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 35年最新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的考试大纲年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考试大纲基本要求、具有计算机的基础知识。 、了解微型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 、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掌握的使用方法。 、了解文字处理的基本知识,能够使用环境下的字表处理软件,熟练掌握一种汉字输入方法。 、了解数据库系统的基本功能:掌握环境下的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操作。、了解计算机网络及因特网()的初步知识。 、了解计算机病毒的防治常识。 考试内容 、基础知识、计算机的概念、类型及其应用领域;计算机系统的配置及主要技术指标。 、数制及不同数制间数据的转换;二进制数的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 、计算机的数据与编码:计算机中数据的表示、
2、数据的存储单位;字符、汉字及编码。 、微型计算机的指令系统和系统组成的初步知识, 、存储器以及输入输出设备的功能和使用方法。 、计算机中机器语言、汇编语言、高级语言和数据库语言的概念。 、计算机的安全操作,病毒的概念及其防治。 2 / 35、多媒体计算机的初步知识。 二、操作系统的功能和使用 、操作系统的功能和分类。 、操作系统的组成、文件、目录、盘符和路径、常用命令。 、 使用初步: () 的特点、功能、配置、运行环境。 () “开始”按钮、 “任务栏” 、图标等的使用。 ()应用程序的运行和退出、资源浏览。 ()文件和文件夹的创建、移动、删除、复制、更名及设置属性等操作。 ()中文输入法的
3、安装、卸除、选用和屏幕显示,中文方式的使用。 、操作系统对汉字的支持。 三、字表处理软件的功能和使用、 中文 的基本功能,的运行环境和启动,工作窗口。、文档的创建、打开与编辑,文档的查找与替换,多窗口编辑。、文档的保存、拷贝、复制、删除、显示、打印。、文档字符格式的设置、段落格式和页面格式的编排。、的图形功能,的图形编辑器及使用。、的表格制作,表格中数据的填写,数据的排序和计算。 四、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和使用 、数据库的基本知识。、 系统的运行环境;系统的启动及退出。3 / 35、数据库文件的建立、显示、修改、拷贝、排序与索引,数据库的打开及关闭。、数据记录的定位、插入、删除、拷贝、检索,基
4、本计算和基本函数。、数据库间的关联与连接。、数据库系统的应用。 五、计算机网络的初步知识 、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和分类。 、计算机通信的简单概念:、网卡等。 、计算机局域网的特点。 、因特网()的基本概念和简单应用:拨号接入、电子函件(一) 、万维网()等。 六、上机操作 、 的基本操作。 、汉字录入。 、字表处理软件的使用。 、数据库系统的操作。 说明: 上机考试时间为分钟 上机操作的、 、 、部分均为必考 年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4 / 35一级 考试大纲基本要求、具有使用微型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包括计算机病毒的防治常识)、了解微型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和各组成部分的功能。 、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和作用
5、,掌握的基本操作和应用。 、了解文字处理的基本知识,掌握输入方法,熟练掌握一种汉字(键盘)的基本操作和应用。 、了解电子表格软件基本知识,掌握的基本操作和应用。 、了解演示文稿的基本知识,掌握的基本操作和应用。 、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因特网()的初步知识,掌握因特网()的简单运用。 考试内容 一、基础知识 、计算机的概念、类型及其应用领域;计算机系统的配置及主要技术指标。 、数制的概念,二进制整数与十进制整数之间的转换。 、计算机的数据与编码。数据的存储单位(位、字节、字) ;西文字符与码;汉字及其编码(国标码)的基本概念。 、计算机的安全操作, 病毒的概念及其防治。 二、微型计算机系统
6、的组成 、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存储器(、 )以及常用的输入输出设备的功能。 5 / 35、计算机软件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程序设计语言(机器语言、汇编语言、高级语言)的概念。 、多媒体计算机系统的初步知识。 三、操作系统的功能和使用 、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功能、组成和分类(、 、 、)。 、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常用术语,文件、文件名、目录(文件夹) 、目录(文件夹)树和路径等。 、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和应用。()概述、特点和功能、配置和运行环境。()“开始 ”按钮、 “任务栏” 、 “菜单” 、 “ 图标”等的使用。 ()应用程序的运行和退出。 ()掌握资源管理系统“
7、我的电脑”或“资源管理器”的操作与应用。文件和文件夹的创建、移动、复制、删除、更名、查找、打印和属性设置。()软盘格式化和整盘复制,磁盘属性的查看等操作。 ()中文输入法的安装、删除和选用。()在环境下,使用中文方式。()快捷方式的设置和使用。 四、字表处理软件的功能和使用 、字表处理软件的基本概念,中文的基本功能、运行环境、启动和退出。 、文档的创建,打开和基本编辑操作,文本的查找与替换,多窗口和多文6 / 35档的编辑。 、文档的保存、保护、复制、删除、插入和打印。 、字体格式、段落格式和页面格式等文档编排的基本操作,页面设置和打印预览。 、的图形功能,图形编辑器及其使用。 、的表格制作功
8、能:表格的创建,表格中数据的输入与编辑,数据的排序和计算。 五、电子表格软件的功能和使用 、电子表格的基本概念,中文的功能、运行环境、启动和退出。 、工作簿和工作表的基本概念,工作表的创建、数据输入、编辑和排版。 、工作表的插入、复制、移动、更名、保存和保护等基本操作。 、单元格的绝对地址和相对地址的概念,工作表中公式的输入与常用函数的使用。 、数据清单的概念,记 录单的使用,记录的排序、筛选、查找和分类汇总。、图表的创建和格式设置。 六、电子演示文稿制作软件的功能和使用 、中文的功能、运行环境、启动和退出。 、演示文稿的创建、打开和保存。 、演示文稿视图的使用,幻灯片的制作、文字编排、图片和
9、图表插入及模板的选用。 7 / 35、幻灯片的手稿和删除,演示顺序的,多媒体对象的插入,演示文稿的打包和改变,幻灯片格式的设置,幻灯片放映效果的设置打印。 考试方式 、笔试:分钟。 、上机操作:分钟。 在指定时间内,使用微机完成下列各项操作:、汉字录入能力测试(录入个汉字,限时分钟) 。、的使用。、操作。、操作。、操作。、的拨号连接、浏览器()的简单使用和电子邮件()收发。年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 考试大纲基本要求 :、具有计算机的基础知识。 、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掌握常用操作系统的使用。 、掌握基本数据结构和常用算法,熟悉算法描述工具流程图的使用。、能熟练地使用一种高级语言或数据库语言编
10、写程序、调试程序。 考试内容: 一、基础知识与基本操作 8 / 35(一) 基础知识 、计算机系统的主要技术指标与系统配置。 、计算机系统、硬件、软件及其相互关系。 、微机硬件系统的基本组成。包括:中央处理器(运算器与控制器),内存储器(与), 外存储器 (硬盘、软盘与光盘),输入设备(键盘与鼠标)输出设备( 显示器与打印机)。 、软件系统的缀成,系统软件与应用软件;软件舶蒸丰概念,文档; 程序设计语言与语言处理程序(汇编程序、编译程序、解释程序) 。 、计算机的常用数制(二进制、十六进制及其与十进制之间的转换);数据基本单位(位、字节、字)。 、计算机的安全操作;计算机病毒的防治。 、计算机
11、网络的一般知识。 、多媒体技术的一般知识。 (二) 的基本操作 、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与分类。 、操作系统的基本组成。 、文件、目录、路径的基本概念。 、常用操作,包括: 初始化与启动: 文件操作(); 目录操作(); 磁盘操作(); 9 / 35功能操作(); 批处理(批处理文件的建立与执行,自动批处理文件); 输入输出改向。 (三) 的基本操作 、的特点、基本构成及其运行环境。 、用户界面的基本元素。包括:窗口、图标、菜单、对话框、按钮、光标等。 、基本操作。包括:启动与退出,鼠标操作,窗口操作,图标操作、菜单操作,对话框操作。 二、程序设计 、能运用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编写程序。 、掌握基本
12、数据结构和常用算法。 、能熟练使用一种高级语言或一种数据库语言(共有、 、以及等四种语言,考生任选其中一种。各种语言的考试内容附后)。 三、上机操作 在指定的时间内使用微机完成下述操作: 、完成指定的计算机基本操作(包括机器启动和操作命令的使用) 。 、按给定要求编写和运行程序。 、调试程序,包括对给出的不完善的程序进行修改和补充,使之能得到正确的结果。 语言程序设计10 / 35(一)的基本概念 、提供的数据类型。、常量和变量的概念、变量的命名规则、变量的类型说明。 、 运算符和运算规则(算术运算、关系运算、逻辑运算、字符运算) 。、 表达式(算术表达式、关系表达式、逻辑表达式、字符表达式)
13、的概念及求值。 (二)顺序结构程序设计 、 变量的赋值(语句) 。 、 数据输出(语句) 。 、 数据输入(语句,语句,语句) 。 、 程序停止执行(语句,语句) 。 、 程序注释(语句) 。 (三)选择结构程序设计 、 行语句。 、 块结构。 、 结构 、 选择结构的嵌套 (四)循环的概念 、 循环的概念。 、 循环结构。 、 循环结构。 11 / 35、 循环结构。 、 循环结构的嵌套。 (五)数组 、 数组和数组元素。 、 数组定义的方法。 、 引用数组元素的方法。 、 静态数组和动态数组。 、 一维数组和多维数组。 、 数组的运算。 (六)函数与子程序 、标准函数。 、单行自定义函数和
14、多行自定义函数的定义和引用。、块内子程序子例程(语句,语句及() 语句) 。 、独立模块的子程序的定义(语句)和调用(语句) 。 、 模块化函数的定义(语句)和调用。 、 模块间的数据传递(虚实结合) 。 、 全局变量与局部变量。 、 过程的嵌套调用。 、 过程的递归调用。 (七)字符处理 、 字符串变量的概念。 、 字符串变量的赋值。 12 / 35、 字符串的运算。 、 字符串函数。 、 字符串数组。 (八)文件 、 文件的概念。 、 对源程序文件的操作。 、 对顺序文件的操作。 、 记录型变量的定义(语句)和随机文件的操作。 (九)屏幕控制与作图 、 屏幕控制(语句,语句) 。 、 显示
15、模式的控制(语句) 。 、 颜色的设置(语句) 。 、 标准作图语句(语句,语句,语句,语句和语句) 。 、 图形的着色(语句) 。年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 考试大纲基本要求 、具有数据库系统的基础知识。 、基本了解面向对象的概念。 、掌握关系数据库的基本原理。 、掌握数据库程序设计方法。 13 / 35、能够使用 建立一个小型的数据库应用系统。 考试内容 一、 的基础知识 、基本概念:数据库,数据模型,数据库管理系统、类和对象、事件、方法。 、关系数据库: ()关系数据库:关系模型、关系模式、关系、元组、属性、域、主关键字和外部关键字。 ()关系运算:投影、选择、联接。 ()数据库的一致性和完整
16、性:实体完整性、域完整性、参照完整性。 、 系统特点与工作方式: ()版本的数据库特点。 ()数据类型和主要文件类型。 ()各种设计器和向导。 ()工作方式:交互方式(命令方式、可视化操作)和程序运行方式。 、 的基本数据元素: ()常量、变量、表达式。 ()常用函数:字符处理函数、数值运算函数、日期时间函数、数据类型转换函数、测试函数。 二、 数据库的基本操作 、数据库和表的建立、修改与有效性检验: 14 / 35()表结构的建立与修改。 ()表记录的浏览、增加、删除与修改。 ()创建数据库,向数据库添加或从数据库删除表。 ()设定字段级规则和记录级规则。 ()表的索引:主索引、候选索引、普
17、通索引、唯一索引。 、多表操作: ()选择工作区。 ()建立表之间的关联:一对一关联、一对多关联。 ()设置参照的完整性。 ()表的联接: 内部联接 外部连接:左联接、右联接、完全联接。 ()建立表间临时关系。 、建立视图与数据查询: ()查询文件的建立、执行与修改。 ()视图文件的建立、查看与修改。 ()建立多表查询。 三、关系型数据库标准语言 、的数据定义功能: ()。 ()。 、的数据修改功能: 15 / 35()简单查询。 ()嵌套查询。 ()联接查询。 ()分组与计算查询。 ()集合的并运算。 四、项目管理器、设计器和向导的使用 、使用项目管理器: ()使用“数据”选项卡。 ()使用
18、“文档”选项卡。 、使用表单设计器: ()在表单中加入和修改控件对象。 ()设定数据环境。 、使用菜单设计器: ()建立主选项。 ()设计子菜单。 ()设定菜单选项程序代码。 、使用报表设计器: ()生成快速表。 ()修改报表布局。 ()设计分组报表。 ()设计多栏报表。 、使用应用程序向导。 16 / 35五、 程序设计 、命令文件建立与运行: ()程序文件建立。 ()简单的交互方式输入输出命令。 ()应用程序的调试与执行。 、结构化程序设计: ()顺序结构程序设计。 ()分支结构程序设计。 ()循环结构程序设计。 、过程与过程调用: ()子程序设计与调用。 ()过程与过程文件。 ()局部变
19、量和全局变量、过程调用中的参数传递。 考试方式 、笔试:分钟。 、上机考试:分钟。 上机操作包括: ()基本操作。 ()简单应用。 ()综合应用。 ; 年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考试大纲17 / 35基本要求 :、具有计算机的基础知识。 、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掌握常用操作系统的使用。 、掌握基本数据结构和常用算法,熟悉算法描述工具流程图的使用。、能熟练地使用一种高级语言或数据库语言编写程序、调试程序。 考试内容 一、基础知识与基本操作 (一) 基础知识 、计算机系统的主要技术指标与系统配置。 、计算机系统、硬件、软件及其相互关系。 、微机硬件系统的基本组成。包括:中央处理器(运算器与控制器)
20、,内存储器(与), 外存储器 (硬盘、软盘与光盘),输入设备(键盘与鼠标)输出设备( 显示器与打印机)。 、软件系统的缀成,系统软件与应用软件;软件舶蒸丰概念,文档; 程序设计语言与语言处理程序(汇编程序、编译程序、解释程序) 。 、计算机的常用数制(二进制、十六进制及其与十进制之间的转换);数据基本单位(位、字节、字)。 、计算机的安全操作;计算机病毒的防治。 、计算机网络的一般知识。 、多媒体技术的一般知识。 18 / 35(二) 的基本操作 、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与分类。 、操作系统的基本组成。 、文件、目录、路径的基本概念。 、常用操作,包括: 初始化与启动: 文件操作(); 目录操作(
21、); 磁盘操作(); 功能操作(); 批处理(批处理文件的建立与执行,自动批处理文件); 输入输出改向。 (三) 的基本操作 、的特点、基本构成及其运行环境。 、用户界面的基本元素。包括:窗口、图标、菜单、对话框、按钮、光标等。 、基本操作。包括:启动与退出,鼠标操作,窗口操作,图标操作、菜单操作,对话框操作。 二、程序设计 、能运用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编写程序。 、掌握基本数据结构和常用算法。 、能熟练使用一种高级语言或一种数据库语言(共有、 、以及等四种语19 / 35言,考生任选其中一种。各种语言的考试内容附后)。 三、上机操作 在指定的时间内使用微机完成下述操作: 、完成指定的计算机基本
22、操作(包括机器启动和操作命令的使用) 。 、按给定要求编写和运行程序。 、调试程序,包括对给出的不完善的程序进行修改和补充,使之能得到正确的结果。 语言程序设计 (一)语言的结构 、程序的构成函数和其它函数。 、头文件、数据说明、函数的开始和结束标志。 、源程序的书写格式。 、语言的风格。 (二)数据类型及其运算 、的数据类型(基本类型、构造类型、指针类型、空类型) 及其定义方法 、运算符的种类、运算优先级、结合性。 、不同类型数据间的转换与运算。 、表达式类型(赋值表达式、算术表达式、关系表达式、逻辑表达式、条件表达式、逗号表达式)和求值规则。 (三)基本语句 20 / 35、表达式语句,空
23、语句,复合语句 、数据的输入与输出,输入输出函数的调用。 、复合语句。 、 语句和语句标号的使用。 (四)选择结构程序设计 、有语句实现选择结构。 、用语句实现多分支选择结构。 、选择结构的嵌套。(五)循环结构程序设计 、 循环结构。 、和 循环结构。 、语句、语句。 、循环的嵌套。 (六)数组的定义和引用 、一维数组和多维数组的定义、初始化和引用。 、字符串与字符数组。 (七)函数 、库函数的正确调用。 、函数的定义方法。 、函数的类型和返回值。 、形式参数与实在参数,参数值的传递。 、函数的正确调用,嵌套调用,递归调用。 21 / 35、局部变量和全局变量。 、变量的存储类别(自动、静态、
24、寄存器、外部), 变量的作用域和生存期。 、内部函数与外部函数。 (八)编译预处理 、宏定义:不带参数的宏定义;带参数的宏定义。 、 “文件包含”处理。 (九)指针 、指针与指针变量的概念,指针与地址运算符。 、变量、数组、字符串、函数、结构体的指针以及指向变量、数组、字符串、函数、结构体的指针变量。通过指针引用以上各类型数据。 、用指针作函数参数。 、返回指针值的指针函数。 、指针数组,指向指针的指针函数的命令行参数。 (十)结构体(即“结构”)与共用体( 即“联合”) 、结构体和共用体类型数据的定义方法和引用方法。 、用指针和结构体构成链表,单向链表的建立、输出、删除与插入。 (十一)位运
25、算 、位运算符的含义及使用。 、简单的位运算。 (十二)文件操作 只要求缓冲文件系统(即高级磁盘系统), 对非标准缓冲文件系统(即低级22 / 35磁盘系统)不要求。 、文件类型指针(类型指针)。 、文件的打开与关闭()。 、文件的读写(函数),文件的定位( 函数) 。年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大纲公共基础知识部分分 专业语言部分 分 语言程序设计 基本要求 、 掌握语言的基本语法规则。 、 熟练掌握有关类与对象的相关知识。 、 能够采用面向对象的编程思路和方法编写应用程序。 、 能熟练使用 、集成开发环境编写和调度程序。 考试内容 一、 语言概述 、了解语言的基本符号。 、了角语言的词汇(保留
26、字、标识符、常量、运算符、标点符号等) 。、掌握程序的基本框架(结构程序设计框架、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框架等) 。 23 / 35、能够使用 集成开发环境编辑、编译、运行与调度程序。 二、 数据类型、表达式和基本运算 、掌握数据类型(基本类型,指针类型)及其定义方法。 、了解的常量定义(整型常量,字符常量,逻辑常量,实型常量,地址常量,符号常量) 。 、掌握变量的定义与使用方法(变量的定义及初始化,全局变量,局部变量) 。 、掌握运算符的种类、运算优先级和结合性。 、熟练掌握表达式类型及求值规则(赋值运算,算术运算符和算术表达式,关系运算符和关系表达式,逻辑运算符和逻辑表达式,条件运算,指针运算,
27、逗号表达式) 。 三、 的基本语句 、 掌握的基本语句,例如赋值语句、表达式语句、复合语句、输入、输出语句和空格语句等。 、 用语句实现分支结构。 、 用语句实现多分支选择结构。 、 用语句实现循环结构。 、 转向语句(,和) 。 、 掌握分支语句和循环语句的各种嵌套使用。 四、 数组、指针与引用 、 掌握一维数组的定义、初始化和访问,了解多维数组的定义、初24 / 35始化和访问。 、 了解字符串与字符数组。 、 熟练掌握常用字符串函数(等) 。 、 指针与指针变量的概念,指针与地址运算符,指针与数组。 、 引用的基本概念,引用的定义与使用。 五、 掌握函数的有关使用 、 函数的定义方法和调
28、用方法。 、 函数的类型和返回值。 、 形式参数与实在参数,参数值的传递。 、 变量的作用域、生存周期和存储类别(自动、静态、寄存器,外部) 。 、 递归函数。 、 内联函数。 、 带有缺省参数值的函数。 六、 熟练掌握类与对象的相关知识 、类的定义方式、数据成员、成员函数及访问权限() 。 、 对象和对象指针的定义与使用。 、 构造函数与析构函数。 、 静态数据成员与静态成员函数的定义与使用方式。 、 常数据成员与常成员函数。 、 友元函数和友元类。 25 / 35、 对象数组与成员对象。 七、 掌握类的继承与派生知识 、 派生类的定义和访问权限。 、 继承基类的数据成员与成员函数。 、 基
29、类指针与派生类指针的使用。 、 虚基类。 、 虚函数机制的要点。 、 纯虚函数与抽象基类,虚函数。 、 了解运算符重载。 九、 模板 、简单了解函数模板的定义和使用方式。 、简单了解类模板的定义和使用方式。 、掌握流的概念。 、能够使用格式控制数据的输入输出。 、 掌握文件的操作。 考试方式 、笔试:分钟,满分分,其中含公共基础知识部分的分。 、上机操作:分钟,满分分。 上机操作包括: () 基本操作。 () 简单应用。 26 / 35() 综合应用。 年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语言考试大纲公共基础知识部分分专业语言部分 分 语言程序设计 基本要求 、 掌握语言的特点,实现机制和体系结构。 、
30、掌握语言中面向对象的特性。 、 掌握语言提供的数据类型和结构。 、 掌握语言编程的基本技术。 、 会编写用户界面程序。 、 会编写简单应用程序。 、 会编写小应用程序() 。 、 了解的应用。 考试内容 一、 语言的特点和实现机制 二、 体系结构 、 目录结构。 、 的结构。 、 开发环境设置。27 / 35 、 程序结构。 三、 语言中面向对象的特性。 、 面向对象编程的基本要领和特征。 、 类的基本组成和使用。 、 对象的生成、使用和删除。 、 接口与包。 、 类库中常用类和接口。 四、 简单数据类型及运算 、 变量和常量。 、 基本数据类型及转换。 、 类库中对简单数据类型的类包装。 、
31、 运算符和表达式运算。 、 数组和字符串。 五、 语言的基本语句 、 表达式语句。 、 条件语句。 、 循环语句。 、 注释语句。 、 异常处理。 六、 编程技术基础 、 线程的要领和使用。 、 同步与共享。28 / 35 、 串行化要领和目的。 、 串行化方法。 、 串行化的举例。 、 基于文本的应用。 、 文件和文件。 、 汇集()接口。 七、 编写用户界面程序 、 图形用户界面。 、 库简介。 、 简介。 、 与比较。 八、 编写小应用程序() 、 小应用程序概念。 、 安全机制。 、 执行过程。 、 的图形绘制。 、 的窗口。 、 的工作环境。 、 和。 九、 的应用 十、 的下载和操
32、作。29 / 35 考试方式 笔试:分钟,满分分,其中含公共基础知识部分的分。 上机操作:分钟,满分分。 上机题目类型要求: () 基本操作。 () 简单应用。 () 综合应用。 年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语言考试大纲公共基础知识部分分专业语言部分 分 数据库程序设计 基本要求 、 具有数据库系统的基础知识。 、 基本了解面各对象的概念。 、 掌握关系数据库的基本原理。 、 掌握数据库程序设计方法。 、 能使用建立一个小型数据库应用系统。 考试内容 一、 数据库基础知识30 / 35 、 基本概念: 数据库,数据模型,数据库管理系统,类和对象,事件。 、 关系数据库基本概念: 关系模型(实体的完整性,参照的完整性,用户定义的完整性, )关系模式,关系,元组,属性,字段,域,值,主关键字等。 、 关系运算基本概念: 选择运算,投影运算,连接运算。 、 基本命令。 查询命令,操作命令。 、 系统简介: () 系统的基本特点。 () 基本对象:表,查询,窗体,报表,页,宏,模块。 二、 数据库和表的基本操作 、 创建数据库: () 创建空数据库。 () 使用向导创建数据库。 、 表的建立: () 建立表结构:使用向导,使用表设计器,使用数据表。 () 设置字段属性。 () 输入数据:直接输入数据,获取外部数据。 、 表间关系的建立与修改: () 表间关系的概念:一对一,一对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