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32

类型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PPT.ppt

  • 上传人:精品资料
  • 文档编号:10426868
  • 上传时间:2019-11-10
  • 格式:PPT
  • 页数:32
  • 大小:4.27M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PPT.ppt
    资源描述:

    1、二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有人说,秦始皇是千古一帝;有人说,秦始皇是个十足暴君,它因完成统一大业而名垂千古,因实施暴政遭千古骂名。李贽是明朝后期一位以“异端”自居的进步思想家。他认为:“始皇出世,李斯相之,天崩地拆,掀翻一个世界,是圣是魔,未可轻议。”秦始皇是怎样“掀翻一个世界”的?,秦始皇像,指的是秦始皇统一六国,他成了皇帝,推行迁其宗室,留其宗庙的政策。以前的诸侯国国王都成了他的臣下,各国宗室都要迁到西方秦朝首都咸阳定居,受到秦朝的监管。,一 、“六王毕,四海一”实现统一,1、过程,(1)东灭六国,建秦朝,(2)北击匈奴,夺河套,修长城,筑直道,(3)南征岭南、修灵渠、置郡县,(4)西

    2、南开“五尺道”、任官吏,2、意义:,(1)扩大统一帝国的规模。 (2)推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专制主义:君主专制,体现君与相的关系, 关键是加强王权,即皇权至上、 皇帝独裁。中央集权:体现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即中央 控制地方,地方服从中央。本质:君主专制,东到大海,北至长城,南到南海,西到陇西,是推行郡县制还是分封制?,二、海内为郡县,1、出现:春秋战国,2、确立:秦朝,3、内容:,A,B,C,D,E,F,G,H,M,R,4、特点,(1)中央垂直管理地方,(2)郡县长官由皇帝任免,5、意义,(1)是中央集权制的重要环节。,(2)标志着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6、发展

    3、:西汉的郡、国并行制,消除地方割据,巩固大一统。,有人质问: “夏商周汉封建而延,秦郡邑而促”。郡县制既然能够加强中央集权为什么秦朝却很快覆灭?,比较分封制和郡县制。,相同点:性质:都是中国古代社会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目的:都是为了巩固王权的统治。,分封制与郡县制的不同点,以中央集权的方式解决了分封制所导致的地方割据问题,巩固了国家统一,是历史的进步。,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与宗法制相联系,以血缘关系为基础,在国家大一统条件下,按地域划分,诸侯官位、封土世袭,郡守和县令都由皇帝任免,容易形成地方割据势力,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探究1】古代中国是如何从贵族政治走向官僚政治的?,春秋战

    4、国以前的政治制度的特征是贵族政治。西周建立以后实行宗法制,天子为大宗,诸侯为小宗;诸侯在本国之内为大宗,大夫为小宗,这样层层分封,各安其位,“子子孙孙永宝用”。西周和春秋时期的大政治家多半是贵族,偶尔有孔子这样的士人,也是破落贵族的后裔。战国以后,伴随着封建地主经济的迅速发展,新兴地主阶级改变政治现实的能力越来,越强大,战国时期的大政治家、大军事家、大学问家有半数以上是平民,其中秦国实行商鞅变法“去贵族化”最得力,也最终统一了天下。秦王朝统一六国后,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官员一律由皇帝任命,贵族世袭的政治制度终于被官僚政治制度替代,郡县制取代分封制即是其典型的例子。,春

    5、秋战国时代的社会变动,经 济:土地公有(井田制)土地私有 政治格局:诸侯分封争霸兼并县制 行政权力:宗法世袭专职官僚 社会关系:世袭流动 文化学术:贵族民间(百家争鸣),各国的变法运动,政治制度:宗法分封专制官僚,变化:世卿世禄俸禄世卿世禄制度: 在周王国和各诸侯国内,世袭的卿大夫按照声望和资历来担任官职,并享有一定的采邑收入。俸禄制度: 荀子议兵:“佣徒鬻卖之道。” 韩非子外储说右下:“主卖官爵,臣卖智力。” 韩非子显学:“明主之吏,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政治制度:宗法分封专制官僚,县出现于春秋初期,原来是国君直接统治的领邑,和国君分赏给卿大夫的封邑不同。春秋末年,晋出现了郡,

    6、设于地广人稀的边地,面积比县大,地位比县低。左传哀公二年“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县所不同于卿大夫封邑的,就是县内有一套集中的政治组织和军事组织,特别是有征赋的制度,一方面便利了国君的集中统治,一方面又加强了边防。战国时郡的设置仅限于各国边地,县的设置则很普遍。它们取代了过去贵族的封邑。,变化:分封郡县,社会:世袭流动,春秋:“士之子恒为士”,“农之子恒为农” 战国:“士、农、工、商 ”四民社会自是以后,天下争于战国,贵诈力而贱仁义,先富有而后推让。故庶人之富者或累巨万,而贫者或不厌糟糠;有国强者或并群小以臣诸侯,而弱国或绝祀而灭世。史记 平准书,社会:世袭流动,西周春秋等级秩序,天子

    7、,诸侯,卿大夫,士,旧贵族 领主,平民之有 军功者,平民之有 文化才艺者,文化贵族 之没落者,战国的新兴士阶层,战国士阶层,不可流动,流动,流动,孔子兴办私学,三、百官公卿,1、皇帝制度,2、三公九卿制,皇权至高无上,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 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史记秦始皇本纪,A,B,C,D,3、朝议制度,如何看待朝议制度?,(1)作用:集思广益,减少决策失误。,(2)破坏:君主专制,4、汉承秦制,焚书坑 (唐)章竭,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章竭为什么称焚书为“竹帛烟销”? 这首诗表达了一种什么思想? 秦朝“焚书坑儒的目的是什么?,

    8、无纸,写在丝帛竹简上,四、“焚书令”、“挟书律”,焚书坑儒并没有巩固其统 治,暴政加速了它灭亡,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 诣守、尉烧之,有敢偶语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 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于是使御史悉案问世諸生,諸生傅相告引, 乃自除,犯禁者四百余人,皆坑之咸阳,使天 下知之,以惩后。,-引自史记秦始皇本纪,学习思考,如何评价“挟书律”?,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烧之,有敢偶语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诛。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于是使御史悉案问世諸生,諸生傅相告引,乃自除,犯禁者四百余人,皆坑之咸阳,使天下知之,以惩后。 -引自史记秦始皇本纪,如何评价“挟书律”“

    9、焚书坑儒”?,思想专制,1、“焚书”“坑儒”,2、“挟书律”,实质:思想专制,来源:韩非子“燔诗书而明法令”,危害:破坏了文化,激化了社会矛盾,是秦朝短期而亡的重要因素。,李贽是明朝后期一位以“异端”自居的进步思想家。他认为:“始皇出世,李斯相之,天崩地拆,掀翻一个世界,是圣是魔,未可轻议。” (1)秦始皇是怎样“掀翻一个世界”的? (2)李贽认为秦始皇“未可轻议”,反映了秦始皇人物的什么特点?李贽是针对汉代以来的什么倾向而发表上述见解的?,学习延伸,结束诸侯割据,实现统一, 废除旧制度,建立了专制主 义中央集权制度,影响深远,有功有过,有功有过 汉代以来强调其残暴统治, 而不去肯定他的贡献,李白曰:“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司马迁曰“秦既得意,烧天下诗书,诸侯史记尤甚秦取天下多暴,世异变,成功大”。结合史实,评论李白和司马迁对秦始皇的评价。,秦始皇完成统一,采取一系列措施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在当时是适应社会发展的,应予以肯定。但秦始皇焚书坑儒,摧残了文化,严酷刑法,残暴统治给人民带来灾难。故李白和司马迁的分析都不全面。,小 结,秦行政机构示意图,君 主 专 制 中 央 集 权,秦小篆,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道客多多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PPT.ppt
    链接地址:https://www.docduoduo.com/p-10426868.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道客多多用户QQ群:832276834  微博官方号:道客多多官方   知乎号:道客多多

    Copyright© 2025 道客多多 docduoduo.com 网站版权所有世界地图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46453号    营业执照商标

    1.png 2.png 3.png 4.png 5.png 6.png 7.png 8.png 9.png 10.png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