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60

类型中外教育家名著选读.ppt

  • 上传人:精品资料
  • 文档编号:10389657
  • 上传时间:2019-11-06
  • 格式:PPT
  • 页数:160
  • 大小:6.52M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中外教育家名著选读.ppt
    资源描述:

    1、中外教育家名著选读,推荐书目,给教师的建议 杜威教育名篇 中外教育名著选读 蒙台梭利教育法 儿童的一百种语言 中国学前教育史,给教师的建议(修订版全1册)苏霍姆林斯基 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推荐理由:给教师的建议(修订版.全1册)有一百条给老师的建议,内容充实,全面地反映了作者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书中的一百条建议,每条谈一个问题,既有生动的实际事例,又有精辟的理论分析。文字深入浅出,通顺流畅,极便阅读。,给教师的建议,杜威教育名篇,杜威教育名篇赵祥麟、王承绪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6年版) 推荐理由:杜威教育名篇作者杜威是美国唯心主义哲学家、教育家,是现代西方教育史上最有影响的代

    2、表人物。他继皮尔斯、詹姆斯之后,把实用主义哲学加以深化,并结合自己对学校教育工作的长期实验,具体加以应用,形成一个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体系。,中外教育名著选读,中外教育名著选读肖朗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推荐理由:全书分为“中国编”和“外国编”,选编了32位中外教育家的教育名篇, 选编了32位中外教育家的教育名篇,附有每位教育家的生平事迹和教育思想的导读性介绍,各篇除原文外包含脚注、边批和学习提示等三个部分。,蒙台梭利教育法,蒙台梭利教育法蒙台梭利著 霍力岩译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推荐理由:蒙台梭利教育法是第一本被翻译成英文的蒙氏著作,是家长理解蒙台梭利教育法和教师学习如

    3、何运用蒙台梭利教育法的必读书目。蒙台梭利为现代儿童教育奠定了基石,并作出了杰出贡献。她倾其毕生精力所创造的“蒙台梭利教育法”,深刻地影响了世界各国的儿童教育,得到了普遍的认同和推崇。在蒙台梭利教育法中,蒙台梭利不仅阐述了蒙台梭利教育法在“儿童之家”诞生的来龙去脉,同时深入浅出地分析了蒙台梭利教育法在儿童各个发展领域的运用,尤其是配合教师的教学活动开展,提出了很多具体的建议和指导。蒙台梭利还论述了纪律和自由的关系,以及教师的角色等重要问题。总而言之,这是一本理论性和实践性并重的教育名著。,儿童的一百种语言,儿童的一百种语言美卡洛琳爱德华兹等编著,罗雅芬等译,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推

    4、荐理由:全方位介绍了瑞吉欧艾米利亚幼儿教育模式。同时,书中也描述了瑞吉欧教育模式在美国本土化过程中的深刻反思。“把它带回家”成为每一个幼教人的心愿,瑞吉欧的教育模式成为世界幼教的共同语汇,成为世界各地幼教发展的动力、启发与参考来源。,中国学前教育史,中国学前教育史刘彦华 光明日报出版社(2010版) 推荐理由:本书采取以时序与主题相结合的结构,并积极慎重地反映史学研究新成果。根据历史发展的线索以专题的形式开展研究,与以往的相关研究相比增加了中国幼儿游戏、中国育儿民俗、中国女子教育与幼儿师资发展等研究内容,进而展示出中国学前教育历史发展的全景,以期待丰富中国特色的学前教育理论内容,拓展幼儿教育实

    5、践经验的提炼和概括。,中国教育家,孔丘的教育思想 孟柯的教育思想 韩愈的教育思想 朱熹的教育思想 王守仁的教育思想 蔡元培的教育思想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 陈鹤琴的教育思想,孔丘的教育思想,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 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也是私学的创始人。 孔子生长于当时的文化中心鲁国,在周礼的熏陶下,六岁“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 十五岁时,就确立了坚定不移的学习志向,“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他学习鲁国保存的中国古代文化,从中寻求治国救人之道。,孔丘的教育思想,孔子约自30岁起,就奔走于齐鲁之间,希望通过从政来实现他的理想。但经过十多年的

    6、努力,终未获得统治者的重用。于是,他就招收弟子从事讲学活动。 直到51岁,鲁定公任他为中都宰。在做官期间,他并未停止办学。 55岁时,便率领弟子周游列国。孔子先后经过卫、曹、陈、宋、蔡、郑、楚等十几国,一面宣讲自己的政治主张,一面坚持流动教学。 68岁时返回鲁国。此后,他专门从事教育工作。,孔丘的教育思想,孔子在鲁国从政和周游列国期间,不断广收弟子,随时随地讲学,前后从事教育工作达四十余年。 他一生以“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从事着教育工作,这是他获得教育成功的根本条件。 孔子在教学过程中,搜集并整理出诗、书、礼、乐等古代文献作为教材,对中国古代文化的传播起到了重大的作用。 史记孔子世家载

    7、孔子有“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他自己也说:“受业身通者七十有七人。”他培养了这么多人才,可谓教育硕果累累,做了前人未做到的事。,一、孔子的生平和教育活动,孔子的思想学说和他的事迹,弟子们各有记录,后来汇编成一本书,名为论语,这是研究孔子教育思想最重要的材料。论语共分二十篇,三百六十章。论其总字数,不出一万六千四百多字。然两千年来,中国学者对此书之解释发挥,其散见者不论,其成为专书者,不下四五百部。其中惟南宋理学大儒朱熹之注,最得论语之精义。元、明、清三代以来历七百年,朱注论语,乃为中国识字读书人一部人人必读书。,孔丘的教育思想,一、孔子的生平和教育活动,孔子开办“私学”,打破了

    8、奴隶主上层贵族垄断学校教育的局面,提出“有教无类” 的口号,凡是愿意学习的人,无论等级高低,都可以收他做学生。实行开放性的“有教无类”方针,满足了平民入学受教育的愿望,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孔子私学成为当时规模最大、培养人才最多、社会影响最广泛的一所学校。从总的社会实践效果来看,是应该肯定的。“有教无类”是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进步思想,他打破了贵族对学校教育的垄断,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一般平民,有利于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孔丘的教育思想,二、教育对象和教育的作用 (一) 教育对象 有教无类,孔子认为教育对社会发展有重要作用,是立国治国的三大要素之一,教育事业的发展要建立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论语子

    9、路记载:“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通过冉有之问,孔子扼要地阐明了他的庶-富-教的施政大纲。从庶、富、教三者的排列关系上看,孔子已直观地认识到治理好一个国家,要有这三个条件。即劳动力、发展生产、进行教化和发展教育事业。,孔丘的教育思想,二、教育对象和教育的作用 (二) 教育的作用,孔子对教育在人的发展过程中起关键作用持肯定态度。他在中国历史上首次提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这一理论具有一定的科学性,指出人的天赋素质相近,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天赋比平民高贵、优越的思想。这个较为科学的命题,既是孔子“有教无类”的理论基础,又是

    10、孔子长期从事教育工作的总结。,孔丘的教育思想,二、教育对象和教育的作用 (二) 教育的作用,孔丘的教育思想,三、教育的目的和教育的内容,孔子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奴隶主阶级的统治人才士或君子。 子夏曰:“学而优则仕。” 从理论上概括了孔子教育目的的一个重要方面。 孔子对实行“学而优则仕”的态度非常明确,孔子自己也说:“学也,禄在其中矣。” “学而优则仕”和孔子倡导的“举贤才”是一致的,确定了培养统治人才这一教育目的,在教育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孔丘的教育思想,三、教育的目的和教育的内容 (一) 教育的目的士或君子,根据论语的记载,人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概括孔子的教学内容:一曰:“子以四教:文、行、

    11、忠、信。”二曰: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 ;三曰: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六书”,是奴隶主的文化典籍,是孔子所使用的基本教材。孔子对这三方面不是等量齐观的,他认为“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把道德和道德教育放在首位,为三者的重心,也是孔子教育思想的核心。,孔丘的教育思想,三、教育的目的和教育的内容 (二)教学内容,孔丘的教育思想,四、教育方法和道德修养,1.因材施教 正因为“夫子之门何其杂也” ,所以“孔子教人,各因其材。” 表现了孔丘丰富的差异心理学思想。孔子在教育实践的基础上,创造了因材施教的方法,他重视了解学生的个性,对学生的个性和优缺点有比较深刻的了解。施行因材施教的前提是承认学

    12、生间的个别差异,并了解学生的特点。孔子说:“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孔子在进行教育时,常按照不同情况进行施教。同时他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每个人的长处,使他的学生的成就各不相同:有的长于“德行”,有的长于“言语”,有的长于“政事”,有的长于“文学”。,孔丘的教育思想,四、教育方法和道德修养 (一) 教育方法,2.学思结合,知行统一 在教学中,孔子把“学而知之”作为根本的指导思想,他的“学而知之”就是说学是求知的惟一手段,知是由学而得的。孔子重视学,也重视思,主张学思并重,思学结合。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既反对思而不学,也反对学而不思。孔子还强调学习知识要“学以致用”,要将学到的知

    13、识运用于社会实践之中。把学到的知识要“笃行之”,他要求学生们说话谨慎一些,做事则要勤快一些,“君子欲讷其言而敏于行” ,应当更重视行动。,孔丘的教育思想,四、教育方法和道德修养 (一) 教育方法,3.启发诱导,循序渐进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愤与悱是学生在一定基础上进行积极思维的表现。教师的启发是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进行的,启发之后应让学生再思考,获得进一步的领会。孔子在启发诱导、循序渐进的教学中常用的方法有三种,即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能近取譬,推己及人;叩其两端,攻乎异端。,孔丘的教育思想,四、教育方法和道德修养 (一) 教育方法,孔子的道德教育有以下两

    14、个鲜明特色:一是注重德育。“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这里的“本”就是做人的根本,“务本”就是要学会做人,学会作一个有仁爱之心,能“泛爱众”,和“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即能为人民大众谋福利的人。实施德育的过程就是塑造和完善人格的过程。把完善人格作为做人的目标并把造就理想人格作为德育的根本任务。二是重视方法与途径。孔子的道德教育不仅注意抓根本,即有明确的道德教育目标造就理想人格,而且还提出了达到这一目标的具体途径和方法。,孔丘的教育思想,四、教育方法和道德修养 (二) 道德修养,孔子关于道德教育的最高目标是要培养具有最大的仁爱之心,即能为人民大众谋福利的人。但是,这样的崇高目标不是一蹴而就,一步就

    15、能达到的,必须有适当的培养途径和方法才能逐渐完善人格的塑造,达到最终的目标。“由近及远,推己及人”就是达到这一目标的最好方法。具体实施步骤则是:孝、悌、忠、信,向纵、横两个方向逐步扩展:纵向扩展是指,在对父母尽孝的基础上,进一步上推则要求对长辈、对上级领导乃至国家领导人都要尊重和敬爱;对国家则要尽“忠”。向下推则要求对子女要“慈”,对下级也要像对子女一样关怀、爱护、帮助。横向扩展是指在对兄弟友爱的基础上,进一步向左右推即对平辈也要讲友爱,对朋友要态度真诚讲求信用。这就是“由近及远”逐步做到孝、悌、忠、信的要求。,孔丘的教育思想,四、教育方法和道德修养 (二) 道德修养,身教,以 身 作 则,以

    16、身作则,爱护学生,教学相长,孔丘的教育思想,五、论教师,孔子特别重视教师的以身作则,亦称“身教”。他认为,一个人能正己然后才能正人。他回答子贡的提问时说:“圣则吾不能,吾学不厌而教不倦也。” 他也曾在学生面前评价自己说:“若圣与仁, 则吾其敢。抑为(学)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也。” 他为后世的教师树立了光辉的形象。,孔丘的教育思想,五、论教师,(一) 学而不厌教师要尽自己的社会职责,应重视自身的学习修养,掌握广博的知识,具有高尚的品德,这是教人的前提条件,因此,要活到老学到老。 (二) 温故知新教师既要了解掌握过去的政治历史知识,又要借鉴有益的历史经验认识当代的社会问题,知道解决的办法

    17、。,孔丘的教育思想,五、论教师,(三) 诲人不倦孔子30岁左右开始办学,40多年不间断地从事教育活动,就在从政的5年间,也仍然从事传授。周游列国时,也随处讲学。有的学生品德很差,起点较低,或屡犯错误,他也不会嫌弃,耐心诱导,造就成才。“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 对学生的爱和高度负责,是他有诲人不倦教学态度的思想基础。(四) 以身作则孔子对学生的教育,不仅有言教,更注重身教。通过严以责己,以身作则来感化学生。“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孔丘的教育思想,五、论教师,(五) 爱护学生他说:“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18、”他对学生充满信心,对他们的发展抱有乐观的态度。根据发展的规律,新一代可能胜过老一代,学生可能胜过老师,学生是事业希望所在,应该加以重视和培养。(六) 教学相长孔子认识到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不是单方面的知识传授,而是可以教学相长的。他在教学活动中为学生答疑解惑,经常共同进行学问切磋。不但教育了学生,也提高了自己。,孔丘的教育思想,五、论教师,孟柯的教育思想,孟子(约公元前372年约公元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文学家、雄辩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其弟子将孟子的言行记录成孟子一书。,孟柯的教育思想,一、德育论思想尚志养气;反求诸已;改过迁善;意志锻炼。 二

    19、、教学论思想深造自得;启发思维;循序渐进;专心有恒;因材施教。,韩愈的教育思想,韩愈(768年824年),字退之,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后人对韩愈评价颇高,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的教育思想,一、教师论 1、教师的任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教师的标准:凡是具备了“道”与“业”的,就可以做教师。 3、师生关系: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圣人无常师”、“不耻相师”。 二、教学论学业的精进在于勤勉;在博的基础上求精;把学习与独创结合起来。,朱熹的教育思想,朱熹(1130-

    20、1200年),字元晦,号晦庵,出生于福建南剑(今南平)尤溪县一个官宦世家。他吸收了周敦颐、张载的思想,形成系统的理学思想体系,成为宋代理学集大成的人物。,一、生平活动,朱熹的教育思想,朱熹则在大学章句序中说道:“人生八岁,则至王公以下至于庶人之子弟,皆入小学。”朱熹将人的学习划分为两个阶段,十五岁之前为“小学”阶段,十五岁以后为“大学”阶段。朱熹的“小学”是包含在古人所说的蒙学教育理念之中的。同时,身兼大儒和大教育家双重身份的朱熹,他的幼儿教育理论不但包含传统意义上的识字断句教学,更从深层意义上结合了传统儒学和宋明理学的教育理论,注重道德体系的建构和行为规范的引导。,论幼儿教育,以传统儒家理论

    21、为依托,加上宋明理学本身对道德规范的强调,朱熹的幼儿教育理论是以德行教育为前提的。 朱熹继承并发扬了这种优良德育传统,强调幼儿教育时期道德教育养成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他在童蒙须知中说道:“古者小学,教人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爱亲,敬长,隆师,亲友之道,皆所以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本;而必使其讲而习之于幼稚之时,欲其习与智长,化与心成,而无扞格不胜之患也。”可以看出,朱熹强调从幼儿刚开始就对其施行道德教育,以使其“习与智长,化与心成”。他还认为“古者,小学已自暗养成了,到长来,已自有圣贤坯模,只就上面加光饰。”也就是说,只要幼儿时期打好良好品质的基础,就如同为将来成为圣贤做了一个坯模,日后只

    22、要稍稍加以修饰,圣贤之功自成。同时,朱熹还认为应该将道德教育贯穿到具体的细节教育之中,应该“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从而达到幼儿“事君、事父、事兄、处友”的初步知识,也就是说,我们要通过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式的培养,使幼儿具有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具有初步的认识事物的能力和是非观,为他们以后穷万物之理,修身、治国、平天下打下良好的道德根基。,德为先,朱熹的教育思想,朱熹强调幼儿教育中自律的重要性,认为对行为规范的遵守是根本。他在童蒙须知中说:“大抵为人,先要身体端整。自冠巾、衣服,皆须收拾爱护,常令洁净整齐。“凡行步趋跄,须是端正,不可疾走跳踯。若父母长上有

    23、所唤召,却当疾走而前,不可舒缓。朋凡为人子弟,当栖扫居处之地,拂拭几案,当令洁净。” 他特别强调对纲常伦理的遵守,“凡为人子弟,须是常低声下气,语言详缓。不可高言喧闹,浮言戏笑,父兄长上有所教督,但当低首听受,不可妄大议论。”“凡称呼长上,不可以字,必云某丈,如弟行者,则云某姓某丈。”“凡道路遇长者,必正立拱手,疾趋而揖”。当然,这与宋明理学本身的道德规范是一致的,与儒家所倡导的纲常伦理秩序也是相通的。这种从启蒙就开始强调的纪律约束和行为训练,有利于儿童成长为遵守社会规范的良好公民,更有利于其对社会整体价值观的认同。,律为行,朱熹的教育思想,他在小学中引用程子的话说到:“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

    24、。”可见,必须喜欢,愿意为前提,这一点与现代教育理论是一致的。 他主张教育儿童要通过历史故事等,增添学习的趣味性。一定要从兴趣到自觉,最终达到“习与智长,化与心成”的境界。他在小学中收录了很多先贤和圣人的故事,以此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他说道:“童稚之学,不止记诵,养其良知良能,当以先人之言为主。日记故事,不拘今古,必先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等事,如黄香扇枕,陆绩怀桔,叔敖阴德,子路负米之类,只如俗说,便晓此道理,久久成熟,德性若自然矣。”朱熹的这些理论即使放到现代,也丝毫不嫌过时,与现代的教育理论所倡导的“快乐学习”等理论不谋而合。,乐为归,朱熹的教育思想,朱熹认为幼儿教育的基本内容应是孝悌诚敬之

    25、实,洒扫应对进退之节,以及诗书礼乐射御的初步知识。为了使幼儿能比较系统地学习、践履粗浅的日常行为规范,朱熹专门编了一本童蒙须知,以作为幼儿的守则。,三、幼儿教育内容,朱熹的教育思想,(一) 教学方法时习与温故知新;适时的启发;从日常生活中进行教学;教人有序,不可躐;教学要专一,又不可间断;教学要培养意趣;教学要细立课程;教师只做一个“引路人”。(二) 朱熹读书法,四、论教学和读书方法,朱熹的教育思想,五、德育的内容和方法,朱熹的教育思想,王守仁的教育思想,王守仁(1472年1529年)字伯安,别号阳明。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非但精通儒家、佛家、道家,而

    26、且能够统军征战,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全能大儒。,王守仁的教育思想,(一)“知行合一”的道德教育论 1、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知行原是一个工夫。 2、以知为行,知决定行,销行以为知。为了贯彻他的“知行合一”的道德教育思想,他还提出了一些具体的道德教育方法:(1)、静处体悟 (2)、事上磨炼 (3)、省察克治,王守仁的教育思想,(二)“顺导性情”的童蒙教育论 1、顺应性情与鼓舞兴趣 2、自求自得与独立思考 3、循序渐进与因材施教在教学内容上,王守仁主张给儿童以“歌诗”、“习礼”与“读书”三方面的教育,陶冶儿童的思想和性情。,蔡元培的教育思想,蔡元培(1868年1月11日1940年3月5日),字鹤卿,革

    27、命家、教育家、政治家。中华民国首任教育总长,1916年至192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1928年至1940年专任中央研究院院长,贯彻对学术研究的主张。,蔡元培的教育思想,(一)“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 1、军国民教育 2、实利主义教育 3、公民道德教育 4、世界观教育 5、美感教育 (二)“尚自然,展个性”的教育思想,陶行知的教育思想,陶行知(1891年1946年)中国人民教育家、思想家,伟大的民主主义战士,爱国者,中国人民救国会和中国民主同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1.陶行知的原名文睿,后改知行,最后改名行知。2.1891年10月18日生于安徽省歙县西乡黄潭源村。 3.哥伦比亚大学研究教育,是美国实用

    28、主义教育家J杜威、P孟禄的学生。4. 1927年3月,陶行知在南京北郊晓庄创办晓庄学校,提出了生活教育思想体系。,一、生平与幼儿教育实践,陶行知的教育思想,5.11月又创办了我国第一个乡村幼儿园南京燕子矶幼儿园。以后又创办了晓庄幼儿园、和平门幼儿园、迈皋桥幼儿园、新安幼儿园、上海劳工幼儿园。 6.30年代,陶行知推行普及教育,在沪西女工区创办第一个劳工幼儿园。 7.毛泽东“痛悼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千古”。 8.陶行知著作陶行知全集,共六卷,二百二十万字。,一、生平与幼儿教育实践,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一) 幼儿教育的重要性 (二) 幼儿园之新大陆工厂与农村 (三) 解放儿童的创造力 (四) 论

    29、幼儿师资的培养艺友制师范教 育的实施 (五) 民众教育的普及小先生制,二、陶行知的幼儿教育理论,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一) 幼儿教育的重要性陶行知十分重视幼儿教育,他发挥了我国古代“教儿婴孩”的传统主张,提出了幼儿教育是人生的基础教育的主张。他指出:“人格教育,端赖六岁以前之培养。凡人生之态度、习惯、倾向,皆可在幼稚时代立一适当基础。” (二) 幼儿园之新大陆工厂与农村陶行知向社会呼吁:“最需要幼稚园的地方是什么?最欢迎幼稚园的地方是什么?幼稚园还有什么新大陆可以发现?” 1.女工区域是需要幼稚园的。2.农村也是需要幼稚园的。,二、陶行知的幼儿教育理论,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为了发挥儿童的创造力,陶

    30、行知认为教育工作者要把自己摆在儿童的队伍里,要真情实意地和小孩子站在一条战线上,加入到儿童生活中去,便可发现孩子的创造力,进一步解放儿童的创造力。第一,要解放儿童的眼睛。第二,解放儿童的头脑。第三,解放儿童的双手。第四,解放儿童的嘴。第五,解放儿童的空间。第六,解放儿童的时间。,(三) 解放儿童的创造力,二、陶行知的幼儿教育理论,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四) 论幼儿师资的培养艺友制师范教育的实施,“艺友制”是什么?艺是艺术,也可做手艺解,友就是朋友。凡用朋友之道教人学做艺术或手艺便是艺友制。“艺友制师范教育”是结合中国实际,用穷办法来解决友教师资的途径。实行艺友制的根本方法是陶行知提出来的教学做合

    31、一,即他所概括的: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先生在做上教,学生再做上学,师生共教共学共做。,二、陶行知的幼儿教育理论,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五) 民众教育的普及小先生制,小先生便是小学生,他早上学了两年。晚上便可以把这两个字拿去教人,此刻学了一件知识或一种技能,彼时即可把这一知识或技能去教别人。同时,小先生对于中国最难普及的女子教育,对于加强学校与家庭、社会的联系,对于克服民族的衰老惰性等,都具有特殊的意义。 影响同走行知路,二、陶行知的幼儿教育理论,陶行知的教育思想,陈鹤琴的教育思想,陈鹤琴(1892年1982年),中国著名儿童教育家、儿

    32、童心理学家、教授、南京师范学院院长。编写幼稚园、小学课本及儿童课外读物数十种、设计与推广玩具、教具和幼稚团设备。一生主要从事于一系列开创性的幼儿教育研究与实践。,一、生平,二、陈鹤琴学前教育的意义,(一) 幼稚期是人生可塑性最大的时期,需要有适当的环境与优良的教育 (二) 学前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对各种教育要发生深刻的影响 (三) 为了减轻工作妇女对养育子女的负担,迫切需要幼稚教育 (四) 特殊儿童应得到社会的养护,陈鹤琴的教育思想,三、论幼稚教育要适应国情,要适合中国的国情,就要实实在在地以中国孩子为对象,要总结中国孩子的特点,以中国孩子为中心,吸取外国有用的经验。他研究教育理论,借用了很

    33、多国外的科学研究方法,但并不轻取他人的科研成果。以他对儿童心理的研究为例,他广泛而深入研究国外儿童心理学已有的成果,并以一种老老实实的求实精神加以验证,以中国儿童为实验研究对象,运用科学的实验观察等方法,验证、补充和纠正了外国的经验,形成了自己的理论。,陈鹤琴的教育思想,四、论学前教育的科学化,(一) 儿童心理研究,是科学教育儿童的基础陈鹤琴主张,对儿童的培养与成人不同,不能给他们成人化的东西,要适应他们生理、心理特点,要做到儿童化。儿童化就是要合乎儿童的特点,根据这些特点,施以适当的教育,找到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收到优良的效果。,陈鹤琴的教育思想,(二) 儿童心理特点与教育,1.好动心 2

    34、.模仿心 3.儿童是易受暗示的 4.好奇心 5.游戏心 6.儿童的心理是会变迁的,四、论学前教育的科学化,陈鹤琴的教育思想,(三) 儿童年龄分期与教育,1.儿童从出生至学龄阶段的分期 (1)新生婴儿期新生 (2)乳儿时期1个月至12个月左右 (3)步儿时期12个月至3.5岁左右 (4)幼儿时期3.5岁左右到6岁左右 2.各阶段儿童心理与教育,四、论学前教育的科学化,陈鹤琴的教育思想,五、论幼儿保教原则、内容和方法,(一) 幼稚园保教原则(二) 幼稚园的保教内容(五指活动)(三) 幼稚园保教方法“活教育”的理论,陈鹤琴的教育思想,五指活动课程,是由我国著名的幼儿教育 家 陈鹤琴 先生创立的。他以

    35、五个连为一体的手指比喻课程内容的五个方面,虽有区分,却是整体的、连通的,以此说明他所谓的五指活动课程的特征。 1、健康活动:包括伙食、睡眠、早操、游戏、户外活动、散步等。 2、社会活动:包括朝夕会、周会、纪念日集会、每天的谈话以及社会常识等。 3、科学活动:包括植物的培植,动物的饲养,自然现象的研讨,当地自然环境的认识等。 4、艺术活动:包括音乐(唱歌、节奏、欣赏),图画,手工等。 5、语文活动:包括故事、儿歌、谜语、读法等。,陈鹤琴的教育思想,整个教学法就是把儿童所应该学的东西整个地、有系统地去教儿童学。这种教学法是把各科功课打成一片,所学的功课是无规定时间学的,所用的教材是以故事或社会或自

    36、然为中心的,或是做出发点的;但是所用的故事或关于社会自然的材料,总以儿童的生活、儿童的心理为依据。这种教学方法,是选取一个儿童感兴趣的中心,然后各科都围绕这个内容进行。可按时令、节日、衣食住行、动植物、社会常识等来选择编定中心。它重视儿童的自由活动,容易引起儿童的兴趣,这种教学方法对促进我国二、三十年代幼儿教育的改革起了很好的作用。,六、整个教学法,陈鹤琴的教育思想,(一) 政治思想方面 (二) 业务修养方面 (三) 教学技术方面 (四) 优良品质方面,七、论怎样做幼儿园教师,陈鹤琴的教育思想,(一) 家庭教育的要求 (二) 家庭教育的原则,八、家庭教育,陈鹤琴的教育思想,国外教育家,苏格拉底

    37、 亚里士多德 昆体良 蒙田 夸美纽斯 洛克 卢梭 裴斯泰洛奇 赫尔巴特 帕克 杜威 蒙台梭利,德可乐利 雅斯贝尔斯 尼尔 马卡连柯 阿莫纳什维利 皮亚杰 罗杰斯 朗格朗 布卢姆 布鲁纳 苏霍姆林斯基 巴班斯基,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年公元前399年)著名的古希腊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他和他的学生柏拉图,以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被并称为“古希腊三贤”,更被后人广泛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1、课程论:“美德即知识” 2、苏格拉底方法在与学生谈话的过程中,并不直截了当地把学生所应知道的知识告诉他,而是通过讨论问答甚至辩论来揭露对方认识中的矛盾,逐步引导

    38、学生自己最后得出正确答案的方法,被人们称为是“产婆术”。,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年公元前322年),古希腊斯吉塔拉人,世界古代史上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之一,堪称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他的写作涉及伦理学、形而上学、心理学、经济学、神学、政治学、修辞学、自然科学、教育学、诗歌、风俗,以及雅典宪法,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一、体、德、智、美和谐发展:首先训练其身体,必须注意公民的道德教育,阅读、书写,乃至绘画的目的都是为了将来的实际效用,音乐教育是和谐发展的核心。,昆体良的教育思想,昆体良(约公元35年100年)是古代罗马教育史上最著名的教育思想家。著有雄辩术原理。重视幼

    39、儿教育。强调保姆必须是一个具有良好的品德和说话准确的人,因为她们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幼儿。主张应尽早让儿童接受学校教育。在他看来,家庭教育容易使孩子 养成冷淡、自夸和羞怯的习性。对教学原则和方法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倡导因材施教,主张按照每一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安排课程,坚决反对体罚。,蒙田的教育思想,蒙田(1533年1592年),法国作家和教育思想家,古代希腊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主要著作是散文集。培养判断力是教学的头等大事和中心任务,也是全部教学方法的基础和出发点。,蒙田的教育思想,一、蒙田提出的教学方法 1、不要死记硬背“即便我们的肚子装满了肉,如果没有消化,有什么用处呢?如果它不转变为我

    40、们的东西,如果不给我们营养,增强我们的力量,又有什么用处呢?” 2、不要轻易服从权威,不要盲从。“仅仅跟着别人走的人,不会去探索什么东西,也寻不到什么东西。” 3、不要只学书本知识。“把世界作为书房。”,蒙田的教育思想,4、要因材施教如果“采取同样的讲课方法和教育方式来指导很多体质和性情都不相同的儿童,那可能其中只有二三个人可以获得良好的结果。” 5.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多引导,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6、多练习“不要孩子多背诵功课,而是要他行动。他应该在行动中复习功课。” 7、培养儿童探索事物的好奇心以及对学习的兴趣和爱好。“最好的办法莫过于培养对学问的兴趣和爱好,否则我们将只是教育出一些满载书籍的

    41、傻子。”,一、蒙田提出的教学方法,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1592年1670年)是泛智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主要著作有:大教学论(1632)世界图解(1658)、母育学校(1628)等。,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一、教育活动与大教学论,夸美纽斯生活的时代是捷克民族遭受政治和宗教压迫的时代。1614年,他担任一所中学的校长,开始研究教育改革的问题。1628年,夸美纽斯随“捷克兄弟会”成员被迫迁往波兰,从此终身流亡国外。在波兰时,夸美纽斯开始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的研究。,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在夸美纽斯的教育著作中,大教学论是西方第一部系统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著作。该书的主要目的之一是要“探索并找到一种教学方法

    42、,这种教学方法是一种可以使教师教得少,而学生学得多的方法”。旨在阐明“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其论述的内容、范围比较广泛,具有普通教育学的性质。以后,夸美纽斯主要从事泛智教育的研究。,一、教育活动与大教学论,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夸美纽斯的“泛智”思想,把一切有用的知识教给一切人,并使其智慧得到普遍发展。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新兴资本主义反对宗教蒙昧,提倡科学精神及普及教育民主的要求。,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二、教育适应自然的思想,教育适应自然的思想是夸美纽斯教育思想中根本性的指导思想。1.遵循自然界的“秩序”;2.依据人的自然本性和身心发展规律进行教育。来源一:文艺复兴以来“引证自然”的

    43、思想在教育中的全面运用,力求探索自然法则对教育影响的结果。在他看来,自然不仅是发展变化的,而且还具有一定的发展规律,自然的发展规律就是宇宙万物的发展的根本规律。,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来源二:夸美纽斯提出教育适应自然的思想也是他对教育进行思考,分析旧教育的问题,试图全面改革教育得出的合乎逻辑的认识。在大教学论中,夸美纽斯表示了对旧教育的强烈不满。,二、教育适应自然的思想,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三、夸美纽斯的儿童观,把儿童比作“上帝的种子”,是“无价之宝”把儿童比作“一面镜子”“可以注视谦虚、有礼、亲切、和谐以及其他基督徒的品德”。,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夸美纽斯的儿童观,每一个家庭便是一所母育学校,

    44、孩子的母亲便是最主要的教师。他第一次从普及教育的角度和儿童心理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的角度,提出学前阶段教育的重大任务,母育学校就是他的先后衔接的统一学校系统的第一个必不可少的阶段。夸美纽斯也从儿童心理发展的角度来考虑学前儿童教育的任务。他认为,儿童的发展分为婴儿期、儿童期、少年期和青年期四个阶段。各为六年,每一个发展阶段都有自己专门的教育任务,同时,他们之间又存在着联系,从上述观点来看待学前教育,他把儿童奠定体力、道德和智慧发展的基础,作为第一个阶段教育的主要任务。,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四、幼儿教育内容,在体育方面,夸美纽斯引用某位作家关于“健康的精神寓于健康的身体”的忠告,提醒父母们首先应注

    45、意的最重要的事情是保持其子女健康。子女的健康问题应从胎儿时期就加以注意。夸美纽斯特别强调孕妇的心理状态对于胎儿的影响。如果孕妇们不注意控制自己的情感,经常处于突然的恐惧,过度的愤怒或怨恨与感伤一类不良的情绪状况,她就将生育一个怯弱的、易动感情的和沮丧的婴儿。严重的甚至可以造成死胎或极其虚弱的孩子。夸美纽斯特别重视锻炼和娱乐对儿童身心发展的重要性。不要让儿童习惯于用药,要使他们生活有规律并保持愉快的精神。格言:“一种愉快的心情就是一半的健康”,“精神快乐是人的生命的泉源”,父母们要永远不使孩子没有快乐。,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夸美纽斯还第一次专门为学前儿童的父母写了教育指南母育学校,要想帮助父母们

    46、和保姆们有效地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必须为他们写一部手册,这本手册应包括几个方面:(一)父母及保姆的教育责任;(二)儿童所应当学习的各种科目的教导大纲;(三)教学方法,主要是指出教导每一种课目的最合适的时间和灌输它们所应当采用的最佳的言语和姿态。夸美纽斯的上述思想集中反映在他写的母育学校里。其次,还应为儿童编写一本图画书,这本书应当直接放到儿童手里。夸美纽斯已经意识到,在学前阶段,教育的主要媒介应当是感官的知觉,而视觉又是感觉里面最主要的一个,所以应当把各门学问中最重要的事物的图象给儿童。图画排列,如物理学、光学、天文学、几何学等。这本书上应当画出山岳、山谷、树木、鸟儿、鱼儿、马、牛、羊和各种年岁

    47、、高度的人们等等。总而言之,图画书中的内容正如和母育学校中提出的广泛的教学大纲的内容相对应,可以配套使用。,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学前儿童所使用的教材世界图解,夸美纽斯不仅注意到图画书对于发展儿童的感知觉的作用,也重视儿童语言的发展,他提出每张图画的上端应写出它所代表的物体的名称,如“屋”、“牛”、“狗”、“树”等。这种图画书有三个用处:(一)它可以帮助事物在心理印下一个印象;(二)它可以使孩子们养成一种观念,认为从书本上面可以得到快乐;(三)它可以帮助他们学习阅读。上述原则都体现在夸美纽斯的世界图解之中。这本书在一六五八年出版以后,被迅速译成欧洲各国的文字,流行二百多年之久,教育了一代又一代的

    48、儿童。不仅如此,他所提出的适应学前儿童的特点为他们编图画教材的观点,也有很大影响。皮亚杰和维果茨基等人都曾把自我为中心的语言占主导地位的直观思维期,看作是向逻辑思维过渡的时期,看作是表象思维的时期,因此对幼儿来说,这种图画书有助于丰富词汇,丰富表达能力,活跃形象思维活动进而有利于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洛克的教育思想,英国教育家洛克(1632年1704年)是绅士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主要著作有:政府论(1690)、人类理解论(1690)、教育漫话(1693)等。,洛克的教育思想,一、论体育“我们要能工作,要有幸福,必须先有健康;我们要能忍耐劳苦,要能出人头地,也必须先有强健的身体

    49、。” 二、论德育在洛克看来,德育应当培养儿童理性、礼仪、坚忍、节制等品德。鉴于德育的重要意义,洛克建议应当及早对儿童进行道德教育。一是要用“说理”的方法。二是利用榜样的力量。三是多练习,少讲规则。明确反对体罚,因为它“所养成的也是一种奴隶式的脾气。”,洛克的教育思想,三、论智育洛克主张智育应以智力发展为重,要求教师记住:教师的工作“不是要把世上可以知道的东西全都教给学生,而要使得学生爱好知识,尊重知识;在使学生采用正当的方法去求知,去改进他自己。”教学的原则和方法的论述:洛克反对强迫儿童学习,要求诱导儿童学习。他主张,宁可让学生迟一年学会读书,也不能让学生对学习产生憎恶的心理。洛克主张应鼓励和培养儿童的好奇心。洛克建议:第一,儿童无论提出什么问题,你不可制止他、不可羞辱他,也不可使他受到讥笑。第二,采用一些特殊的称赞方法。第三,儿童提出的问题不可忽视,同时也应格外注意,不可使他们得到虚妄的答复。洛克要求教师在教学时应能集中和保持学生的注意力。教师的“最大技巧在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并且保持他的注意。”洛克主张教学应由浅入深,分量适中。,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道客多多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中外教育家名著选读.ppt
    链接地址:https://www.docduoduo.com/p-10389657.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道客多多用户QQ群:832276834  微博官方号:道客多多官方   知乎号:道客多多

    Copyright© 2025 道客多多 docduoduo.com 网站版权所有世界地图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46453号    营业执照商标

    1.png 2.png 3.png 4.png 5.png 6.png 7.png 8.png 9.png 10.png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