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多缸内燃机-配气机构,一、凸轮轮廓曲线设计的基本原理 二、凸轮轮廓曲线的作图法,4-3 凸轮轮廓曲线的设计,凸轮上的观察结果,机架上的观察结果,一、凸轮廓线设计方法的基本原理,反转原理:,依据此原理可以用几何作图的方法设计凸轮的轮廓曲线。,给整个凸轮机构施以-时,不影响各构件之间的相对运动,此时,凸轮将静止,而从动件尖顶复合运动的轨迹即凸轮的轮廓曲线。,二、 用作图法设计凸轮廓线1. 对心尖顶移动从动件盘形凸轮廓线的设计,已知凸轮的基圆半径r0,凸轮角速度和从动件的运动规律,设计该凸轮轮廓曲线。, 选比例尺l,作位移曲线和基圆r0。, 等分位移曲线及反向等分各运动角,确定反转后对应于各等分点
2、的从动件的位置。, 确定反转后从动件尖顶在各等分点占据的位置。,设计步骤, 将各尖顶点连接成一条光滑曲线。,2. 偏置尖顶移动从动件盘形凸轮廓线的设计,已知凸轮的基圆半径r0,角速度和从动件的运动规律及偏心距e,设计该凸轮轮廓曲线。, 选比例尺l,作位移曲线、基圆r0和偏距圆e。,设计步骤, 等分位移曲线及反向等分各运动角,确定反转后对应于各等分点的从动件的位置。, 确定反转后从动件尖顶在各等分点占据的位置。, 将各尖顶点连接成一条光滑曲线。,3. 对心滚子移动从动件盘形凸轮廓线的设计,已知凸轮的基圆半径r0,滚子半径rT、凸轮角速度和从动件的运动规律,设计该凸轮轮廓曲线。, 选比例尺l,作位
3、移曲线和基圆rb。,设计步骤, 等分位移曲线及反向等分各运动角,确定反转后对应于各等分点的从动件的位置。,理论轮廓曲线,实际轮廓曲线,确定反转后从动件滚子中心在各等分点占据的位置。, 将各点连接成一条光滑曲线。, 作滚子圆族及滚子圆族的内包络线。,实际轮廓凸轮与从动件直接接触的廓线称为凸轮的工作廓线。理论轮廓对于滚子从动件,可把滚子圆心看作从动件的尖点,该点的复合运动轨迹称为凸轮的理论廓线。实际廓线是滚子的包络线。基圆以凸轮理论轮廓曲线上的最小半径为半径所画的圆。对于尖顶从动件来说,凸轮的理论轮廓和实际轮廓重合。,对心直动平底推杆凸轮机构中,已知凸轮的基圆半径r0,角速度和推杆的运动规律,设计
4、该凸轮轮廓曲线。,作平底直线族的内包络线。,4.对心直动平底推杆盘形凸轮,了解,摆动尖顶推杆凸轮机构中,已知凸轮的基圆半径r0,角速度,摆动推杆长度l以及摆杆回转中心与凸轮回转中心的距离d,摆杆角位移方程,设计该凸轮轮廓曲线。,5.摆动尖顶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6 小结,应用反转法时应注意: 要能正确理解凸轮实际廓线和理论廓线的关系 要正确确定推杆的反转方向 正确确定推杆在反转运动中占据的位置 直动推杆:推杆在反转前后两位置线的夹角应等于凸轮的转角 摆动推杆:反转前后推杆摆动中心和凸轮轴心的两连线之间的夹角应等于凸轮的转角 正确确定推杆的位移或摆角 直动推杆:位移等于推杆所在位置与理论廓线的交点和与基圆交点之间的距离。 摆动推杆:角位移等于推杆所在位置与推杆起始位置之间的夹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