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理论篇,怎样有效备课?,一看课程标准,二作教学分析,二作教学分析,三定教学目标,四想教学过程,五是教学评价,基准线:客观公正、科学有效考虑要素:功能导向、符合科学精神、指向清晰,六是延伸设计,实 践 篇,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常见的材料,相关课程内容分析,二、教学内容分析,单元页是居家生活中的客厅场景图,包含家庭生活中常见的布艺沙发、玻璃窗、石头摆件、小木桌、书本、塑料花等实物。目的是让学生直观感受到制成生活中物品材料的丰富性,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美文:“布料软,石头硬,塑料、金属不相同。看与闻,摸或听,材料特点要分清。”美文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目的是引导学生初步认识不同材料的特点及了解辨
2、别生活中常见材料的方法。,单元教学内容分析,常见的材料,石头,物质基本属性,性能可利用,起始课,主要是通过学生观察物质的外部特征,初步感知物质的基本属性。 在观察常见材料的硬度、色彩、纹理、外形等基本特征,学习有序、全面、细致的观察方法,能够获得信息、分析信息并作出判断。 初步建立属性与功能的联系。,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研讨对材料的一般特征展开具体的研究,进一步加深对材料基本属性的认识,强化常见材料的属性与功能相联系的认识。,属性,功能,学生认知特点,兴趣方面:兴趣点多、分散不集中的特点注意力:容易受到干扰,不持久观察力:有序性、全面性、细致性待加强,学生已有基础,农村学生:常见原石、加工场所
3、城市学生:石头制品、价值应用 共同特征:词汇量不足,如色彩、软硬、纹理等。,学习的困难与障碍,1.相对概念:软硬、大小等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2.观察方法一年级已经接触过,但是综合考虑时间、空间、方位的因素达到有序、全面、细致的观察仍有困难。,3.关联意识:基于材料的基本属性(特点)说出其基本用途。,清晰有效、利于检测、可评价,科学知识目标:,课时目标:石头教学目标,1. 知道石头是一种生活中的常见材料。发现石头坚硬。了解不同石头的光滑程度、软硬程度和表面纹理不同等特点。 2.在教师指导下,能利用多种感官或者简单的工具进行观察。 3.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石头表现出探究兴趣;愿意倾听,乐于表
4、达、讲述自己的观点。 4.知道在人类生活、生产中需要从大自然获取石头这种材料。,(一)开门见山,引发思考,(四)拓展延伸,巩固提升,(三)借鉴经验,讨论分析,(二)充分准备,有效观察,(一)开门见山,引发思考 它们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指向于石头与人们密切相关,石头材质与用途的密切关系,典型用途与代表作品,(二)充分准备,有效观察,活动一观察石头,有什么发现? 看一看,各种石头有什么不同?敲一敲,石头有什么特点?摸一摸,石头的光滑程度一样吗?相互敲击,石头的硬度一样吗?优化观察方法:观察视角的多样,语言描述的准确。 比较技能的运用:用什么观察方法认识石头哪种特点,活动二选择石头,用石头拼画指向于石头特点的综合考量材质、纹理、色彩、形状等,有序做事的行为习惯 ,(二)充分准备,有效观察,五、学习评价过程性评价,你们小组先找到了最大的那块石头,以它为标准,分别比较大小的方法,很好。 你说这块石头的纹理象流水一样,弯弯曲曲的,很形象。 把两块石头碰一碰,能帮助我们区分软硬程度比较明显的两块石头,这个办法很有效。硬度差别不大的两块石头,怎么区分,有什么好办法吗?,五、学习评价表现性评价,六、延伸设计,六、延伸设计,六、延伸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