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教师资格证作文素材--- 因材施教.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10362877 上传时间:2019-11-0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2.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资格证作文素材--- 因材施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教师资格证作文素材--- 因材施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教师资格证作文素材--- 因材施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教师资格证作文素材--- 因材施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教师资格证作文素材--- 因材施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主题一 因材施教(一)格言1. 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叫“因材施教” 。陶行知2. 当教师把每一个学生都理解为他是一个具有个人特点的、具有自己的志向、自己的智慧和性格结构的人的时候,这样的理解才能有助于教师去热爱儿童和尊重儿童。赞科夫3. 从我手里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奇怪的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无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的孩子。苏霍姆林斯基4. 世界上没有才能的人是没有的。问题在于教育者要去发现每一位学生的禀赋、兴趣、爱好和特长,为他们的表现和发展提供充分的条件和正确引导。苏霍姆林斯基5. 教育工作的实践使我们深

2、信,每个学生的个性都是不同的,而要培养一代新人的任务,首先要开发每个学生的这种差异性、独立性和创造性。苏霍姆林斯基6. 如果教育学要在一切的关系上培养一个人,它就该首先了解人的一切关系。乌申斯基7. 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世界。苏霍姆林斯基8. 没有任何才能的人是不存在的,事实上,每一个人能做的,比他现在做和和相信自己能够做的要多得多。 -苏霍姆林斯基9. 尽可能深入地了解每个孩子的精神世界,这是教师和校长们的首条金科玉律。-苏霍姆林斯基10.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二)案例1. 子路问孔子: “听到鼓励的话就行动起来吗?”孔子说: “你有父亲兄长在,你怎么能听到这些道理就去实行呢!”冉有也来问:

3、“听到鼓励的话就行动起来吗?” 孔子说:“应该听到后就去实行。 ”公西华问道: “子路问是否闻而后行,先生说有父兄在。冉有问是否闻而后行,先生说应该闻而即行。我弄不明白,想请教先生一下。 ”孔子说:“冉有为人懦弱,所以要激励他的勇气。子路武勇过人,所以我让他谦退。 ”2. 现代著名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1891 1946),在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方面,都做出了富有创造性的贡献。他主张教师的教学必须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学生的能力,“学得多教得多,学得少教得少,学得快教得快,学得慢教得慢” ,反对不问实际的“先生只管教,学生只管受教”的陋习。如培养儿童创造力问题,他以形象的比喻,阐明了因材施教的

4、原则:“需要因材施教。松树和牡丹花所需要的肥料不同,你用松树的肥料培养牡丹,牡丹会瘦死,反之,你用牡丹的肥料培养松树,松树受不了,会被烧死。培养儿童的创造力要同园丁一样。首先要认识他们,发现他们的特点,而予以适宜之肥料、水分、太阳光,并须除害虫,这样,他们才能欣欣向荣,否则不能免于枯萎。 ”3. 著名的力学家、数学家钱伟长,在恩师助我择专业这篇自述中谈到吴有训教授对自己的教育时,不仅提到他讲课的精彩深刻, “听这样的课,真是最高的科学享受”;而且更以浓重的笔墨,详细地记叙了吴先生怎样“不断地给我指导” ,告诉“我”学物理和学中文的区别,在课堂上应该怎样记笔记,课后怎样看有关的参考书,甚至“为减

5、轻我读英文的困难,吴老师给我一本某校的中译本讲义,便于查阅。 ”吴有训教授“以后还经常给我具体指导,使我从死记硬背改进到掌握学习的科学方法,培养了有效的自学能力,逐步提高了学习成绩。 ”这样一些具体有效的个别教育,终于帮助入学成绩比别人少了 100 多分、开学后一连七个星期课堂测验不及格的钱伟长,顺利地完成第一学期的学习,四年后以优异的成绩毕业。4.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1592 1670),他在主张“一切青年男女都应该进学校 ”的同时,也承认青少年学生存在着“性格的区别” , “有些人是伶俐的,有些人是迟钝的,有些人是温柔和顺从的,有些人是强硬不屈的,有些人渴于求取知识,有些人较爱获得机械技

6、巧。”他的大教学论第 12 章从第 18 节到第 31 节,对这些不同性格的人如何实施不同的教育,作了生动而又具体的论述,体现了他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和教学艺术。他确信几乎没有教不好的儿童,因为“我们差不多找不出一块模糊的镜子模糊到了完全反映不出任何形象的地步,我们也差不多找不出一块粗糙的板子粗糙到了完全不能刻上什么东西的地步” 。他举例说, “我们有一些伶俐而且渴于求知,但同时又很倔强不易驾驭的人。这种人常常是使学校受到困难的大根源,他们大部分被绝望地放弃了。但是,如果正确地对待他们,他们常常可以成为最伟大的人。 ”他举出具有说服力的例子:如希腊雅典的大将塞密斯托克利斯,年轻的时候野性难驯,得

7、到正确的教育,终于成为历史上有影响的人物。 5. 郑渊洁对他儿子的教育 ,他的儿子只读到小学六年级,因为对电脑十分有兴趣,所以因材施教,他的儿子后来在这一领域至少在社会上获得了优质的生存,要说得是在这个平庸的社会,因材施教才能获得更好的生存,力求有自己的个性有自己独特的一面毕竟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个人-所以培养是有空间的。三观就是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这三观不合的人是不太可能做朋友的,勉强不来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三观,才是人和人之间最大的障碍!三观不合的人,所说的话难有交集,更谈不上碰出火花,寒暄片刻尚可,相处时间稍长,便如鸡同鸭讲,彼此都觉得索然无味,甚至有可能互相伤害。有一则寓言说,青

8、蛙和老鼠成了好友,想时时刻刻都在一起。于是,它们把脚绑在了一起。刚开始,它们在地面上行走正常,还能吃到谷子。当它们来到池塘边时,青蛙一下就跳进了水里,把老鼠也拖下了水。青蛙在水里玩得高兴,而可怜的老鼠不会游泳,淹死了。最后,老鼠的尸体浮上水面,它的脚仍然和青蛙绑在一起。一只老鹰发现了老鼠,便冲向水面,抓起老鼠,而青蛙也跟着被提出水面,成了老鹰的美食。三观不同的人密切来往,就像寓言中的青蛙和老鼠,只会给双方带来伤害。摸不透的心就算了,不必费力去揣摩;看不清的人就远躲,不必劳神去猜测。人生短暂,精力有限。我们应该将所有倾注于所爱的人、相处愉快的人。对于那些志不同道不合的朋友,我们大可以选择悄悄离开

9、。毕竟,谁的生活里也不会缺了一个人就不行。所谓打交道,交在其次,重要的是有相同的道,也就是三观要合。二、大路朝天,各走一边人与人之间互相理解并不容易,观念差异大的人则更难。贪婪的人怎么也无法理解有些人视钱财如浮云,势利的人怎么也不会相信有些人对待别人可以做到一视同仁。人都容易以自己内心所想的为标准,以此来分析和判断他人。如果有人的言行跟自己内心的标准不一致,则认为他人是装腔作势,虚伪透顶,这实在是自以为是!在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些人是看你不顺眼的。没关系,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相安无事便好。朋友,没有必要强求,意气相投就真心相处,看不惯的就拂袖而去,大路朝天,各走一边。不必把太多人,请

10、进生命里。若他们走进不了你内心,就只会把你的生活搅扰得一地鸡毛。生活无需过多陪衬,三观不和的朋友多了,越热闹反而越让人感到冷清。三、圈子不同,不必强融人是群居动物,怎么可能离开群居而独自生存?这是圈子存在的必要性。对我们平常百姓来说,处世方式相近,三观较为一致的,自然就在同一个圈子,相互帮助,同进同退。如果我们一路同行,那便风雨同舟;如果我们只是彼此的过客,那便淡淡一笑,无需多言。以利相交,利尽则散;以势相交,势败则倾;以权相交,权失则弃;以情相交,情断则伤;唯以心相交,方能成其久远。朋友不在多,而在是否能同道,是否能知心。同道则能共行,知心则能互信。当然,志同道合指的并不是完全一样,而是求同存异,互相包容。人生就像一列行驶的列车,中途陆陆续续有人上车,也有人下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