍乐电子企业有限公司、福州鑫宇电子有限公司、福州鑫诺通讯科技有限公司、厦门优立特电子有限公司等单位,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受到社会和企业的好评,依托校内实训基地,培养学生针对岗位群实行真实企业环境的综合技能培训,以企业兼职教师为主,完成顶岗实习前技能准备;依托校外实训基地,专业教师带队,企业工程师指导,双方共同考核,完成企业生产实训;实行企业提出要求、全过程参与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实现学校与企业无
22、缝对接,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率,毕业生就业率连续3年为98%以上,获得社会和企业的好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依据企业和人才能力需求调研结果确定职业(岗位群)能力模块及其职业能力,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采用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具有产品生产操作、检测调试、设备维护、应用设计等核心能力;以能力为主线,以工作任务为导向,将电子行业等技能鉴定融入课程体系中,构建“教、学、做”一体化课程体系。通过“订单式”人才培养计划的实施,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科学的创新精神和熟练的专业技能。在深入细致调研的基础上,我们邀请了行业、企业的资深专家,如叶利康(厦门华联电子)、王炳华(福州鑫宇电子)、周朝阳(
23、厦门TDK)、魏青(三明集光照明)、王忠(福州华映光电)、张伟(福建鑫诺通讯)等,与校内专业教师共同开发制定了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中有2/6是电子行业企业一专家。行业企业专家的参与,使制定出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更能紧跟电子技术发展的时代步伐,体现电子行业、企业改革的人才要求。制定并已实施课程体系见下图1。形势政策与就业指导高等数学电路基础CAD工程制图数字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毛邓三”概论体育实用英语计算机基础形势政策与就业指导高频电子技术电子产品设计电子电路CAD技术电子产品装配与调试电子产品检修技术单片机应用技术电子产品检验技术电子产品工艺与管理企业会计电子企
24、业管理电子产品营销顶 岗 实 习产品生产与管理技术服务产品营销产品开发岗位基本素质 专业能力 核心能力职业主干课职业基础课人文素质课 职业资格认证3、教学内容改革。以电子产品设计、生产、营销过程为导向,加强课程建设,深化教学改革,按照从岗位工作任务典型工作任务行动领域学习领域学习情境设计的课程开发思路,细化和优化课程体系及课程内容,实现课程与岗位任务对接。针对课程内容和教学要求确定课程教学模式,改革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提高课程的针对性、实用性、实践性、有效性。以岗位工作任务为载体,通过岗位工作过程与教学过程分析,完成专业知识的解构与重构;以岗位工作能力培养为核心,确定融“教、学、做”为一体的课
25、程教学内容休系;加强岗位技能训练,突出岗位能力培养,实现基于工作过程进行工学结合课程构建与开发的目标。 做到每门专业核心课程有一名专任骨干教师负责,并有一名企业技术人员具休指导,其它人员参与,形成了一支专业水平高、工作能力强、具有良好协作精神的课程建设团队。并从课程定位、教学目标、学习内容、学时分配、教学设计、考核要求、教学条件等方案制定课程标准,从而规范课程建设,课程标准详见附件材料。课程教学内容注重引入行业、企业技术标准和职业资格标准,按照“贴近项目、贴近生产、贴近技术、贴近工艺”要求进行课程改革与建设,保持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内容的一致性;借鉴专业各研究方向最新科技成果,体现新技术、新材料
26、、新工艺、新设备,反映专业技术领域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提高学生质量意识、企业管理意识;在课程教材编写时,打破传统学科体系教材模式,运用理实一休化设计方法,形成理论与实训“融通”的教材,并且在教材形式上创新多样。具休课程及教材建设成果,见表1所列。表1课程及教材建设成果一览表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示意图社会能力方法能力4、职业道德、职业能力与职业核心能力系统化设计。在职业道德系统化设计方面,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和提高职业道德素养为目的,以电子产品文化为核心,引入企业职业氛围,加强专业的职业教育文化建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体建设措施:加强职业教育文化内涵建设,将职业教育文化建设贯穿人
27、才培养的全过程,融入到职业岗位课程的各个教育、教学环节,提高学生对电子产品文化的认同感;注重环境文化建设,在实训室内的墙壁上,展示各类电子产品的历史,尤其是LED的发展前景,并通过署假、寒假的社会实践,安排学生到企业实习,提高学生的专业荣誉感和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渗透企业文化建设,在实训室外的走廊上和实训室内的墙壁上,集中展示与学校深度融合企业的成果与业绩,展示国内著名电子企业的管理理念、经营理念、管理制度、企业文化和杰出贡献;举办各种类型的技能操作竞赛,使学生能够尽早了解企业,并能尽快融入企业环境。 对职业核心能力以工作任务为载体,进行系统化工作过程分析,确定其培养路径、培训课程、考核方法
28、。在课程教学设计和实施过程中,做到“教、学、做合一”,培养学生独立进行电子产品信息收集、工艺文件编制、技术交流、施工组织、质量管理、产品营销的能力,实现培养目标与岗位要求的对接。 职业能力设计见表2,职业核心能力系统化设计见表3表2职业能力表专业能力 社会能力 方法能力(1)掌握电子技术的基本知识;(2)了解电子产品的基本生产工艺,掌握产品装配技术;(3)熟悉各种测试仪器、仪表的使用;(4)掌握电子产品的检验、测试方法(1)具有强烈的事业心、高度的责任感和正直的品质; (2)遵守职业道德规范,诚实守信;(3)互助协作,具(1)具有较强的分析、判断和概括能力,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2)具有良
29、好的学习能力和较强的外序 号 课程名称 课程建设内容 工学结合教材成果 课程建设成果1 电子技术 正式出版教材 省级精品课程2 单片机技术应用 院级精品课程3 电子电路CAD 正式出版教材 院级精品课程4 电子产品检修技术 院级精品课程5 电子产品工艺与管理 院级精品课程6 顶岗实习精品课程建设要求1.课程标准2.说课课件3.课程教学方案设计4.课程教学课件5.课程网站6.建设项目验收表院级精品课程7 光电工程概论 闽台联合编写 闽台合作课程8 LED照明系统之分析与设计课程标准、课件、应用软件。 闽台联合编写 闽台合作课程,熟悉产品的检验标准;(5)能根据电子设备使用要求正确操作和使用设备,
30、会选用恰当的仪器仪表进行检修、测试;(6)掌握产品的维修方法,熟悉维修流程,能根据故障现象正确判断故障部位,快速查找故障点并排除故障;(7)熟悉产品开发的流程,能够根据客户需求进行技术分析、论证,确定开发方案;(8)掌握电子电路的设计方法,熟练掌握电路原理图设计及线路板的制作方法;(9)掌握电路仿真方法,能够使用开发软件进行设计编程;(10)掌握产品设备的现场安装、调试方法;(11)掌握产品的销售与售后服务的能力;(12)掌握市场经济、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初步生产组织、质量管理能力。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4)工作踏实,勤奋好学,思维严谨;(5)具有良好的质量意识及安全工作意识;(6)良好的沟
31、通协调能力,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7)具有一定的市场调研和分析能力。语阅读能力,能及时学识了解电子技术的发展方向及新技术的应用;(3)具有较好的文字处理能力及计算机使用能力;(4)具有初步的企业管理方法和能力。表3职业核心能力表模块的知识结构及相应能力要求序号核心能力模块本模块具备的知识结构 初级 中级 高级1电子产品装配能力电路基础电子技术电子产品安装、制作技术LED技术(封装)具有电子电路的识读能力。掌握安装工具和仪器的正确使用。掌握电子仪器仪表的正确使用。掌握元器件的检验与筛选技术。能按电路图和工艺要求正确安装焊接电路。掌握微型贴片元件的结构识别、检测和焊装方法。掌握表面安装(SMT)技
32、术及其新型焊装设备的应用能力。掌握LED光管封装技术。2电子产品生产工艺管理能力电子产品安装、制作技术电子产品生产工艺与管理技术掌握元器件的装配技术。掌握焊接质量检测技术。掌握表面安装技术工艺流程。掌握整机布线和装配工艺。掌握整机总装工艺流程、整机静电保护和整机调试检测的主要检测工艺。3电子产品质量管理能力电子产品生产与质量管理熟悉工艺管理岗位的技能。执行工艺规程和质量管理体系的能力。掌握电子产品质量管理体系。掌握ISO9000系列国际质量标准体系。具有制定生产计划和按计划组织电子产品的安全生产和质量监控管理的能力。4电子产品检修能力电子产品检验技术电子产品检修技术能够正确阅读分析电路原理图和
33、方框图。掌握电路故障分析与检测方法。具有简单整机电路的分析、检测能力。常用电子产品的故障检修能力。排除电路出现的常见故障能力。5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能力电子电路设计与CAD技术单片机技术应用电子产品设计电子产品开发制作具有查阅相关电子元器件资料的能力。正确选用、测试典型电子元器件的能力。掌握简单电子电路设计的方法。具备计算机辅助设计和PCB板制作的能力。掌握电子电路总体设计的方法;掌握单片机程序的编制与调试;掌握电子产品设计与创新方法;利用电路仿真软件进行电子产品分析、电路改造和故障分析的能力。5、开发主干课程一体化教材。为了保证新课程体系教学的顺利实施,在企业技术人员帮助卜,组织编写与课程体系
34、相配套的理论与实训“融通”的教材。教材从形式上打破传统学科体系教材模式,把课程的知识点、技能点结合起来,从内容上引入企业、行业技术标准和职业资格标准,更加贴近生产、贴近实际、贴近工艺,体现了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方法,反应专业技术领域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突出了职业性、实用性和针对性。具休工学结合教材材料详见课程建设附件内容。6、实施“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职业岗位课程教学以行动导向或项目引领开展教学设计和组织实施教学,使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团队学习的创造性,培养学生独立进行电子产品生产信息收集、方案策划、组织管理、质量管理、市场营销等方面能力。通过校内
35、工学结合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专业必备的理论知识和单项技能,培养职业索质;经过校外实习,使学生掌握岗位综合技能,培养综合职业素质,实现与职业岗位对接。7、实行“双证书”制度。木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应取得的证书为:福建省高等学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等级一级合格证书;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合格证书;电子产品检验工、电子设备装接工、维修电工高级职业资格证书至少一项。8、教学资源库建设。汲取专业前沿、行业发展的相关信息,建设包括网络课程、职业技能库、专业教学软件、行业规范、工程法规、工程案例、教学视频、直播教室等教学资源库,构建校内外共亨的专业学习平台。四、实践教学设计与实施1、实验实训条件建设(1)
36、校内实训室建设。注重校内一体化实训室建设,按照“源于现场、高于现场”的要求,以“集成、共享、开放”为目标,整合现有专业群实训资源,充实和重建了电子技术实验室、家用电器实验室、电子工艺实训室,将它们整合为电子基本技能实训室、电子产品检修实训室;新建了电子创新实训室;建成了省级财政支持的生产性实习基地光电子应用实训中心。特别是生产性的光电子应用实训中心,它具有备了生产和实训的双重功能,在进行加工、生产电子产品的同时,锻炼了一批在其中兼职的专业教师的生产、实践能力,使教师们具有一线生产工作经验,成为学生学习的教师和生产实践的工程师,真正成为“双师型”教师。它还具备为学生提供真实生产环境的实训、实习机
37、会,将“教、学、做”融为一体,融入到产品生产过程中。具体校内实训室建设成果,见表4所列。表4校内实训室建设成果一览表序号 实训室名称开出实训项目 服务课程1电子基本技能实训室(扩建、改造)1、电子技术基础实验、实训2、电子测量技术实验、实训3、电子安装工艺实训(1)电子技术基础(2)模拟电子技术(3)数字电子技术(3)电子产品检验技术(4)电子产品工艺与质量管理2电子产品检修实训室(扩建、改造)1、家用电器基础实验2、电子产品安装维修实训3、手机维修基础实验4、手机维修实训(1)电子产品维修技术(2)手机原理与维修3电子创新实训室(新建)1、电子CAD基础实验2、电子电路设计实训3、单片机基础
38、实验4、电路板制作实训:5、电子电路仿真实训6、单片机仿真实验项目(1)电子CAD技术(2)电子设计制作技术(3)单片机应用技术4光电子应用实训中心(新建、省财政支持)1、THT电子产品装配生产线;2、SMT产品装配生产线;3、LED元器件封装;4、LED照明应用及装配。(1)电子技术基础(2)模拟电子技术(3)数字电子技术(3)电子产品检验技术(4)电子产品工艺与质量管理(5)顶岗实习(6)LED 技术(2)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充分利用福建省电子信息大省和海峡西岸经济圈优势,借助闽台联合办学等平台,探索校企、校校企双赢机制,扩大合作领域,实现深度融合,与多家电子信息类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满足
39、学生工学交替、顶岗实习,实现了校内实训与校外实习的有机衔接与融通。同时建立有企业参与的管理体系、保障体系和监控体系,提高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其他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成果,见表5所列。表5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成果一览表序 号 实习基地单位名称企业性质建设时间 服务专业l 福建亿冠晶光电有限公 司 中型 2010.8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通信技术2 厦门华联电子股份有限 公司 股份上 市 2006.8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通信技术 、光电技术3 福建嘉能光电科技有限 公司 中型 2009.8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光电技术4 福建省苍乐电子企业有 限公司 大型 2009.3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通信技术 、光电技术
40、5 福州鑫宇电子有限公司 大型 2009.3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通信技术6 福州高意科技有限公司 大型 2010.8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通信技术 、光电技术7 厦门优立特电子有限公 司 中型 2010.8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光电技术8 达运精密工业(厦门) 有限公司 台资大 型 2010.10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光电技术9 三明集光照明科技有限 公司 中型 2010.2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光电技术10 厦门TDK有限公司 日资大 型 2010.4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11 福州华映光电股份有限 公司 大型上 市 2010.7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12 厦门友达光电有限公司 厦门分公司 台资中 型 20
41、10.7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2、实践教学设计与实施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积累实践经验最重要的环节。针对本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尤其是实践能力的具体要求,教学项目的设计必须以具体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目标,并以此为依据来建设相关实验、实训场所,配置相关仪器设备。实践教学分为校内和校外两种实施方式。校内实践教学主要培养学生的单项职业技能和初级职业能力,校外实践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并积累经验。本专业的校内实践教学场所主要包括电路基础实验室、电子技术实验室、电子创新实训室、电子安装实训室、通信综合实训室、电子产品检修实训室、生产性实训基地光电子技术应用中心。主要用来进行项目化课程的实施
42、和生产性实训教学。实训场所的设置与能力培养的对应关系如表6所示。表6 校内实训场所与能力培养的对应关系表实训场所 实训项目 培养能力电路基础实验室 电路基础实验电子技术实验室 电子电路实验电子安装实训室 电子电路装配与检测电子技术基础应用能力光电子技术应用中心 电子产品生产工艺管理及文件设计 生产与工艺管理能力电子安装实训室 电子电路整机安装调试维修电子产品检修实训室 电子产品检测、检修维修 测试、维修能力印刷电路板设计与制板单片机内部资源与接口应用设计电子创新实训室整机电路设计与制作电子产品开发能力校外实践教学主要依靠校外实训基地来实现,主要完成顶岗实习、生产性实训课程的教学任务,以弥补校内
43、实训条件的不足,目前已经建立起校外实训基地16家。在实施过程中,企业的管理和技术人员担任主角,承担主要的教学指导与管理考核任务,学生以准员工的身份参加学习和实践,并完成规定的学习和生产任务。学院依托自主开发的顶岗实习控制平台,对学生顶岗实习实行实时、动态管理和反馈,顶岗实习结束,由实习单位和学校老师,根据学生实习期间的组织纪律、工作态度、任务完成情况、实习报告质量、实习单位意见、实习指导教师意见等进行综合考核,评定实习成绩。3、校企合作与工学结合(1)校企专家共同编制人才培养方案。在深入细致调研的基础上,我们邀请了行业、企业的资深专家,与校内专业教师共同开发制定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44、,每年都参与培养方案的修订研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机构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中有2/6是行业企业专家。行业企业专家的参与,使制定出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更能紧跟电子信息技术发展的步伐,体现行业企业人才要求。(2)校企全程合作完成人才培养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教学计划全程安排有校企合作完成的课程:每年各类现场实训、实习主要由企业兼职教师承担:“教、学、做一体化”工学结合课程,相当一部分由企业兼职教师独立承担或与校内专职教师合作承担,尤其是工种实训课由企业兼职教师与校内专职教师合作完成;第五学期安排了校内毕业设计,由校内专职教师与企业兼职教师共同承担;第六学期近半年的“顶岗实习”,主要由
45、企业兼职教师承担。 (3)校企合作建成“生产型”双师结构教学团队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完善了兼职教师管理制度。选聘了12位行业、企业技术骨干、能工巧匠建成了一个高质量兼职教师库,使专业教学团队专兼职教师比例达到1:1以上。专职教师经常接受企业实践或培训,普遍具有双师素质,主要承担“理实一体化”的专业技术课。校内专任教师通过到企业兼职和挂职大人增强了工程经历。(4)合作企业直接参与专业课程教材编写。特别是示范建设期间,主动邀请吸纳部分有条件的合作企业专家,开发“理实一体化”职业技术课程,进行教学情境设计。(5)校企合作进行实训室、实验室建设,共享双赢。校内实训室、实验室建设由企业按生产实际设计,校
46、外实训室、实验室直接使用企业的工厂或生产线、试验室。企业将现行技术标准、生产工艺和企业文化带入校内专业教学中,使学生从接触专业起就接受企业文化熏陶,也为学生毕业时选择企业就业奠定基础。学校利用企业资源,使工学融合度人大增加。校内实验室、实训室为企业生产做检测、试验、培训服务,企业试验室、工厂或生产线为学校教学服务。(6)校企合作完成专业的工艺过程实习、预就业、顶岗实习的教学,在校内视频直播教室,专任教师和现场企业教师同堂双师授课。(7)校企合作进行技术研发,共同提升专业技术水平。与电子信息行业、企业携手,校企签订合作协议,规定双方职责义务和权利,共同完成研发任务。几年来先后与三明集光照明、厦门
47、优立特、鑫宇电子、厦门华联等进行了合作,基本构建了较为固定的技术研发合作伙伴关系。合作进行技术研发,既使专业教师及时跟踪最新生产技术,掌握行业技术动态变化,进一步提升了教师研发能力,提高了服务企业水平,及时为企业生产提供高质量服务,也为行业专家提供了进行应用科学技术研究的机会和条件。示范建设期间,通过校企合作,本专业教师取得发明专利4项。 五、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在学校专业带头人选拔与管理办法、骨干师选拔与管理办法、兼职教师聘任与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的指导下,专任教师重在增加实际工作经历和提高课程开发能力。以职业岗位能力、专业教学能力、产品研发和技术改造能力的培养为主线,通过校企资源共享、双栖、双赢
48、,实行“双岗双责”,建设具备教、产、研能力的高素质教学团队。有针对性地培养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队伍。通过选送教师到企业锻炼,丰富教师的工程经历;通过选送教师到台湾,进行职业教育方法培训,通过选派教师参加培训,提高教师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与教学实施能力;从而使师资队伍的综合职业素养和科技开发服务能力显著增强,提升了专任教师中“双师素质”。在兼职教师的培养方而,突出教师教学基本能力的培训,培养和提高教师依据工作过程设计教学过程的能力。(1)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教学团队是一个专兼结合的工程型专业教学团队,团队中现有校内专任教师10人,兼职教师12人。在校内专任教师中,在职称结构方
49、面,副教授2人、讲师7人,工程师1人,高级考评员4人,报考技师4人,高级工6人,都具备双师素质。12名专任教师中全部都有到企业生产实践的经历,有2名是在企业一线工作多年的工程技术人员。有10人到台湾、福州、厦门等地参加了各类专业课程和教育理论培、研修。在团队内组织教师学习专业规范、规程和新技术,经常进行课程研讨,其中的6名专任教师每人承担一门课程开发任务,让教师在学习中成长、在实践中培养、在完成任务中成熟。(2)专业带头人培养。建设期内,安排培养对象到台湾进修学习、参加各类教育教学改革培训和专业学术会议,安排到各类学校、企业考查学习等,优先获得经费开展教育教学课题研究和专业科技课题项目的研究工作:主持专业建设、实训室建设、课程建设,让专业带头人在进修中转变思想、在专业建设的实践中历练成熟。(3)骨干教师培养。建设期内,安排培养对象进行半年到一年现场挂职锻炼、进修学习、参加专业学术会议等,适当提供经费开展教育教学课题项目和专业科技课题项目的研究工作;主持开发工学交替的职业岗位课程6门;主持实训室建设,主持科研项目研究工作。(4)青年专任教师培养。实行教学业务能力培训制,提高教学基木能力和教学水平;实行导师制,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业务水平;实行访问工程师制和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