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写作背景,这是辛弃疾中年时代经过江西上饶黄沙岭道时写的一首词。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 ),辛弃疾因受奸臣排挤,被免罢官,开始到上饶居住,并在此生活了近十五年。在此期间 ,他虽也有过短暂的出仕经历,但以在上饶居住为多,因而在此留下了不少词作。词中所说的黄沙岭在上饶县西四十里 ,岭高约十五丈,深而敞豁,可容百人。下有两泉,水自石中流出,可溉田十余亩。这一带不仅风景优美,也是农田水利较好的地区。辛弃疾在上饶期间,经常来此游览,他描写这一带风景的词,现存约五首,即:生查子(独游西岩)二首、浣溪沙(黄沙岭)一首,鹧鸪天(黄沙道上即事)一首,以及本词。,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
2、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朗诵,朗诵这首词,并划分节奏:,西江月明 月 / 别 枝 / 惊 鹊, 清 风 / 半 夜 / 鸣 蝉。 稻 花 香 里 / 说 丰 年, 听 取 / 蛙 声 / 一 片。七 八 个 星 /天 外, 两 三 点 雨 / 山 前。 旧 时 / 茅 店 / 社 林 边, 路 转 / 溪 头 / 忽 见。,目,一、这是一首词,“西江月”是词牌,“夜行黄沙道中”是题目。你从课题上读懂了什么?用自己的话说出题意。 二、惊鹊:鹊儿被惊醒。鸣蝉:蝉儿鸣叫。社:社庙。溪桥:溪上的小桥。 是什么意思? 三、这首词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象?你从哪
3、里看出来的? 四、“稻花香里说丰年”是谁在说?这是什么写法?有何妙处?,尝试题,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月光十分明亮,鹊儿被惊醒了,从树枝上飞起,引起树枝摇曳; 半夜里清风吹拂,传来声声蝉鸣。,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清风送来一阵阵稻花的清香,传来一片青蛙的叫声,使人觉得仿佛是在争说着丰收年。,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遥远的天边星辰稀疏,在山前下起了轻微的雨。上片写晴,下片写雨。这两句描写一场骤雨即将瓢泼而下的气象。,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大雨将至,急忙避雨,本来很熟悉茅店的位置,一时竟找不到了,在“路转溪头”后才忽然见到。可以看出词人刚才是怎样的沉浸在“稻花香里
4、说丰年”的意境之中怡然自得。,诗中情怀,这首词写的是作者在山乡夜行中所见所闻。明月清风,惊鹊鸣蝉,稻香蛙声,溪流小桥,构成了一幅江南山村盛夏月夜图。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丰收在望的喜悦心情以及闲适的心境。,测试题,1.词中以“ ”写乌云密布,这样写的好处是增加画面的美感。 2.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调动的是那些感官?为什么这样写?这句词在文中有什么重要作用?通过嗅觉和听觉来捕捉夏夜景物特征,反衬出夜色之静,给人印象鲜明而深刻。表现了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热爱喜悦心情。 3.从“ , ”等句中可以体会到作者的喜悦之情。 4.这首词描写的是 季节,从 、 、 ,看得出。 5.其中表明词人畅谈丰收的欢快之情,与自然景物融为一体的句子是 ,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