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种子生产:按照种子生产原理和技术操作规程繁殖常规种子和杂交种子的过程。种子生产学:研究种子生产原理和技术及种子生产过程中质量控制的一门应用学科。自花授粉:同一朵花的花粉传播到同一朵花雌蕊柱头上或同株的花粉传播到同株花的雌蕊柱头上的授粉方式。异花授粉:雌蕊的柱头接受异株花粉的授粉方式;常异花授粉:是指某作物既可以自花授粉又能异花授粉。自交不亲和性:具有完全花并可形成正常雌雄配子的植物,但缺乏授粉结实能力的一种自交不育性。无融合生殖:植物性细胞的雌雄配子,不经过正常受精,两性配子融合而形成种子繁衍后代的方式。无性系:一个单株通过无性繁殖产生的后代群体。纯系学说:在一个由若干个纯系组成的群体中选择是
2、有效的,在纯系内选择是无效的。基因频率:某个等位基因占该位点等位基因总数的比例。基因型频率:在某一群体中,某个特定基因占该群体所有基因型总数的比例。遗传平衡定律:在一个大的随机交配的全体内,如果没有突变、选择和迁移因素的干扰,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在时代间保持不变。常规品种:除了一代杂交品种及亲本和无性系品种以外的品种。常规品种的原种生产方法:低温贮藏繁殖法;循环选择繁殖法;株系循环繁殖法;自交混繁法。品种混杂:一个品种中混进了其他品种甚至是其他作物的植株或种子或上代发生天然杂交到最后后代类型出现变异类型的现象。品种退化:品种的某些经济性状劣变的现象,如:生活力降低,抗逆性下将,产量和品质下降。
3、循环选择繁殖法:从某一品种的原始群体中或其它繁殖田中选择单株,通过个体选择、分系比较、混系繁殖生产原种种子的方法。显性假说:杂种优势是由于双亲的显性基因聚集在杂种中引起的互补作用。超显性假说:认为杂种优势来源于双亲的异质结合所引起的基因互作。自交不亲和性:指具有完全花并可以形成雌雄配子的某些植物,但缺乏自花授粉结实能力的一种自交不亲和性。雄性不育性:植物的花粉败育,不能产生功能雄配子的特征。品种:人类长期以来根据特定的经济需要,将野生植物驯化成栽培作物,并经长期的培育和不断的选择而形成的或利用现代育种技术所获得的具有经济价值的作物群体杂种优势:两个遗传组成不同的亲本杂交所产生的杂种第一代在生长
4、势、生活力、繁殖力、抗逆性、产量和质量上良种:优良品种的优质种子。育种家种子:是指由育种者育成品种的原始种子。基础种子:是利用育种家种子直接繁殖生产的种子,是育种家种子的后代。纯系品种:是指生产上利用的遗传基础相同、基因型纯合的植物群体,由杂交组合及突变中经系谱法选育而成。杂交种品种:是指在严格筛选强优势组合和控制授粉条件下生产的各类杂交组合的 F1 植物群体。综合品种:它是用多个自交系或自交系间杂交种,经充分自由授粉,混合选择合成。群体品种:异花授粉植物的自由授粉品种、自花授粉植物的杂交合成群体、多系品种多系品种:是由若干个纯系品种的种子混合繁殖的后代群体。无性系品种:由一个无性系经过营养器
5、官的繁殖而成有性繁殖:是指经雌雄配子的融合即受精过程而形成种子(孢子体)繁衍后代的繁殖类型。单交种:用两个自交系杂交生产的杂交种双交种:用两个单交种杂交配制的杂交种三交种:选用一个自交系与一个单交种杂交而成 的杂交种顶交种:选用一个品种和一个自交系或单交种杂交而成的杂交种植物新品种:是指经过人工培育的或者对发现的野生植物加以开发。亲本种子:是指用于生产杂交种的父母本种子。品种审定:新品种按照规定程序,由相应的品种管理机构进行公正、科学的品种实验、室内试验、室内有关指标测定鉴定和检查审定,对该申请品种的特性、实用性以及市场准入进行确认、评审和许可。新品种保护:是新品种保护审批机构对经过人工培育的
6、或者对发现并加以开发的野生植物的新品种,依据授权条件,按照规定程序进行审定,决定该品种能否被授予品种权。原种:指用育种家种子直接繁育的或按原种生产技术规程生产的达到原种质量标准的种子。简述品种审定的申报程序省级:申请者提出申请(签名盖章)申请者所在单位审查、核实(加盖公章)主持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单位推荐(签章)报送品种审定委员会向国家级申报的品种须有育种者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或品种最适宜种植的省级品种审定委员会签署意见简述品种区域试验的任务进一步客观地鉴定参试品种的主要特征、特性,主要是新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和品质等性状鉴定,并分析其增产效果和增产效益,以确定其利用价值确定各地区最
7、适宜推广的主要优良当家品种和搭配品种为优良品种划分最适宜的推广区域,做到因地制宜种植良种,恰当地和最大限度地利用当地的自然条件和栽培条件,发挥优良品种的增产潜力生产试验是在近大田生产条件下,对品种的丰产性、适应性抗、逆性等进行进一步验证,同时总结配套栽培技术。新品种通过区域试验,好可以起到示范作用,增加生产者对良种的感性认识,以便进一步推广。每一个生产周期结束后 3 个月内,向品种审定委员会推荐符合审定条件的新品种。简述植物新品种保护与品种审定的区别品种审定的新品种可以是新育成的品种,也可以是新引进的品种,具品种权的新品种既可以是新育成的品种,也可以是对发现的野生植物加以开发所形成的品种。品种
8、审定的品种是对比对照品种有优良的经济性状的新培育的品种和引进品种。品种保护是对国家保护名录之内具备新颖性、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并具有适当命名的植物品种授予品种权,品种来源可以是国内的,也可以是国际的。通过审定的新品种,一定可以在农业生产中推广应用,但是通过品种保护审查程序获得品种权的新品种,有的可以通过品种审定推广应用,但是有的因其经济形状的缘故不能在生产中推广,但是可以作为育种科研的繁殖材料。我国品种保护的受理、审查和授权集中在国家一级进行,由植物新品种保护审批机构负责。而品种审定采用国家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两级审定,由品种审定委员会负责。二者批准授权依据不同的法规条例。新品种保护证书是
9、授予育种家一种财产独占权,品种审定证书是该品种进入市场的推广许可证。简述栽培品种的 DUS 三性植物品种一般有三个基本需求或属性,即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简称 DUS三性。特异性是指本品种具有 1 个或多个不同于其他品种的形态、生理等特征;一致性是指同品种内个体间植株性状和产品主要经济性状的整齐一致程度;稳定性是指繁殖或再生本品种时,品种的特异性和一致性能保持不变。简述植物的有性繁殖方式及其遗传特点有性繁殖是植物繁衍后代的基本方式,是指经雌雄配子的融合即受精过程二形成种子繁衍后代的繁殖类型。自花授粉植物遗传特点:基因型和表型的一致性;遗传行为的相对稳定性;自交不退化或退化缓慢异花授粉植物的遗
10、传特点:个体内的杂合性和个体间基因型与表型的不一致性;植株个体后代性状的多样性;异花授粉植物易近交退化常异花授粉植物遗传特点:主要性状多处于同质纯合状态;近交后代退化现象不显著自:水稻;大、小麦;豆类-雌雄同花异:雌雄同株-玉米、桑、瓜类雌雄异株-大麻、银杏、菠菜常:棉花,高粱,甘蓝型、芥菜型油菜种子生产的主要生态条件包括哪些方面种子生产中的生态条件主要是指自然条件,包括气候、土壤、生物群落等。生态条件对种子生产的影响:1 影响种子生产的气候条件,主要有无霜期、日照、温度、年降雨量和雨季分布等。2 土壤的理化性质、pH、含盐量等,都会对制种植物产生影响。3 生物群落对制种植物的影响主要是传粉昆
11、虫的种类、数量等,会影响虫媒花植物的制种产量和质量。纯系学说对种子生产有什么指导意义?(1)完全绝对的纯系不存在,因此在生产中,为了繁杂保纯,必须充分离,减少代数,提纯复壮;(2)在若干个纯系组成的混杂群体内选择有效,因此,在种子生产中,通过单株选择、株行比较、株系比较来进行提纯复壮。试述作物品种混杂退化原因及防杂保纯措施。作物品种混杂退化的原因机械混杂;生物学混杂;遗传变化和自然突变;栽培技术不良和选择不当;遗传漂移;病毒感染品种防杂保纯措施:严格种子繁育规则,防止机械混杂;严格隔离,防止生物学混杂;去杂去劣,正确选择;选用或创造适合种性的生育条件;用优质种苗定期更新生产用种。栽培品种按品种
12、遗传组成分类及含义。同质纯合型:品种群体的个体间基因型基本相同,个体内各个等位基因位点基本上均是高度纯合的,如自花授粉作物的纯育品种,异花作物的自交系。表现型整齐一致。同质杂合型:品种群体的个体间基因型基本相同,但个体内的基因型是高度杂合的。如异交作物自交系间的单交种,无性繁殖作物的优良无性系。异质杂合型:品种群体中,个体间基因型不一致,个体内基因型也是杂合,但群体的主要性状,如生育期、株高等是基本一致的和稳定的。如异交作物的地方品种顶交种、双交种和综合种均属此类。异质纯合型:异质纯型的品种群体是多个纯系的混合体,个体间基因型有一致的,也有不一致的,个体的基因型属纯合型。如自交作物的地方品种及
13、多系品种,属于这一类的品种。小麦为复穗状花序,开花最适温度 22-25,最适相对空气湿度 70-80,全株开花期需 4-6 天,上午 9-11 和下午 3-5 为开花高峰。小麦的分类:根据春化作用的不同,分为冬性品种,半冬性品种,春性品种;根据对长短日照的反应,分为反应迟钝,反应敏感,反应中等。小麦亲本选育在常日高温下,杂交种选育是在短日低温下小麦种子生产中最主要的问题:保持品种纯度,防止品种混杂退化,种性降低。小麦品种防止混杂退化的原因:机械混杂;生物学混杂;品种群体内残存异质基因型的分离;基因突变;选择不当。小麦种子质量标准:水分;纯度;净度;发芽率,其中纯度作为种子划分级别的标准小麦原种
14、生产技术:1)应用育种家种子直接生产原种;2)三圃制生产原种(单株选择、株行圃、株系圃、原种圃) ;3)二圃制生产原种(单株选择、株行圃、原种圃) ;4)株系循环法生产原种(建立株系圃、株系循环生产原种) ;5)四级种子生产程序(育种家种子原原种原种良种) 。小麦三年三圃制原种生产技术:三年三圃制经过选株(穗) 、选行、选系 3 次选择,最后混洗繁育。 (1、单株选择 2、株行圃:行长 2m 行距 20-25cm 株距 3-5cm 设保护行 3、株系谱:采用等播量,等行距,希条播 4、原种圃)小麦四级种子生产程序:1 育种家种子(典型性遗传性稳定纯度 100%点播鉴定去杂混收一繁多用株距 61
15、0 厘米行距 2030cm 每隔 23 米设走道 23 米的隔离区)2 原原种(来源育种家纯度 100%点播稀种去杂混收株距 6cm行距 2025cm)3 原种(遗传稳定稀播繁殖走道隔离去杂去劣)4 良种(遗传稳定良种场繁精量稀播一场一种,严防混杂)小麦杂交种生产技术:两系法杂交小麦种子生产技术(不育系的繁殖、制杂交种) ;化学杀雄法制中技术;三系法杂交小麦制种技术(利用核不育或核质互作不育) 。两系法杂交小麦种子生产技术:1,、不育系的繁殖(注意问题:选择适宜的制种基地;确定适宜的播种期,严格去杂防杂)2、制杂交种(选择适宜的制种基地;父母本花期相遇技术;父母本行比;安全隔离;去杂;人工辅助
16、授粉;田间管理)小麦的花期调节:肥水管理(N 促营养迟开花 pk 生殖早开花) ;镇压父本;采用生长调节剂调节小麦杀雄法制种的优缺点优点:不需要培育不育系和恢复系;亲本选配自由;能够确保稳产高产;种子生产程序简单。缺点:不能保证纯度;时机不好掌握小麦杀雄制种法的特点:对大多数小麦能导致完全或近乎完全的雄性不育;植株发育的较长时期范围内能导致小麦雄性不育;对植株无毒害;对雌性育性无影响;与环境及品种不发生剂量互作;不污染环境;成本低施用方便简述杂交水稻三系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杂交水稻三系:杂交水稻三系是细胞质雄性不育系、雄性不育保持系和雄性不育恢复系的总称。杂交水稻三系的相互关系:不育系与保持系杂
17、交获得不育系种子,保持系自交仍是保持系。不育系和恢复系杂交获得杂交种种子,恢复系自交仍是恢复系。利用水稻杂种优势每年需要繁殖不育系。利用不育系和恢复系配置杂交种,才能应用于生产。玉米的生育时期:苗期;穗期(关键时期:大喇叭口时期) ;花粒期。玉米的栽培类型:1)品种与自交系的种类:硬粒、马齿、粉质、爆裂、甜质、糯质、甜粉、有稃 2)按杂交种种类:顶交种;单交种;双交种;三交种;综合品种。玉米花器结构:雄穗:圆锥花序雌穗:肉穗花序玉米杂交制种技术:定点;选地;隔离;播种;去杂;去雄(在整个去雄过程中检查累计散粉株率超过 1%时,制种田报废) ;人工辅助授粉简述玉米的主要生物学特性以及生物类型玉米
18、的生物学特性:品种的生育期主要取决于基因型,同时因光照、温度、栽培条件不同而发生变化。一般来说,品种叶片数多,生育期长,反之越短。一般中晚熟品种、中熟品种、早熟品种总叶片数分别为 23-24,19-22,17-18.日照较长,温度低,肥水充足时,生育期较长,反之,则较短。根据玉米器官的出现顺序,可把生育期划分为苗期,蕙期和花粒期。玉米栽培品种:硬粒型、马齿型、粉质型、爆裂型、甜质型、糯质型、甜粉型、中间型,有稃型简述玉米杂交种亲本种子的繁殖与提纯技术繁殖技术:(一)由育种家种子直接繁殖(二) “二圃制”生产自交系原种提纯技术:1.穗行鉴定提纯法对混杂较轻(杂株率在 10以下)的自交系效果较好。
19、2.穗行测交提纯法对生产上使用多年、混杂较重(杂株率在 10以上)的亲本自交系进行提纯的有效方法。3.穗行半分提纯法适用于混杂较轻的自交系提纯,因为只作一次典型性鉴定,而且不经过配合力测定,效果不够理想,而且种子繁殖数量有限。简述提高玉米杂交种产量和质量的措施(1)安全隔离(2)规格播种(3)去杂去劣(第一次在苗期,第二次在拔节期,第三次在抽雄散粉前) (4)花期调控花期预测的方法:a、叶片检查法 b、幼穗检查法花期调节的方法:a、苗期:采用“促慢控快”法,对生长慢的亲本采取早间苗、早施肥、早松土等措施,促其生长;反之 b、拔节孕穗期:对发育慢的亲本,偏施肥浇水。C、抽雄开花期:如父本已抽雄,
20、提前对母本去雄;如父本已散粉可剪短苞叶;如母本花丝过长、过早,则可将花丝剪短至 3cm 左右,以便接受花粉。(5)母本去雄(6)重视父本作用(7)人工授粉种子生产有关的油菜生物学特点:种子细小圆滑;繁殖系数大;不同部位的种子质量有差异;自然异交率高;常规品种遗传基础较复杂油菜常规品种原种生产技术:三圃法油菜常规品种原种生产(1、单株选择:选单株,苗初期选优株,主花套袋自交标,分脱编号保存 2、株行圃:入选单株小区,原种对照区,初花期,收获去杂 3、株系谱:选株系,脱粒保存 4、原种圃:入选株系混繁原)二圃制油菜常规品种原种生产(1、典型优良单注,苗期初选,标记花熟去劣收获贮藏)混合选择法油菜常
21、规品种原种生产(1、选田,选单,苗蕾初选标记,花熟复选鉴定合并脱粒)三系法杂种油菜制种的技术:三系杂种油菜制种是以不育系为母本,恢复系为父本按照一定的比例相间种植使不育系接受恢复系的花粉受精结实产生出 F1 种子。技术如下:1 选地隔离去砸出列确保种子纯度 2 适期播种壮株稀枝提高制种产量 3 及时收割分级细打提高种子质量油菜杂种种子生产的四条途径:1 利用核质互作雄性不育系实行三系配套制种2 利用核不育两用系生产杂交种 3 利用自交不亲和系实行两系制种 4 利用化学杀雄制种油菜的开花顺序:先主花序然后第一分枝第二分枝的花絮依次由上而下开放。同一花序的花朵则是基部的先开上部的后开从下而上依次开
22、放。油菜杂交制种技术:利用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杂交制种技术;两系杂交制种技术;利用自交不亲和系配制杂交种;化学杀雄制种技术;提高杂交油菜制种产量和质量的措施(隔离区检查;去杂去劣;提高母本结实率(父母本行向,调节父母本花期,加强辅助授粉) )简述油菜 3 种类型与芸苔属植物几个种的亲缘关系白菜型油菜为基本种(染色体数 2n=20,染色体组为 AA) ,其余两种类型均为复合体。芥菜型油菜系由白菜型原始种和黑芥(B,2n=8)自然杂交后异源多倍化而来(AABB,2n=36):甘蓝型油菜系由白菜型原始种与原产于地中海沿岸的的野生甘蓝(CC,2n=18)自然杂交后异源多倍化而来(AACC,2n=38)
23、。简述油菜三系混杂退化的原因和防止措施原因:1、机械混杂2、生物学混杂3、自然变异及亲本自身的分离防止措施:1、苗床去劣2、苗期去杂去劣3、初花期摘除主花序4、利用蜜蜂传粉棉花栽培品种有:陆地棉、海岛棉、亚洲棉、非洲棉棉花退化混杂与防止措施:原因:机械混杂;生物学混杂;剩余变异;不正确的人工选择;自然选择和自然突变。措施:在棉花种子的生产,管理和使用过程中,要制定得力的防杂报纯制度和措施;品种布局合理化;建立健全种子生产体系。棉花杂交制种技术中去杂去劣的要点是什么开花前:根据父、母本品种的特征特性和典型性,进行一次或多次的去杂去劣工作,以确保亲本的遗传纯度。以后随时发现拔除。开花期间:每天下午
24、在母本行进行人工去雄。当花冠露出苞叶时即可去雄。去雄时拇指和食指捏住花蕾,撕下花冠和雄蕊管,注意不要损伤柱头和子房。去掉的蓓蕾带到田外以免第二次散粉,将去雄后的蓓蕾作标记,以便于次日容易发现进行授粉。每天上午 8 时前后花蕾陆续开放,这时从父本行中采集花粉给去雄母本花粉授粉。授粉时花粉要均匀地涂抹在柱头上。为了保证杂交种的饱满度和播种品质,正常年份应在 8 月 15 日前结束授粉工作,并将母本行中剩余的蓓蕾全部摘除。收获前:要对母本行进行一次去杂去劣工作,以保证杂交种的遗传纯度。收获时:先收父本行,然后采收母本行,以防父本行的棉花混入母本行。要按级收花,分晒、分轧、分藏,由专人保管,以免发生机
25、械混杂。棉花原种种子生产技术:三年三圃制,两年两圃制,自交混繁法简述棉花三年三圃制原种上产技术:单株选择;株行圃;株系圃;原种圃;栽培管理;收花、加工贮藏简述棉花自交混繁程序:保种圃(用育种单位提供的新品种建立单株选择圃,作为生产原种的基础材料;进行株行鉴定) ;基础种子田;原种生产田利用实生种子生产无病毒种薯的原理和技术原理:在有性繁殖过程中马铃薯能自动脱除毒源使病毒不能通过新生的种子侵染下一代。技术:1 从健康母株采收实生种子 2 栽培实生苗 3 选择无病毒实生薯。茎尖培养生产无毒马铃薯的原理是什么,主要技术环节有哪些?原理:1、病原菌在植株体内分布不均匀2、分生组织缺乏维管束系统3、植株分生组织代谢活力最强4、生长素的作用5、培养基及培养过程的影响技术环节:1 接种材料的选择与鉴定 2 茎尖组织培养 3 脱毒试管苗快繁 4 脱毒微型薯块快繁 5 微型薯贮藏如何防止马铃薯生产中的病毒再侵染1、及时拔除病株 2、割秧早收,减轻种薯带菌 3、因地制宜,避蚜生产种薯4、防蚜灭蚜马铃薯种薯混杂退化后有哪些表现与危害,原因是什么?表现与危害:植株矮小或生长畸形;叶面遍布病斑或皱斑;结薯数量减少;块茎变小;产量逐年下降;品质变劣,贮藏期间因腐烂损失增大。原因:马铃薯种薯退化是由感染病毒引起的,病毒是传播性病害,可通过接触,昆虫传染,也可通过种子传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