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我国财政支出结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10383933 上传时间:2019-11-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财政支出结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我国财政支出结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我国财政支出结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我国财政支出结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我国财政支出结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我国财政支出结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 要:财政支出政策是国家调节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强大经济杠杆,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财力保障。近年来随着改革的深化,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发展,社会资源的配置机制与分配关系也随之转变,相应地引起财政职能、财政支出范围和财政支出的结构变化,虽已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但与当前市场经济发展和政府转变职能的要求相比,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本文通过对我国财政支出结构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优化我国财政支出结构的对策建议。关键词:财政支出结构 存在问题 对策1、引言财政支出作为政府分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实施财政政策,用来调控宏观经济运行的重要工具,正确的财政支

2、出结构是调节经济与社会发展和优化经济结构的强大杠杆。公共财政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主要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进行的政府收支活动模式或财政运行机制模式,是国家以社会和经济管理者的身份参与社会分配,并将收入用于政府的公共活动支出,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以充分保证国家机器正常运转,保障国家安全,维护社会秩序,实现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公共财产的基本功能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法制规范和宏观调控。财政支出结构是指各类公共支出占总公共支出的比重,它直接关系到政府动员社会资源的程度,从而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社会经济结构各个方面,包括社会总供需结构、产业结构、社会事业各个方面构成等,其对市场经济运行的影响可能比

3、财政支出规模的影响更大。近年来,随着分税制的深入,各级政府着眼于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服务水平,大力推动财力向民生倾斜,体现了财政的公共、公平和公益性质,然而在财政支出结构上却依然存在一些问题。2、文献综述2.1、国外相关研究综述1936年凯恩斯发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开创了西方现代宏观经济调控的理论,其观点认为,有效需求不足必然导致经济危机的产生,首次将政府财政支出作为影响国民经济的主要手段。凯恩斯将政府财政支出作为社会总需求的一个重要因素引入宏观经济模型,并认为国民收入有着明显的推动作用,即政府支出的乘数效应。2.2、我国相关研究综述张海星(2002)对我国19812001年的财政支出结构

4、进行分析,起模型以实际GDP三年平均移动增长率、固定投资增长率和各项财政支出比重以及出口依存度微微变量并考虑财政支出对产业的时滞效应,将财政支出变量设定为滞后三期,其结论为:基本建设、挖潜改造和科技三项费用与经济增长正相关;商业事业费用、行政管理费用、抚恤和社会福利及财政补贴等转移性支出预经济增长负相关,科教文卫事业与经济增长正相关。郭庆旺、吕冰洋和张德勇利用封闭经济供应平衡方程从理论上推导的出财政支出比率、财政投资比率、政府物资投资支出占财政购买支出的比重、财政人力资本投资占财政购买支出的比重以及财政投资的潜在社会平均生产率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对我国19782001年的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将财

5、政支出划分为生产性支出和非生产性支出,生产性支出有细分为人力资本投资、物资投资和科学研究支出;并的其结论为:我国经济支出与经济支出负相关;财政人力资本投资比物资资本投资更能提高经济增长率;科学研究支出对于经济增长的正效应最为显著。2.3、财政支出概述2.3.1、财政支出的概念财政支出也称公共财政支出,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为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满足社会共同需要而进行的财政资金的支付。财政支出作为政府分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实施财政政策,用来调控宏观经济运行的重要工具,正确的财政支出结构是调节经济与社会发展和优化经济结构的强大杠杆。2.3.2、财政支出结构财政支出结构是指各类财政支出项目占

6、总支出的比重,也称财政支出构成。与财政支出规模相比,财政支出结构直接关系到政府使用社会资源的程度,对经济运行的影响也更大,从定义来看,财政支出结构与财政支出的分类具有很大的关系。3、我国财政支出结构存在的问题3.1、财政职能界定不清,经济建设支出比重偏高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但是旧有的高度集中的财政体制仍然在思想上被保留了下来,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计划经济体制。由于计划体制的惯性作用,政府对自身的定位不清楚,政府既是管理者又是所有者,其职能从生产到消费再到社会的再分配过程都发挥着重要的影响。同时政府的越位管理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也造成了政府财政资金的浪费。我国的财政资金还存在着

7、过于分散的问题,缺乏重点,这就造成了政府对一些大型公共项目的投资不足,进而会使让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大大减弱,不利于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和完善,而且也会影响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 13.2、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尽管中央财政用于教育的投入在逐年快速增长,但是截至2010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比例只达到3.13%,仍然低于4.5%的世界平均水平。相比较之下,我国的私人支出占教育支出的比重不仅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也高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过高的教育私人支出严重挤压了私人消费空间,导致社会消费其他方面的需求不足,削弱了中国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教育投入上长期存在的另一个重要问题是教育资源配置很不公平

8、。由于对“科教兴国”战略贯彻实施的理解不准确,导致近十年来高等教育支出加速扩大,而基础教育支出相对减少,教育支出的层级结构出现了严重颠倒,教育支出在城乡和区域间的分配不平衡问题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3.3、卫生医疗支出总费用支出结构不合理目前,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不均衡,医疗资源过分集中在大城市、大医院。据统计,全国的医疗资源80%在城市,而占总人口60%的农村居民只能占用20%的医疗资源。同时,财政对卫生医疗方面的投入严重不足。2010年全国卫生总费用19600亿元,仅占GDP总量的4.92%。就卫生费用的构成而言,我国政府卫生支出比例持续下降,个人卫生支出比例急剧上升,居民卫生医疗负担较重。

9、因此,需要进一步完善政府医疗卫生投入机制,不断加大支持力度。3.4、社会保障支出严重偏低社会保障通常被称为和谐社会构建的“稳定器” ,实现社会公平的“调节器” ,促进经济发展的“减震器” 。早在20世纪80年代,许多发达国家的社保支出就已经占到财政支出的30%以上,目前我国虽已建立一定的社会保障体系,但是社保支出的比重还很低,仅接近于西方发达国家上世纪60年代的水平。同时,我国公共养老保障体系的覆盖面狭窄,只占人口总数的15%,低于世界劳工组织确定的20%的国际最低标准,社保支出资金使用效率低下,广大农村和农民还很难享受到社会保障“阳光”的普照。 23.5、行政管理费支出不断膨胀,且增长过快政

10、府的行政资金是为实现其社会管理的职能服务的,这部分资金只能源自于政府的财政收入。我国的行政管理费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从1978年的4.7%上升到2006年的18.73%,规模呈现出一个不断增大的趋势,虽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这种行政管理费的增加有其必然性,但是长期以来行政管理费增长速度过快,有的时期甚至超出了同期财政收入、财政支出和GDP的增长速度,已经成为人们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4、优化我国财政支出结构的对策建议4.1、合理界定我国的财政支出范围,弱化经济建设的支出在市场经济和公共财政体制条件下,要求科学界定公共财政支出的职能范围,明确财政应承担的事务和不应承担的事务,这是完善我国公共财政支

11、出结构的重要前提和基础。该财政承担的,财政要积极予以满足;不该承担的要坚决退出,解决财政的“越位”和“缺位” ,实现公共财政职能的“归位” 。其中,重要的是进一步弱化财政的生产建设职能,减少经济增长对财政投资的依赖。根据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政府不应承担社会投资主体责任,财政要退出一般竞争性、盈利性领域,只进行涉及国计民生的公益性、基础性和重点建设项目的投资。4.2、完善我国的财政预算与支出体制近些年来,我国政府不断加快政府预算体制的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问题仍然存在不少。当前,我们工作的重点应该是解决预算编制时间不合理的问题,实行内外资金的统管,为综合预算提供保障。同时,还应进一步推行政府

12、采购制度,避免某些干部与供应商相互勾结牟取国家财产的现象。最后,应该优化政府采购的形式,坚持招标为主,同时还应当针对采购内容采取灵活的形式。 34.3、大力加强社会公共性开支社会公共性开支涉及的面很宽,包括教育、科技、卫生、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等,是代表社会共同利益和长远利益的支出,也是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财政支出中十分重要的支出。具体为:一、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我们要确保现有预算口径的教育支出稳定增长,逐步建立分级负担、分级管理的教育经费管理体制,同时重视研究增设教育专项资金的新渠道,开征教育税,取消现有的教育费附加,确保财政教育支出的可靠来源。二、增加医疗卫生投入。深化医疗卫生体

13、制改革,加快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能力,尽快建成覆盖城乡、功能完善的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体系。三、加大社会保障支出。应根据我国现阶段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加强以最低生活保障为主体的社会救助体系建设,促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救助制度的发展,不断完善城镇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等保障体系,逐步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4.4、逐步压缩我国的行政事业费用行政管理费用是政府机构运行的成本,是政府正常运作的前提,因此一定行政费用的支出是必不可少的,但如果政府对此类支出规模不加控制,将导致行政成本过高、行政效率低下,浪费公共财政资源,对经济社会产生负面影响。因此,政府应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合理控制行政成本,制定完善一般性开支标准,推进服务型、节约型政府建设。严格控制行政成本增长幅度,尤其是公务用车、会议经费、公务接待、因公出国等经费的增长,以及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办公楼等楼堂馆所建设和信息化建设项目,推进机关节能减排工作。通过压缩一般性支出,腾出财力增加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的支出。参考文献1李永友 我国财政支出结构演变及其效率J 经济学季刊,2009,9( 1) : 307 3322曾康华.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与推进民生财政J.人民论坛,2011(03).3郭磊.对优化我国财政支出结构的思考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0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