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二语文必修 第三单元 第一课体质课教案上课时间:2016 年 4 月 28 日,星期四课文名称:边城【教学三维目标】1、知识与能力点:了解小说的主要情节,学习课文中作者对湘西边城淳朴风情的描写,梳理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体会沈从文小说的风格,培养并提高学生阅读小说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点:通过导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理解小说的主题。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把握小说主旨,品味小说优美的意境,体会作品中所描绘的湘西边城的淳朴风情和人性美。【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在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环境中所折射出来的人情美、人性美。【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体会作者为小说构筑这样一个环境的深意,也就是对小说主题
2、的把握。教法:导读品析法。学法:阅读讨论法。自主、合作、探究。教具:课件、 边城电影视频、湘西美景图片高二语文必修 第三单元 第一课教时:2教学过程第二课时【教学要点】1、品读课文,美点寻踪,分析翠翠人物形象美;2、总结本篇小说特点,归纳小说主题和语言特点。【教学过程】导课。 (复习导入)由情节导入。二、继续研习课文,探究难点:(学生自主、合作、探究)1、分析第二部分: “两年前的端午节” 中含蓄的对话和优美的语言特点。探究问题:你觉得哪些语句能体现出主人公的哪些特点?从哪些语句中能看出来?2、分析第三部分:翠翠有哪些心理活动?体会“人性美” 中的“情美”,即翠翠的“爱情美 ”。3、分析探讨第
3、四部分:边城人的“人性美”。4、分析总结翠翠的形象。(1) 、完成翠翠形象的整体感受。(2) 、体会翠翠这一人物形象的微妙心理。 (结合课后第二题)沈从文描写翠翠这个人物,是从心理描写入手,把这个从情窦初开这一页慢慢翻开,完成了一部爱情心理觉醒之书。这个灵秀、乖觉、高二语文必修 第三单元 第一课明慧、清纯的少女既表现出了不加修饰的生命本色,又在其人生道路上迈出的第一步混入了一丝淡淡的愁绪,预示着结局的悲剧。5、品味语言美:(1)沈从文的小说,被称为“乡土抒情诗”,你最喜欢的是那些文字?为什么?(2) 、归纳语言特点:沈从文有“文字魔术师 ”之称,他非常注重语言的锤炼,他的语言往往给人以美的享受
4、,是他的作品充满的美感。a、典雅性(诗歌的意境、哲理的隽永、古典的精美) b 、口语化(质朴隽永)三、拓展提高对比古代女子和翠翠的心理,试比较二者对爱情的表达有何不同。上邪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棱,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诗经古:对爱情的炽烈,大胆与直白;翠翠:含蓄、羞涩、内心微妙,是悲剧的原因所在。4、课堂小结:小说的“三美” 。五、课后作业:1、整理基础知识;2、分析翠翠、爷爷、 傩 送等几个主人公的形象,写成不少于 300 字的小论文;3、回答问题:本文从哪些地方体现了三美?板书设计 :风俗美爷爷 乡情 边城人边城 人性美 亲情高二语文必修 第三单元 第一课傩送翠翠 爱情自然美 天保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棱,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诗经古:对爱情的炽烈,大胆与直白;翠翠:含蓄、羞涩、内心微妙,是悲剧的原因所在。课堂小结:小说的“三美” 。五、课后作业:1、整理基础知识;分析翠翠、爷爷、傩送等几个主人公的形象,写成不少于 300字的小论文;回答问题:本文从哪些地方体现了三美?板书设计 :风俗美爷爷 乡情 边城人边城 人性美 亲情傩送翠翠 爱情自然美 天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