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单元测试题第卷(选择题,共 54 分)一、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 54 分)1一化学兴趣小组在家中进行化学实验,按照图甲连接好线路发现灯泡不亮,按照图乙连接好线路发现灯泡亮,由此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NaCl 是非电解质BNaCl 溶液是电解质CNaCl 在水溶液中电离出可以自由移动的离子D NaCl 溶液中水电离出大量的离子2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在氨水中通入过量 SO2:2NH 3H2OSO 2=2NHSOH 2OB在次氯酸钠溶液中通入少量 SO2:2ClO H 2OSO 2=2HClOSOC在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 CO2:3OH 2CO 2=COHCOH
2、 2OD在硫酸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 3 4OH =AlO2H 2O3已知在酸性溶液中,下列物质氧化 KI 时,自身发生如下变化:Fe3 Fe 2 ;MnOMn 2 ;Cl 22Cl ;HNO 2NO ,如果分别用等物质的量的这些物质氧化足量的 KI,得到 I2 最多的是( ).AFe 3 BMnO CCl 2 DHNO 24三聚氰胺C 3N3(NH2)3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动物长期摄入三聚氰胺会造成生殖、泌尿系统的损害,膀胱、肾部结石,并可进一步诱发膀胱癌,它遇强酸或强碱水溶液会水解,胺基逐步被羟基取代,最后生成三聚氰酸C 3N3(OH)3。三聚氰酸可用于消除汽车尾气中的 NO2,
3、其反应原理为:C3N3(OH)33HNCO;8HNCO6NO 27N28CO 24H 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 3N3(OH)3 与 HNCO 为同一种物质BHNCO 是一种很强的氧化剂C1 mol NO2 在反应中得到的电子为 4 molD反应中 CO2 是氧化产物5今有一混合物的水溶液,只可能含有以下离子中的若干种:K 、NH、Cl 、Mg 2 、Ba2 、CO 、SO,现取三份 100 mL 溶液进行如下实验:(1)第一份加入 AgNO3 溶液有沉淀产生;(2)第二份加足量 NaOH 溶液加热后,收集到气体 0.04 mol;(3)第三份加足量 BaCl2 溶液后,得干燥沉淀
4、6.27 g,经足量盐酸洗涤、干燥后,沉淀质量为 2.33 g。根据上述实验,以下推测正确的是( ).AK 一定存在 B100 mL 溶液中含 0.01 mol COCCl 一定不存在 DBa 2 一定不存在,Mg 2 可能存在6下列有关物质的分类或归类正确的是( ).混合物:石炭酸、福尔马林、水玻璃、水银化合物:CaCl 2、烧碱、聚苯乙烯、HD电解质:明矾、胆矾、冰醋酸、硫酸钡同系物:CH 2O2、C 2H4O2、C 3H6O2、C 4H8O2同位素:C 、C 、CA B C D7氰氨基化钙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制备 CaCN2 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N =CaCN2 COH 2C
5、O 2。在该反应中( ).A氢元素被氧化,碳元素被还原BHCN 是氧化剂CCaCN 2 是氧化产物,H 2 为还原产物D CO 为氧化产物, H2 为还原产物8常温下,加水冲稀时 c(H )/c(OH )的值明显减小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K 、Cl 、NO 、CH 3COO K 、Fe 2 、I 、SO Ba 2 、Cl 、NO 、Na Na 、Ca 2 、Cl 、HCO K 、SO、Cl 、NOA B C D9科学家发现,食用虾类等水生甲壳类动物的同时服用维生素 C 容易中毒,这是因为对人体无害的5 价砷类物质在维生素 C 的作用下,能够转化为有毒的3 价含砷化合物。下列
6、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维生素 C 具有还原性B上述过程中砷元素发生还原反应C上述过程中5 价砷类物质做氧化剂D 1 mol5 价砷完全转化为 3 价砷,共失去 2 mol 电子10下列关于物质分类的正确组合是( ).分类组合 碱 酸 盐 碱性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A 纯碱 盐酸 烧碱 氧化铝 二氧化碳B 烧碱 硫酸 食盐 氧化镁 一氧化碳C 苛性钠 醋酸 碳酸铵 过氧化钠 二氧化硫D 苛性钾 油酸 小苏打 氧化钠 三氧化硫11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是( ).A足量硫酸铝与纯碱反应:2Al 3 3CO3H 2O=2Al(OH)33CO 2B硫酸铜与烧碱反应:CuSO 42OH =Cu(
7、OH)2SOC苯酚与碳酸钠反应:2C 6H5OHCO= =2C6H5O CO 2H 2OD碳酸钡与硫酸反应:Ba 2 SO= =BaSO412下列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在稀氨水中通入过量 CO2:NH 3H2OCO 2=NHHCOB少量 SO2 通入 Ca(ClO)2 溶液中:SO2H 2OCa 2 2ClO =CaSO32HClOC用稀 HNO3 溶解 FeS 固体:FeS2H =Fe2 H 2SD 氢氧化钙溶液与等物质的量的稀硫酸混合:Ca 2 OH H SO= =CaSO4H 2O13与铁相似,金属锡能溶于盐酸生成氯化亚锡,氯化亚锡又能被氯化铁氧化为氯化锡。则下列有关粒子
8、氧化、还原能力的比较中,正确的是( ).A氧化能力:Sn 4 Sn 2 B氧化能力:Fe 3 Sn 4C还原能力:Fe 2 Sn 2 D还原能力:FeSn14用 48 mL 0.1 mol/L 的 FeSO4 溶液,恰好还原 2.4103 mol RO(OH)2 ,则 R元素的最终价态为( ).A2 价 B3 价 C4 价 D5 价15向 X 的溶液中加入 Y 试剂,产生的沉淀示意图与下图所示情形吻合的是( 注意线段的斜率)( ).A.向 NaOH 和 Ca(OH)2 的混合溶液中通入 CO2B向 HCl 和 AlCl3 的混合溶液中滴加 NaOHC向 NH4Al(SO4)2 溶液中滴加 Na
9、OHD向 NH4Cl 和 MgCl2 的混合溶液中滴加 NaOH16据最新报道,科学家发现了如下反应:O 2PtF 6=O2(PtF6),已知 O2(PtF6)为离子化合物,其中 Pt 为5 价,对于此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此反应中,O 2 是氧化剂,PtF 6 是还原剂BO 2(PtF6)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1 价C在此反应中,每生成 1 mol O2(PtF6)则转移 1 mol 电子D在 O2(PtF2)中不存在共价键17已知酸性条件下有如下反应:2Cu =Cu2 Cu。由于反应温度不同,用氢气还原氧化铜时,可能产生 Cu 或 Cu2O,两者都是红色固体。某同学对氢气还原氧化
10、铜实验所得的红色固体产物进行验证,每一次实验操作和实验现象记录如下,由此推出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的产物是( ).加入试剂 稀硫酸 浓硫酸 稀硝酸 浓硝酸实验现象产生红色固体,溶液呈蓝色加热,产生无色气体产生无色气体,溶液呈蓝色产生红棕色气体,溶液呈绿色A.只有 Cu B只有 Cu2OC一定有 Cu,可能有 Cu2O D一定有 Cu2O,可能有 Cu18下列是某同学对相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所作的评价,其中评价合理的是( ).第 卷( 非选择题,共 46 分)二、非选择题(共 46 分)19新型纳米材料氧缺位铁酸盐(MFe 2Ox,3 x4,M Mn、Zn 、Ni,其均显2 价,下同),由铁酸盐 MF
11、e2O4 经高温还原得到,常温下,它能使工业废气中的酸性氧化物分解除去,转化流程如下:(1)已知铁酸盐(MFe 2O4)被 H2 高温还原时,发生反应的 MFe2O4 与 H2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21,则还原产物 MFe2Ox 中 x_ ,MFe 2Ox 中2 价铁与3 价铁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2)在酸性溶液中,Fe 2O 易转化为 Fe2 :Fe2O 2e 8H =2Fe2 4H 2O有 K2MnO4、Na 2CO3、Cu 2O、Fe 2(SO4)3 四种物质中的一种能使上述还原过程发生,写出该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并配平:_。20 (2009黄冈秋季期末 )A、B 、C 、D 四种可溶
12、化合物(所含离子各不相同),分别由阳离子 Na 、Mg 2 、Al 3 、Ba 2 和阴离子 OH 、Cl SO、 CO 两两组合而成。为了确定这四种化合物的成分,某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操作:将四种化合物各取适量配成溶液,分别装入四支试管。取 A 溶液分别滴入另外三种溶液中,记录实验现象如下:B 溶液白色沉淀沉淀不溶解C 溶液白色沉淀沉淀不溶解D 溶液白色溶淀沉淀部分溶解向 B 溶液中滴入 D 溶液,无明显实验现象。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它们的化学式:A_;B_;C_;D_。(2)上述 的第三次实验,再加入 A,沉淀部分溶解的离子方程式为 _ 。(3)中若是向 C 溶液中滴入 D 溶液,可能
13、出现的实验现象是_。21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验证臭氧的氧化性强于氧气,进行了下述实验,请参与探究并回答相关问题。实验目的验证臭氧的氧化性强于氧气。实验原理2KI O 3H 2O=2KOHI 2O 2,淀粉溶液遇单质碘变蓝色。实验用品臭氧消毒碗柜、a 溶液、碘化钾溶液、滤纸、玻璃片、温度计。实验步骤取 a 溶液与碘化钾溶液混合。取两片用滤纸剪成的纸条,在 a 和碘化钾的混合液中湿润后分别置于两块洁净的玻璃片上。将一块玻璃片()置于臭氧消毒碗柜中并接通电源生成臭氧。将另一块玻璃片()置于可控温度的温箱里,尽量地使温箱的温度与消毒碗柜中的温度相等。观察现象并进行记录:时间(min) 0 15 30
14、45 60 90 120玻璃片()上的滤纸白色 白色 灰色 浅蓝色 蓝色 蓝色 浅蓝色滤纸的颜色变化 玻璃片()上的滤纸白色 白色 白色 白色 灰色 灰色 浅蓝色请根据上述实验原理、步骤及你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药品中的 a 溶液是_溶液。(2)写出在臭氧消毒柜中产生 O3 的化学方程式:_。(3)整个实验过程要保持两块玻璃片所在环境的温度相同的原因是_。(4)从实验数据记录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 填序号)。AO 3 的氧化性比 O2 强B氧气也能氧化碘化钾中的碘离子C空气中可能也有一定浓度的 O3,所以实验数据不可靠,不能达到实验目的D O3 不仅氧化 I 的速率比氧气快,而且有
15、漂白作用(5)在 O3 氧化 KI 的反应中,若有 9.6 g O3 发生反应,则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22亚铁是血红蛋白的重要组成成分,人如果缺铁就可能出现缺铁性贫血。下面是一种补铁药品说明书中的部分内容:该药品为无水碱式盐,含 Fe2 34%36%,是薄衣片与 Vc(维生素 C)同服可增加本品吸收。某同学设计实验对其中的铁成分进行了验证,请一起完成该实验。(1)查阅资料得知,双氧水既可以氧化 SCN 生成 N2、CO 2 和 SO2 也可以将 Fe2 氧化成Fe3 。(2)向去掉糖衣、研磨好的药品中加稀盐酸,得到浅绿色浑浊液,说明有_(填离子符号存在。(3)往上述溶液中滴入几滴 KSC
16、N 溶液,出现浅红色,说明溶液中有少量 Fe3 存在。该离子存在的原因可能是_(填字母)。a药品中的铁本来就是以三价铁的形式存在 过程中生成少量三价铁c本实验过程中有少量二价铁被氧化为三价铁(4)将(3)中所得溶液分成 2 份,分别装在 A、B 2 支试管中。(5)向 A 试管的溶液中加入少量稀硫酸,再慢慢滴入过量的 H2O2 溶液,溶液的红色先变深,之后红色逐渐褪去。红色变深的原因是_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6)向 B 试管的溶液中加入一片 Vc 片,片刻后溶液红色也褪去,说明 Vc 有_性。答案详解一、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 54 分)1解析:电解质是指在熔融状态或水溶液中能导电的化
17、合物,NaCl 是电解质,其固体无自由移动的离子,不导电,A 项错误;NaCl 溶液是混合物,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B 项错误; NaCl 在水溶液中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故连接好电路后能导电,C 项正确;在 NaCl 溶液中,水电离出的离子是少量的, D 项错误。答案:C2解析:氨水中通入过量 SO2,生成 HSO,A 项错误;次氯酸钠溶液中通入少量SO2,SO 2 会被 HClO 氧化为 SO:ClO SO 2H 2O=2H Cl SO,B 项错误;当2 时,产物仅为 Na2CO3,当 1 时,产物仅为 NaHCO3,当 12 时,产物为Na2CO3、NaHCO 3,反应中 OH 与
18、 CO2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所以产物中既有 CO 又有HCO,C 项正确;氢氧化铝不溶于弱酸弱碱,故硫酸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离子方程式为Al3 3NH 3H2O=Al(OH)33NH,D 项错误。答案:C3解析:选项中等物质的量的各物质得电子数越多,则氧化生成的 I2 越多。设各取 1 mol 物质,则 Fe3 Fe 2 得 1 mol e ,MnOMn 2 得 5 mol e ,Cl 22Cl 得 2 mol e ,HNO 2NO 得 1 mol e ,故反应中得到 I2 最多的为 MnO。答案:B4解析:C 3N3(OH)3 与 HNCO 的组成不同,结构不同,不是同一种物质,A 项错误
19、;由原子成键规律可知 HNCO 的结构为 HN=C=O,可知其中 N 显3 价,C 显4 价。 HNCO 为还原剂,NO 2 为氧化剂,B 项错误;1 mol NO2 在反应中转移的电子为4 mol, C 项正确;CO 2 既不是氧化产物,也不是还原产物, D 项错误。答案:C5解析:由步骤(1) 可知,Cl 、CO 、SO 三者中至少有一种;由步骤(2) 可知,一定有 NH 且可算出有 NH0.04 mol;由步骤(3)可知,同时有 CO、SO,且可算出有 SO0.01 mol,有 CO0.02 mol,考虑到离子共存问题,可知原溶液中无 Mg2 、Ba 2 ;考虑到电荷守恒,可知阳离子除了
20、 NH 外必定还有 K ,可能存在 Cl 。答案:A6解析:石炭酸为苯酚的俗称,属于化合物,水银为汞的俗称,属于单质;中聚苯乙烯为高分子化合物,属于混合物,HD 属于单质; 中 CH2O2 为甲酸,而C2H4O2、C 3H6O2、C 4H8O2 既可能为羧酸,又可能为酯类。答案:B7解析:本题化学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如下:CaCO32N= =CaN2CO 2CO 2,注意到生成物 CO2 中的碳元素来自 CaCO3,其化合价在反应前后未发生变化。根据化合价的变化可知,HCN 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CaCN2 是氧化产物,H 2 是还原产物。答案:C8解析:加水冲稀时 c(H )/c(OH)
21、的值明显减小,说明溶液呈酸性,即每组添上氢离子,只有 A 选项符合。答案:A9解析:1 mol5 价砷完全转化为3 价砷共得到 2 mol 电子。答案:D10解析:A 项中纯碱属盐类,烧碱属碱类,Al 2O3 属两性氧化物; B 项中 CO 属不成盐氧化物;C 项中碳酸铵由 NH 和 CO 构成,属盐类,Na 2O2 属过氧化物,不属碱性氧化物。答案:D11解析:B 中 CuSO4 应以离子形式存在;苯酚的酸性比碳酸的酸性弱,苯酚与Na2CO3 反应不可能生成 CO2,C 错误;D 中 BaCO3 难溶于水,不能以离子形式存在,且也应有气体放出,D 错误。答案:A12解析:HClO 有强氧化性
22、,可把 SO 氧化为 SO,B 错;稀 HNO3 有氧化性,可把 S2 与 Fe2 氧化,C 错;D 应为 Ca2 2OH 2H SO= =CaSO42H 2O,所以D 错。答案:A13解析:据条件可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Sn2HCl= =SnCl2H 2,SnCl 22FeCl 3=2FeCl2SnCl 4。由此可判断出:氧化能力 Fe3 Sn 4 Sn 2 ,还原能力 FeSnSn 2 Fe 2 ,故只有 C 正确。答案:C14解析:由题意可知,发生化合价变化的元素分别为铁元素和 R 元素。首先根据化学式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算出RO(OH) 2 中 R 的化合价为5 价。再设 R 元素的
23、最终价态为 x,由电子守恒有: 48103 L0.1 mol/L(32)2.410 3 mol(5 x),解得 x 3。答案:B15解析:题目中已强调“注意线段的斜率”这句话,所以更应明确图像表示的是一个等腰梯形,而非斜梯形。选项 B 中滴加的 NaOH 溶液应先和 HCl 反应,所以一开始没有沉淀生成,不合题意。选项 C 中发生的反应依次是:Al 3 3OH =Al(OH)3,NH OH =NH3H2O,Al(OH) 3OH =AlO2H 2O,所得的图形是一个斜梯形。选项 D 中生成的 Mg(OH)2 沉淀不溶于 NaOH,因此沉淀量不会减少。选项 A 中,从化学原理分析,反应分为三个阶段
24、:第一阶段是Ca2 2OH CO 2=CaCO3H 2O;第二阶段是2OH CO 2=COH 2O(若认为有下列反应发生:CaCO3H 2O CO2=Ca2 2HCO ,由于有 OH 的存在,则有反应Ca2 2HCO2OH =CaCO32H 2OCO,随之发生,这相当于 CaCO3 没有溶解) ;第三阶段是 CaCO3 的溶解过程:CaCO 3H 2OCO 2=Ca2 2HCO 。答案:A16解析:由题知 O2(PtF6)中 Pt 为5 价,F 只有1 价,所以 O 为价,在化学反应中 O 元素化合价升高做还原剂,PtF 6 是氧化剂,电子转移数目为 e ;O 中存在着共价键,所以 D 不正确
25、。答案:C17解析:根据与稀硫酸反应的现象,说明红色固体产物中一定有 Cu2O,是否含有Cu 不能确定。答案:D18解析:选项 A 中碳酸钙是强电解质,但是难溶物,在离子方程式中应保留化学式。选项 B 中由于酸性 H2CO3苯酚HCO,因此在苯酚钠溶液中不管通入多少 CO2 气体,生成物中都不可能有 CO。选项 D 中由于通入的 Cl2 量不足,不能把 Br 全部氧化,离子方程式符合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是正确的,但评价错误。答案:C二、非选择题(共 46 分)19解析:(1)MFe 2O4 被还原时,MFe 2O4 与 H2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21,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则(3)22 2, x3.
26、5,即 Fe 在 MFe2Ox 的平均价态为2.5 价,则 Fe2 和 Fe3 物质的量之比为 11。(2)要使 Fe2O 被还原,应选择具有还原性的物质,只能是 Cu2O,反应的方程式为:Fe2O Cu2O 10H =2Fe2 2Cu 2 5H 2O。答案:(1)3.5 11(2)Fe2OCu 2O10H =2Fe2 2Cu 2 5H 2O20解析:分析 4 种阳离子和 4 种阴离子之间的关系可知 CO 只能与 Na 结合成Na2CO3,而 OH 只能与 Ba2 结合成 Ba(OH)2。对照实验 可知 A 为 Ba(OH)2,生成的白色沉淀分别是 BaCO3、Mg(OH) 2、Al(OH)
27、3、BaSO 4,D 溶液中生成的白色淀淀再加Ba(OH)2 溶液后沉淀部分溶解,说明 D 是 Al2(SO4)3。溶液 B 可能是 Na2CO3 或 MgCl2。根据实验可确定溶液 B 是 MgCl2,则 C 是 Na2CO3。(2)中沉淀部分溶解属于铝盐的性质。(3) 中 CO 与 Al3 发生双水解反应生成气体和沉淀。答案:(1)Ba(OH) 2 MgCl 2 Na 2CO3 Al 2(SO4)3(2)Al(OH)3OH =AlO2H 2O(3)冒出大量气泡,同时生成白色沉淀21答案:(1)淀粉 (2)3O 2 通电 2O3(3)温度会影响反应速率,保持温度相同是为了消除温度不同带来的误差(4)ABD (5)0.4 mol22答案:(2)Fe 2 (3)ac (5)2H 2Fe 2 H 2O2=2Fe3 2H 2O;11H2O22SCN =N22CO 22SO2H 10H 2O(6)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