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行政管理学 100 选择题及答案1.(B)提出:“当立法权和行政权掌握在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手中时,自由便不复存在。 ”A.卢梭 B.孟德斯鸠 C.古德诺 D.泰罗2.在西方国家,政府首脑根据宪法和有关法律规定,经过(C)获得权力。A.普选 B.直接选举 C.普选或间接选举 D.间接选举3.在我国,政府首脑或国家领导人是通过(C)并报请人民代表大会选举通过的程序产生。A.间接选举 B.间接选举与直接选举相结合 C.党内提名 D.党外提名4.行政职能扩展的主要标志之一是(A)A.委任立法 B.管辖立法 C.行政立法 D.行政决策5.行政制裁是一种(B)行政措施。A.服务性 B.强制性 C.非服务
2、性 D.非强制性6.早期行政研究阶段的主要代表人物是(C)A.泰罗和法约尔 B.威尔逊和泰罗C.威尔逊和古德诺 D.古德诺和泰罗7.被称为“组织理论之父”的是(C)A.泰罗 B.法约尔 C.韦伯 D.古德诺8.稳定的管理结构应当是(B)A.倒三角形 B.正三角形 C.菱形 D.矩形9.实现行政管理的优化的前提是做到(B)A.转化 B.优选 C.有效运转 D.整体优化10.恒定资源是指(C)A.矿物资源 B.生物资源 C.生态资源 D.自然资源11.(B )首创以行政生态学方法研究公共行政现象。A.里格斯 B.高斯 C.梅奥 D.威尔逊12.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期间的行政形态是(C)A.衍射型
3、 B.融合型 C.棱柱型 D.以上都不是13.行政管理运行的首要职能是(A)A.行政决策职能 B.组织职能 C.协调职能 D.控制职能14.行政管理活动进行的前提和基础是(C)A.行政决策 B.行政职能转变 C.行政环境 D.行政协调15.政府职能发展的总趋势是(C)A.行政职能涵盖面逐渐扩大 B.行政管理的宏观职能日益强化C.服务 D.以上都不对16.下列哪一项属于行政职能的转变(D)A.由运用行政手段为主转变为运用经济手段为主,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相结合B.由微观管理、直接管理为主转向宏观管理、间接管理为主C.由重视计划、排斥市场向把计划和市场有机的结合起来D.以上都是17.
4、(C )是政府调整社会分配资源的主要手段和方式,是政府发挥“有形的手”的作用的显著表现。A.行政决策 B.宏观调控 C.行政审批 D.行政协调18.下列哪一项是行政组织的特征(D)公共性 政治性 系统性 法制性 权威性A. B. C. D.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社会主义民主制度B.党政不分的现象完全被改变C.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已被打破D.以上都不对20.行政管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B)A.确定行政管理学界限 B.科学界定行政职能C.确定行政职能体系 D.确定政府的基本职能21.下列哪一项属于政府的经济职能(C)A.专政职能 B.经济规划职能 C.经济管理职能 D.
5、社会服务职能22.下列选项中哪一项属于我国宪法规定的中央政府职能(D )A.领导所属各工作部门和下级人民政府的工作B.依照法律的规定任免、培训、考核和奖惩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C.保护各种经济组织的合法权益D.编制和执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及国家预算23.政令统一、指挥方便是(A)的优点。A.集权制 B.分权制 C.首长制 D.委员会制24.(A)指各级政府领导统辖全局的决策核心。A.领导机构 B.执行机构 C.智囊机构 D.监督机构25.国务院各委员会主任每届任期(C)年。A.一 B.三 C.五 D.七26.西方早期的行政组织理论,产生于(C) 。A.19 世纪初 B.19 世纪末 C.19
6、 世纪末 20 世纪初 D.20 世纪中期27.(A)提出了一整套关于分工协作、计划定额、监督检查等管理体制。A.泰罗 B.韦伯 C.法约尔 D.梅奥28.(C )的理论要点是依法设定职责权体系。具有一定资格的人才能被选用,而被选用的人只能在规定的职权范围内活动并承担相应责任。A.组织理论 B.一般组织管理理论 C.科层组织理论 D.现代行政组织理论29.狭义的行政组织编制是指一个行政组织或行政单位的人员定额及各种人员的(D)结构。A.组织 B.规范 C.动态 D.比例30.行政组织编制包括职能管理、机构管理和(B)A.人员管理 B.人员编制管理 C.部门管理 D.部门编制管理31.下列说法不
7、正确的是(B)A.科学的编制管理有利于建立精干高效的行政组织体系B.科学的编制管理时间一久会滋生官僚主义C.科学的编制管理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D.科学的编制管理有助于节省国家财政开支32.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行政组织编制的原则(B)A.精简原则 B.集中原则 C.统一原则 D.立法原则33.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是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的常设(D )办事机构。A.副处级 B.正处级 C.副部级 D.正部级34.1965 年底,国务院的机构数达到(A) ,为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二次高峰。A.79 个 B.81 个 C.89 个 D.61 个35.(B )首次提出了转变政府职能的要求。A.1982 年机构改革
8、 B.1988 年机构改革C.1993 年机构改革 D.19941997 年机构改革36.1998 年 6 月,国务院各部门研究制定的“三定”工作包括(B)定职能 定审批 定机构 定编制 定部门A. B. C. D.37.大部制改革在(C)年实施。A.2006 B.2007 C.2008 D.200938.大部制改革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A.组建交通运输部 B.不再保留国家环境保护总局C.组建人事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D.不再保留建设部3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人事行政是国家行政机关的外部行政活动B.狭义的人事行政也叫劳动力资源管理C.人事行政的概念宽于人事管理D.以上都不对40.现
9、代行政管理的本质特征和根本要求是(B)A.依法管理 B.依法行政 C.公平竞争 D.适才适用41.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最积极因素是(D)A.行政协调 B.人事管理 C.行政监督 D.人事行政42.(D)曾提出“了解人、气量大、用得好、爱护人 ”的十二字方针。A.毛泽东 B.张金鉴 C.邓小平 D.陈云43.古代科举考试中的“别头试”是指现在的(C)A.亲属回避 B.地区回避 C.师生朋故回避 D.退休制度44.西方人事行政制度的发源地是(A)A.英国 B.美国 C.日本 D.中国45.西方国家传统的录用方式是(D)A.任命制 B.选举制 C.聘任制 D.考试制46.关于公务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10、)A.在英国,公务员叫做“常任文官”B.在日本,公务员就叫做“公务员”C.在美国,公务员叫做“政府雇员”D.在法国,公务员叫做“文职服务员”47.我国政务类公务员和业务类公务员,以下说法错误的是(B)A.两者的任期不同,政务类公务员通过选举产生,业务类公务员通过考试选举产生B.任期不同,政务类公务员实行常任制,业务类公务员有法定任期C.评价依据不同,政务类公务员评价以政绩为依据,业务类公务员评价以工作实绩为依据D.职责不同,政务类公务员主要是制定政策,业务类公务员主要是执行政策4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A.政治中立指的是西方的业务类公务员B.政治中立是多党制的产物C.职务常任指的是政务类公务
11、员成为政府的永久性雇员D.我国的国家公务员不搞政治中立49.我国的非领导职务层次在(C)设置A.省部级以下 B.县处级以下 C.厅局级以下 D.乡科级以上50.公务员的初任培训必须在试用期内进行,培训时间(B)A.不少于 20 天 B.不少于 10 天 C.不多于 30 天 D.不少于 30 天51.有关行政领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行政领导的领导对象是人B.广义上的行政领导是指国家行政管理中的二领导C.行政领导是不特定组织,它包括国家行政系统内的领导D.一切非行政系统内的领导都不能成行政领导52.(C )是行政管理运行过程的核心。A.行政协调 B.行政沟通 C.行政领导 D.行政组织53.
12、行政领导班子理想的年龄结构,应该体现(D)梯队原则 弹性原则 正三角原则 动态原则A. B. C. D.54.根据行政领导者作用于被领导者的方式,可将行政领导方式分为(D )激发鼓励式 疏导说服式 榜样示范式 强制命令式A. B. C. D.5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D)A.工作绩效=能力+ 激励B.学会 “弹钢琴”是行政领导者的处事艺术C.借助于用人艺术,行政领导者可以“分身有术”D.行政领导者的基本用权艺术是授权艺术56.行政决策作为决策的一个特定形式,下列哪一个是它与一般决策的共同特性?(A)A.针对性 B.广泛性 C.特定性 D.权威性57.具有局部性、阶段性和中观性的是(C)A.战略
13、决策 B.战术决策 C.战役决策 D.确定性决策58.(A)是行政管理的首要环节并贯穿行政管理的全过程。A.行政决策 B.行政政策 C.行政领导 D.行政沟通59.行政决策体制的核心是(B)A.行政决策咨询系统 B.行政决策中枢系统C.行政决策信息系统 D.行政决策组织系统60.在(B )中,国家元首是“虚位” 。A.议会总统制 B.议会内阁制C.议会 委员会制 D.议会首长制61.行政执行的手段是(B)A.政治手段 B.经济手段 C.文化手段 D.思想手段62.保障行政执行的基础是()A.物质技术 B.经济技术 C.制度准备 D.组织人事上的准备63.行政手段是指行政主体凭借国家行政权力,依
14、靠行政组织的层级节制性,采取(B )的方式。A.行政协调 B.行政命令 C.行政沟通 D.行政领导64.掌握和丰富的行政信息是(B)的前提。A.行政协调 B.行政沟通 C.行政组织 D.行政监督65.下列哪一个不属于正式沟通?(D)A.轮式 B.链式 C.全通式 D.集束式66.行政协调的重点是(A)A.对人的协调 B.对人的调解C.处理好领导班子内部的关系 D.形成强有力的领导集体67.行政协调的重要手段是(C)A.行政沟通 B.行政命令 C.行政控制 D.行政监督68.记功、晋级等属于(A)A.积极控制 B.事中控制 C.直接控制 D.正式控制69.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行政监督的原则(D)A.
15、合法性原则 B.经常性原则 C.广泛性原则 D.综合性原则70.行政监督的意义不包括(B)A.控制作用 B.导向作用 C.纠错作用 D.改进作用71.行政管理现代化的主要内容是(B)A.行政管理的民主化、科学化、法制化B.政府管理的民主化、科学化、法制化C.政府管理的民主化、科学化、法治化D.行政管理的民主化、科学化、法治化72.行政法的核心是(C)A.对行政权力的监督 B.对行政权力的协调C.对行政权力的控制 D.对行政权力的引导73.下列选项中行政规章不得使用“条例”发布的是(B)A.行政法规 B.行政规章 C.地方性法规 D.法律7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权力是(C)A
16、.行政管理权 B.独立的司法权 C.独立审判权 D.终审权75.行政立法的特点是(A)A.行政性 B.司法性 C.独立性 D.时效性76.(B )的立法统称为行政法规。A.国务院各部门 B.国务院 C.国务院各部委 D.国务院各机构77.行政立法要经过(C)道程序。A.四 B.五 C.六 D.七78.行政法规和规章应当自公布之日起(B)报有关部门备案。A.15 日 B.30 日 C.45 日 D.60 日79.下列哪一项不是行政执法的原则?(B)A.行政法治原则 B.统一原则 C.接受监督原则 D.及时性原则80.下列不属于我国各类行政法规中规定较多、应用较广的行政处罚的法则是(B)A.没收财
17、产 B.查封 C.吊销执照或许可证 D.劳动教养81.下列可以提起抗诉的是(B)A.人民法院 B.人民检察院 C.最高法院 D.审计部门82.下列不属于行政方法特点的是(B)A.目的性 B.综合性 C.灵活性 D.实践性83.(C )提出政策系统分析方法论具有三个相互关联的范畴,即行为分析、价值分析和规范分析。A.高斯 B.里格斯 C.克朗 D.梅奥84.帕累托首先使用(B)方法研究社会财富的分布状况。A.决策分析法 B.ABC 管理法 C.数学规划法 D.PDCA 循环法85.下列不属于行政文化特点的是(D)A.导向性 B.约束性 C.示范性 D.组织性86.违宪责任的根本特性是(A)A.政
18、治性 B.补偿性 C.惩罚性 D.行政性87.下列不属于特种公文密级标记的是(D)A.秘密 B.绝密 C.机密 D.保密88.档案的主要形式是(A)A.文字 B.图片 C.技术图纸 D.软盘89.下面属于转移性支出的是(B)A.科学文教卫生支出 B.社会保险支出 C.基础设施支出 D.行政管理支出90.下列不属于行政工作的质量标准的是(D)A.行政决策层的工作质量 B.中间管理层的工作质量C.具体执行层的工作质量 D.生产操作层的工作质量91.下列不属于行政费用测量法的是(D)A.单位费用法 B.人均费用法 C.事平费用法 D.标准比较费用法9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D)A.行政诉讼和行政复议
19、具有承接性B.人事管理局属于行政管理的内部监督C.行政协调是一种艺术性的行政行为D.行政执行具有权威性93.行政发展的原则有(D)A.有效性原则 B.系统化原则 C.制度性原则 D.相互促进原则94.行政发展的模式中,在改革发展中贯穿着目的性原则和经济节约原则的是(A)A.市场化模式 B.管理化模式 C.“结合式”发展模式 D.“引进式”发展模式95.(A)认为政府治理是指我们共同解决自己的问题和满足我们社会需要的实施过程。A.奥斯本与盖布勒 B.科斯伯根和瓦尔登C.梅里安和斯托克 D.莱瑟姆和奥兰扬96.下列不属于政府治理模式的是(A)A.创新式政府 B.参与式政府 C.弹性化政府 D.市场式政府97.“捐税”属于(C)A.规费收入 B.特别课征 C.各种摊派性费收入 D.公产使用费9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A.系统分析具有目的性 B.系统分析具有层次性C.系统分析具有结构性 D.系统分析具有综合性99.(B )是构成行政组织的“细胞” 。A.部门 B.机构 C.职位 D.规章制度100.现代行政学的鼻祖是(A)A.威尔逊 B.古德诺 C.韦伯 D.泰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