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考试测试卷二一、基础知识。 (共 51 分)1. 根据语境,选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打“”。 ( 3 分)( 1) 诸葛亮是一个难得的军事天才, 他替刘备出谋划 ( hu hu ) 策, 扭转乾坤。( 2)这两个人亲密无间 ( ji n ji n ) ,想要挑拨他们的关系是不可能的。( 3)小白猫挨 ( i i )着猫妈妈,睡得可香啦!2. 看拼音,写词语。 ( 10 分)d ng zh ( ) f n f ( ) g o b ng( )b ng t ( ) w i d ( ) hu hu ng( ) i m ( ) xi o hu ( ) f j ng q ng zu
2、( )3. 选字填空。 ( 2 分)蔓 漫 幔 馒他( )步在祖居的院落中,院子非常宽敞,角落里的藤( )上开了几朵小花。他走进了厨房,看到灶边放着蒸好的雪白的( )头,一转身,又看到了帐( )后日思夜想的母亲,心里激动极了。4. 根据构字规律推测,会意字“窅( yo )”的意思很可能与( )有关。 ( 2分)A. 洞穴 B. 眼睛 C. 眼睛深陷,深远 D. 墓穴5. 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都是贬义词的一项是( ) 。 ( 4 分)A. 路不拾遣 无拘无束 奇珍异宝 B. 难以置信 绝口不提 富丽堂皇C.恋恋不舍 直言不讳 同心胁力 D. 鬼计多端 臭名远扬 处心积虑6. 下列句
3、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 。 ( 2 分)A. 希特勒是个举世闻名 的战争罪犯。B. 他接完电话,不动声色 地走了出去。C.爸爸将礼物原原本本 地退了回去 。D.他们仗着人多势众,理直气壮 ,以势压人。7. 依次填入句中横线上的内容,前后衔接最连贯的一项是( ) 。 ( 2 分)可以消融彼此间的猜疑积雪 可以消除人与人之间的摩擦可以沟通彼此之间的心灵 可以使人在众多纷扰中恪守平静有人说,宽容是一种润滑剂, ;宽容是一种镇静剂, ;宽容是一束阳光, ;宽容是一座桥梁, 。A. B. C. D.8. 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 6 分)( 1)对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4、( ) 。 ( 2 分)A. 白鹭本身不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吗?(反问、比喻)B. 桂林的山,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 (比喻、排比)C.是谁唤醒了大地?除了美丽的春姑娘,还能有谁?(设问、反问、拟人)D.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对偶、夸张)( 2)一朵鲜花点缀不出绚丽的春天,一滴水珠。只有众一心,才能建设好我们的家同, (写句子) ( 2 分)( 3)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 2 分)万里长城、敦煌莫高窟和南京长江大桥是中外游客都向往的古迹。9. 课文综合回顾。 ( 11 分)( 1)我们学过很多警示人们珍惜时间的古诗词,请选择一句写下来。 ( 2 分)( 2)
5、 牛郎织女讲述了 和 之间的爱情故事,表达了人们。 ( 3 分)( 3)爱国,是古代仁人志士们反复吟诵的话题。陆游在生命垂危时低声吟出“, 。 ” 的嘱托; 林升在虚假的升平之景中愤然提出“ , ”的责问;龚自珍也在压抑沉闷的社会环境中挥笔写下“ ,”的深切期望。 ( 6 分)10. 口语交际。 ( 9 分)考试结束后,你作为学校广播站的小记者去采访语文考试成绩优异的同学,原先设想的问题是: “你的父母是否具有辅导你学习语文的能力?”但采访时他的父母也在场,你发现这个问题不合适,就改变了原先设想的问题。( 1)原先设想的问题为什么不合适?( 3 分)( 2)用合适的语言完成对话。 ( 6 分)
6、我:同学:二、阅读理解。 (共 19 分)有时,我们需要将脚步放慢一点儿今天的世界是名副其实的“极速世界”。到处是快餐,以及快餐式的旅游、快餐式的阅读、 快餐式的家庭生活还有那快餐式的心情! 有时, 我们确实需要将脚步放慢一点儿。将脚步放慢一点儿, 我们才能尽情领略大自然之美。 现代人旅行, 从海南岛到哈尔滨, 波音 757 只要几个小时。 旅行感都还来不及出现, 旅客已经从夏季飞进了冬季。可是,呼啸的飞行( )看不清长江, ( )看不清泰山。古人骑一头毛驴上路, 歇歇停停地走了三个月。 他们不在乎哪一天抵达目的地, 但他们说得出哪里草长马肥,哪里风高雪厚。小桥流水,黄土高坡,只有一程一程地慢
7、慢走过,人们才可能真正认识江山否则,我们只不过认识一张地图罢了。将脚步放慢一点儿, 我们才能潜心阅读, 品尝文学经典的醇香。 忙忙碌碌的现代人,在滚滚红尘中,离“心清自得诗书味”的境界越来越远了。然而,阅读就像与一位慢条斯理的智者交谈, 是急躁不得的。 读一本巨著是如此, 读一篇美文、 一首好诗亦是如此。 不细细品味, 你如何能读出“煮酒论英雄”的那份豪情与智慧?不跟随陶渊明一路寻觅, 你如何到达宁静优美的“世外桃源”?不让心灵带着想象的翅膀翱翔,你如何领略得到“春风又绿江南岸”的诗韵?将脚步放慢一点儿, 我们才能听到别人的心声和自我灵魂的独白。 没有人会把自己的内心世界完全暴露给别人, 也没
8、有人能够不让自己的愿望从言语中流露出来。因此,与他人沟通的最好方式就是倾听。然而,倾听是需要一种定力的。“高山流水逢知音”, 琴师伯牙与樵夫锺子期演绎了千古知音情。 倘若锺子期当时步履匆匆, 就不可能听清楚, 更谈不上欣赏伯牙弹奏的“高山流水”了。 心浮气躁的人,既无暇听清别人的心声,也很难静心聆听自我灵魂的独白。孙子曰:“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其实,“知彼”难,“知己”更难。 因此, 我们不妨将脚步放慢一点儿, 多多聆听心灵的激情呼唤或喃喃低语。亲爱的朋友,世界( )处处争先恐后, ( ) ,我们不要只顾手忙脚乱地往前飞奔,有时确实需要将脚步放慢一点儿。1. 在文中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9、 ( 2 分)2. 下列对第二自然段画“ ”的句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2 分)A. 以波音 757 飞行速度之快,形象地写出了今天的世界是名副其实的“极速世界”B. 写出了人们在享受“极速世界”便利的同时, 也留下了“旅行感”缺失的遗憾C.与下文的古人骑毛驴旅行形成鲜明的对比, 突出了“将脚步放慢一点儿”的好处D.形象地写出了伟大祖国的幅员辽阔,字里行间洋溢着难以抑制的民族自豪感3. 短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提出“有时我们需要将脚步放慢一点儿”的?用“ ”画出相关的句子。这几句话是所在自然段的 句。 ( 4 分)4. 短文是按 的结构方式来行文的。 ( 2 分)5. 短文标题中的“
10、有时”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4 分)6. 你喜欢什么样的生活节奏?为什么?( 5 分)三、习作表达。 (共 30 分)我们身边的人各有各的特点和品性。 有的人勤劳, 有的人细心, 有的人乐于助人,有的人勇敢坚强请通过一两件事来表现你身边一个人的特点或品性,写出真情实感。 题目自拟。 写之前可以先草拟一下习作提纲, 再根据提纲分段叙述,把重点部分写具体。参考答案:一、 1. hu ji n i2. 叮嘱 吩咐 糕饼 崩塌 唯独 辉煌 爱慕 销毁 负荆请罪3. 漫 蔓 馒 幔4.C 5.B D 6.B 7.C 8.D (2 )示例:汇聚不成奔腾的江河 一棵小树连接不成广袤的森林( 3) “南京
11、长江大桥”改为“秦兵马俑”9. ( 1)示例: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2)牛郎 织女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3)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材10. ( 1)语言表达上略生硬,对长辈(同学的父母)应该更尊重、礼貌些。 ( 2)示例:你在家和父母是不是常常一起讨论学习语文方面的问题呢?是的。在家的时候,爸爸妈妈经常和我一起读书,使我养成了很好的阅读习惯,我非常感谢他们。二、 1. 既也 虽然但是2.D 3. 将脚步放慢一点儿, 我们才能尽情领略大自然之美。 将脚步放慢一点儿, 我们才能潜心阅读, 品尝文学经典的醇香。 将脚步放慢一点儿, 我们才能听到别人的心声和自我灵魂的独白。 中心4. 总一分一总5. 不能删去。 “有时”的意思是“有的时候”, 也就是说, 当今世界总体上人们生活节奏是快的, 我们只是偶尔需要“将脚步放慢一点儿”。 如果删去 “有时”,就会改变原意,变成所有时候都需要“将脚步放慢一点儿”。6. 示例:我喜欢慢一点儿的节奏。因为慢一点儿,我们可以细细品味生活,慢慢感受父母、老师关怀,慢慢品味童年的美妙。三、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