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物除臭装置知识介绍,产品工艺、设备性能、原理及相关辅件,二零一四年九月,(1)恶臭污染物(odor pollutants):指一切刺激嗅觉器官引起人们不愉快及损坏生活环境的气体物质。(2)污水处理厂恶臭的主要成因: 来水携带恶臭物质的散发 污水处理过程恶臭的产生和散发 格栅渣、沉砂池渣的处置不当造成恶臭散发 含挥发性有机物较多废水处理过程的曝气 主要原因:污水管网或污水处理厂或污泥全部或局部地区存在厌氧(恶臭物质的产生) 含恶臭介质与控制充分接触传质(恶臭物质的散发),一、恶臭来源、危害,一、恶臭来源、危害,(3)污水处理厂及泵站的臭气来源,污水处理: 粗、细格栅机(井) 提升泵房 配水井
2、初沉池 沉砂池 调节池 预曝气池 厌氧反应池 好氧池(视情况而定),污泥处理: 储泥池 浓缩池 消化池 脱水机 污泥输送带 污泥供料泵 污泥堆棚 污泥车通道 污泥卸料位,(4)恶臭的危害恶臭成为当今世界六大公害之一:水质污染、土壤污染、噪声污染、大气污染(恶臭)、振动、地面沉降。,一、恶臭来源、危害,臭气中主要含硫化氢、氨气、甲硫醇、甲硫醚、VOCs等。 现以硫化氢为例,说明其潜在威胁,一、恶臭来源、危害,以上数据仅供参考,实际情况因人而异。 低浓度的硫化氢具有臭鸡蛋的气味,很容易觉察,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起到警告的作用。然而,这种警告是不可靠的,因为嗅觉神经很快就会被麻痹,从而使人完全丧失危险意
3、识。在高浓度硫化氢环境中,工人可能还没有意识到危险就已经昏迷了。(注:高浓度的硫化氢是没有气味的),除硫化氢、氨气等少数无机化合物外,绝大多数是有机物,含有硫(S)、氮(N)、氧(O)和氯(Cl)是恶臭物质中常见的组成元素。近几年来国外有关研究人员根据对恶臭污染的调查对130多种典型的恶臭物质进行筛选,划分为硫化物、低级脂肪胺、芳烃、羟基化合物、醇类、酚类、低级脂肪酸、吲哚(这个主要是粪便引起的味道,但稀释到一定低的浓度后便是香水的味道)等八大类。,二、恶臭种类,(1)恶臭物质的嗅阈值往往很低,在恶臭污染事故中,由于污染物浓度低,给分析测试带来较大的难度。 污水中各类恶臭气体化合物的嗅阈值和特
4、征气味,三、恶臭特点,(2)恶臭污染程度与人的感觉强度并不成线性关系,恶臭的感觉强度与恶臭物质浓度的关系可用meber-Fechner法则描述,即人类的嗅觉强度在一定范围内与恶臭物质浓度的对数成比例,也就是说,当某种场合恶臭物质降低90%时,人的感觉仅仅降低了一半,恶臭处理要求没有臭味,给处理带来难度。I=KlgC 【I恶臭强度;C臭气浓度(用稀释倍数表示)】(3)恶臭物质成份复杂,对一种或几种组分无法体现污染程度;(4)恶臭污染物有时段性、区域性、季节性,和气候条件密切相关;(5)恶臭问题一直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相关规范不健全,近年来居民投诉较多。,三、恶臭特点,无组织排放源:指没有排气筒或排
5、气筒高度低于15m的排放源。臭气浓度:指恶臭气体(包括异味)用无臭空气进行稀释,稀释到刚好无臭时,所需的稀释倍数。大气环境防护距离:为了保护人群健康,减少正常排放条件下大气污染物对居住区的环境影响,在项目厂界外设置环境防护距离。采用大气环境的防护距离模式计算各无组织源的大气环境防护距离,超出厂界以外的范围即为项目气环境防护区域,在大气环境防护距离内不应有长期居住的人群。,四、恶臭排放标准,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4554-1993)标准规定了八种恶臭污染物的一次最大排放限值、复合恶臭物质的臭气浓度限值及无组织排放源的厂界浓度限值。,四、恶臭排放标准,5.1条:排污单位排放(包括泄漏和无组织
6、排放)的恶臭污染物,在排污单位边界上规定监测点(无其他干扰因素)的一次最大监测值(包括臭气浓度)都必须低于或等于恶臭污染物厂界标准值。5.2条:排污单位经烟、气排气筒(高度在15m以上)排放的恶臭污染物的排放量和臭气浓度都必须低于或等于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5.3条:排污单位经排水排出并散发的恶臭污染物和臭气浓度必须低于或等于恶臭污染物厂界标准值。,四、恶臭排放标准,(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厂界(防护带边缘)废气排放最高允许浓度排放标准值。,四、恶臭排放标准,根据城镇污水处理厂所在地区的大气环境质量要求和大气污染物治理技术和设施条件,将标准分为三级。位于G
7、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一类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及其它需要特殊保护的地区)的所有(包括现有和新建、改建、扩建)城镇污水处理厂,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执行一级标准。位于GB3095二类区(居住区、文化区等人群叫密集的环境保护目标及对对排放大气污染物敏感的区域)及三类区的城镇污水处理厂,分别执行二级标准和三级标准。新建(包括改、扩建)城镇污水处理厂周围应建设绿化带,并设有一定的防护距离,防护距离的大小油环境影响评价确定。,四、恶臭排放标准,四、恶臭排放标准,(1)臭气浓度法:用无臭空气进行稀释达到一个感觉阈值的稀释倍数。三点比较式臭袋法(GB/T14675-93):三点比较式臭袋法 让多
8、个嗅辨员闻臭3袋为一组的专用臭袋中的气体,每组中只有一袋是用无臭空气按适当比例稀释的臭气,另外两袋为无臭空气,嗅辨员通过单点比较,从中辨别出一个有臭气的袋子,再逐级稀释,直至所有的嗅辨员闻不出臭气为止。然后按各个嗅辨员的稀释倍数,统计求得臭气浓度。,四、恶臭排放标准,仪器分析法 (1)气相色谱法:能用于大多数有机物的检测; (2)分光光度计法:利用特征的显色反应,形成紫外和可见光区域有特征的吸收物质,测定吸光度。 (3)检测器法:配备各类传感器和检测的便携式仪器是恶臭仪器分析的另一种发展方向。,四、恶臭排放标准,五、臭气处理工艺,六、臭气处理工艺比较,七、生物处理工艺介绍,七、生物处理工艺介绍
9、,七、生物处理工艺介绍,七、生物处理工艺介绍,生物滤池工艺流程图,七、生物处理工艺介绍,生物滴滤池工艺流程图,洗涤段的作用加湿气体 除尘,过滤段的作用微生物附着在填料上形成生物膜 微生物以恶臭物质为生长繁殖的营养来源 微生物的代谢活动将恶臭物质转化为简单的无机物,七、生物处理工艺介绍,主要配套设施 离心风机 作用:为收集臭气源的臭气,送入除臭装置处理后排放提供动力。 选型:风量:收集风量风压:收集管道压损+除臭装置压损+一定的余压防护等级:室外建议IP55以上防腐材质建议玻璃钢或不锈钢等耐腐蚀材料隔音罩的选择(根据噪声的要求选择),七、生物处理工艺介绍,七、生物处理工艺介绍,主要配套设施(滤池
10、)加湿水泵(喷淋泵) 作用:过滤段加湿,保证微生物的生存环境的一定湿度,。 选型:水量:根据实验数据所需的水量进行设计喷淋量水压:喷头压力要求+管道压损+一定的余压防护等级:室外建议IP55以上水泵材质过流部分采用不锈钢或氟塑料合金泵形式选择:选用液下泵或卧式离心泵。,主要配套设施(滤池)循环泵 作用:洗涤段加湿除尘喷淋,一般采用循环喷淋。 选型:水量:根据进气风量确定水压:喷头压力要求+管道压损+一定的余压防护等级:室外建议IP55以上水泵材质过流部分采用不锈钢或氟塑料合金泵形式选择:选用液下泵或卧式离心泵。,七、生物处理工艺介绍,七、生物处理工艺介绍,主要配套设施(滴滤池)循环泵 作用:生
11、物池加湿+投加微生物菌种或营养剂。 选型:水量:根据进气风量确定水压:喷头压力要求+管道压损+一定的余压防护等级:室外建议IP55以上水泵材质过流部分采用不锈钢或氟塑料合金泵形式选择:选用液下泵或卧式离心泵。,主要可选设备空气流量计:一般采用靶式流量计硫化氢、氨气在线检测仪pH计:检测循环水的pH值靶式流量计,七、生物处理工艺介绍,滤池与滴滤池最根本的区别滤池除了以臭气中的成份作为微生物的营养源外还能以填料作为营养源,无需外加营养。滴滤池除了以臭气中的成份作为微生物的营养源外,填料无法提供营养源,需外加营养。滤池与滴滤池主要的区别,七、生物处理工艺介绍,生物滤池与滴滤池的优势对比,七、生物处理
12、工艺介绍,八、臭气源加盖,粗格栅加盖,八、臭气源加盖,初沉池加盖,八、臭气源加盖,曝气池加盖,八、臭气源加盖,作用:将加盖密封后的空间内的臭气输送到除臭装置处理;执行标准或规范:管道的制作和安装须符合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43-2002)和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夹砂管(GB/T 21238-2007)中相关的要求;管道流速和坡度:管道的流速和坡度须符合暖通设计规范和简明通风设计手册中相关的规定;材质:建议采用有机玻璃钢或不锈钢等耐腐蚀材料。,九、臭气收集管道,九、臭气收集管道,生物除臭系统运行,应符合下列规定:应定期监测生物过滤和生物滴滤填料层渗出液或循环喷淋液的pH值,并根据渗出液水质变化调整喷淋系统运行条件; 应定期检查填料层板结、压实、破碎等情况,并及时处理、补充和更换填料; 应根据所处理气体的温度和湿度、填料持水性和生物过滤(滴滤)装置恶臭物质去除效果变化确定最佳喷淋频率和喷淋量; 生物除臭宜连续运行,如不需连续运行,可定期通气并喷淋,防止填料产生厌氧或干燥板结; 应定期检查喷嘴堵塞情况,并及时清洁或更换堵塞的喷嘴。,十、运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