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涧西区教研室 史正久,一、 课改意图及目前课程实施状况 二 课程性质 三、 基本理念 四、 培养目标 五、 基本内容 六、 活动评价 七、 课程实施,主要内容,一、国家课改的意图及目前课程实施状况,2、教育观念决定人们的教育行为,1、观念是指引人们行动的准则,3、教育行为是随着人们的认识变化而变化,一、国家课改的意图及目前课程实施状况,2、综合实践活动成为必修课是历史发展的需要,1)培养目标的错位,2)学生学习兴趣的降低,3)以提高兴趣为目的的活动成为学生成长的必须,一、国家课改的意图及目前课程实施状况,3、国家高度重视,各地积极探索,状况喜忧掺半,前 途必定光明,(1)国家课改的历程,(2
2、)目前各地实施活动的情景,(3)各方面的期盼必使课程前途光明,综合实践活动是由国家设置、由地方和学校根据教育部的有关要求自主开发的课程领域,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 体现对知识的综合 运用的实践性课程。,二、课程性质,二、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性质,1、注重“实践”。综合实践活动以学生的现实生活 和社会实践为基础,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引导学 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 在“动手做”、“考察”、实验” “探究”等一系列的活动中发 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 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 能力。,二、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性质,2、突出“开放”。综合实践活动面向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
3、,尊重每一个学生发展的特殊需要,其课程目标具有开放性;综合实践活动面向 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它随着 学生生活的变化而变化,其课 程内容具有开放性;综合实践 活动关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所 产生的学习体验和个性化的创 造性表现,课程评价具有开放性。,二、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性质,3、强调“自主”。综合实践活动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注重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学生是综合实践活动的主体,它客观要求学生主动参与 实践性学习的全过程,在 教师的有效指导下自主探 究、自主实践、自主反思。 指导教师对学生实践学习 的全过程进行有针对性的 指导,不包揽学生的活动。,二、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性质,4、关注“生成”。综合实践活
4、动具有生成性。每一个班级、每一所学校都有对综合实践活动的整体规划,每一个活动开始之前都有对活动的周密设计,这是综合实践活动计划性的一面。但是,综合实践活动的本质特性却是生成性, 随着活动的不断展 开,新目标不断生成,新主题不断 生成,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兴趣盎然, 认识和体验不断加深,创造性的火 花不断迸发,这是综合实践活动生 成性的集中体现。,三、 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理念,(1)坚持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参与(过程),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目标) 。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发与实施要以学生的直接经验或体验为基础,将学生的需要、动机和兴趣置于核心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 主动性和积极性,鼓励学生自 主选
5、择活动主题,积极开展活 动,在活动中发展创新精神和 实践能力。,三、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理念,(2)面向学生完整的生活领域,为学生提供开放的个性发展空间。 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发与实施要克服当前基础教育课程脱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倾向,面向学生完整的生活领域,引领学生走向现实的社会生活,促进学生与生活的联系,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开放的 空间。,三、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理念,(3)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和积极实践,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 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发与实施强调学生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和勇于实践,注重学生在实践性学习活动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要求学生超越单一的接受式学习,亲身经历实践过程,体验实践活动,实现
6、学习方式的变革。,四、综合实践活动的培养目标,(一)课程总目标综合实践活动的总目标是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推进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五、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内容,(1)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基于自 身兴趣,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 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 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研究性学习强 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 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 用知识的能力。学生通过研 究性学习活动,形成一种积 极的、生动的、自主合作探 究的学习方式。,五、综合实践活动的基
7、本内容,2、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走出教室,参与社区和社会实践活动,以获取直接经验、发展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为主旨的学习领域。通过该学习领域,可以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不断提升学生的 精神境界、道德意识和能力,使学 生人格不断臻于完善。 。,3、劳动与技术教育。劳动与技术教育是以学生获得积极的劳动体验、形成良好技术素养为主的多方面发展为目标,且以操作性学习为特征的学习领域。这是一个开放性的学习领域,强调学生动手与动脑相结 合,要使学生了解必要的通用技 术和职业分工,形成初步的技术 意识和技术实践能力。,五、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内容,五、综合实践活动的基
8、本内容,信息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发展适应信息时代需要的信息素养。这既包括发展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还包括发展学生对浩如烟海的信息的反思和辨别能力,形成健康向上的信息伦理。,五、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内容及其关系,“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 是国家为了帮助学校更好地落实综合实践活动而特别指定的几个领域,而非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的全部。三大指定领域在逻辑上不是并列的关系,更不是相互割裂的关系。“研究性学习”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基础,倡导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一方式渗透于综合实践活动的全部内容之中。另一方面,“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则是“
9、研究性学习”探究的重要内容。所以,在实践过程中,三大指定领域是以融合的形态呈现的。,五、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内容及其关系,除上述指定领域以外,综合实践活动还包括大量非指定领域,如:班团队活动、校传统活动(科技节、体育节、艺术节)、学生同伴间的交往活动、 学生个人或群体的心理健康活动、 等等,这些活动在开展过程中可与 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定领域相结合, 也可以单独开设,但课程目标的指 向是一致的。,六、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1、多元化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强调多元价值取向和多元标准,肯定学生与世界交往的多元方式。不仅允许对问题的解决可以有不同的方案,而且表现自己所学的形式也可以丰富多样。评价者要尽量使用家长
10、、学生及一般人能理解的语言描述学生的表现,避免将评价简化为分数或等级。此外,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也是被积极提倡的。,六、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2、整体观综合实践活动评价的整体观要求在评价中把课程、教学和评价进行统整,使它们融合为一个有机整体,贯彻到活动进行中去。一方面,将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各种表现和活动产品如研究报告、模型、主题演讲等作为评价他们学习情况的依据;另一方面,注重把评价作为师生共同学习的机会,提供对课程修改有用的信息,实践于教学。,六、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3、在实践活动中学生角色的认定 1、学生要形成问题意识,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2、学生要善于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
11、。 3、在课题的展开阶段,可以采取多种多样的组织方式,。 4、在课题的探究过程中要遵循“亲历实践、深度探究”的原则,倡导亲身体验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课题进行持续、深入的探究,防止浅尝辄止。,六、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4、在实践活动中教师角色的认定 1、 教师要对学生的活动加以有效的指导。在指导内容上,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在根本上是创设学生发现问题的情境,引导学生从问题情境中选择适合自己的探究课题,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探究方式。在指导方式上,综合实践活动倡导团体指导与协同教学。不能把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权只赋予某一学科的教师,或班主任或专门从事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的教师,而应通过
12、有效的方式将所有教师的智慧集中起来,对综合实践活动进行协同指导。总之,教师既不能“教”综合实践活动,也不能推卸指导的责任、放任学生,而应把自己的有效指导与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主动实践有机结合起来。,七、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实施,一、中、长周期操作模式:结合“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三条线索,学校根据活动资料、地方及校本特色规划相应的活动模块,教师要根据相应的模块和提供的参考主题设计班级活动主题,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兴趣爱好及班级活动主题自主选择相应的“研究主题”进行活动。活动时间可以以一个月或更长时间为阶段,遵循“创设情境、生成主题制定方案、方法指导亲身体验、实践操作汇报交流、反馈评价补
13、充完善、拓展延伸”五个模块进行活动。,七、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实施,二、短周期活动 在活动实施过程中教师可根据自己学校及学生的生活实际,在选定中长周期活动主题,对学生进行系列能力培养的同时,选定学生感兴趣的热点话题,开展短周期活动,使学生从中感知综合实践活动的内涵,并从中体验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和成功的喜悦。,七、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实施,三、课时集中使用与分散使用相结合综合实践活动要求的课时安排应是弹性课时制,即将每周3课时的综合实践活动时间根据需要灵活安排。做到集中使用与分散使用相结合。例如,可以将每周的时间集中在一个单位时间使用,也可将几周的时间集中在一天使用,亦可根据需要将综合实践活动时间与
14、某学科打通使用,等等。,七、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实施,四、安全问题1、要会利用各种资源(家长、学校、社区)2、要合理的分小组3、 要注意时间、场合、天气,七、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实施,五、恰当处理学校统筹规划与活动过程中的生成性目标、生成性主题的关系综合实践活动要集中体现学校的特色,学校应对综合实践活动进行统筹规划。每所学校要根据本校和本校所在社区的特色推出三类相互衔接的计划,即“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计划”“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计划”以及“班级综合实践活动计划”。 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的统筹规划不能限制其生成性,而应当使其生成性发挥得更具方向感和更富有成效。,七、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实施,六、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实施,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