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医与天文学 安徽省中医院干部针灸康复科 孟超,黄帝内经中的一些天文模型,浑天仪,律管,圭表和日晷,水运浑象仪,铜壶滴漏,天球图平面模型,古天文学的一些重要概念定义,观测者与地平观测者:祖先作为天球运动的观测者,认为天球是呈圆形,把发光的恒星看做是分布在空中圆顶上的一些可观测的发光点。观测者的位置在o点,是整个天球的中心,可以看做是观测者的眼睛,也可以看做地球本身。观测者所在的纬度:从观测者的直立姿势看,其头顶上的天顶Z可变的,随观察者的纬度不同而变化,这里的Z 点位于天赤道Q点和天北极P点之间,约北纬36。对应的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摇篮,黄河流域中下游的纬度。观测者所在的地平:取ZO直立观测
2、时,与之垂直的平面ESWN便是所在的地平。,北极、南极和中心轴,北极:天球北极位于P点,即所谓的真天极,亦称为赤极,最近的恒星X,北极星。北极星随天球运转而形成的小圈XAB,称为北辰或赤纬圈。这个赤纬圈的中心点才是真正的北极点,曰真天极。但是这个圆圈之内,空虚无物,却又是一个具体的圆运动,这就是元气。我们的祖先认为它是万事万物的生化之源。AB两点表示北极星横截子午圈ZSZN的中央。A为上中天,B为下中天。假如天体不运,上述真极便成可无极。 南极:南极位于P,因为观测者地球地理位置的问题,所以南极对于古代天文学,没有直接观测意义。 中心轴:北极P点与南极P点相连,便成了天球的中心轴POP,这个天
3、球就是以这个中心轴为轴心而不断运转的,且与黄道平面rCL成66.5交角。,赤道圈及其平面,通过观察者位置O点,并垂直于中心轴POP,将天球切为两个半球的平面叫赤道平面。其圆周至EQWR便是赤道圈。 赤道圈:赤道圈简称赤道,在天球为天赤道。古赤道圈上平均分布的二十八星宿,Q点为张宿,R点为虚宿。赤道圈与黄道圈的交点r、,分别对应着昴宿和房宿。 赤道平面:赤道圈EQWR与O点所形成的平面为赤道平面。它代表了整个天球,是中医五行学说和易理后天八卦的基石。,黄极,天球黄极位于Pe点,属于北辰之内,真极之旁。黄极也是空虚无物的,是太阳绕天球视运动的一周在天球上的中心点。这个点与O点相连,便是太阳视运动的
4、中心轴。 这个黄极Pe是最重要的。因为赤极固然重要,但是在天运中,赤极最终需要落到黄极圈,这是由于岁差产生的结果。故黄极Pe便成了万物生长靠太阳的核心。,黄道圈及其平面,以观测者O点位置为中心,观测太阳周日或周年视运动的圆周rcL,叫黄道圈。即以地球为参照物时,太阳绕地球做圆周视运动的轨迹。其平面是通过O点的平面,曰黄道平面。 这个黄道及其平面是阴阳学说,六气学说,先天八卦的基础。,黄赤交角,黄道圈与赤道圈相交于r、两点所产生的交角为黄赤交角,为23.5。这个交角是产生二至(夏至冬至)和二分(春分秋分)的原因,没有黄赤交角,也就没有天地合气和阴阳五行。,天球方位,确定方位,才能对天球的运动进行
5、观测。 确定天球方位依据有三 一、黄道圈“移光定位”:通过圭表对太阳视运动进行观测,按照移光定位原理,在黄道圈上,确定二至(CL)二分(r)四点,面对夏至点为前南,背向冬至点为后北,左侧春分点为左东,右侧秋分点为右西。 二、赤道圈恒星定位:Q点张宿所居,对应夏至点C为南,R点为虚宿所居,对应冬至点L为北,点为房宿所居,对应为秋分点为东,r点为昴宿所居,对应为春分点为西。 三、地平定位:根据黄赤道方向,面南背北站立在地平线之上,则地平上,E东W西S南N北也就确定了。 天球图的方位确定对于内经的运气学中的南北政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内经中前后、左右、上下的含义,前后:前南,后北,内经曰面南而背北是以
6、卯酉圈(ZEZ1W)为界的两个半球。前半为南,故夏至点C居南,地平前方为南,天球中心轴的下极为南极,都称之为南。后北亦然,方向相反。 左右:左东右西,是以子午圈(ZSZ1N)为界的两个半球。则左侧半球为东方,秋分点与地平东方居之;右侧半球为西方,春风点与地平西方居之。 上下:即以地平(NESW)为界的两个半球,地平上半球为上,地平下半球为下。,古代的天地三种说法,浑天说:张衡浑仪注中说:“浑天如鸡子。天体圆如弹丸,地如鸡子中黄,孤居于天内,天大而地小。天表里有水,天之包地,犹壳之裹黄。天地各乘气而立,载水而浮。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又四分度之一,又中分之,则半一百八十二度八分度之五覆地上,半绕地下,
7、故二十八宿半见半隐。其两端谓之南北极。北极乃天之中也,在正北,出地上三十六度。然则北极上规径七十二度,常见不隐。南极天地之中也,在正南,入地三十六度。南规七十二度常伏不见。两极相去一百八十二度强半。天转如车毂之运也,周旋无端,其形浑浑,故曰浑天。移光定位原理,立极点在地球。 盖天说:“天不足西北”,“地不满西南”周髀算经 :“天象盖笠,地法覆盘” 立极点在北斗。 宣夜说:宣夜说则主张,“天”没有一个固定的天穹,只不过是无边无涯的气体,日月星辰就在气体中飘浮游动。,天球的运行,天运主要包括天赤道二十八星宿的视运动和天球黄道太阳的视运动两种。周年的天赤道左行与周年的黄道视运动的右行二者的合一性,是
8、决定了中医思维模型的根本。,赤道左行,赤道左行即二十八星宿所形成的赤道圈。以天球中心轴为轴心,顺时针方向旋转,叫赤道左行。它同时带动着整个天球的运转,分为赤道周日视运动和赤道周年视运动两种。 赤道周日视运动:以3000年前冬至为例,赤道上的张宿夜半中天,在运转一天后,第二天离去中天一度,这便是赤道周日视运动。 赤道周年视运动:以上述冬至日为例,赤道张宿夜半中天后,逐日离去中天一度,待360度后,张宿又回到夜半中天,这便是赤道圈周年时运动。,黄道左右行,黄道运行指太阳环绕以黄极Pe与观测点O之连线为中心轴的圆周视运动。也分为周日和周年两种,而两者方向却完全相反。 周日太阳视运动左行:太阳东升西落
9、的运动轨迹,顺时针方向,和赤道方向一致,称为左行。 周年太阳视运动右行:太阳视运动从冬至点开始,一年后,回到冬至点,叫太阳周年视运动。方向上和太阳周日视运动完全相反,逆时针方向,叫周年太阳视运动右行。 内经五常政大论“天气右行,地气左行”,“上者右行,下者左行。”黄道运行的为天气,赤道运行的叫地气。不搞清楚这个周年天气右行与周年地气左行问题,就无法搞懂天运和全部中医基础理论的本源。,岁差,公元四世纪,中国晋代天文学家虞喜,在分析古星图和星空时,发现星星的位置略有偏移,进而发现岁差,并定出冬至点每50年后退1。宋史律历志记载:“虞喜云:尧时冬至日短星昴,今二千七百余年,乃东壁中,则知每岁渐差之所
10、至。”岁差这个名词即由此而来。,地球的进动,地球的中心轴除了周日自转和周年公转运动外,还有一个环绕垂直黄道平面的轴线,即黄极方向做缓慢的圆锥运动。运动的方向和地球自转方向相反,周期约25800年。,几部重要的历法系统,1 夏历:也称为农历、阴历、殷历、古历、旧历等。属于一种阴阳历,平均历月等于一个朔望月,这一点与阴历原则相同,所以有阴历的成分;另一方面设置闰月以使平均历年为一个回归年,并设置二十四节气以反映季节(太阳直射点的周年运动)的变化特征,所以又有阳历的成分。 2阴历 :太阳为“太阳”,月亮为“太阴”,以月亮的视运动规律为依据设置的历法称为“太阴历”,简称“阴历”。当月球绕地球之时,地球
11、因公转而位置亦有变动,计前进二十七度余,而月球每日行十三度十五分,故月球自合朔,全绕地球一周,复至合朔,实需二十九日十二时四十四分二秒八,谓之“朔望月”,3.太初历 :以正月为岁首,以没有中气的月份为闰月,使月份与季节配合得更合理;将行星的会合周期测得很准,如水星为115.87日,比今测值只小0.01日;采用135个月的交食周期,一周期中太阳通过黄白交点23次,两次为一食年,即1食年=346.66日,比今测值大不到0.04日。太初历还把二十四节气第一次收入历法,这对于农业生产起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4.大明历:亦称“甲子元历”。南北朝一部先进的历法。祖冲之创制。规定一回归年为365.2428日,在制历时首先考虑岁差。改进闰法,把旧历中每19年7闰改为每391年144闰。,5.大衍历 :唐开元十七年(公元729年)起施行二十九年的历法。僧一行撰。因立法依据易象大衍之数而得名。一行测各地纬度,南至交州北尽铁勒,并步九服日晷,定各地见食分数,复测见恒星移动。十五年而历成。共分七篇,包括平朔望和平气、七十二候,日月每天的位置与运动、每天见到的星象和昼夜时刻、日食、月食和五大行星的位置。 6现在所说的“农历”,是顺治二年颁行的由汤若望等人编制的时宪历。,五运六气与古天文学的一些图片,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