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第1课.ppt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10361383 上传时间:2019-11-03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6.8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第1课.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第1课.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第1课.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第1课.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第1课.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课程介绍-高中历史考查范围,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农业,手工业,商业,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一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第一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牛郎织女,一、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一)农业的起源,“古之人民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li)耜(s),教民农耕。”成为农业的始祖。 白虎通卷二,神农氏是“三皇五帝”之一,在“圣王”中有显赫的地位。,农业的地位非常重要,浙江河姆渡遗址的稻谷遗存,距今7000多年,这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最早的稻谷遗存,(二)原始农业 刀耕火种,石斧,石犁,周而复始,迁徙,一、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

2、刀耕火种,石刀、石斧、石犁,南稻北粟,频繁迁徙,土地可连续耕种,使人们从频繁迁徙走向定居。,耒耜、石锄、少量青铜农具,开沟排水、除草培土、沤肥、治虫,走向定居,粟、稻、黍、稷、麦、桑、麻等,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提高。,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稷,黍,粟,麦,豆(菽),麻,稻,桑,五谷:,五谷:,六畜:,农业生产的根本动力,我国农业独立发展,自成体系,奠定了中国古代农业社会的基础,生产力的发展,耕作工具,耕作技术进步,农业生产的发展,生活方式的变化:由频繁迁徙到开始定居,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铁农具和牛耕,耦犁、犁壁、耧车,垄作法,代田法,曲辕犁(完善),耕耙耱技术 耕耙技术,都江堰,漕渠、白渠

3、、龙首渠,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悯农诗 (唐 李绅) 春种一粒粟 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 农夫犹饿死,材料:诗周颂“亦服尔耕,十千维耦”。,赶紧从事你们的耕作吧,众多人一齐来进行耕作,商周时期,集体耕作,三 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请问,从这段经典唱段中,你体会到什么,夫妻双双把家还, 你耕田来,我织布; 我挑水来,你浇园,?,三、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一)小农经济的形成,2、春秋战国时期形成小农经济,1、原因: (1)铁农具的出现和牛耕的逐步推广 提高了社会成产力 (2)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 拥有一定的土地,(二)小农经济的含义,小农经济,是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男耕女织相结合,以满足自家的基本生

4、活需要和交纳赋税为主要目的的经济形式,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四)小农经济的特点, “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 黄梅戏天仙配, 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村。去县百余里,桑麻青氛氲。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淳。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生为村之民,死为村之尘。 白居易朱陈村,1、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具有分散性; 2、与社会缺少交流,自我满足,具有落后性; 3、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具有封闭性; 4、每遇灾荒瘟疫容易破产,具有脆弱性;,石器耕锄时代,商周时期的青铜农具,耒耜,西汉

5、时期的耦犁 (形象图),东汉牛耕图画像石 (甘肃嘉峪关市出土),耧车:西汉发明的播种工具,是近代条播机的雏形,条播机,耧车,唐朝的曲辕犁,敦煌壁画农耕图,犁壁,犁评,犁箭,西汉赵过推行的一种适应北方旱作地区的耕作方法。在同一地块上的田垄隔年代换所以称作代田法。,B,B1,A,A1,耕地 疏松土地,耙地 碎土,耱地 平整土地,耕耙耱 土地前后对比,耕作技术的进步,耙,耱,耕耙耱技术,航拍照片, “鱼嘴” 使岷江水从两边分流,右边的外江用于分洪,左边的内江用于灌溉。,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谓之天府史记,白渠,漕渠,人力和水力,马钧改进翻 先进的灌溉工具,是农业 灌溉工具的一项重大改进,宋高转筒车,唐筒车,翻车模型,明清风力水车,幻灯片 1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高中教育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