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山山水水总关情 山水田园诗的鉴赏,1、概念补充:所谓的山水诗,是以山水花草虫鱼等自然景观为主要描写对象的诗歌;所谓田园诗是指歌咏田园生活的诗歌,大多以农村的景物和农民、牧人、渔父、樵夫等的劳动为题材。 2、代表诗人: A第一个以田园生活入诗的诗人是东晋的陶渊明。第一个山水诗人是南朝的谢灵运。 B盛唐时,山水田园诗的创作蔚为大观,代表人物:王维、孟浩然等。(宋:杨万里、范成大),明确概念,复习大纲,一、明确山水田园诗的一般意象 二、把握山水田园诗表达的思想情感有几种情况,从所学诗歌里找相应的例子说明。 围绕问题: 1、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什么意象意境表达情感) 2、作者是怎样表达什么样
2、的思想感情的? (侧重表现手法) 三、明确答题常用术语,1.思想内容热爱自然,向往自由、归(退)隐 生活,闲适淡泊,悠然自得等等。 2.画面意境恬淡宁谧,清新淡雅,明丽绚烂,雄浑壮丽,清冷空寂等等。3表现手法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乐景衬哀情A 、描写景物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虚实结合、正侧结合 B、写景的空间排列次序:由大至小、由小至大、由远至近、由近至远、由上到下 C、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4语言特点清新自然、质朴自然、清新洗练等,1.寻找意象、概括诗歌内容及景物特点。 2.理解诗歌主旨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3.品味词语:动词、叠词、虚词、描写颜色的词语 4
3、.赏析句子:从修辞、写作手法、描写角度等方面入手。 5.诗歌常用的写作方法:学会运用专业术语准确表达。 描写方式: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白描、工笔、以乐景写哀情等。 抒情方式: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融情入景等。 修辞方法:比喻、拟人、借代、夸张、对比、互文、通感、双关、设问、反问、引用典故、化用典故或诗句、反复等。 表现手法:托物言志、借古讽今、铺垫、象征、衬托、想象、联想、照应、以动(声)衬静、化静为动等。,山水田园诗: 热爱自然,钟情山水。 淡泊宁静, 志趣高远,对闲适的田园生活的向往,表达悠闲喜悦之情。 对黑暗的官场及现实生活的不满,向
4、往隐逸。 感情复杂,不一而足。(不一而足:原指不是一个条件或一样东西就能够满足的。后指同类事物或情况很多。),桃花源记答谢中书书与朱元思书 山中杂诗竹里馆终南别业,过故人庄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情感一:热爱自然,钟情山水,一、热爱自然,钟情山水1表现对闲适恬淡的山水田园生活的热爱的诗歌中常描绘的景物有:炊烟、桑麻、桑榆、桃李、麦苗、葵藿、豆苗、菊花、鸡、犬、禽雀、眠蚕2这类景物的共性特点及情与景的关系:这些景物都与田园生活密切相关,这些景物组合在一起,清新优美、宁静和谐、富有生活气息,与诗人身处其中的悠闲
5、自在和轻松愉悦的心情是和谐统一的。,雨过山村 【唐】王建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着中庭栀子花。 【练习】 1.首句“鸡鸣一两家”写出了山村风景的什么特点? 2.“闲着中庭栀子花”中“闲”好在哪里? 3.简要分析本诗的思想感情?,东坡 宋苏轼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注】东坡:苏轼在贬官黄州时居住与躬耕的地方。荦(lu)确:山多大石的样子。 1.前两句诗写出了月光下的东坡_的环境特点。(3分) 2.后两句诗景中寓情,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3分) 3.请结合全诗赏析“铿然”一词的妙用。(3分),情感二:厌恶官场,向往隐
6、逸诗人们通过对山水风光、田园生活的描写,来表达尘世官场的污浊、对现实的不满,怀才不遇的苦闷,以及对自由的追求和对宁静、平和、隐逸生活的渴望,抒发一种宁静闲适的生活情趣。,情感二:厌恶官场,向往隐逸,归园田居其三 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二、厌恶官场,向往隐逸1常出现的景物有:野径、古木、荆扉、柴门、空林、空山、鸾鹤(仙灵之鸟,超凡脱俗)、孤云(孤高傲世)、禅房、古寺、暮钟2常出现的人物有:五柳、接舆、伯夷、叔齐、寺僧、道人、林叟、樵夫、幽人3这些景物和人物的共性特点:远离尘俗,清幽静谧、清冷荒僻(这与官场的
7、明争暗斗形成对比,这些景物组合在一起,为诗人营造出一片清幽静僻,远离尘俗的天地,与诗人超然世外、宁静淡泊或自甘寂寞的情怀是和谐统一的),二、厌恶官场,向往隐逸,庆全庵桃花 谢枋得 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见一年春。 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 注谢枋(fng)得,宋末元初人。宋亡后,只身隐居,多次坚拒元朝征召。庆全庵:谢枋得避居建阳(今属福建)时给自己居所取的名称。 1.首句化用了什么典故?(3分) 2.次句中“又”字有什么作用? (3分) 3.请简要分析“桃花”在全诗中的作用。(3分),情感三:淡泊宁静, 志趣高远 这类诗歌往往通过对超凡脱俗的环境和人物的刻画,表现主人公淡泊宁静、不与世
8、俗同流合污的高洁志趣,抒写自己遗世独立的高尚情怀和隐居生活的幽寂高雅。,情感三:淡泊宁静, 志趣高远,(三)鹿柴 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1诗歌三四句展现了怎样的画面? 2 .诗歌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 3.本诗的表现手法主要是什么,试作简要的分析。,情感四:感情复杂,不一而足 作者在诗歌中表现的情感不止一种,往往是闲适、寂寞、岁月流逝、报国无门、远离他乡等二种或多种的并存。还有一部分诗作反映农村生活与人民生活的贫困,或揭露封建剥削(主要是范成大)。亦有表示对生活、人生哲理的感悟,或禅意的寄托。,野望(唐)王 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9、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 注东皋(go):诗人隐居的地方。 徙倚:徘徊义。 采薇:此处用古代隐士伯夷、叔齐的典故。武王平定了商纣,伯夷、叔齐耻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 结合全诗说说作者在对山野秋色的描写中表露了怎样一种心情。,在闲逸的情调中,带几分彷徨和苦闷。,总结,写景技巧,画面的共同特征,1.视觉角度:开阔、优美 2.听觉角度:宁静 3.整体感觉:恬淡、闲适、富有生 机或农村气息,1.听觉角度: 动静结合 例如:绝句二首(其一)(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以动衬静 例如:鸟鸣涧(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
10、鸟,时鸣春涧中。,2.视觉角度: 绘形、绘声、绘色 例如: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色彩映衬 例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3.描写技巧: 工笔例如:绝句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白描 例如: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前堂。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山水诗情感 热爱自然,钟情山水 归园田居厌恶官场,向往隐逸 终南别业淡泊宁静, 志趣高远 鹿柴生活闲适,悠然自得 鸟鸣涧感情复杂,不一而足 野望 解题三部曲 一 把握意象特征和寓意二 体味情景交融之意境三 领会写景表现之情感 常见手法 留意描写景物之角度(高、低、俯、仰变化)把握描写景物之方法(绘形、绘声、绘色)说明描写景物之技巧(狭义表现手法)(虚实结合动静结合点面结合正侧结合渲染等)弄清景情之关系(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以乐景衬哀情),