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德育课程一体化实践研究方案.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10415272 上传时间:2019-11-0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6.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德育课程一体化实践研究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德育课程一体化实践研究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德育课程一体化实践研究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德育课程一体化实践研究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德育课程一体化实践研究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中册镇临泗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实践研究方案我校实施德育课程一体化实践研究的动力来自四个方面。一是国家课程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要求;二是实验性、示范性、带动性的学校定位;三是生源区域农村城市化过程中的特点。一、德育课程一体化实践研究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思想为指导,根据德育论、德性论、系统论基本原理,贯彻落实国家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指示精神,对义务教育阶段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途径、德育管理、德育评价进行系统化研究,确立并实施学校德育一体化课程体系。二、开展德育课程一体化实践研究的工作原则1、充分认识德育在学校工作中的首要地位,学校所有工作的最终目标是学生综

2、合素养的循序提升,课程、教师、学校文化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三块基石。2、全体教职员工都是德育工作者,是“引导者” ,是“身教者 ”,负有作为学生榜样的责任。教师要有道德教育意识和不断提高道德教育能力,要做高尚德行的践行者。3、学生是自身品德形成和构建的组织者,外在的道德规范体系和道德需要只有通过学生自愿(进而是自觉)地实践,取得认同,内化为他自身的道德需要,才能真正起到外化指导道德行为的作用。因此,学校德育工作要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要从儿童和少年的生活出发,要实施体验德育,不要任意拔高德育目标,不要把目标当成起点。4、学科教学与德育专业课程具有同样重要的德育价值。这种价值不仅仅体现在学科教学中存

3、在丰富的道德教育资源,还体现在学科教学的学习过程也是学习道德的过程。因为其中既有个体生命能量的投入、积极情绪的感受、自我尊严的确认,又有群体交往的合作与分享、奖励与惩罚、信守与承诺等。5、德育课程一体化实践研究是对学校德育工作规范化、科学化的探索,它不可能也不必要包含所有的学校德育工作内涵,具有一定的模糊性,需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完善,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三、德育课程一体化实践研究的内容和方法德育课程一体化实践研究是以德性论、德育论、系统论为理论基础,以德育的目标、内容、途径、方法、管理、评价六个部分为纬,以低年段(小学 13 年级) 、高年段(小学 46 年级)学段为经,横向贯通、纵向衔接、横

4、纵交织,进而构成一个时间上具有全程性,空间上具有全面性,能够产生更大整体效应的德育工作课程体系。(一)构建德育课程一体化实践研究的目标体系1、德育目标是党和国家对青少年儿童在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法纪素质、心理素质等方面所应达到的规格要求,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我国各级各类学校德育的总目标是:把全体学生培养成热爱祖国、具有社会公德和文明行为习惯、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在这个基础上,引导他们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思想觉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并为使他们中的优秀者在将来成长为具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进分子奠定

5、基础。目标体系要体现学校特色。我校以“有理想、敢担当、知感恩”为校训,必须使“公正坦荡、正大光明”成为学生的德性标志。要重点关注个体生命的发展,关注人文精神的建构,关注美好心灵的塑造,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和谐可持续的发展,使工作、学习在公明实验学校的每一个人都具有“公实特色” 。2、构建德育课程一体化实践研究目标体系的原则。1)总体目标,一以贯之(总体目标涉及学生政治、思想、道德、法纪和心理健康,学段和班级目标不必要面面俱到,但必须坚持正确启蒙、始终如一的原则。此外要注意形成特点,坚持“回归传统,注重人伦;营造环境,注重和谐;务求实效,贵在创新”的工作理念) 。2)学段目标,各有侧重(参考目标体系

6、要点) 。3)年级目标,具体明确(自行分解) 。4)情意兼顾,知行统一(情意不能偏废,言行必须一致) 。3、德育课程一体化实践研究目标体系要点。低年段:文明礼仪教育、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的养成。高年段:健康心理的养成、意志品质的形成。(二)构建德育课程一体化实践研究的内容体系1、德育内容是为实现德育目标而确定和安排的特定的教育内容。德育内容的性质和构成由德育目标所决定;德育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为受教育者年龄特征和思想品德发展水平所制约;德育内容的针对性从学生成长的需要和现实社会的要求出发。德育是教师和学生双主体(所有的德育活动中,教师和学生都是主体)在实践活动(课程)中的互动,把一定社会的政治准则、

7、思想观点、道德规范、法纪规范和心理要求,内化为学生个体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法纪素质和心理素质的教育。德育内容包括“五大要素” ,即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和心理教育。这“五大要素”各有自己的特定内涵,但又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互为条件,互相制约,构成了德育内容的统一体。2、构建德育课程一体化实践研究内容体系的原则。1)德育内容必须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2)要形成规范、成序列的内容细目。3) “五大要素”要有体现,具体内容必须层次清楚。4)要注意内容上的衔接,要分学段循序渐进。3、 德育课程一体化实践研究内容体系的细目在本方案的第四部分。(三)构建德育课程一体化实践研究的

8、途径体系1、德育途径是对学生实施德育影响的渠道,是实现学校德育目标,落实德育内容的组织形式。德育途径体系是以完成德育任务、提高德育实效为目的。学校德育主要途径包括: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其他各科教学、学校管理和后勤服务、班主任工作、党团队和学生会工作、劳动与社会实践、学校文化建设、心理咨询和心里辅导、家庭与社会教育,就我校而言,还包括个性拓展课程、大课间活动、学生社团活动等。2、构建德育课程一体化实践研究途径体系的原则。1)德育途径要对应德育内容,德育活动要有明确目的。2)相同的德育教育内容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来落实。3)德育途径有主有辅,要突出主要途径,利用好辅助途径,注重协调配合。4)德育工

9、作分中有合,合中有分,必须要目标一致,形成合力。3、德育课程一体化实践研究途径研究重点是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的改造、班主任工作、家庭与社会教育。(四)构建德育课程一体化实践研究的方法体系1、德育方法是实现德育目标的手段。2、构建德育课程一体化实践研究方法体系的原则。1)德育方法要对应德育途径和德育内容。2)要善于组合多种方法落实德育内容。3)德育方法的运用要注意倾注情感。4)德育方法贵在创新。3、德育课程一体化实践研究的方法体系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教师在实施德育方案过程中要善于总结自己的方法,为德育一体化实践研究贡献智慧。以下分类和方法仅供参考。1) 以语言说理形式为主的方法,包括谈话法、讲

10、授法、讨论法、辩论法、演讲法等。2) 以形象感染形式为主的方法,如典型示范法、情感陶冶法、影视音像法、小品表演法等。3)以实际训练形式为主的方法,如社会实践法、调查访问法、参观考察法、常规训练法、大型活动法等。4)以品德评价形式为主的方法,如奖惩激励法、表扬鼓励法、评比选优法、操行评定法等。(五)构建德育课程一体化实践研究的管理体系1、德育管理是协调实施德育的组织之间、组织与德育工作者之间的关系,以保证增强德育实效,完成德育任务,实现德育目标。它是整个德育工作的指挥和保证系统,具有协调、组织、实施和评价的功能。德育管理体系的构建,包括领导体制、法规政策、规章制度、队伍建设、督导检查、考核测评等

11、项内容。2、构建德育课程一体化实践研究管理体系的原则。1)健全和理顺德育工作领导体系。2)增强教师队伍德育工作意识和德育工作能力。3)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4)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德育立体网络。3、构建德育课程一体化实践研究管理体系的策略。1)实行校长负责制,建立以学校行政为核心,大队部、团委、德育处为龙头,大队长、团书记、德育主任、年级组长、班主任、科任以及其他教职工共同参与管理的学校德育群体。2)营造“教师身正,人人为导师;学生乐学,人人受关爱”的良好育人氛围。3)以校本研修为契机,集思广益,定期为班主任遇到的问题出谋划策。4)创办公明实验学校教科研 月刊,建立班主任工作思想交流阵地,表扬德

12、育先进个人和集体,宣传德育要求等。5)以常规为本,把常规教育落到实处,尤其抓好细节教育:爱校爱班、文明礼貌、行为习惯、学习习惯、清洁卫生、公物、礼仪、课间操、乘坐校车等等。6)大力加强学校文化建设,努力营造和谐浓郁的文化氛围。具体措施如建设一面学生展示自由空间的民主墙,或主题空间乐园;建设“心语即时帖”交流平台,软性开展心理教育、生命教育、观念教育;校务公开栏建设宣传栏、表扬栏;办好广播站、黑板报、校报等。7)开展“大手牵小手,互助共成长 ”活动。8)制定和完善相关的规章制度。9)在家长委会的支持配合下,以专题讲座、家长学校、主题活动等形式,开展家校互动。(六)构建德育课程一体化实践研究的评价体系1、德育评价是根据德育目标,对德育工作的条件、过程和绩效进行的价值判断。德育评价对德育工作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一体化实践研究的评价体系包括校长对班级德育工作和教师教书育人的评价、班主任及教师集体对学生个体的品德评价两部分内容。2、评价体系既要有科学性和系统性,又要具体、简明,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难点是量化的指标体系。德育课程一体化实践研究评价体系将根据以上原则另行制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