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肝脓肿影像表现肝脓肿是临床常见的肝内炎性病变,其中细菌性肝脓肿约占80,常为多种细菌的混合感染。肝脓肿的形成大致可分为化脓性炎症期、脓肿形成期初期及脓肿形成期3个病理阶段,不同阶段的形态学表现呈多样性,根据增强影像的特点,肝脓肿分为典型与不典型两个类型:典型肝脓肿指病理上脓肿形成趋于成熟,反映脓肿形成期,脓腔液化坏死彻底;不典型肝脓肿多指病理上脓肿的早期改变,反映化脓性炎症期和脓肿形成初期,坏死不彻底、肝组织残存、脓肿壁及脓腔尚未形成。一、CT表现1典型表现:(1)平扫为肝内圆形或类圆形低密度灶,CT值介于水与肝组织之间,环绕脓腔的环形脓肿壁密度低于肝组织、高于脓腔,脓肿壁周围可有环状水肿带,
2、边界不清。 (2)增强扫描90脓肿壁明显强化,脓腔及周围水肿无强化,呈不同密度的环形强化带,即呈环征(也称“环靶征”)。 (3)20脓腔内出现小气泡或气一液平面是肝脓肿的特征性表现,其病理基础是脓肿坏死液化伴产气菌感染。(4)动脉期病变周围一过性强化也是重要的影像特征,系脓肿周围门脉系统炎症,使门脉狭窄、门脉血流量减少,肝动脉血流代偿性增加而成。2不典型表现:缺乏特异性。CT平扫为肝内低密度影,密度不均,可见分隔,增强扫描可显示病灶内部结构、边缘及血供特征。以下几点可有助于不典型肝脓肿的诊断:(1)花瓣征和簇形征:增强扫描,花瓣征表现为脓肿边缘和分隔强化,类似花瓣样改变;簇形征为病灶内部的多个
3、小环状强化,相互靠近堆积成簇或类似蜂窝。两者均系脓肿液化坏死不彻底,其间残存炎症肝组织形成分隔所致。 (2)间接征象:因胆道系统感染,肝脓肿周围的胆管轻度扩张、积气。二、MRI表现1典型表现:(1)平扫,脓腔在T1WI上呈类圆形或分叶状低信号区,T2WI呈不均匀高信号,扩散加权成像(DWI)因脓液黏稠水分子扩散受限而呈明显高信号;脓肿壁因炎症充血带及纤维肉芽组织而呈等和稍高信号,即“环靶征”。 (2)增强扫描,动脉期脓肿壁即可出现强化,但程度较轻;而脓肿周围肝实质因充血可见明显片样强化,脓腔不强化,呈“晕环样”,门脉期及延迟期与肝实质呈等信号,脓肿壁仍有持续强化。2不典型表现:平扫T1WI为不
4、均匀低信号,T2WI表现多样,可为高信号或等信号或低信号。动态增强扫描可表现为小空腔型(375)、团块型(125)和分隔花瓣型(50)。(1)小空腔型:直径多2 em,呈不均匀长T1长T2信号,增强扫描不均匀强化,似见较小的脓肿壁。见于脓肿早期。 (2)团块型:平扫呈稍长T1长T2信号,无特异性,延迟增强扫描可见病灶内部出现轻度强化。发生在少数肝脓肿吸收好转阶段,脓腔内纤维组织增生,脓肿壁不完整、塌陷。 (3)分隔花瓣型:T1WI呈低信号,T2Wl信号较多样,代表着新鲜与陈旧纤维形成。见于脓肿形成后期,提示脓肿转入慢性期,纤维组织增生,脓腔缩小消失,增强扫描脓肿壁及分隔持续明显强化,出现“花瓣
5、征”三、鉴别诊断1原发性肝癌:CT平扫鉴别困难,而增强扫描可发现两者的不同,肝癌呈“快进快出”强化特点,而肝脓肿呈缓慢渐进性强化,延迟扫描病灶缩小,结合临床病史有助于鉴别。此外,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与进步,MRI扫描的DWI可作为辅助诊断的手段,肝癌边缘扩散受限,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常低于周围肝实质,而脓肿由于炎性反应,扩散通常不受限,ADC值较高。2转移瘤:因肝转移瘤可呈环形强化,肝内也出现一过性动脉期异常强化,与肝脓肿影像征象有重叠,故需鉴别。一般而言,肝转移瘤患者有明确的原发肿瘤病史,临床无发热等感染症状,MRI上T2wI图像信号不及脓肿高,呈稍高信号,转移瘤内伴囊变坏死时,坏死区浓度不及脓液黏稠,在DWI上信号低于脓肿,其ADC值较高。3胆管细胞癌:蜂窝状的早期肝脓肿需要与肝内胆管细胞癌进行鉴别。后者多见于老年女性患者,病变远端多伴发肝内胆管扩张,动态增强扫描常表现为片絮状的延迟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