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课 或饮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够流利地诵读课文,有节奏的诵读课文。 2、学生简单理解长幼有序、尊敬长者的道理和一些做法。教学过程: 一、 导入 老师以一个长胡子、长发飘飘的长者去演示长字。然后引申到如何对待长者,开始学习。 二、朗读感悟 1、让学生自由朗读,开嗓子读出声音来。 2、根据学生朗读的情况,老师亲自范读,为学生解决他们朗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老师都、读第一遍时,要求学生仔细聆听,老师应该读出韵律和停顿。 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 后。 长/呼人,既/ 代叫,人/不在,己/即到。 2 朗读第二遍时,老师读一遍,让学生跟着读两遍,然后再让学生同桌之间上句和下句相
2、互对读几分钟,直至读到正确流利为止。 3、在熟读的基础上,老师对课文简单讲解。例如:第 1 句可以处理为吃饭走路,都要长幼有序。 第 2 句理解为帮长者但是要有始有终;第 3 句讲对长者不能直呼其名;第 4、5 句讲路上遇到长者应该恭敬地招呼;第 6、7、8 句讲在长者面前要得到允许才能就坐说话,声音要恰当,要看着对方说话;最后一句是说对待同族的叔伯兄弟要向对待自己父亲和兄弟一样。 4、在初步了大意的基础上,老师通过对读、点读、齐读等方式加深学生对课文的印象。3、拓展延伸1、讲故事信陵君敬老 加深同学们敬老意识。2、思考,怎么做才能算是敬老。3、讲故事杜环代人养母让学生进一步理解“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的意思。4、总结爱老敬老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我们要时时紧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