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言文复习,第二节虚词,虚词没有实在意义,一般不能独立充当句子成分,不能单独回答问题。只能配合实词造句,表示种种语法关系。文言虚词中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包含语气词)、代词(代词本应算实词,但在文言文中暂时归入虚词用法)。,知识疏理:,一、兼有实词含义的虚词:,1、溺死者千有余人,军惊而坏都舍。,而、何、若、为、以、因、与、则、之、所,如,好象,2、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通“呵”,喝问,3、为之,则难者亦易矣。,4、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5、宫中府中,俱为一体,6、窃为大王不取也。,做,干,发明,是,认为,7、众士慕仰,若水之归海,8、徐公不若君之美也,动词,像,动词,比得上,12、
2、留待作遗施,于今无会因。,13、蒙故业,因遗策。,14、水边小丘因古城,上有巨竹数百个。,18、天不变其常,地不易其则。,19、吾欲之南海。,20、得无教我猎虫所耶?,机会;原因,因袭;遵循,连接;连续,法则;准则,到去,处所,9、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使用,10、皆以美于徐公。,认为,11、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做,15、则与一生彘肩。,16、与嬴而不助五国也。,17、东阿者,子之东阿也,寡人不复与焉。,给予,结交,参与,二、连词,放在词、短语、分句之间,将它们连接起来,表示一定的逻辑关系的词。,“又”、“和”、不译,并且、而且,不译,就、接着,但是、却,如果、假如,因而、所以,来、用来,
3、是还是、或者、 不是就是,至于,尚且、即使,1、骊山北构而西折 2、顺流而东 3、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4、来而记之者已少。 5、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承接;然后,修饰;不译,修饰;不译,修饰;不译 承接;然后 承接,然后,递进;而且,6、侣鱼虾而友麋鹿 7、劳苦而功高如此 8、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9、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 10、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 11、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12、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 13、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14、汝今何罪过,不迎而自归。 15、子欲逃名者乎?而屡易其号。,并列;不译,递进;而且,转折;但
4、,假设;如果,目的;来,因果;所以,目的;来,假设;如果,转折;却,因果;所以,16、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17、武其无岐,贤虽十全,不能成功。 18、其然乎?其不然乎? 19、其若是,孰能御之。,选择;是是还是,选择;是还是,假设,如果,假设,如果,20、甲者出,太尉笑且入。 21、非独忘其远且险。 22、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 23、祸且不测,敢望报乎? 24、犹是芋也,而向之香且甘者,非调和之有异,时、位之移人也。 25、王以天下为尊秦乎?且尊齐乎? 26、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 27、岂吾相不当侯也?且固命也?,并列;一边一边,递进,而且,递进,况且,让步;尚且,
5、并列;又,选择;或者,让步;即使,选择;还是,28、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 29、以万人若一郡降者,封万户。 30、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31、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 32、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 33、时有军役若水旱,民不困乏。,假设;如果,他转;至于,选择;或者,他转;至于,假设;如果,选择;或者,34、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35、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36、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37、船上人犹指以相语 38、早夜以思,去其不如周公者 39、但深托君贶因书道修意以西。 40、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 41、作师说以贻之。,目的
6、;来,因果;因为,因果;因为,修饰;不译,修饰;不译,承接;然后,递进;而且,目的;来,42、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43、吾与汝毕力平险。,并列;和,并列;和,44、吾平日不信有鬼,今则又望其真有。 45、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 46、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 47、知理则不屈,知势则不沮,知节则不穷。 48、谨守成皋,则汉欲挑战,慎勿与战。 49、巧则巧矣,未尽善也。 50、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 则耻师焉。,转折;却,承接,就,承接;便,并列;就,假设;如果,让步;倒是,转折;却,三、副词,限制修饰动词、形容词,表示行为或性质状态的程度、范围、时间、频率、情势、语气等。,多么、
7、怎么,只、仅,将要,暂且、姑且,于是、就,却、竟然,怎么、为什么,可、还是,恐怕、好像,是、就是,原来已经,何,乃,其,且,因,则,才,若,1、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 2、何可胜道也哉! 3、杀一老卒,何甲也。 4、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5、徐公何能及君也?,多么,怎么,怎么,多么,怎么,6、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 7、所谓华阳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8、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 9、要之,死日,然后是非乃定 10、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11、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12、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何怪也! 13、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就,是,却,才,仅,才,竟然,于是,14、汝其善抚之
8、使之肖我。 15、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 16、善不可失,恶不可长,其陈桓公之谓乎。 17、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18、尔其无忘乃父志。19、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可要,难道,大概,大概,可要,好像,20、且为之奈何? 21、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22、故且从俗浮沈,与时俯仰,以通其狂惑。 23、且为之奈何。 24、且放白鹿青崖间。,将,将,暂且,将,暂且,25、因拔所佩刀断一指,血淋漓,以示贺兰。 26、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于坐。,就,27、此则人之变也,而风何与焉? 28、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 29、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
9、以美七尺之躯哉。,是,原来已经,就,只有,用在名词、代词或短语的前面,组成介宾短语,表示处所、时间、对象、方式、原因、目的、比较等。,四、介词,在、从、到,比,向、对或不译,替、给,和、同,把,被,为了、因为,用、依靠、凭,按照、依照,趁机,通过,1、此庄生所诮畏影而走乎日中者也。 2、反而登舟,放乎中流。 3、人能胜乎天者,法也。 4、有志乎古者希矣。 5、不动乎众人之非誉。 6、吾尝疑乎是。 7、擢之乎宾客之中,而立之乎群臣之上。 8、素(向来)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 9、“春秋”何以始乎隐。,在,在,比,对,由于,表对象,可不译,在,根据,从,10、庐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刘氏为仲
10、卿母所遣 11、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12、何为其然也。 13、遂忍悲为汝言之。 14、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 15、又恐汝日日为吾担忧。 16、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被,因为,因为,对,对,替,替,17、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18、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 19、汝不必以无侣悲。 20、吾平生未尝以吾所志语汝。 21、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22、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23、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 24、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 25、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用,用,因为,把,把,按照,在,把,因为,26、因材施教 27、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2
11、8、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 29、程公能因其地之善,以寓其耳目之乐 30、近世人因言事亦有被贬者。 31、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32、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按照,趁机,凭借,依靠,因为,通过,根据,33、仲卿闻之,亦自缢于庭树。 34、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 35、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36、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37、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 38、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 39、亟请于武公。 40、行成于思,毁于随。 41、受任于败军之际。 42、平原君使者冠盖相属于魏。 43、曩者辱赐书,教以慎于接物。 44、六年春,齐伐宋,以其不同盟于齐。 45、故内惑
12、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在,在,比,被,和,对,向,由于,在,到,引介动作对象,不译,和,被,46、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 47、孰与君少长 48、尝与人佣耕 49、微斯人,吾谁与归。 50、得其心(民心)有道(方法):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跟,和比较,替,跟,替,我的、我,你的、你,他的,他,这、这个、这些,那、那个、那些,其中的,为什么,哪里、什么,什么、哪,五、代词,1、汝今何罪过,不迎而自归。 2、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3、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 4、何为其然也? 5、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6、中心藏之,何日忘之。,作定语,“什么”,作宾语,“什么”,作宾语,“哪里”,作宾
13、语,“什么”,作谓语,“为什么”,作定语,“哪”,7、朕心朕德,惟乃知 8、子产蹴然(赶快站起来)改容更貌(脸色都变了)曰:“子无乃称!” 9、竖儒!几败乃公事!,你,这样,你的,10、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 11、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 12、方其破荆州,下江陵。 13、读其书未毕,齐军万弩俱发。 14、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将要起事 ),其一人夜亡,告之。 15、助天下人爱其所爱。 16、今人又言心电感应有道,吾亦望其言是实。 17、有二道:其一西出,寻之无所得。 18、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19、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他的,自己的,他,那,其中的,他们的,这,其中的,自己,你
14、的,20、吾儿,久不见若影 21、尚书固负若属耶?,你的,你们,22、既使吾与若辩矣,若胜我,我不若胜。若果是也?我果非也邪? 23、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你,这个,24、姜氏欲之,焉辟害? 25、舜,大圣人也,后世无及焉 26、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 27、草木无知,叩(叩问)焉何益? 28、然力足以至焉。 29、心不在焉。,怎么,他,哪里,它,那里,这里,注:“焉”作“怎么”、“哪里”解时,可归入语气副词中的反问语气,相当于“何”。,29、吾能之乎?抑汝能之乎? 30、钟情如吾辈者,能忍之乎? 31、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32、吾平生未尝以吾所志语汝,是吾不是
15、处;然语之,又恐汝日日为吾担忧。 34、之二虫又何知。,这样,这样,他,你,这,助词是附着在词、短语、分句或句子上,表示各种附加语法意义的词。,六、助词,吗、呢,吗、呢,吧,啊、呀,啊、呀,无译,了,无译,无译,无译,的,无译,无译,几个方面,的样子,的(人、东西),的(人、东西),以,补充:“其”也具备助词的功能音节助词,在句中补充音节,无实义,例子见名师面对面。,1、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2、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3、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4、客亦知夫水与月乎? 5、汝不能舍吾,其时时于梦中得我乎! 6、凛乎其不可留也。 7、无乃与仆私心刺谬乎! 8、吾日三省吾身:为
16、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9、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10、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11、勉速行(尽你的力量快走)乎!无重而罪(不要加重你的罪行)!,啊(感叹),吗(反问),句中停顿,无译,吗(疑问),吧(推测),的样子,吧(推测),吗(疑问),吗(反问),吧(祈使),啊(感叹),12、夜则以兵围所寓舍,而予不得归矣。 13、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14、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矣已: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的(地方),的(东西);的(人),的(东西),15、何乐而不为?,呢(反问),16、君何患焉?若阙地及泉,其谁曰不然? 17、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
17、,何处不勉焉。18、其心休休(宽容;气魄大)焉,其如有容。19、及至秦之季世(末代),焚诗书,坑术士,六艺从此缺焉。 20、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 21、七十二烈士者,又或有记载而语焉不详。,表反问语气,“呢”,表反问语气,“呢”,词缀,“的样子”,表陈述语气,“了”,句中停顿,无译,句中停顿,无译,22、此世所以不传也。 23、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 24、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25、吾真真不能忘汝也! 26、杀一老卒,何甲也? 27、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 28、然吾辈亦自当绝口,不可及前事也。29、苛政猛于虎也。 30、不足为外人道也。 31、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表
18、判断语气,无译,表疑问语气,“呢”,表陈述语气,无译,表感叹语气,“啊”,表反问语气,“呢”,句中表停顿,无译,表祈使语气,无译,表感叹语气,“啊”,表祈使语气,无译,句中表停顿,无译,32、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过度奢侈)。33、恐不任我意,逆以煎我怀 。,表范围限止,义同汉语,音节助词,补足音节,34、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35、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36、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37、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38、客何为者? 39、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40、曩者辱赐书。 41、有风飒然至者。 42、农、商、官三者,国之常官也。 43、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
19、特别本领)者。44、石之铿然有声者,所以皆是也。,的(时间),引出判断,引出判断,音节助词,无译,疑问语气,“呢”,的(人),音节助词,无译,定语后置标志,无译,数词后,种人,词缀,的样子,定语后置标志,无译,45、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46、顷之,持一象笏至。 47、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48、余於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49、姜氏何厌之有? 50、都督阎公之雅望。 51、顷之,烟炎张天。 52、填然鼓之。 53、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54、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55、凌万顷之茫然。 56、臣之壮也,犹不如人。,定语标志,的,音节助词,无译,主谓之间,取消独立性,主谓之间,取消独立
20、性,提示宾语前置,无译,提示定语后置,无译,音节助词,无译,音节助词,无译,定语标志,的,提示宾语前置,无译,定语标志,的,主谓之间,取消独立性,附:了解常见的双音节虚词:,1、久无音信,得无有恙乎。,莫非,恐怕,2、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多么,4、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这样却,5、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才、方才,3、田赞衣补衣而见荆王,荆王曰:“先生之衣何其恶也?”,为什么这样,6、今以钟罄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何况,7、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怎么样,8、王之所大欲,可得闻与?,可以,9、且夫天下非小弱也。,再说,10、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既然这样,那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