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习策略与学习方法的联系与区别学习策略与学习方法的联系与区别学习策略与学习方法的联系与区别学习策略与学习方法的联系与区别( 节选 自 林 斯坦 著 科 学化 学习 导论 海 峡书 局 201年 1月 第 10 12页ISBN978-780691-62-1引 用敬 请注 明出 处)学习策略与方法研究是学习科学体系中的一门重要学科。 在学习实践中 , 怎样学习 , 怎样学得又快又好 , 是每个学习者都在思考的问题 。 学习策略或学习方法的研究都是从学习者自身的学习角度进行的探讨 , 其目的在于从理论上和实践中指导学习者的学习活动 , 解决人们怎样科学有效地去学习的问题 。 它们之间既有着密切的联系
2、,也存在着一定的区别和差异。1.学习策略与学习方法的共同点 学习策略与学习方法的共同点 学习策略与学习方法的共同点 学习策略与学习方法的共同点 学习策略和方法都是一系列相互关联的提高学习成效的活动 。 它们是 学习者在一定的学习原则的调节指导下 , 有意识地发挥自己的心理能力和体力 , 把一系列具体的操作和手段连为一体而形成的有明确目的,即提高学习成效的活动 。因此 , 学习策略和方法的指导理论来自于学习实践 , 又要指导和应用于学习实践 ,在指导和应用中接受学习实践的检验 , 在接受检验中完善和发展自己的学习策略与方法 。 只有深刻地认识这一性质 , 才能使我们的学习策略与方法紧密联系学习实
3、际,得到有效地应用,而不是脱离学习实践的空谈。 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自身都是学习的对象 。 它储存在长时记忆中 , 对人的学习及至终身的发展形成影响 。 因为 , 我们所讨论的是广义上的学习 , 这种学习不单单指书本上的学习 , 还包括生活中的学习 。 因此 , 掌握学习策略和方法的意义 在于更 高效 地学 习 。 对于学生而言 , 学习策略和方法就是指如何提高学习效果及效率的方略 , 而这个方略往往是带有学生个性倾向和经验性的 。 在学生在校学习期间 , 能够有效地归纳和应用 , 优化和完善学习的策略与方法 , 当学生走上社会,他也会养成在工作和生活中寻找策略与方法,促进事业和生活的成功。 学
4、习策略与方法同属于操作性的知识 , 都是关于解决学习中的问题和完成某项学习任务的行为或操作步骤的知识 。 它包括一切为了进行学习的信息转换活动而采取的具体操作程序,是个体具有的用于具体情境的一套行为步骤。因此 ,作为操作性知识,它与陈述性的知识不同。陈述性的知识解决的是 “ 是什么 ” 的问题 , 通过记忆 、 理解和思维就能掌握 , 而操作性的知识 , 要想掌握就必须通过动手实践基础上的体验 , 以及动作性的记忆 。 没有认识到这一点 , 学习策略和方法的指导往往就不能获得成功。这也正是过去我们学校中学习方法指导课没少 上,但收效甚微的原因。往往学生并没有通过上这样的课而获益。 操作性知识还
5、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 , 那就是它在习得的早期 , 改进起来比较容易,然而一旦在人的动作记忆中被编码且达到自动化,即养成了行为习惯了 ,改进起来就会相当困难 。 这就说明学习策略与方法的指导必须要提早 , 而且要科学化的必要性。 2.学习策略与学习方法的不同 知识的属性不同 。 就本质而言 , 学习方法属于程序性知识 , 关注的是如何做 ; 学习策略属于策略性知识 , 关注于为什么要这么做 , 怎样可以做得更快更好 。策略性知识以智慧为代表 , 而程序性知识以技能为代表 。 比如 , 要学习驾驶技术 ,陈述性知识是指如何启动车辆,如何打方向盘,如何挂档,如何停车等技能 。 这类知识的掌握要通过反
6、复的练习 。 而策略性知识是指要学习这些技能 , 是跟熟人学,还是进入驾校学,怎么利用空闲的时间学,当师傅教完一个技术性动作后 ,是自己反复练习,还是找同学一起讨论切磋一下等等。 有一个大学新生 , 入学初在高等数学的学习落后了 , 跟不上教师上课的进度 ,后来他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 决心迎头赶上 , 他是这样做的 : “ 从最前面开始 ,没做过的习题都做一遍,抄过一次的习题自己努力再做一遍,做得非常细致 、 认真,我满以为这样便可以一步步追上去了,可结果事与愿违,反而越落越远 。 我朝前追了三米,老师又把我拉下了五米,旧的尚未理解透彻,新的又如陷雾中 ,真所谓处处被动 、 处处挨打 ,
7、心烦意乱 , 一筹莫展 。 偶然有一天 , 我读到了这句名言 : 进攻是最好的防御 。 再三衡量得失之后,我决心放下一切,实施反攻 !跳过那近百页似曾相识 、 半懂不懂的禁区 , 眨眼之间 , 我已经赶到了老师进度的前方。不是有模模糊糊的证明论述吗 ?先承认它!不是有莫名其妙的定理定律吗 ?先记住它 ! 不是有无从下手的习题作业吗 ?先抄着再说 ! 我绝不跟在困难的屁股后面打转转!慢慢地,我的学习有了转机:高等数学尽管还不能得心应手 ,但老师上课的新东西对我来说已不再是什么 新 东西 , 稍加理解之后 , 便能牢记在心。因而自信心亦得到了加强,产生了一种 居高临下 的优势感,情绪 、心境同以前
8、相比 , 已经迥然不同 ! 第一个学期下来 , 我高等数学的进度已赶到了第二个学期的第十周左右了 。 寒假和第二学期的前几周 , 我马不停蹄 , 一鼓作气 ,一边补习前面缺下的功课 , 一边自学完了高等数学第二册的全部内容 。 这下我总算能腾出手来解决以往留下来的一个个 顽固不化分子 了 。 等到第二个学期终考 , 题目难度加大 , 别人的高等数学成绩都下降了 , 我反而提高了十几分 , 一举把成绩扳过来 。 ” 1这个学生在落后的情况下 , 大胆地改变策略 , 以攻为守 , 并获得成功 , 靠的就是选择了跨越性超前学习的策略 , 而不是认真地抄习题 、 重做习题等具体的方法。 操作的方式不同
9、 。 掌握和应用具体的学习方法主要靠模仿 、 练习等操作性行为 , 它是学习策略的具体化 , 介于学习策略与学习实践之间 。 学习方法具有明显的工具性 , 既然是工具 , 就必然存在是否需要使用工具 , 使用什么工具 , 怎么使用工具更具效率等一系列具有选择性和决策性的问题 。 学习策略不仅包括信息加工流程所有环节使用的方法和技术 , 而且 , 还包含有监控 、 反馈内容 , 在外延上要广于学习方法 。 学习策略的思维主要是学习者头脑中的与学习方法论相关的信息加工活动 , 是对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的具有一定全局性 、 长远性 、 根本性重大问题的理性思维过程 。 对学习策略的思维不仅包括学习者对学
10、习问题的思考和谋划 , 如形成学习目标 、 学习计划 、 选择方法等 , 还包括计划的实施 、 反馈和修正 。要形成 、 选择或应用一个适当的学习策略 , 需要学习者在学习中根据实际情况和各种需要 , 在深入分析 、 综合 、 判断的基础上进行技术和方法选择 、 决策和调整 ,也就是说 , 学习过程中选择和采用什么方法 , 受到学习策略支配 。 这种选择和支配明显地具有个性化的特点。学习策略的好坏,不仅直接制约着学习者观察 、 分析 、 判断自己学习活动的变化发展的立场 、 观点 , 而且直接制约着学习者的学习方法 、 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效 , 它体现了学习者是对学习规律的思考与把握和程度 ,是
11、学习者思维能力和水平的体现。 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 。 学习方法是我们学习时采用的一种能让学习变得更好的学习技能 。 而如何正确地看待方法 , 本身也有一个方法论的问题 , 也就是策略的问题 。 学习策略则是为了达到一定的学习目标 , 有意识的根据具体情况采用的一种如果恰当地应用方法的谋略性问题 。 以为掌握了一些具体的方法就开通了1曾宏坤,劣势下的策略:反攻及胜于无形,杨德广等主编学海拾慧第 16页,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 192年版学习的坦途的想法是不全面但很流行的看法。 有一个大学生 , 在刚进大学的时候 , 听老师介绍说 , 搞文科研究要多积累资料 , 学会做卡片是一种重要的方法 , 于是
12、他就迫不及待地跑文具店买卡片 , 喜滋滋地抄录书本上的各种语录 , 但一段时间以后 , 他沮丧地看到 , 事实证明 , 茫无目标的资料积累除了为废纸蒌增加补充物外,并不能为自己带来多少学业的长 进。 2学习方法要受制于学习策略 。 学习策略从层次上高于学习方法 。 学习策略是广义上 、 宏观的和抽象的认识 、 决策和选择 , 它处于一种战略的高度 ; 学习方法通常比较狭义 、 微观 、 具体 , 它属于战术的层面 。 两者的关系 , 与战略和战术的关系虽不是完全相同 , 但有极大的相似之处 。 在学习过程中 , 针对某一个的学习任务或学习内容 , 策略则是宏观上所要达到的目的和各种办法部署等
13、, 方法依托策略而来 , 策略也要考虑方法的最佳实施 。 前者就是你决定要做这件事的安排和选择,后者就是你具体怎样操作这件事。所以,林崇德先生说 : “ 如果用战术与战略关系来做比喻 , 学习方法属于战术的范畴 ; 而根据学习情境的特点和变化选用最为适当的学习方法才是学习的策略 , 它属于战略的范畴 。 ” 3如果我们把前者看成是一种 “ 战略 ” ,那么后者就是构成这种战略的 “ 战术 ” 。虽然从整体上讲 ,是 “ 战略 ” 决定 “ 战术 ” ,但反过来 “ 战术 ” 也直接影响着 “ 战略 ” 的实施。由此学习方法在学习策略的构成要素中始终是一个非常活跃的因素 , 它不仅决定着学习策略实施的基本途径和活动方式 , 而且还影响着学习策略的实施效果 。 因此 ,学习策略要高度重视学习方法的选择和运用 , 通过学习方法的精心选择和优化组合去促进学习策略的优化与完善。2夏志厚,方法不是一切,杨德广等主编学海拾慧第 250页,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 192年版3林崇德,关于创造性学习的特征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科版 ) , 20年第 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