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岩尖病变的CT及MRI诊断.pdf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10351345 上传时间:2019-11-03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0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岩尖病变的CT及MRI诊断.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岩尖病变的CT及MRI诊断.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岩尖病变的CT及MRI诊断.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岩尖病变的CT及MRI诊断.pdf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岩尖病变的CT及MRI诊断.pdf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岩尖病变的CT及MRI诊断843讲座LectureCT and MRI in diagnosing petrous apex lesions of temporal bone董季平,高燕军(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西安市中心医院,陕西西安710004)DOI:103969jissn10021671201305040中图分类号:R6511;R81442;R44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1671(2013)05一0843一04岩尖是颞骨岩部内侧的锥形结构,位于颅底中部两侧。岩尖疾病临床无法直接检查,CT及MRI对该区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1岩尖的解剖及正常变异颞骨岩部斜位于颅底中部,

2、尖端指向前内,底部位于后外。岩尖的外界是内耳,内侧为岩枕裂,前方是岩蝶裂及颈内动脉,后方为后颅窝。岩尖的上面是中颅窝、Meckel腔及颈内动脉,下面是颈静脉球及岩下窦。内听道将岩尖分为含骨髓的较大的前部及衍生自听囊较小的后部。颈动脉管及内听道是岩尖的最大管道。较小的神经管道有通过单神经的单管及通过外展神经的Dorello管。细小的血管有位于上半规管脚间,通过弓状动脉的弓状管。弓状动脉为骨性迷路、面神经管及乳突窦供血。岩尖前上方光滑的压迹是Meckel腔的底部,内有三叉神经节及三叉神经的小根。约60的岩尖前部充以骨髓,33气化,7硬化,510的岩尖气化不对称。岩尖的正常变异包括双侧不对称的岩尖气

3、化及硬化、岩尖积液、弓状管的假性骨折等。2岩尖病变的分类21发育性病变胆固醇肉芽肿,先天性胆脂瘤,黏液囊肿,脑膨出。22炎性病变岩尖炎,骨髓炎,炎性假瘤,Wegener肉芽肿。23 良性肿瘤脑膜瘤,神经鞘瘤,副神经节瘤,软骨瘤,成软骨细胞瘤,成骨细胞瘤,黏液瘤,巨细胞瘤。作者简介:董季平(1929一),男,浙江省嵊州市人,主任医师。研究方向:中枢神经及头颈部影像诊断。24恶性肿瘤 软骨肉瘤,脊索瘤,内淋巴囊瘤,浆细胞瘤,淋巴瘤,横纹肌肉瘤,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多症,转移瘤。25血管性病变 颈内动脉瘤,骨内硬膜动静脉瘘,面神经血管瘤。26骨发育不良纤维结构不良,畸形性骨炎,进行性骨干发育不良,

4、石骨症。3岩尖病变的CT及MRI表现31发育性病变311胆固醇肉芽肿常见,通常发生在岩尖气化良好的病人。病因不清,经典的说法是黏膜阻塞岩尖气房导致真空,气房内小血管破裂出血,红细胞降解形成胆固醇结晶并促成巨细胞浸润,继发于反复出血的肉芽组织形成,导致岩尖病变不断扩大。也有人认为,本病的发生是由于黏膜穿入岩尖骨髓,反复刺激出血所致。组织学上,胆固醇肉芽肿为含有黄褐色机油样液体的肉芽组织,病灶周围由纤维结缔组织包绕。CT表现为岩尖边界清楚的膨胀性破坏,骨皮质变薄或缺损。病灶大时可累及斜坡、颈内动脉管、颈静脉结节、内耳道。CT增强扫描时周边有轻微强化。MRIT。WI、T:WI病灶均为高信号,周围包绕

5、黑色含铁血黄素环。由于病灶本身呈高信号,MRI增强扫描时,病灶边缘的强化难以显示。312岩尖胆脂瘤 占岩尖病变的49,分先天性及获得性2类,以前者多见。先天性胆脂瘤是由于胚胎上皮残留、角化上皮堆积并被以层状鳞状上皮。此类病变通常好发于儿童及年轻成人。CT表现为岩尖边界清楚的类圆形骨质破坏,有时可见硬化边缘,病灶可累及骨迷路、中耳腔、内耳道甚至中颅窝。增强扫描不强化。MRI T。WI呈低或中等信号,T。wI及FLAIR序列呈高信号,增强扫描不强化。DWI呈特征性的高信号,有助于与其他占位病变万方数据鉴别。313岩尖黏液囊肿不常见,常为岩尖气化的小房感染后阻塞所致。1979年由Osborn首次报道

6、。CT表现为岩尖小房骨壁侵蚀形成光滑的扩张性病变,单凭CT与胆固醇肉芽肿难以鉴别。与胆固醇肉芽肿不同,MRI T。WI呈低至中等信号,T。WI呈高信号,增强扫描不强化。314岩尖脑膨出 又称岩尖蛛网膜囊肿,岩尖脑膜膨出,为Meckel腔的后外壁疝人岩尖。可为先天性或获得性,后者被认为与慢性颅内压增高有关。医源性脑膨出也可见于岩尖手术后。单侧或双侧发病,常为偶尔发现。CT表现为岩尖前内侧非侵袭性骨缺损,边界光滑。CT增强扫描不强化。MRI与脑脊液信号一致。增强扫描不强化,如三叉神经节位于脑膨出内,则可强化,不要误认为病变。32炎性病变321岩尖炎 常继发于急性中耳炎。岩尖气房与乳突气房相通,炎症

7、向内扩展至岩尖,继而引起岩尖气房骨壁破坏,可累及脑膜。病变早期CT表现为岩尖气房密度增高,随后气房骨壁破坏,慢性期则有骨质增生硬化。CT增强扫描病灶边缘及脑膜可出现强化。MRI呈稍长T。、长Tz信号。如有脓肿形成时,增强扫描可呈环状强化,累及邻近脑膜,使之增厚、强化。322岩尖骨髓炎颅底骨髓炎累及岩尖,有别于岩尖炎,前者可发生于没有气化的岩尖。本病通常是由坏死性外耳炎直接向内侵犯或由于沿颈内动脉管静脉丛的血栓性静脉炎逆行感染所致。糖尿病常为其易感因素,假单胞菌属是最常见的致病菌,其他致病菌尚有霉菌、结核菌等。CT表现:病程早期外耳道内可见软组织影,正常颅底下的脂肪层消失。后期骨质侵蚀、破碎、硬

8、化。MRI示岩尖骨髓被软组织取代,病变累及邻近软组织或颅内。MRI增强扫描岩尖及邻近结构有强化。323炎性假瘤岩尖炎性假瘤十分罕见,文献上仅有个案报道。本病在影像学上无特征性表现。CT表现为岩尖骨质侵蚀性破坏,易误认为肿瘤或感染。CT及MRI强化扫描病变及其周围组织强化明显。确诊有赖于活检,组织学上显示为纤维母细胞增生及炎性细胞浸润。324 Wegener肉芽肿病 是一种坏死性血管性病变,特征性表现为呼吸道坏死性肉芽肿、小动静脉的坏死性血管炎及肾小球肾炎三联征。4050岁为高发年龄,男性发病率为女性的2倍。在头颈部,鼻副窦是最好发部位,4070的病人累及中耳及乳突,也可累及岩尖。Wegener

9、肉芽肿病的影像学表现无特异性。但颞骨病变伴有侵蚀性的鼻窦疾病则强烈支持本病的诊断。CT表现为破坏性的软组织肿块。MRI T,WI呈低信号,T。WI呈高信号,增强扫描有明显的强化。33 良性肿瘤331 脑膜瘤 岩斜坡及桥小脑角脑膜瘤易累及岩尖。岩斜坡脑膜瘤起自岩尖内侧,可侵入Dorello管。桥小脑角脑膜瘤起自岩尖后缘的硬脑膜,可蔓延至内耳道。脑膜瘤表现为以硬膜为基底的肿块。在CT上较脑组织密度稍高,岩尖骨质增厚。MRI T。WI呈等或低信号,T2WI呈等或高信号,增强扫描明显强化。332 神经鞘瘤 岩尖神经鞘瘤通常起自第5、7或第8颅神经,也可起自颈静脉孔区的后组颅神经。岩尖骨内神经鞘瘤十分罕

10、见,至2011年仅有2例报道。三叉神经鞘瘤起自Meckel腔或三叉神经的脑池段,沿神经及分支向前、后生长,使神经孔扩大,岩尖上面受压,可扩展至中、后颅窝。前庭耳蜗神经的神经鞘瘤起自前庭支,接近内耳道底部,围绕前庭神经节,肿瘤可使内耳道扩大,可扩展至桥小脑角。向外扩展可累及迷路甚至中耳腔。面神经鞘瘤罕见,常起自膝状神经节,并向近端及远端扩展,使膝状神经窝及面神经管扩大。颈静脉孔区的神经鞘瘤向上、向内扩展可累及岩尖。在CT上,神经鞘瘤与脑组织密度相似,不同部位的颅神经神经鞘瘤,相应的管道常有扩大,局部骨质破坏,边界清晰,增强扫描病灶强化。MRI上常表现为边界清楚的膨胀性肿块,T。WI呈等至低信号,

11、TzWI呈高信号,可有囊变,增强扫描强化明显。333副神经节瘤又称化学感受器瘤,是起自颈静脉孔或中耳化学感受器的良性肿瘤。经气房通道累及岩尖。男女发病比例为1:3,好发年龄4060岁。CT平片呈虫蚀样或侵蚀性骨质破坏,增强扫描病灶区强化明显。MRI对本病的诊断具有特征性,2 cm的病灶常有“胡椒盐”征(salt and pepper sign),低信号的“胡椒”代表肿瘤内高血流的供养动脉,高信号的“盐”代表肿瘤病灶内的出血。MRI增强扫描明显强化。334软骨瘤是罕见的岩尖良性软骨性肿瘤,可单发或多灶。常起自岩蝶、岩斜坡及蝶枕联合处的软骨。生长缓慢,症状是由于肿瘤压迫邻近结构引起。在CT上,软骨

12、瘤表现为溶骨性病灶,内含弧形或环形钙化,也可无钙化。MRI呈长T。、长Tz信号,钙万方数据实用放射学杂志2013壁5雎;!鲞筮!塑 里!垦型12 1 1坚!z!旦!:!塑竺:!化灶均呈低信号,增强扫描病灶有不同程度的强化。335成软骨细胞瘤 颞骨成软骨细胞瘤罕见,至今,英文文献报道不足百例。发生子岩尖的仅有个案报道。CT表现为溶骨性膨胀性骨内软组织肿块伴钙化,增强扫描有强化。MRI T。WI呈低到中等信号,TzWI呈高信号,这种信号的变化取决于肿瘤内慢性潜在性出血。增强扫描呈不均匀强化伴以显著强化成分。336成骨细胞瘤颅骨成骨细胞瘤罕见,可发生于鼻窦、颞骨、枕骨、额骨及蝶骨。颞骨成骨细胞瘤多见

13、于鼓部和乳突部,岩尖成骨细胞瘤更为罕见。CT上表现为边界清楚的圆形或椭圆形膨胀性病变,周边有薄厚不一的骨壳,病灶内有数量不一、形态各异的钙化或骨化,随病变的发展,钙化或骨化逐渐增多。MRI T。WI呈低信号或等信号,TzWI呈不均匀高信号伴以瘤内钙化或骨化的极低信号灶。增强扫描呈中到明显强化。随病程进展,病变可侵及邻近结构如海绵窦及鞍旁。337巨细胞瘤 大多数巨细胞瘤发生于长骨。颅骨巨细胞瘤少见,常位于蝶骨,其次是颞骨。颞骨巨细胞瘤多起自软骨化骨的岩乳部。CT上岩乳部巨细胞瘤呈溶骨性膨胀性骨质破坏,增强扫描强化明显。MRI T。WI呈低至中等信号,T。WI信号不均,呈低、中或高混杂信号。MRI

14、增强扫描呈不同程度强化。34恶性肿瘤341软骨肉瘤 颅底软骨肉瘤较软骨瘤常见。累及岩尖的软骨肉瘤常起源于岩斜坡及岩蝶软骨结合处,好发年龄为1030岁。软骨肉瘤与软骨瘤的表现相似,影像学上二者难以区分。CT表现为岩尖破坏性肿块,内含弧形及环形钙化。MRI T。WI呈低至中等信号,T。WI上与脑组织相比呈高信号。病灶内可见到不均质的信号,这可能与软骨基质内存有矿物质有关。增强扫描有不同程度的强化。342脊索瘤 是起源于胚胎期残留脊索组织的低度恶性肿瘤,生长缓慢,少见。好发于3 cm的肿瘤血供丰富,除颈外动脉分支外尚有颈内及后循环系统分支供血。CT表现为岩骨后缘相当于前庭水管处侵袭性骨质破坏,病灶内

15、可见斑点状骨样密度影,为肿瘤破坏后残存的骨质。病变向内、外扩展,可累及乳突及岩尖。MRI T。WI及T。WI均呈混杂信号,这是由于病灶内反复出血,正铁血红蛋白、含铁血黄素及胆固醇结晶的沉积所致。较大的肿瘤可有流空血管影。增强扫描呈不均匀的明显强化。344转移瘤岩尖转移瘤常见于5070岁。转移至岩尖的最常见肿瘤是乳腺癌,其次为肺癌、前列腺癌及肾癌。岩尖转移瘤可通过血行播散,也可以是邻近肿瘤的直接侵犯,如鼻咽癌。岩尖转移瘤的影像学特征是非特异性的,常有明显的骨质破坏及明显强化。CT呈侵袭性溶骨性破坏。MRI T。wI呈低信号至中等信号,T。wI呈中等信号至高信号,增强扫描有不同程度强化。来自黑色素

16、瘤、肾癌、甲状腺癌等高血供的转移瘤,由于肿瘤内的流空现象及出血,可误认为神经节细胞瘤。转移瘤侵犯邻近脑膜可有脑膜增厚伴强化。345浆细胞瘤 颞骨浆细胞瘤罕见。它可以是岩尖富骨髓的骨内浆细胞瘤,也可以是起自中耳或乳突黏膜再侵犯至岩尖的骨髓外的浆细胞瘤。CT上呈溶骨性破坏,无硬化缘,MRI T。WI呈低至中等信号,T。WI呈等信号,强化明显。与神经节细胞瘤类似,浆细胞瘤也可出现肿瘤内流空现象。由于富于细胞构成,DWI上呈弥散受限。346淋巴瘤淋巴瘤累及岩尖罕见,无特征性影像学表现。在CT上呈侵袭性骨质破坏,强化明显。MRI T:WI呈中等或稍低信号。由于病灶内富于细胞构成,ADC图呈低信号。强化明

17、显。347横纹肌肉瘤 横纹肌肉瘤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软组织恶性肿瘤,也是颞骨最常见的原发恶性肿瘤。常累及外耳道、中耳腔及面神经,也可扩展至岩尖,向上累及脑膜及脑内。CT上表现为中颅窝底或及岩尖骨质破坏。MRIT,WI呈中等信号,TzWI信号不一,有不同程度的强化。儿童时期颞骨的破坏性病变伴有强化的除本病外,尚应与成神经细胞瘤及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多症相鉴别。348 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多症 本病累及颞骨达1561。颅底病变最常受累的部位是颞骨,万方数据846 塞星垫盟堂杂志2013年5月第29卷第5期J Pract Radiol,May 2013,V0129,No5可累及乳突、岩尖、鳞部,中

18、耳较少受侵。在CT上,表现为边界清楚的骨质破坏,常无硬化边。病灶可侵及骨性迷路及听骨链。在MRI上表现为岩尖局灶性软组织肿块,周边包绕以边界不清的骨髓,周围软组织水肿。CT及MRI上均强化明显。35血管性病变351岩尖颈动脉瘤 罕见,分为先天性及获得性2类,以前者多见。获得性的假性动脉瘤可由外伤、感染、动脉硬化引起。岩尖动脉瘤大小不一,自小灶性动脉瘤至弥漫性梭形巨大动脉瘤。在CT上,岩尖颈内动脉管扩张,管壁变薄或缺失,无血栓形成的动脉瘤CT强化明显。MRI上由于湍流及瘤内血栓,T。WI及T。WI均呈混杂信号,增强扫描有助于显示动脉瘤的大小、范围及其开放。DSA用以显示动脉瘤腔在岩骨内段的位置、

19、大小及轮廓。352骨内硬膜动静脉瘘罕见,与典型的硬膜动静脉瘘不同。本病的血管巢几乎完全位于骨内。斜坡及岩尖骨内硬膜动静脉瘘主要由颈外及颈内动脉的脑膜支供血。在CT上表现为溶骨性病变。MRI示骨内多发的流空现象。增强扫描受累的板障呈弯弯曲曲的强化,提示板障静脉压增高。MRA示骨内血管有血流相关性强化及扩张的骨内静脉袋。353面神经血管瘤起自面神经周围的毛细血管,膝状窝为好发部位,罕见。病理上分为毛细血管型、海绵型及骨化型。此3型可同时存在于同一肿瘤内。CT扫描呈特征性骨化的蜂窝状改变。MRIT。wI呈混杂信号,T:WI在高信号灶内伴以局灶性多发低信号,增强扫描明显强化。36骨发育异常361 纤维

20、结构不良 是一种原因不明的间充质病变,此时,未成熟的编织骨转化成为成熟的板层骨这一正常过程中断,正常骨髓和松质骨被不成熟的编织骨和致密的纤维间质所取代。可单骨和多骨发生,多骨性者颅面受累约占50,可超越颅缝。岩骨受累者可使岩骨内神经或血管孔道变窄,引起颅神经病变及血供不足。在CT上受累骨呈良性膨胀性毛玻璃样改变,骨皮质相对完整。有时纤维结构不良表现为低密度灶,易误认为侵袭性病变。MRI T,WI及T。WI均呈低信号的骨膨胀性改变,增强扫描有不同程度强化。362畸形性骨炎 本病为骨质重建障碍,常见于50岁以上的白种人,黄种人少见。它的病理改变是破骨与成骨同时进行,交替出现,从而产生致密而松脆的骨

21、骼。可单骨发病,也可多骨同时发病。常累及颅骨穹窿、颅底及颞骨,与纤维结构不良不同,常不累及面部。在CT上,早期或破骨期表现为骨质溶解及矿物质脱失的低密度灶。中期或混合期,溶骨及硬化并存,呈斑点状阴影。后期或硬化期呈厚的致密骨,骨皮质表面不规则,皮质髓腔分界不清。MRI T。WI及TzWI呈不均质的信号,增强扫描有不同程度强化。363 进行性骨干发育不良 是一种累及长骨骨干对称性硬化性发育异常。可侵犯颅骨穹窿及颅底。CT表现为颅骨穹窿骨板增厚,板障消失,颅底岩锥骨质密度增高。MRI T,WI及T。WI增厚的颅板及硬化的岩骨均呈低信号,结合全身骨干的表现,影像学诊断并不困难。364石骨症 为罕见的

22、遗传性、代谢性骨病,累及全身骨骼,包括颅骨穹窿及颅底。分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儿童型及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成人型2类。全身骨骼致密、硬化,皮质增厚,髓腔变窄。CT表现为颞骨岩锥致密、硬化,听囊硬化超越正常的骨性迷路缘,内耳道变窄。MRI上乳突增厚,气房消失,T,wI及T。wI均呈低信号。总之,熟悉岩尖的解剖及正常变异,掌握岩尖疾病的分类,了解其影像学表现,结合临床资料,CT及MRI对多数岩尖疾病可作出正确诊断,但有些影像学上无特征性表现的病例仍有赖于病检确诊。(收稿日期:20121220)(上接第825页)23叶斌,何魏,崔风PACS胶片实时打印的应用J实用放射学杂志。2011,27(4):646647

23、3周伊,吴康利,闰爱丽,等医学本科影像专业病理学教学的探讨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10,12(1):19214Almohiy H M,Davidson REvaluating the clinical teaching ofmedical imaging students at curt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australiaJBiomed Imaging Int J,2011,7(3):20一245王晓红校园网中防止网络二层环路的技术研究口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12,43(5):5915946Novak D CManaging bandwidth alloc

24、ations between competingrecreational and non-recreational traffic on campus networksJDecis Support Syst,2008,45(2):33835373 吕晓琪,邓争光,杨立冬基于DCMTK实现DICOM医学影像文件与常见格式的转换J实用放射学杂志,2010,26(2):2682718王燕妮基于临床数据源的同步医学影像教学系统的构建研究D广州:南方医科大学,2009(收稿日期:2012一lI一21;修回日期:2012一II一30)万方数据岩尖病变的CT及MRI诊断作者: 董季平, 高燕军作者单位: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西安市中心医院,陕西西安,710004刊名: 实用放射学杂志英文刊名: Journal of Practical Radiology年,卷(期): 2013,29(5)本文链接:htt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