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初中历史中国古代史习题.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10380200 上传时间:2019-11-05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26.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历史中国古代史习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初中历史中国古代史习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初中历史中国古代史习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初中历史中国古代史习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初中历史中国古代史习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 如 果 古 代 有 微 信 , 那 么 在 汉 武 帝 的 微 信 朋 友 圈 , 下 列 人 物 最 有 可 能 出 现 的 是 ( )A 项 羽 B 张 骞 C 蔡 伦 D 华 佗2 合 理 的 制 度 是 实 现 社 会 公 平 的 重 要 力 量 下 列 制 度 促 进 了 社 会 公 平 的 是 ( )A 世 袭 制 B 分 封 制 C 科 举 制 D 行 省 制3 明 朝 中 期 以 后 , 我 国 外 交 出 现 新 形 势 : 开 始 遭 受 外 国 侵 略 , 由 此 出 现 了 大 规 模的 反 侵 略 斗 争 下 列 哪 项 史 实 体 现 了 上 述 特 点 ( )

2、A 靖 难 之 役 B 雅 克 萨 之 战C 平 定 大 小 和 卓 叛 乱 D 土 尔 扈 特 部 回 归 祖 国4.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儒家学派创始人曾倡导“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60 年前的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总理运用这一思想很好地处理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的关系。该思想家是( )A、老子 B、孔子 C、孙子 D、韩非子5、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思想,旨在借“丝绸之路”这一历史符号,沟通历史与未来,连接中国与世界。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的开通( )A、使世界连成了一个整体 B、加速了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C、促进了区域文明的交流 D、促进了亚非与拉

3、美地区的贸易往来6、下列关于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共同点的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A、都进行了迁都 B、都推行了汉化政策C、都大大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 D、都是统治者自上而下的改革7、费正清.赖肖尔在中国的传统与变革一书中认为,宋代经济的大发展,特别是商业方面的发展,或许可以恰当的称之为中国的“商业革命” 。下面能够论证这一观点的史实是( )A、都城长安成为国际性的大都市 B、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C、郑和七下西洋 D、在广州设立十三行8、中医是中国的国粹。几千年来,历代医家在传承中华传统医术的同时,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医的内容。下列医学成就总属于李时珍的是( )A、制成“麻沸散” B、写成伤寒

4、杂病论C、写成千金方 D、写成本草纲目9.端午节即将到来,相传端午节最初是为了纪念一位战国时期伟大的爱国诗人。其作品中所反映出来的爱国主义思想和上下求索的精神,融汇成湖湘文化的重要特征。这位诗人是( )A、屈原 B、贾谊 C、王船山 D、曾国藩10.(2014湖南长沙)132002 年 67 月,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龙山县里耶镇里耶古城 1 号井发现了 36000 多枚秦简。这些秦简上的文字最可能是( )A甲骨文 B金文 C小篆 D草书11.(2014湖南长沙)14唐诗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块奇葩,大多以那个年代的经济和政治为创作基础。如“诗仙”李白生活在盛唐时期,其诗豪迈奔放,想象力丰

5、富;而“诗圣”杜甫生活于唐朝由盛转衰时期,其诗或气魄雄浑,或郁闷悲怆。据此请判断下列诗作中属于杜甫的是( )A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B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C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D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12.(2014湖南长沙)15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在几年前的传承中,它常盛常新。在印度尼西亚某市有这样一副对联:“继张班立功异域,开哥麦探险先河” 。此联称赞的是( )A张骞通西域 B郑和下西洋C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 D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13.禹死后,启继承父位成为夏朝第二代国王, “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这标志着下列哪一制度的出

6、现A禅让制 B王位世袭制 C分封制 D种姓制14.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建设“美丽中国” , “美丽中国”首重生态文明的自然之美。春秋战国时期的孟子也曾提出类似主张,即A反对以大欺小、以强凌弱 B顺其自然,无为而治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不要过分捕捞鱼鳖,要按时令进山伐树15.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以中原族体和文化为中心,周边边疆族体和文化不断与中原族体和文化交流汇聚,使中原文化不断丰富,族体不断壮大。下列改革中最能反映这一现象的是A商鞅变法 B戊戌变法 C孝文帝改革 D.戈尔巴乔夫改革 w w w .x k b 1.c o m16.历史上北方人口

7、的大量南迁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经济重心逐渐南移。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完成于A.西汉 B魏晋南北朝 C唐朝中后期 D南宋17.复旦大学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出自中国某典籍,全句是“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你认为该典籍是( )A.韩非子 B.孙子兵法 C.道德经 D.论语18.“贞观之治”中的“贞观”是( )A.国号 B.庙号 C.谥号 D.年号19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要逐步实现“均衡教育” 。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言行中最能体现“均衡教育”思想的是A提出“仁”的学说 B提出“为政以德”C创办私学 D提出学习要“温故而知新”2

8、0今年是中国与印度建交 60 周年。中印交流源远流长,唐朝时期玄奘西游为中印文化交流作出了巨大贡献。下列说法表述正确的是A唐朝时称印度为波斯B玄奘游学的大昭寺是印度佛学的最高学府C玄奘回国后,佛教开始传入中国D玄奘以亲身见闻写成的大唐西域记成为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21下列哪几项措施有利于我国古代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西周行分封制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明朝设厂卫特务机构 清朝设军机处A B C D二 、 判 断 题 ( 判 断 下 列 行 为 和 说 法 是 否 正 确 , 正 确 的 在 答 题 卡 上 将 “T”涂 黑 ,错 误 的 在 答 题

9、卡 上 将 “F”涂 黑 本 大 题 共 5 小 题 , 每 小 题 2 分 , 共 20 分 )1 与 北 宋 并 立 的 少 数 民 族 政 权 有 辽 、 夏 、 金 、 元 ( 判 断 对 错 )2. 雍 正 时 期 , 湖 南 正 式 成 为 中 国 本 部 18 行 省 之 一 ( 判 断 对错 )3.隋朝大运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它的开通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 ( )4.湖南浏阳出土的四羊方尊是世界现存最大的青铜器 ( )40.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10 分)材料一 “这是一个划时代的突破和最骇人听闻的社会结构,没有封国封爵,没有公侯伯子男尤其是儒家学者更是大惑

10、不解,而且不久就大起恐慌,这简直就是打碎他们的饭碗了。 ”材料二 “汉承(继承)秦制,有所损益(减少和增加) 。 ”为巩固统治,刘邦分封诸多异姓王、同姓王。随着封国的发展,出现“尾大不掉”之势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后,王国实际上变成和中央直接统辖的那一样的地方政权。请回答:(1 ) 材料一描述的是中国古代哪个朝代的状况?(2 分)该朝代图形的哪一地方行政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 分)(2 ) 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 “汉承秦制”具体是指汉朝继承了秦朝的什么政治制度?(2 分) “有所损益 ”主要是指西汉初年在地方行政制度上有何变化?(2 分)长沙哪一个历史遗址中的发现反映了这一变化?

11、(2 分)3、 材 料 题4、 阅 读 下 列 材 料 , 回 答 问 题 材 料 当 代 国 学 大 师 南 怀 瑾 说 : 中 国 文 化 历 史 , 在 秦 汉 以 前 , 主 要 是 儒 、 墨 、 道三 家 , 笼 罩 了 全 部 的 文 化 思 想 到 唐 宋 以 后 , 换 了 一 家 , 成 为 儒 释 道 三 家 , 这 三 家又 笼 罩 着 中 国 文 化 思 想 佛 学 像 百 货 店 , 有 钱 有 闲 , 可 去 逛 逛 , 逛 了 买 东 西 也 可 ,根 本 不 逛 也 可 , 但 社 会 需 要 它 ; 道 家 像 药 店 , 它 包 括 了 兵 家 、 纵 横

12、 家 的 思 想 , 乃 至天 文 、 地 理 、 医 药 , 一 个 国 家 、 民 族 生 病 , 非 去 这 个 药 店 不 可 ; 儒 家 的 孔 孟 思 想 像粮 店 , 是 天 天 要 吃 的 , 要 深 切 了 解 中 国 文 化 历 史 的 演 变 、 将 来 怎 么 办 , 就 要 研 究 四书 请 回 答 :( 1) “中 国 文 化 历 史 , 秦 汉 以 前 , 主 要 是 儒 、 墨 、 道 三 家 ”, 请 写 出 墨 、 道 两 家代 表 人 物 各 一 位 依 据 材 料 指 出 , 唐 宋 后 “儒 释 道 ”三 家 中 “释 ”是 指 什 么 ? 南 怀瑾

13、说 “儒 家 的 孔 孟 思 想 像 粮 店 ”, 你 从 中 获 得 了 哪 些 精 神 食 粮 ? ( 列 出 两 点 )( 2) 有 学 者 认 为 中 国 古 代 的 治 国 思 想 主 要 也 是 三 家 , 除 了 儒 家 和 道 家 , 另 外 还 有哪 家 ? 其 代 表 人 物 商 鞅 推 行 的 哪 项 措 施 最 能 体 现 其 变 法 性 质 ?六 、 探 究 题21 生 产 力 的 三 要 素 包 括 劳 动 力 、 劳 动 工 具 和 劳 动 对 象 , 而 科 学 技 术 有 乘 法 效 应 ,它 能 放 大 生 产 力 诸 要 素 , 是 第 一 生 产 力 结

14、 合 所 学 知 识 , 探 究 下 列 问 题 :( 1) 在 人 类 历 史 上 , 劳 动 工 具 和 技 术 的 变 革 , 常 常 会 带 动 社 会 形 态 的 变 革 请 问铁 器 在 我 国 最 早 出 现 于 什 么 时 期 ? 中 国 社 会 形 态 随 之 发 生 了 怎 样 的 变 革 ? 宋 代 时 ,哪 一 技 术 的 运 用 促 进 了 航 海 事 业 的 发 展 ?(2014湖南长沙)40制度文明是人类发展水平和人类文明的标志之一。阅读下列图片,回答相关问题。 (10 分)图一 周初形势图 图二 清朝疆域图(1)读图一,指出当时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并简要说明其作用

15、。 (3 分)(2)读图二,指出当时主要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是什么?(2 分)这一制度创立于何时?(1 分)(2014湖南长沙)42社会经济的发展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5 分)材料一 “自晋之南渡,东南文物渐盛;至于李唐,益加繁昌,安史之乱,江淮独金;历五季纷争,中原之地五易其姓,杀戮几尽,而东南之邦,民有定主。七八【十】年间,咸获安业,自后数十,百年间,西北时有少警而东南晏然,斯民你得休息故自东南渐重,则西北渐轻;以至宋,东南愈重而西北愈轻。 ”摘自南宋章如愚山堂先生群书考索卷四六东南县邑民财材料二 19 世纪 50 年代以后,上海逐渐成为中国最重要的对外贸易口岸,并且

16、在对外贸易的推动下,开始了近代经济的发展历程。1990 年,中央决定“以上海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 ”2004 年胡锦涛总书记指出, “希望把上海建设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和现代化大都市。 ”摘自上海市高中历史高三年级实验本教材请回答:(1)材料一认为古代经济中心南移的原因是什么?(2 分)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东南渐重,则西北渐轻”的状况开始出现于何时?(2 分)六、探究题(2014湖南长沙)43思想变革是社会变革的先导,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之一。联系中外历史上的思想变革,探究下列问题:(14 分)(1)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而“仁”又是儒家

17、思想的核心,请用论语中的依据原话简单阐释“仁”的含义。 (2 分)假如你生活在宋代时期的长沙,你想学习儒家思想,最好选择去哪一书院?(2 分)40.科举制是中国古代重要的人才选拔制度,研究科举的历史,有助于正确认识今天的高校招生考试和公务员考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科举入仕,是 1300 年间几乎所有的知识分 子梦寐以求的共同理想和奋斗目标,就像当代知识分子多数参加过高考一样,科举时代读书人从未应过科举的只是少数无论科举制与现代的文官制度在考试内容和实施环境上有何 根本差异,但两者采用公开考试、平等竞争的精神是相同的一千多年科举考试史不断证明,在重人情与关系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只有通

18、过公平的考试竞争才能有效的解脱人情困扰,才能较好的选拔人才。摘编自中国科举文化材料二:“有人于此,一习八股,则心不得不细,气不得不卑,眼界不得不小,意味不得不酸,形状不得不寒,肚肠不得不腐。 ”“八股一日不废,则天下一日犹不得太平也!”-摘自(明)张岱石匮书w w w .x k b 1.c o m请回答:(1)魏晋时期的政府官员主要来自哪个阶层?(2 分)根据材料一指出科举制有何优点?(2 分)近代历史上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湖南籍进士是谁?(2 分)(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何“八股一日不废,则天下一日犹不得太平也”?(2 分)科举制度最终于 哪一年被废除?(2 分)41政治文明

19、的演进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也是一个大变动。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 ” -摘自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请回答:(1)材料一说“ 秦汉是一个大变动” ,请问此“大变动”指的是秦朝创立的哪一重要的政治制度?(2 分)该制度是由谁创立的?( 2 分)请举一例清朝相关史实说明 “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的观点。 (2 分)4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历史学家翦伯赞认为:在我看来,秦始皇是中国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一个杰出人物,我说秦始皇是中国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一个

20、杰出人物,不是因为他是一个王朝的创立者,而是因为他不自觉地顺应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方向,充当了中国新兴地主阶级开辟道路的先锋,在中国历史上,消灭了封建领主制,开创了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主义的新的历史时代。材料二:秦为乱政虐刑以残贼天下,数十年矣。北有长城之役,南有五岭之戍,外内骚动,百姓罢敝财匮力尽,民不聊生。 司马迁 史记张耳陈馀列传 材料三:以下是某学校初三学生小明对秦始皇做的全面而简要的评价: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皇帝,他的功大于过。他统一了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混战的局面,有利 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他还建立起了一整套*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被后世所沿用,影响深远。但是他实行暴政,最终

21、导致了秦朝的灭亡。(1)从材料一看,翦伯赞是怎样评价秦始皇的,其主要依据是什么?(4 分)(2)依据材料二分析,司马迁是怎样看待秦始皇的?(2 分)(3)材料一、二只摘取了翦伯赞和司马迁对秦始皇某个方面的评价。与材料一、二相比,材料三在评价人物的方法上有何特点?(4 分)39观察下列两图,根据图片及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图一中秦的统一是由谁完成的?哪次改革为秦的统一奠定了基础?(3 分)(2)图一和图二中长城的修建分别是为了抵御哪一少数民族的进攻?依据图二指出明长城的起止点。 (4 分)(3)秦长城和明长城的修建都是为了抵御少数民族的进攻,有人由此认为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主流是战争与冲突。你认为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主流是什么?举一例并加以说明。(4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