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李白,唐才子传李白 白,字太白,山东人。母梦长庚星而诞,因以命之。十岁通五经,自梦笔头生花,后天才赡逸,名闻天下。喜纵横,击剑为任侠,轻财好施。更客任城,与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居徂徕山中,日沉饮,号“竹溪六逸”。 天宝初,自蜀至长安,道未振,以所业投贺知章,读至蜀道难,叹曰:“子谪仙人也。”乃解金龟换酒,终日相乐,遂荐于玄宗,召见金銮殿,论时事,因奏颂一篇,帝喜,赐食,亲为调羹,诏供奉翰林。尝,大醉,上前草诏,使高力士脱靴,力士耻之,摘其清平调中飞燕事,以激怒贵妃,帝每欲与官,妃辄沮之。白益傲放,与贺知章、李适之、汝阳王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为“饮酒八仙人”。恳求还山,赐黄金
2、,诏放归。 白浮游四方,欲登华山,乘醉跨驴经县治,宰不知,怒,引至庭下曰:“汝何人,敢无礼!”白供状不书姓名,曰:“曾令龙巾拭吐,御手调羹,贵妃捧砚,力士脱靴。天子门前,尚容走马;华阴县里,不得骑驴?”宰惊愧,拜谢曰:“不知翰林至此。”白长笑而去。尝乘舟,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傍若无人。禄山反,明皇在蜀,永王璘节度东南,白时卧庐山,辟为僚佐。璘起兵反,白逃还彭泽。璘败,累系浔阳狱。初,白游并州,见郭子仪,奇之,曾救其死罪。至是,郭子仪请官以赎,诏长流夜郎。 白晚节好黄、老,度牛渚矶,乘酒捉月,遂沉水中。初,悦谢家青山,今墓在焉。有文集二十卷,行世。,民国: 一醉解千愁笔洗,李白的
3、生平,1、读书,母梦长庚星 ( 金星 , 太白星 ) 入怀 , 故名太白。 出生在中亚碎叶城;五岁随父迁居四川青莲乡 , 故自号青莲居士。家庭非常富有 。“五岁诵六甲( 历书 ) ,十岁观百家” “铁杵磨作针” “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 十五岁便已通晓诗赋 ,精通剑术,关于李白身世的争论,2、漫游,“仗剑去国 , 辞亲远游” 二十六岁始漫游十六年 “常欲一鸣惊人 , 一飞冲天” 政治理想:受征诏一举为卿相 功成, 名就、身退 不屑于正常的进士试按部就班地获取官职,漫游目的:提高声誉 漫游方式:任侠(一年散金三十余万(仗义杀人)“托身白刃里 , 杀人红尘中。当朝揭高义 , 举世钦英风。” 隐居
4、(“终南捷径”) 求仙访道(“竹溪六逸”) 干谒州郡长官漫游结果:声名大振, “名动京师”玄宗征召入京,3、长安三年应诏,“仰天大笑出门去 , 我辈岂是蓬蒿人” 结识玉真公主和太子宾客贺知章。 知章见其蜀道难,叹为“谪仙人”。解金龟换酒 , 与倾醉 。 言于明皇,召见金銮殿。 帝 “降辇步迎,如见绮皓;以七宝床赐食,御手调羹以饭之。” 有诏供奉翰林。,宴会 、出游玄宗让李白陪侍左右。 玄宗与杨贵妃宫中赏牡丹, 让李白写清平调词三首 , 命歌手李龟年依谱而歌 , 玄宗亲自吹笛唱和。 “待吾尽节报明主 , 然后相携卧白云”,清平调词三首 其一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
5、瑶台月下逢。 其二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其三 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长安三年遣还,玄宗以之为御用文人 , 点缀升平 李白苦闷不安,愤慨不平,饮酒求醉,狂放不羁,以诗讽刺权贵,抨击朝政。“戏万乘若僚友 , 视俦列为草芥”“力士脱靴”,“君王虽爱蛾眉好,无奈宫中妒杀人。” 玄宗以李白“非廊庙器, 优诏罢遣之” 积极入世、谋求建功立业(前期) 愤世嫉俗、笑傲王侯、蔑视权贵(后期),4、再度漫游,李杜相识,三次会面 秋来相顾尚飘蓬, 未就丹砂愧葛洪。 痛饮狂歌空度日, 飞扬跋扈为谁雄。杜甫赠李白,李白斗酒诗百
6、篇, 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 自称臣是酒中仙。 杜甫饮中八仙歌之六,5、身经战乱,郯(t n)中避乱,“誓欲斩鲸鲵 , 澄清洛阳水” 庐山隐居,报国无门 , 请缨无路 入永王李璘幕。永王兵败被杀,白以“附逆”罪被捕入狱。 流放夜郎。 巫山遇赦 。(早发白帝城) 病逝当涂。,采石江边李白坟, 绕田无限草连云。 可怜荒陇穷泉骨, 曾有惊天动地文。 但是诗人多薄命, 就中沦落不过君。 白居易,公元762年,李白病逝于当涂,终年六十二岁。,6、李白婚姻,李白一生结过四次婚,大致情形是这样的:李白的第一、四段婚姻是较为正式的,中间两段似乎只是同居;第一、四两段婚姻的对象都是有来历的妇人,她们
7、的祖先都曾经做过宰相,而且都是权重一时的宰相,中间两段婚姻,前者只知其姓刘,后者只知道是一个山东女子,姓氏都没有留下来;李白第一、四段婚姻,不是常见的男婚女嫁形式,而都是“女婚男嫁”李白做的是上门女婿,俗话所说的“倒插门”。,李白第一次结婚,是在二十七岁,对象是安陆的许氏。居间搭桥牵线的是一位姓孟的少府(州县副职官员)。许氏出身高门望族,其祖父许圉师曾经做过左丞相。许圉师的父亲许绍更是了得,跟唐高祖李渊同过窗,后来被封为安陆郡公。 李白何以能够高攀上这一门亲事呢?猜测起来,有多种可能:从许家角度讲,一是可能许氏形貌不佳,年岁不小;二是李白条件不错,会剑术,会作诗写文章,相貌堂堂。从李白方面讲,
8、可能主要是为了方便进入上流社会,谋取仕途晋身的机会,实现他“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的政治抱负。从后来的情况看,李白的这一动机基本上是落空了的。,李白跟这位许氏夫人大约生活了十年,生有一女一儿。女儿名平阳,儿子小名明月奴,后改名为伯禽。送萧三十一之鲁中,兼问稚子伯禽:“我家寄在沙丘傍,三年不归空断肠。君行既识伯禽子,应驾小车骑白羊。”李白后来带着儿女,移居东鲁(今山东济宁),诗文之中再也没有出现许氏身影。有人以为许氏病故,有人以为婚变,没有定论。 李白在第一段婚姻期间,大部分时间过着类似隐居的生活。耕种之余,每天读读书,时常呼朋唤友一起赋诗、饮酒。应该说,日子过得挺滋润。这
9、一段婚姻,最让李白烦恼的是入赘一事。这种烦恼心思,他的一些诗文中有所流露。例如,少年行一诗的“遮莫姻亲连帝城,不如当身自簪缨”, 不难品味出李白的苦恼心情。,李白带着儿女移居东鲁。李白自己说移居东鲁的原因是“学剑”,所谓“学剑来山东”(五月东鲁行)。这当然是诗人在吹牛,实际情况应该是为了生计,投靠亲友。到了山东不久,李白一位名叫李冽的堂弟,帮助李白续娶了一位刘姓妇人。这位刘姓妇人,不是一个浪漫之人,她对李白的诗歌完全不感兴趣,对李白整天只知道饮酒作诗、高谈阔论而不懂得挣钱养家,让她过上吃香喝辣的生活,很快就感到了不满乃至厌恶,二人关系,终于以离婚了结。 跟刘氏的这一段婚姻生活,李白无疑是很郁闷
10、的。后来他在诗中把刘氏比作汉人朱买臣妻子南陵别儿童入京一诗最后四句,“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显然是跟刘氏离婚之后,李白郁闷心情的一次大释放。,李白的第三段婚姻,妇人只是妾,并未扶正。这位妇人原来是李白的一个邻家女子,可能是李白看上她的姿色之后,再想办法纳为妾的。李白有一首咏邻女东窗下海石榴诗,专门表现诗人对这女子的爱慕之情。诗如下: 鲁女东窗下,海榴世所稀。 珊瑚映绿水,未足比光辉。 清香随风发,落日好鸟归。 愿为东南枝,低举拂罗衣。 无由一攀折,引领望金扉。,从这首诗看,李白很可能经过了一个暗恋、苦恋、追求的恋爱过程。如果把这一段婚姻理解为李白的自
11、由恋爱,未尝不可。之所以是纳妾,而不是娶为正室,原因可能是这位邻家女子只是普通民女,按照唐律,属于士大夫阶层的李白不得将其娶为妻子。 这位连姓氏都没有留下来的妾,下落如何,是一直跟着李白生活,还是离婚、夭折了,都不得而知。我们只知道,她给李白生了一个儿子,取名颇黎。,李白的最后一任妻子是前宰相宗楚客的孙女,他们结婚的地点在宋州(今天河南商丘一带),时间应是天宝十二载(753年)之前,李白五十岁左右。今天可以看到不少李白写给这位宗氏妻子诗歌,秋浦寄内自代内赠秋浦感主人寄内等, 我今寻阳去,辞家千里馀。结荷倦水宿,却寄大雷书。虽不同辛苦,怆离各自居。我自入秋浦,三年北信疏。红颜愁落尽,白发不能除。
12、有客自梁苑,手携五色鱼。开鱼得锦字,归问我何如。江山虽道阻,意合不为殊。 诗中饱含着思念之情。由此不难想象,宗氏是一位知书达理的妇人,李白对她是相当有感情的。,宗氏妇人基本上是跟李白偕老了的。安史之乱期间,两人离多聚少。李白因为曾从永王李璘,被关进监狱,定为叛逆罪,长流夜郎。其间,宗氏夫人利用其家族关系,设法搭救。李白被赦免返回之后,两人曾经重逢聚首。李白61岁那年,曾亲自送宗氏去庐山拜访尼姑。宗氏跟李白一样,都是狂热的道教信徒,两人都向往得道成仙,一旦羽化而去,可谓志同道合。相比较而言,李白跟宗氏夫人在一起的十来年时间,应该是比较和谐的。,7、李白的三种人文精神儒、道、侠。,龚自珍曾说:“庄
13、、屈实二,不可以并,并之以为心,自白始;儒、仙、侠实三,不可以合,合之以为气,又自白始也。”(最录李白集),儒家精神。孔子“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曾参倡言“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孟子标举“自反而缩,虽千万人我往矣”等都是很好的例证,儒家精神又以“仁政”为旨归,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天下的苍生百姓建一番功业。 李白将儒家的进取精神与盛唐的宏伟气魄融汇在一起,营造出壮丽的诗篇。 “仰天大笑”, 是因为他自信建功立业的时机己经来到;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塞下曲)、“但用东山谢安石,与君谈笑净胡沙”(永王东巡歌),李白与儒,李白与道,“问余何事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杳然去
14、,别有天地非人间”。 悠闲的笑,是一种人不必知也不求人知的笑,是与山之碧、花之红、水之动、心之静浑然一体的笑,是意味深长的笑,是神秘的笑。一言以蔽之,是道家式的笑。,李白与侠,李白侠客行。李白具有“侠”之精神气质对中学生来说并不是陌生的。 “侠”身怀绝技,义薄云天;不仅是异人,而且还是义士。 古侠。韩非曾在五蠹篇中说“侠以武犯禁”,太史公:“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盖亦有足多者焉。”李白既有建功立业的思想,又有功成身退的意识,如他非常羡慕鲁仲连、范蠡、张良这些功成身退的历史人物,也曾写下 “功成拂衣去,归入武陵源”登金陵治城西
15、北谢公墩)这样的诗句。潇洒 、豪放 、独立 自由,侠客行,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 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安能催眉折腰誓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8、李白的性格,最能反映李白性格的诗句,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消万古愁 世间行乐需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我本楚狂人 ,凤歌笑孔丘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
16、仙,李白的性格,天才横放 , 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 , 高度的自信、自负 , 自命不凡。狂放 (2) 好剑术 , 任侠仗义 , 轻财好施 , 非一介书生。 侠义 (3) 狂狷独立 , 傲视权贵 , 笑傲王侯。傲岸 (4)不以一介文人自足 , 自命 , 具有崇高理想、执着信念 、 豪迈精神。天真,李白与酒,“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但得酒中趣,勿为醒者传。”这是李白月下独酌其二中的名句。我们可以看到,在酩酊大醉中,李白得了“酒中趣”,合了“自然”,而且,还获得了生命的平等“君”不再凌驾于“臣”之上。儒家认可、强调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级秩序,李白则以道家情怀超越了这样的局限“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
17、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口称臣是酒中仙”(杜甫饮中八仙歌)。 :“剧谈怜野逸,嗜酒见天真”(杜甫寄李十二白二十韵)。,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下独酌,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值万钱。,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饮三百杯。,两个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再一杯。,笑尽一杯酒,杀人红尘中。,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李白于酒,如同面对知己。 酒不能没有他,否则少了些仙气; 他不能没有酒,否则就不是诗仙。 李白实际上是以酒、以醉态来构建自己的生命诗学。,寻李白 痛饮狂歌空度日 , 飞扬跋扈为谁雄 余光中,那一双傲慢的靴子至今还落在 高力士羞
18、怯的手里 , 人却不见了 把满地的难民和伤兵 把胡马和羌笛交战的节奏 留给杜二去细细的苦吟,自从那年贺知章眼花了 认你作谪仙 , 便更加佯狂 用一只中了魔咒的小酒壶 把自己藏起 , 连太太都寻不到你 怨长安城小而壶中天大 在所有的诗里你都预言 会突然永遁 , 或许就在明天 只扁舟破浪 , 乱发当风,树敌如林 , 世人皆欲杀 肝硬化怎杀得死你 ? 酒入豪肠 , 七分酿成了月光 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 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从开元到天宝 从洛阳到咸阳,冠盖满途车骑的嚣闹 , 不及千年后你的一首 水晶绝句轻扣我额头 当地一弹跳起的回音 一贬世上已经够落魄 , 再放夜郎毋乃太难堪,至今成谜 是你的籍贯 陇西
19、或山东 , 青莲乡或碎叶城 不如归去归哪个故乡 ? 凡你醉处 , 你说过 , 皆非他乡 失踪 , 是天才唯一的下场 , 身后事 , 究竟你遁向何处 ?,猿啼不住 , 杜二也苦劝你不住 一回头四窗下竟已白头 七仙 , 五友 , 都救不了你 匡山给雾锁了 , 无路可入 仍炉火未纯青 , 就半粒丹砂 怎追蹑葛洪袖里的流霞 ? 樽中月影 , 或许那才是你故乡 常得你一生痴痴地仰望 ?,而无论出门向西哭 , 向东哭 , 长安却早已陷落 二十四万里的归程 也不必惊动大鹏了 , 也无须招鹤 只消把酒杯向半空一扔 便旋成一只霍霍的飞碟 诡缘的闪光愈转愈快 接你回传说里去,将 进 酒,“将进酒”其实是劝酒辞。是
20、汉鼓吹铙歌,多以饮酒放歌为内容。这首诗是李白供奉翰林遭贬后所作。,乐府,正音将樽 馔 裘 烹 恣 谑,诗的前两句有什么作用?,比兴 借物起兴,咏一物以引起他物。 同时又有比喻的作用。,反衬:引起人生短促,韶光易逝之叹。,诗人的感情变化:,壮:起兴之景阔大。悲:人生短促,韶光易逝,欢:痛饮狂欢,满腔豪情,“天生我材必有用” 坚定自信,节奏更快。,狂:鄙视豪门,富贵不足贵。愤激:壮志难酬,放(癫):纵情美酒,狂放不羁,悲之重,欢之浓,愤之极的集中体现。,愁:无穷无尽,诗的感情基调,基调,指的是一篇作品整体上的感情色 彩或氛围。基调常常可以凭直观被感知, 但只有经过分析才能得出确切的结论。,豪放只是
21、它的外壳,而内核则是愤激。,比较“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和“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二者在内容和表现有什么异同:,白少时“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行(行路难),内容上 同:都表现了对权贵的鄙弃和蔑视的态度。 不同:前者于愤激中见昂扬,有精神追求 ,后者于愤激中见低沉。 表达形式上 前者是直白,锋芒直指“权贵”; 后者是曲达,以“钟鼓馔玉”借代权贵。,诗中的两个典故。,汉代郑玄自旦及暮,会饮三百余杯,还能 保持温和恭敬的态度。,陈王曹植在平乐观举行宴会。,诗人说到“古来圣贤
22、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时,为什么单举曹植为例?,曹植很有才干,但遭兄、侄猜忌,终不得用。李白钦佩他的才干,同情他的遭遇,借以自况,故用为例证。,“圣贤”,不是单指孔孟,也包括所有 “抱利器而无所施”的贤能之士; “饮者”,决非一般酒徒,而是“圣贤”中逃之于醉乡的人。,夸张的运用是李白诗歌的重要特色之一 请举例说明。,“朝如青丝春成雪”: 诗人在26岁上“辞亲去国,仗剑远游”, 欲以布衣取卿相之位。如今,25年过去了, 他已满头白发,功业上却毫无成就。回首 往事,难免有人生短促之叹,也表达了怀才不遇的苦闷。,“会须一饮三百杯”: “一饮三百杯”在历史上是有记载的,李白仰慕古人的大度,有效法之意
23、。在襄阳歌里他曾写道:“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这里是重申其意。这种夸张,跟故意张大其辞是有区别的。,“与尔同销万古愁”,艺术特色,1、结构严谨,层次清楚,以劝酒为线索,点明中心。,2、比喻夸张相结合。,3、感情豪放,笔调奔放。,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 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 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 欲上青天揽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 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 明朝散发弄扁舟。,这是天宝末年李白在宣城期间饯别秘书省校书郎李云之作。谢朓楼,系南齐著名诗人谢眺任宣城太守时所创建,又称北
24、楼、谢公楼。诗题一作陪侍御叔华登楼歌。,写作背景,发端既不写楼,更不叙别,而是陡起壁立,直抒郁结。“昨日之日”与“今日之日”,是指许许多多个弃我而去的“昨日”和接踵而至的“今日”。也就是说,每一天都深感日月不居,时光难驻,心烦意乱,忧愤郁悒。,诗歌赏析,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发端既不写楼,更不叙别,而是陡起壁立,直抒郁结。“昨日之日”与“今日之日”,是指许许多多个弃我而去的“昨日”和接踵而至的“今日”。也就是说,每一天都深感日月不居,时光难驻,心烦意乱,忧愤郁悒。,诗歌赏析,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破空而来的发端,重叠复沓的语言(既说“
25、弃我去”,又说“不可留”;既言“乱我心”,又称“多烦忧”),以及一气鼓荡、长达十一字的句式,都极生动形象地显示出诗人郁结之深、忧愤之烈、心绪之乱,以及一触即发、发则不可抑止的感情状态。,诗歌赏析,三四两句突作转折:而对着寥廓明净的秋空,遥望万里长风吹送鸿雁的壮美景色,不由得激起酣饮高楼的豪情逸兴。这两句在读者面前展现出一幅壮阔明朗的万里秋空画图,也展示出诗人豪迈阔大的胸襟。,诗歌赏析,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承高楼饯别分写主客双方。东汉时学者称东观(政府的藏书机构)为道家蓬莱山,唐人又多以蓬山、蓬阁指秘书省,李云是秘书省校书郎,所以这里用“蓬莱文章”借指李云的文章。建安骨,指刚健遒劲
26、的“建安风骨”。,诗歌赏析,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诗歌赏析,俱怀逸兴壮思飞, 欲上青天揽明月。,前面方写晴昼秋空,这里却说到“明月”,可见后者当非实景。“欲上”云云,也说明这是诗人酒酣兴发时的豪语。豪放与天真,在这里得到了和谐的统一。,现实中并不存在“长风万里送秋雁”这种可以自由飞翔的天地,因此,当他从幻想中回到实里,就更强烈地感到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不可调和,更加重了内心的烦忧苦闷。,诗歌赏析,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李白的理想与黑暗现实的矛盾,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是无法解决的,因此,他总是陷于“不称意”的苦闷中,而且只能找到“散发弄扁舟”这样一条摆脱苦闷的出路。,诗歌赏析
27、,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李白的可贵之处在于,尽管他精神上经受着苦闷的重压,但并没有因此放弃对理想的追求。诗中仍然贯注豪迈慷慨的情怀。,诗歌赏析,整首诗给人的感觉不是阴郁绝望,而是忧愤苦闷中显现出豪迈雄放的气概。这说明诗人既不屈服于环境的压抑,也不屈服于内心的重压。,李白诗的主要艺术特色,“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杜甫评语 “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啸傲凌沧洲” -李白自评雄壮豪放 李白诗歌创作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侧重抒写豪迈气概和激昂情怀,很少对客观物象和具体事件做细致的描述,抒情方式往往是喷发式的,一旦感情兴发,就毫无节制地奔涌而出。,神奇瑰丽 想象变幻莫测,往往发想无端,奇之又
28、奇,有异乎寻常的衔接,情思流动而变化万端。气魄宏大,想象力丰富,李白诗中颇多吞云山河、包孕日月的壮美意象,但也不乏清新明丽的优美意象,体现出丰富的艺术风格。金乡送韦八之西京“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飘逸洒脱杜甫春日忆李白说:“白也诗无敌, 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说:“子美不能为太白之飘逸,太白不能为子美之沉郁。”李白爽朗的性格、自由自适的气质,反映到他的绝句里,就是飘飘欲仙、超尘脱俗、情韵隽永、飘逸潇洒。如: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独坐敬亭山) 李白诗语言风格自然、飘逸,具有清新明快的特点,明丽爽朗是其诗歌词语的基本色调。他那些脱口而出、不加雕饰的诗句,显出透明纯净而有绚丽夺目的光彩,具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清新之美。如望庐山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