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前预习(5min): 1、我国为什么要全面深化改革?2、在经济领域,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应该怎么做?3、为实现共享发展的理念,国家应该怎么做?4、你能为实现共享发展做些什么?,走 向 共 同 富 裕,第一单元 第一课 踏上强国之路,1、我国服务业持续健康发展 2、国家加大生态环境的治理和保护力度 3、互联网提供新平台 这些都推动经济发展和进步,1、农村的经济得到极大发展,农民收入增长了,农民的医疗保险实现了,农村的基础设施得到极大改善。 2、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要给家农业农村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我国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突出;是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必要;有利于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有利于实现共同
2、富裕。,到今天,改革开放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改革开放还要继续吗?,思 考,?,全面深化改革,一、改革进行时,1、什么是全面深化改革?,(1)内涵:我国推行的改革是一场全面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不仅指经济体制改革,而且包括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以及国防和军队等各个领域的体制改革。(2)总目标: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全面深化改革: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紧紧围绕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党建等六大改革主线,涵盖15个领域、包括60个具体任务。决定指出, 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 核心问题是处理
3、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一、改革进行时,2、为什么要全面深化改革?,必要性,国情,(1)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2)进入新时代,在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需要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进行新的伟大斗争,向顽瘴痼疾开刀,突破利益固化藩篱,将改革进行到底,开启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一、改革进行时,3、怎么全面深化改革?,三个挑战和对策,思考:全面深化改革,我国面临着哪些挑战?我们又该如何解决呢?, 新常态:我国经济发展,增长速度要从高速转向中高速,发展方式要从规
4、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率型,经济结构调整要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发展动力要从主要依靠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 新发展理念:五个方面的内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为经济发展新常态提供了具体的思想指导。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对策:坚定不移地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实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转换增长动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深化供给侧结
5、构性改革,实现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是要改变粗放式增长模式(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集中在炼钢、炼铁、水泥等为代表的消耗自然资源、破坏环境为主的工业上。 通过优化经济结构,降低这些工业的比重,淘汰落后的、产能过剩的,同时提高生物、互联网、新技术、新能源等高产值、低污染等产业的比重,达到优化经济结构!,国家电网通过科技创新,以电代煤,建设智能电网,转变发展方式,提高能源利用率,既利国又利民又保护环境。既对人民负责,又对政府负责,是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敢于担当 的体现,有助于国家打赢蓝天保卫战。,思考:这些图片反映了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什么问题?,区域发展不平衡、城镇化水平
6、低、城乡发展不平衡的问题!,第二大挑战,:我国经济发展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城镇化水平不高、城乡发展不平衡等现实挑战。,思考:为什么要还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它为我国解决“三农问题”创造了哪些新的发展机遇?,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 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 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对策: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将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我国农业农村的发展注入强大的动力,全面激发农村发展活力,引领新时代农村改革发展加速前行,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对策
7、:只有全社会不断弘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知难而进、一往无前的改革精神,才能持续推动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进程,才能为中国走向繁荣富强奏出最强音!,: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小结:,三大挑战,1.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2.我国经济发展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城镇化水平不高、城乡发展不平衡等现实挑战。3.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1.坚定不移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实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转换增长动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2.促进区域协调发
8、展,推进新型城镇化,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将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3.全社会不断弘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知难而进、一往无前的改革精神,持续推动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进程,为中国走向繁荣富强奏出最强音!,对 策,(怎么做),二、共享发展成果,富 强,全面深化改革,人 民,衡量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也要看发展成果是否惠及全体人民,人民的合法权益是否得到切实保障。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 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走向共同富裕,?,1、为什么要共享发展成果?,2、如何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主体?+ 做什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人人参与、人人尽力、
9、人人享有,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引领全体人民携手迈入全面小康社会,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才能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而这一切都离不开社会主义制度的坚实保障。,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基本方略。精准扶贫,就是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做到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等确保各项政策好处落到扶贫对象上。精准脱贫,就是通过贫困户脱贫认定机制和重点贫困县退出机制,精准摆脱贫困,防止弄虚作假搞“数字脱贫”,做脱真贫、真
10、脱贫。,课堂小结,1.三名同学的假期经历有喜有忧你从中发现我国经济发展有哪些新变化?参考答案服务业发展强劲,比如休闲旅游物流医疗、教有、金融互联网文化创意行业等。经济结构和发展方式发生变化,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产能,坚持绿色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互联网+”经济迅猛发展。在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互联网与传统产业呈现加速融合的趋势,电子商务异军突起。 2.请你从技术创新和社会责任等方面与同学讨论:国家电网公司为什么主动进行战略调整.转变发展方式? 参考答案技术创新方面:这样做可以转变能源发展方式和电力发展方式,开启“无燃煤”的绿色时代;实现更大范围的“水”“火”互济,“风
11、”“ 光” 互补,促进新能源大规模开发和高效利用社会责任方面;我国是世界最大的能源消耗国,碳排放总量居全球第一,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和粗放的能源发展方式导致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和能源资源浪费;我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勇于承担维护全球生态系统和为建设绿色世界做贡献的环保责任。,3.(1)从他们的话中,你感受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发生了哪些巨大变化?(2)查找资料,思考:我国农村发生了巨大变化,为什么还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它为我国解决好“三农“问题创造了那些新的发展机遇? 参考答案(1)我国农民人均收人明显提升。收人涨福较大:生活条件有根本性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完善.交通发达;社公保障制度得到有效落实
12、;农村生态环境良好,休闲农业,乡村旅游业等服务性产业发展迅速;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受教育程度提高:等。(2)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针对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作出的重要选择: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内容,是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重要体现:因为“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迫切需要:是确保社会稳定,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需要:是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需要:有助于解决“三农”同题,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有助于脱贫致富奔小康,加快实现全国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有助干中国特色社会主文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
13、大复兴。 4.你同意他们的观点吗? 你是如何看待“共享发展”的? 参考答案:同意共享是全民共享,全民共享是指发展成果要覆盖全民。共享发展是人人享有各得其所,不是少数人共享、一部分人共享,是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共享是全面共亭、全面共享是指共享的内容要全面。共享发展就要共享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各方面建设成果,全面保障人民在各方面的合法权益。 共享是共建共享、共建是共享实现的途径。共建才能共享,共建的过程也是共享的过程。要充分发杨民主,广泛汇聚民智,极大激发民力,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都有成就感的生动局面。共享不是不劳而获,而是要共同奋斗。 共享是渐进共享。渐进共享是就
14、共享发展的进程面言的。实现共同富裕需要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必须靠长期奋斗才能实现。,5.近年来,党和政府采取了很多措施保障和改善民生。结合你的生活经历,与同学分享你和家人从中所体验到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参考答案党和政府采取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措施: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等。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从幼有所育 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等方面,分析从中体验到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6.某网上论坛开展了以“物质生活好了,是否就是幸福”为主题的讨论,部分网友发表了观点。请你跟帖参与讨论,谈谈对幸福生活的看法 参考答案物质财富的增加为人们的幸福生活提供物质条件,但这不等于幸福。有钱不等于幸福,幸福也不完全依赖金钱 人们的幸福生活需要物质财富和精种财富。充盈、养护精神财富.会使人更容易获得幸福感。 人生幸福需要物质财富的支持,但不完全受物质生活中体验到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条件的制约。即使物质匮乏我们依然可以拥有精神世界的财富和幸福 幸福感除了需要基本物质条件的满足外,更依赖于精神世界的富足。一味地追求金钱和物质,不仅不会增加幸福 感,反而会迷失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